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开局推倒宰相千金,我被流放岭南 > 第180章 回南海的第一个会

这句话,杨斐并不是无缘无故说的。

南海城以往是够用了,但到了现在,却并不够用。

不仅因为两侧的摊贩占道,使得原本就不宽阔的道路变得更加狭窄,还因为南海城如今的样子,已经容不得更多车马进出。

虽说商人的车马大部分都是去往岭南雪糖、岭南玻璃、岭南水泥以及岭南白纸四处,那里的道路足够车马并行,但城内也是经常有车马进入。

很明显,城内的道路不提与大兴城的朱雀大街相比,即便是去往四处工坊的水泥路,都比南海城的主路要宽敞。

这就导致南海城内越发的拥堵。

就比如刚才,杨斐看见几辆车马因为给自己的王驾让行,导致整条路都无法通行,这对商人的积极性是一种严重的打击。

“王爷,南海城扩建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单单是城墙的建造,都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薛明坐在杨斐身旁,回应道。

杨斐大手一挥:“咱们南海城是商业之都,未来的南海明珠,无需与其他城池相比,南海城在本王看来,根本无需建造城墙。”

城墙在古代的重要性太大了,是阻挡敌军深入的坚实壁垒,大隋之所以能防突厥于关外,靠的便是一座座城墙。有了城墙,突厥人的骑兵无用武之地,还能防止敌军长驱直入,像一颗钉子扎根在大地上。

因此大到郡城,小到县城,都会建造城墙,甚至许多重镇都要建造城墙。

城墙固然好处众多,但城墙的建造需要大量人力与物力,还会阻碍城市的发展。

城墙做好,城市再想发展只能受限于城墙内,扩张的话,不仅需要拆除原有城墙,还需要另行建造城墙。

一拆一建,徒增成本不说。

还浪费时间。

杨斐想扩建南海城,必不可能建造城墙。

他要打造现代化城市,城墙毫无作用。

后世的城墙除了作为景点旅游,为城市创收之外,已经没有其余任何实质性的用处了。

各种飞机大炮的出现,让这种东西成为摆设,就像大名鼎鼎的马奇诺防线一样,看似坚不可摧、滴水不漏,实则没有起到太大用处。

城墙,会注定沦为过去式。

尤其是在日新月异的南海城,时时刻刻都在发展,城墙更是一种阻碍。

阻碍着南海城的发展。

听见王爷所说,薛明大吃一惊。

知道王爷很离经叛道,没想到会如此的离经叛道,堂堂南海郡,不,堂堂岭南的中心城,竟然不建造城墙?

这就好比大兴城把城墙给拆了。

到时候随便一支大军都能长驱直入,进攻南海城,并且难以防守。

“王爷,若是不建造城墙,敌军打进来该如何是好?”薛明皱眉询问。

杨斐自信一笑:“子清,你认为谁能打到南海城来?”

这个问题一出,薛明愣住了。

是啊!

谁能打到南海城来?

北边?

北边是陛下,王爷又是陛下的儿子,虎毒不食子,陛下再如何厌恶王爷,也不会攻打王爷。

除非王爷造反!

但,看着连脾气都不怎么发的王爷,薛明摇了摇头。

所以,北边不可能攻打王爷。

至于海上。

更没这个可能了。

大海在这个时代就是神秘与未知的代名词,一直到明朝中后期前,都没人会觉得海上能有敌人打过来。

那么,就只剩下东南方向。

那里的确有敌人。

但话又说回来,都是小国寡民,唯一强大一点的天竺国,距离南海城十万八千里,真被天竺国打到南海城,他们也就别想着守城,直接跳海自尽算了。

仔细这么一想,好像真没有建造城墙的必要性。

想到此处,薛明朝着杨斐拱手道:“王爷远见,臣不及也。”

杨斐顿时哈哈大笑。

马车很快驶入郡守府,一众南海郡高层纷纷到场。

会议室内,杨斐坐在主座。

其余南海郡高层依照文武分坐两侧。

李秉、鲁明、范复林也出现在武将阵营内,首次参加南海城别具一格的会议。

杨斐率先开口,为会议起头。

“本王离开的这段时间,辛苦各位同僚,正是因为有你们替本王管理后方,本王才能够安心出去巡视。”

下方众人纷纷道:“职责所在,不敢言辛苦。”

杨斐满意点头,继续说道:“口头上的夸奖并没有意义,因此,本王决定各位今年的年终奖翻倍,作为本王感谢诸位同僚不辞辛苦的管理南海城。”

听见这个消息,薛明等人倒无所谓,王爷给他们高官厚禄,还时不时会给他们赏赐,根本不差钱。

但对另外一些官员,却是意外之喜。

年终奖是王爷特别制定的官员待遇,本就十分丰厚,高达一季的俸禄,如今翻倍,岂不是说今年能发两季,也就是半年的年终奖?

“谢王爷!”

一片激动的感谢声响起。

李秉、鲁明与范复林看的惊讶无比,南海城果然与众不同,连商议事情都如此的别致,与他们在见过的完全不一样。

这年终奖是什么,他们不知道。

但年终奖的名字里有奖字,而且看那些官员激动的模样,很显然是一笔丰厚的赏赐。

杨斐笑了笑,伸出手示意众人安静。

待众人安静下来,杨斐才正式开始会议的主题。

“先从子清开始,汇报一下政务。”

薛明立刻将八个月以来所做之事一一道来。

“去年朝廷送来的十万灾民在王爷英明决策下,救灾事务正式结束,未曾饿死一人,并且已经全部安排入驻幸福村。”

“此外,今年官府大力扶持百姓种植甘蔗,如今甘蔗皆已长成,百姓们都在积极收割,各县官府也在积极派遣官员下乡收购甘蔗,让百姓能够积攒些家底。”

“至于粮食,今年百姓大多只是种植了足够一家人吃的粮食,并未多种,不过臣考虑到粮食短缺问题,便将郡守府旗下闲置的五万余亩田地都种上了粮食,用于稳定粮价。”

“除此之外,臣还亲自接见过一些粮商,从他们手中购买粮食,进一步稳定粮价,让百姓即便粮食不够吃,也能买到平价粮食。”

薛明做事周全,杨斐听得连连点头。

除了这两件事,剩下的便是民生工程的建设。

其中的重中之重。

水泥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