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开局推倒宰相千金,我被流放岭南 > 第179章 煤矿的安排

运煤对于船只的要求非常高。

首先你得够大,一趟能够承载足够多的煤炭,其次你得够结实,否则就会被一船的煤炭给压垮。

还得能够扛得住海上风浪,能够频繁往来两地,不会动不动就趴窝。

最后,便是船只的动力系统。

如果能做出蒸汽机,自然是最好的,但蒸汽机需要的密封技术以目前的工艺还做不出来,所以蒸汽机也只能是设想。

没有蒸汽机,自然得靠桨与风帆。

蒸汽时代前,最先进的船是明朝的九桅宝船,这种船有九桅十二帆,也是郑和下西洋时期使用的宝船。

史书记载,郑和乘坐的宝船载重量在两千五百吨上下,排水量则在五千至一万吨。【也有专家说排水量两万吨上下,但这个观念目前不被认可】

这个数据什么概念呢?

后世孤身入敌阵,撵着灯塔国航母战斗群跑的豫章舰,满载排水量一万三千吨,那可是后世顶级导弹驱逐舰。

明朝时代的九桅宝船就有五千至一万吨,可想而知那个时代的明朝舰队有多恐怖,堪称海上霸主。

郑和下西洋的时候,航海家哥伦布还不知道在哪个娘胎里呢。

若非明朝之后的朝代闭关锁国,使得华夏开始落后于欧美,不敢想象华夏的舰队能发展成什么样子。

至于现在,世界上的造船技术都很落后,隋朝已经是其中的佼佼者了。

但依然不够。

“等我返回南海,便召集船匠,研发九桅宝船。”

杨斐默默想着。

面对这座大煤矿,杨斐不可能无动于衷,但也不能急于一时,这其中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宝船只是一部分。

他还需要大量挖矿的人手。

想到此处,杨斐忽然有些后悔将天竺国大军给全歼了,能够拉出来当兵的,都有着一把子力气。

将他们抓住,不就是现成的矿奴?

大隋的百姓杨斐可舍不得抓来挖煤矿,但大隋之外的人,杨斐一点都不带心痛的,他们就该为自己大业添砖加瓦。

“我这就修书一封,告诉杨烈,让他征兵完成后便带着大军出去搂草打兔子,一来可以让士卒见见血,二来,也可以抓些奴隶来给自己挖媒。”

想到此处,杨斐立刻动笔。

除了让杨烈去抓奴隶,他还将煤矿的位置一同写进去,至于煤矿的作用,杨斐并没有写明。

杨烈如果知道煤炭的作用,很有可能会告诉靠山王,以靠山王对皇帝的忠诚度,必定又会告诉皇帝。

那杨斐闷声发大财的计划可就要破产了,说不定这座煤矿的归属权都会出现问题。

由此,又衍生出一个问题。

挖煤的负责人以及珠崖郡郡守人选。

这些人选杨斐不会用大兴城那些将二代,他需要挑选一位自己一手提拔的心腹手下,只有如此,才能保管住秘密。

杨斐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人。

刘原。

南海郡花县县令,此前杨斐前往双溪山剿匪时,对刘原有所了解。

在当时的情形下,刘原治理的花县几乎可以说是南海郡最快,也是执行杨斐惠民三策最完美的县城。

刘原的能力与执行力,还是有的。

若是让刘原担任珠崖郡郡守,再调昔日霍平的狗头军师梅用负责煤矿之事,以两人合作近一年的默契来看。

杨斐可高枕无忧。

不过此事不急,他还需要看看今年花县在刘原的治理下情形如何,再做决定。

大军重新启程。

杨斐让霍平来到自己的王驾上,问道:“霍平,你与马梁皆在本王军中任要职,如今本王打算重用梅用,你觉得如何?”

这是杨斐的行事风格。

他不仅会自己派人调查,还会询问与其相熟之人。

一来可以验证此人是否真的有能力,二来也可以清楚他询问之人是否会对此人夸大其词。

一个问题,能让杨斐了解两个人。

霍平一愣。

作为昔日双溪山的三位当家,如今分属两地,自己与马梁在王爷麾下统领无畏先锋营,而梅用则在花县担任县丞一职。

三人偶有书信来往,只是见面,自从那次分开后,便再也未有过。

如今王爷说要重用梅用,霍平内心也不禁为自己这位三当家高兴。

但他深知王爷眼里容不得沙子,尽管他很想梅用能够受到王爷重用,但对于梅用的评价,他也不会夸大。

“回王爷,此前我尚在双溪山时,寨子便是由梅用管理,在梅用管理下,我们才得以从一个小山寨,在短短几年内成为南海郡第一山寨。”

“梅用赏罚分明,做事不偏不倚,但他内心十分阴暗,每次劫富济贫之时,那些被劫的富人都会被他折磨的极为凄惨。”

杨斐闻言,微微点头。

梅用原本有着不错的前途,受了牵连才被流放到岭南,心中怨气不难理解,因此才会内心阴暗,以折磨他人取乐。

通俗来说,梅用就是个变态。

但看管煤矿,需要的恰恰就是这种变态。

看管煤矿不需要同情心。

难不成日后杨烈抓来奴隶,你还同情奴隶?

又不是大隋百姓。

见王爷神色平静,霍平一时也不清楚王爷的想法,只能在心里祈祷王爷能够重用梅用。

时间飞快流逝。

大军终于在雷雨多发的八月中旬回到南海城。

“参见王爷。”

薛明带着南海城一众官员出城迎接王驾。

“子清,辛苦你了。”

杨斐亲切的握住薛明之手,以示亲近。

薛明只是微微摇头:“分内之事,不敢言辛苦。”

随后,杨斐又一一与萧景、齐良等人寒暄,这才重新回到王驾,踏入久违的南海城。

阔别八个月之久,南海城早已今非昔比。

城池虽然没有太大变化,但内部许多建筑已经焕然一新,纷纷用上了水泥与玻璃,让杨斐一时间有些恍惚,以为回到了后世。

随着南海城商贾往来不断,南海城的百姓纷纷做起了生意,也都赚到了钱。

有钱了,自然要翻新家里。

岭南水泥,岭南玻璃是百姓们翻新房屋的首选材料。

如此,南海城内才让人耳目一新。

“子清,南海城,小了。”

杨斐看着繁华热闹的南海城,不禁感慨一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