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开局推倒宰相千金,我被流放岭南 > 第117章 商税执行标准

“请王爷示下。”

三人异口同声道。

杨斐随即将改革的商税政策徐徐道来:“如今大隋普遍采用的是三十税一制度,对朝廷几乎无多少税收贡献,而商人从事的又是囤积居奇,互通有无的买卖。”

“这也导致商人是士农工商四民中唯一一种不事生产而得利者,虽然商人拥有丰富的家资,但在地位上却不尽如人意,受到诸多限制,如不得穿着丝绸锦缎,不得入朝为官等。”

“而本王,却不这么认为。”

“以三位为例,若无你们,百姓的甘蔗谁来收购?百姓如何能从中获利?那些从深山老林中走出来的山民如何得到妥善安置?大兴城的达官贵人们又怎能品尝到清甜的岭南雪糖?”

“可以说,没有商人作为桥梁,百姓的甘蔗只能自己吃,山民走出深山本王也无法给予他们安身立命之处,大兴城的达官贵人更无法享用到如此美味的岭南雪糖。”

“此外,洪复来到岭南,为咱们送来了钱财,日后再来,想必还会带上许多岭南不曾有之物,让岭南的百姓也能使用外面的货物。”

“这正是你们互通有无的价值所在。”

“当然,商人中确实存在不良之人,例如豫章郡受灾之际,许多粮商趁机涨价,从中谋取不义之财,”

“但天下四民中,其他三民亦又不良之人,本王相信,仍有许多商人心怀善意,行正道,务实业。”

“善与奸不取决于行业,而是人心。”

杨斐的话语,令三位家主倍感共鸣,深有体会。

是啊,王爷的每句话,都是他们这些善良商人们内心深处最真挚的呐喊。

王爷不仅精通商贾之道,更是能深刻体会商人的艰辛,理解他们的不易,对待每一位商人都能平等对待,绝无半点歧视之意。

王爷,贤明啊!

尽管南海郡的百姓人尽皆知王爷的贤德之名,但今日听此言语,三位家主依然深受感动,眼眶不禁泛红。

商人太不容易了,岭南还算好一些,在权贵遍地走的大兴城等地,商人那就是权贵底下的一条狗,任打任骂。

然而,王爷却与众不同,他不仅将岭南雪糖、岭南玻璃等重要项目的经营权交给他们,更将岭南民生集团这一岭南重器的股份分给三人各一成。

世间权贵虽多,但似王爷者,又有几人?

“王爷所言极是。”

杨钊不禁由衷地感慨道。

杨斐轻轻一笑,继续说道:“不久前,洪复求见本王时,本王对他说起天下四民,本王认为士为国家头脑,农为国家双足,工为国家臂膀,而商人...”

杨斐在此稍稍停顿,三位家主等不来下文,立刻急的抓耳挠腮。

很想拍桌问一句:“下面呢?”

见三位家主被自己拉满了期待,杨斐这才不急不缓说道:“商人是国家的血脉,他们游走四方,如血液在体内流通输送,正是商道之精髓所在。”

对,太对了!

三位家主险些激动的跳起来,心中期待被瞬间满足,只觉得王爷所言,就是商道至理。

人的血液不停流动,而他们这群商人,也不停的游走于各地,做互通有无之事,可不就如同国家的血液吗?

王爷的见解,简直世所罕见!

杨斐的声音再次响起:“血脉之重,关乎生命之延续。因此本王认为,对商人既不能过于打压束缚,但也不能过分抬高。只需平等对待,适度约束。”

“本王相信,商人地位一旦获得提升,必能为大隋,为岭南带来数不清的好处。”

商人肯定要约束,以避免资本主义的过度发展带来弊端,但商人若能正确引导,必能为国家和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杨钊听后激动不已:“王爷所言极是!我等商人亦能助力大隋、助力岭南繁荣昌盛,绝非只知牟利的吸血虫。”

杨斐朝杨钊点头,表示认同,接着面容严肃道:“本王决定在岭南推行商税改革,旨在提升商人的地位。”

“商人地位提升,好处多多。”

“而本王,只是变更商税的征收标准,依照价格划分不同的档位,譬如一百文以下的买卖,依旧三十税一。”

“而一百文至一贯间的买卖,则十五税一,一贯至一百贯的买卖,十税一,一百贯至一万贯的买卖,五税一。”

“至于万贯以上,三税一!”

“当然,这些仅仅是本王的初步设想。针对不同的商品,我们也会有不同的收税标准。例如,对于粮食、盐等日常必需品的税收将会适当降低,而丝绸衣物、首饰等高端奢侈品的税收则按照正常的商税标准执行。”

商税之事复杂多样,绝非三言两语能够阐述清楚,这也是杨斐命萧景尽快招募人手的原因。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多招募人手,集思广益之下才能保证商税改革的万无一失。

三位家主在听完王爷关于商税改革的简要描述后,立刻觉得这一改革方案十分合理。

商人买卖日用品为普通百姓提供了便捷,且日用品的利润相对较低,因此商税自然应当降低,以鼓励商人多运输百姓所需的日用品至岭南,丰富岭南百姓的生活。

而似王爷所说的丝绸衣物、首饰等名贵之物,只有达官贵人消费得起,利润也相当高,即便是三税一,都有的赚。

这种,多交商税并无不可。

用利润的损失换取商人的地位提升,三位家主觉得商人是赚的。

地位提升带来的隐形好处非常多,最为显著的一点便是商人有了涉足仕途的机会,这正是商人们梦寐以求的。

“王爷圣明,草民只望商税尽快改革。”

三位家主全都激动不已,这是商人翻身的好时机。

虽然王爷颁布了招贤令,不问出身,唯才是举,已经有商人通过这条途径崭露头角,但那毕竟是特例,难以确保长久。

而商税改革所带来的商人地位提升则不同,它真正为商人铺设了一条通向光明未来的道路。

这时,杨斐的话锋一转,提醒道:“当然,对于商人,本王亦会有所制约。”

三位家主精神一振,齐声道:“愿闻其详。”

杨斐淡淡笑道:“商人及其直系三代内亲属,若想跻身官场,必须放弃商人身份。”

这是一道预防针,杨斐可不会忘记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