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开局推倒宰相千金,我被流放岭南 > 第118章 修路规划

无论如何,官员与其直系亲属三代之内不得从事经商活动,而旁系亲属经商,由于关系隔阂,即便施以援手,也难免心存顾忌。

这一规定虽无法彻底杜绝官员家族经商,但已有约束之力。

而这个约束对于商人而言,是小的不能再小的问题。与经商相比,当官肯定更有诱惑力,并且当官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在封建时代,孝字当先,祖宗的地位远比后世高太多,能够光宗耀祖,很多人连命都可以不要。

杨斐提出的这一约束,得到了三位家主的鼎力支持。

王爷为商人铺设了一条光明之路,为了保障这条道路的畅通无阻,设立必要的约束是不可或缺的,不然一旦日后有人作妖,这条路便再也打不开了。

接着,杨斐又交代了一些条条框框。

都是关于如何更好的约束商人,规范经商管理,以便让商人在岭南获得更好的待遇。

在这些规则之下,官府与商人将获得共赢。

“王爷所说商税改革,必将载入史册。”

最后,三位家主心悦诚服的赞美商税改革的政策。

这是一条真正能够令岭南繁荣富强的政策,也是一条真正能够带领百姓致富的政策,在这一政策指引下,岭南的崛起指日可待。

“除此之外,本王还打算用水泥铺路,先行修建岭南白糖工坊、岭南玻璃工坊、岭南白纸工坊、南海书院四条道。”

想了想,杨斐又补充了一句:“至于水泥工坊的路,便由工坊自己修。”

修水泥路?

三位家主心头一跳。

这件事即便王爷不提,他们也要找个时间提出。

因为负责水泥工坊的几家时不时就上门拜访他们,想拿下水泥路的大单。

今年南海郡在王爷的率领之下搞得风风火火,但最火爆的其实并非岭南雪糖工坊,而是这水泥工坊。

水泥不仅广泛应用于各大工坊与书院的建设,更在灾民住宅的建设以及各种民生水利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每一项工程都离不开大量水泥的使用。

正是因此,岭南民生集团虽然只占水泥工坊三成的股份,但其盈利速度却不逊色于现今的岭南雪糖工坊。

王爷此时提出以水泥铺设路面,对水泥工坊而言无疑又是一笔巨大的商机。

“敢问王爷,不知此工程需我等如何配合?”

杨钊恭敬地询问。

杨斐回应道:“四条路,郡守府承担一半费用,剩余的一半则由岭南民生集团出资。三位身为岭南民生集团股东,本王自然需要征求你们的意见。”

股东,三位家主知道是什么意思。

王爷此前和他们解释过,寓意为有股份的东家,他们三家各持一成股,自然而然是岭南民生集团的股东。

“王爷,此事乃利好岭南民生集团之事,本就该由岭南民生集团出钱修建,郡守府愿意承担一半的费用,我等自然义不容辞。”

杨钊利索的回应。

他并非以遵王命的理由支持修路之事,而是站在岭南民生集团的角度考虑,真心实意支持修路之事。

岭南雪糖工坊、岭南玻璃工坊、岭南白纸工坊都是隶属于岭南民生集团旗下的产业,修好这三处直通南海城的水泥路,对岭南民生集团的物流运输具有重大意义,一旦完成,必将极大便利其货物运输。

杨斐闻言,满意点头。

这是他需要的回答,而非只听自己开口便答应。

他需要三人多站在岭南民生集团股东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只有这样,岭南民生集团才能蓬勃发展,日益壮大。

若只是简单的应声答应,他无需召集这三位家主,直接下令即可。

杨斐当真不通过他们直接下令,三人也不敢多说什么,但那样也会伤害到自己在三人乃至整个岭南百姓心中的形象。

“很好,三位家主回去后即刻找水泥工坊的负责人沟通此事,让他们准备好水泥,官府不日便会调派劳工正式铺路。”

杨斐起身,朝着三位家主交代道。

“是,王爷!”

三位家主齐声答应,随即行礼退下。

待他们离去后,杨斐目光转向薛明,嘱咐道:“郡守府尽快拿出钱来,争取年前这一个月就将岭南雪糖工坊的路铺出来。”

过完年会有大量商人到来,岭南雪糖工坊之间的交通尤为关键,其次便是书院,再次则是另外两条路。

“臣明白,定当全力以赴!”薛明领命后,充满干劲地回应。

短短三日,水泥材料就已供应到位,郡守府与岭南民生集团的资金也相继注入。而劳工,也就是此前的灾民,更是摩拳擦掌,准备投入到这条道路的建设中。

自从书院落成之后,这部分灾民重新返回灾民区建造自己的幸福家园。

如今,灾民区的建设工作已临近尾声。

正是抽调他们修路的最佳时机。

这些灾民长时间参与建设工作,拥有丰富经验,对水泥的特性也十分了解,甚至超越了水泥的发明者杨斐。

一个月修一条路。

时间虽紧,却也并非不能完成之事。

这个年代可不像后世,没有各种弯弯绕绕在里面,分明一个月能完成之事,故意延缓至一年,围挡围起来十天半个月不见施工是常有的事。

这一日,连绵的阴雨天终于放晴。

杨斐亲自乘坐马车来到工地,看着热火朝天的开工场面,他总觉得似乎缺少了些什么。

直到他看到工人们手持挖掘工具,对地面进行平整时,他才一拍脑门,想起少了什么。

剪彩啊!

就说少了什么步骤没做。

古代没有剪彩一说,工程开工那就是直接开工,根本没有什么开工仪式,自然也就没有剪彩。

剪彩这玩意,有没有其实并不影响施工,影响施工的是竣工大典上领导铲的那一铁锹水泥,那里贼特么容易漏水。

但剪彩仪式之所以越来越隆重,突出的一个好兆头,主要还是给领导一段作秀时间。

好兆头无需多言,施工过程中什么牛鬼蛇神的事都会发生,搏一个好兆头也能给工人们一点心理安慰。

至于作秀。

后世虽然作烂掉了,被人诟病频频,但在这个时代,作秀还是很吃香的。

如果自己搞个开工仪式,亲自剪彩,并作秀一番,不仅能够体现自己接地气的一面,还能鼓舞工人士气。

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

“这条路就算了,等书院的路施工,我再弄个开工仪式!”

心里想着,杨斐见到杨钊与另外两名家主朝自己走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