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开局推倒宰相千金,我被流放岭南 > 第116章 约谈三位家主

派去讨要稻种的讯息如石沉大海,薛明所派之人,恐怕是遭遇了某种不测。

日南郡地处大隋的边陲,其前身林邑国虽已灭亡百年,但仍有许多野心勃勃的人企图复国。

多年来,已有数位郡守被叛贼所杀。

朝廷也曾多次派兵镇压日南郡动乱,但此地毕竟山高皇帝远,征伐之举既费时又费力,以至于朝堂上许多大臣都提出过放弃日南郡这块鸡肋之地。

皇帝也有默许之意,后面逐渐对此地放任不管。

古代皇帝又不是傻子。

日南郡每年所缴税收寥寥无几,却需时常需调兵遣将去镇压,得不偿失。

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这种偏远之地除了能彰显皇帝的开拓之功,几乎毫无实用价值。若不是怕被人说守不住祖宗基业,日南郡早就从大隋版图中划掉了。

但对于杨斐而言,别说日南郡,整个东南亚他都想要。

其他人不知道这块地方有多少宝藏,他知道啊,东南亚可是亚洲的后花园,仅当地数不尽的香料,便值得杨斐稳住岭南后带着大军扫荡东南亚。

更何况这里是天然的粮仓,有华夏人民勤劳的基因以及种植手段,加上当地气候,粮食必能大获丰收。

都说岭南物产丰富,却不知下方的天竺物产更丰富。

也就是现在东南亚全是野人,不通王化,将珍贵的香料视作杂草,把闪耀的黄金当作石头,不然卖香料都能实现暴富。

明年首先巡视日南郡,此行不仅可获取当地的优质稻种,更有助于稳定日南郡的局势,将其打造为岭南粮仓。

再者,还能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

若是日南郡真有反意,韩勇的一万天字营开过去扫荡不平,也能顺势震慑其余郡县,让自己能够更好的接收整个岭南地盘。

听闻杨斐带着杀气的声音,薛明心神一凛,稍显迟疑说道:“若要动日南郡,是否应当提前知会朝廷一声?”

杨斐摇了摇头:“本王乃岭南之主,代朝廷牧岭南,日南郡有变,本王自当带兵平叛,此乃本王分内之责,无需汇报朝廷。”

太子现在的注意力在自己身上,这种惹人眼球的事能少汇报就少汇报。

卖岭南雪糖是没办法。

但打仗这种事,就没必要让杨恒知晓了,容易招来针对。

就是黑衣卫那里,自己得找他们谈话。

平日里你汇报点东西本王当做不知道,但这种事情,你们得悠着点。

至于黑衣卫是否会听自己的话,选择不报此事。

杨斐也有办法应对。

岭南十八个郡,一年内肯定巡视不完,杨斐也不打算所有郡县都亲自前往,象征性的去几个比较重要的郡县即可。

后续的郡县,便由其他人代替自己去。

这期间,杨斐会对黑衣卫改造,届时的黑衣卫不再只是承担护卫职责,还要如锦衣卫般,无孔不入,监控整个岭南。

岭南是自己的地盘,他不允许岭南有第二个声音。

对于杨斐的决策,薛明想要提醒一番,却被一旁的萧景暗戳戳踢了一下,他抬头看去,却见萧景微微摇头。

薛明并非想否定这一行为,而是想要提醒。

就如攻打平安县城一样。

邢副团长一直想要将作战定性为全团集体行动,让全团替老李一起扛无调令擅自出兵的责任。

咱老李也不是糊涂人,看出邢副团长的想法,却直接否决了他的想法。

他并非甩锅之人,一句打县城只为救嫂子,将责任重新揽回自己手里,后续即便上面有处罚,处罚的也只是他一人。

剧情也验证了这一点。

只有李云龙被驴掌叫去训话,其他人不似孔捷在独立团打了败仗一样,整个团跟着受处罚。

薛明担心的是,如果王爷不报朝廷关于岭南事务的消息,一旦东窗事发,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纷争和指责。

毕竟,太子曾试图通过赐婚来斩断王爷与顾相的联系,谁也不能保证他知晓消息后会如何对待王爷隐瞒不报的事情。

此时,衙役前来禀报:“启禀王爷,杨家主、孟家主、高家主已在门外等候您的召见。”

杨斐挥手示意:“让他们进来。”

很快,三位家主陆续进来。

他们先是微微侧身,用余光扫视了一圈屋内环境,发现除了王爷之外,还有王爷麾下的三位心腹人物在场。这立刻让他们意识到,今日王爷召集他们必然有重大事务要商议。

压下心中好奇,三人对杨斐行了一礼:“参见王爷。”

杨斐微微一笑,说道:“三位家主,今日召集你们前来,是本王对明年的一些商业规划需要提前告知你们。”

三人互相对视一眼,齐声道:“草民谢王爷。”

杨斐示意三人落座,随后才开口说道:“本王欲在明年进行商税改革,大力促进岭南商业发展。”

这个消息对三位家主来说颇为突然,因为他们之前并未得知商税改革的消息。但他们深知,王爷的任何决策都得无条件支持。

因此,三位毫不犹豫的奉承道:“草民唯王爷马首是瞻!”

杨斐满意的点头,继续说道:“三位应当知晓,如今南海郡在本王的惠民政策扶持下,百姓人人得以安居乐业。”

三位家主连忙送上马屁:“王爷贤明。”

杨斐无视他们的马屁,接着道:“但也因此,南海郡未来数十年都将收不到田税,所以,本王才决定改革商税,弥补田税的缺失。”

杨钊听后立刻表态:“王爷放心,为了支持商税改革,草民愿意贡献五成利润。”

另外两名家主也连忙表忠心。

对于在岭南民生集团占股的三家来说,日后钱多钱少都只是个数字,王爷才是他们站稳岭南的根源,只要有一口饭吃,让他们将利润全拿出来都不在话下。

杨斐却摇头道:“本王所提出的商税改革,目的并非要从你们手中抽取利润以填补官府的空虚,而是寻求与各位合作共赢。”

此言一出,三位家主不禁心生疑惑。

他们原以为王爷的意思是提高商税,以此来弥补日益增长的田税空缺。

怎么又说合作共赢?

但三人已经不是初次见到王爷时的模样,他们对眼前这位年纪轻轻的王爷已经极其了解。

立刻想到王爷并不喜欢强取豪夺,他从你这里拿走多少,必会让你得到更多。

既然王爷声称商税改革是双方的共赢之举,那么必定会在其他地方为商人们谋求更多的利益。

王爷的深谋远虑和独到的见解,让他们对此深信不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