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乱世山河志 > 第一卷 少年游 第二章 郎意归家惊剑影

乱世山河志 第一卷 少年游 第二章 郎意归家惊剑影

作者:北乔牧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8: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长声道罢,转出一个人来,正是沈家三大护院之一的卜子明。沈庸瞧见他,心头一喜,叫道:“卜三叔!”卜子明躬身行礼,喜道:“万幸万幸,公子你一走就是月余,万幸安然无恙。”

沈庸拱手还礼道:“卜三叔,你怎么会在这里?”

卜子明笑道:“公子你胆子也忒大了,与老爷口角之后便一走了之,孤身闯荡,你可知如今天下大乱,中原又不曾像蜀中一样祥和,莫不是我当年与妙思和尚乃是挚友,一路寻来,还不知你已到了这广清寺中。”

沈庸心中一凛,道:“原来你和妙思大师认识?”

妙思说道:“当日老衲与施主坐而论道,得知你的身份后,便命人传信与卜兄弟,阿弥陀佛,万幸沈施主佛理通透,这一论就是半个月的时光,若是中途下山而去,老衲还真不知道如何向卜兄弟交代。”

沈庸听了妙思的话,噗嗤地笑出声来:“出家人不打诳语,大师您瞒得我好苦啊。”

妙思手捻菩提:“罪过!罪过!”

沈庸又转头看着卜子明道:“三叔,我就这么回去,爹还不得大发脾气啊!”

卜子明道:“公子了解老爷脾气,这顿大发雷霆是躲不掉了,只是夫人一直牵挂的紧,公子难道就想夫人一直挂念下去吗?就算公子不为老夫人着想,那大小姐定在下个月的婚期,公子难道忘记了?”说着说着,好像一转念又想起了什么,转头看着妙思,接着道:“老和尚,我和二哥上山的时候,为何看到山下有一支军队伏在山下,我兄弟怕他们对你和公子不利,二哥便留在山下专程监视他们。”

沈庸心道:“原来余二叔也来了,这如何过意得去啊!”

妙思道:“卜兄弟不知,山下那支人马,却不是冲着我们来的。”便将赵匡济一事一五一十的告知了卜子明。

卜子明点头道:“原来如此,既然赵兄弟有降蜀之心,由我家公子引荐,最合适不过。只是,那支人马似有百余人之多,咱们几个人都算上也只有十余人,如何下山安然而去,才是当务之急。”

赵匡济道:“诸位不必担心,我这就去房中将兄弟们喊醒,趁夜杀出重围,大师肯收留我们一夜,已是万分感恩,必然不能再给诸位添麻烦了。”说完就要回房喊人,却被妙思止住。

妙思道:“赵将军若贸然下山,只怕是徒增伤亡尔,还望三思,善哉善哉。”说罢,顿了顿又道:“万事万物皆有因有果,你们既然到了我广清寺中,即是你我有缘,且回房歇息一夜,明日老衲亲自护送诸位下山。”赵匡济急道:“大师,万万不可,您乃少林前辈,自是游离恩怨之外,千万不可因为我等俗人而招惹是非,我意已决,大师莫要再劝,告辞。”说罢,与众人告退,回房间去了。

二更时分,天色幽暗,山中更是寂静无声。已经休息了半晌的赵匡济几人不似先前那般无力,行至山脚,赵匡济远远就看到了一群人马手持灯火,将路口围了个水泄不通,赵匡济心知已无退路,低吼一声:“冲!”一行五人向岔路口抢奔而去,正奔之际,忽然飞箭如雨,激射而来,赵匡济心知不妙,突然间又听得几声惨叫,回头望时,身后三位兄弟已被羽箭贯穿后心,当场毙命。

赵匡济眼见这等情势,显然桑维翰已经做好了十足的准备,若是再贸然冲去,剩余三人也必然命丧当场,当即高叫:“快快找树作为遮挡,避一避锋芒。”说罢,一把拉过身侧的二弟,提气上跃,朝一巨石奔去。

他将二弟置于巨石之后,自己飞跃着向人群冲去,将到人群之边,劈掌而落,连毙三人,纵身落地,正落在人群中央,霎时间又击倒五人。可是桑维翰有百余人之多,如此一掌一掌的要劈到何年何月!眼见人群越来越挤,赵匡济陷于苦战难以脱身。

生死之际,赵匡济忽感四周有风急驰而来,原来是数丈之外有人的掌力先发而至。

天下武功,任你掌力再强,如何收发自如,一掌击出也是非死即伤,可是偏有一门功夫,可以借力而制人,使人凭空掷出,而不致受伤,不似杀人功夫那般以取人性命为要。

只一瞬间,人群中一大半的人已被掌力震退,敌手消散大半,赵匡济如释重负,足尖点地,向那施掌之人奔去。

桑维翰虽不是江湖中人,然如此独到的推山掌法,自是有所耳闻,正色道:“此处已然离了莲花山境,大师为何出尔反尔!”

“混账东西,跟你这种小人有什么好讲的。”卜子明性情如火,最见不得卑劣之人。

“小人!”桑维翰冷哼一声,“我是小人,可我身居庙堂高位,哪似尔等草莽之人,一群乌合之众罢了。”

“混账!”话音刚落,卜子明一跃而起,要找桑维翰比个高低。

“哎,三弟,桑大人身居相位,怎么能随随便便的出手呢。”说话间,只见一绿袍人影自林中跃起。

“余二叔!”沈庸眼尖,一眼便认出了余浩然。

原来余浩然一直伏在此地,刚才的打斗皆是收入眼底,只是他不明前因后果,不敢擅自行动,如今看到卜子明和沈庸的身影,方才现身。

桑维翰眼看他们阵仗又添一人,身手也定然不差,便闭口不言,心中泛起了嘀咕:“如此一来,更不好得手了。”

余浩然笑道:“桑大人,妙思大师与我兄弟二人联手,想必你这百余人手也没了胜算,不如卖我余某人个面子,放这位赵兄弟一马,如何?”

桑维翰心想:“单就妙思和尚一人已是棘手,再加上这两个帮手,岂非已无胜算,莫不就此作罢,一则避免得罪少林,二来待他们走得远些再追上去,却也不迟。”心思打定,便道:“二弟,今日就权且看在少林妙思大师的面子上,放你一马,不过来日方长,你可要好好保重了。”

赵匡济哼道:“桑维翰,来日若我赵匡济留的性命,你就算不来找我,我也会去找你的。”转头又看了妙思一眼,“大师,今日之事匡济铭记于心,日后少林上下如有差遣,绝无二话,就此拜别。”

赵匡济前脚刚走,余卜二人与沈庸也辞别妙思而去。

五人离了莲花山,先到附近集市上买了马匹,然后马不停蹄向西南而去,为躲避桑维翰的追击,日间吃饭睡觉,晚上行路,一连十日,已进了渭南地界。

又在大路上行了半晌,至晌午时分,几人到了路旁一家小店中歇歇脚。

沈庸自幼长于大富之家,如此昼伏夜出的赶路,还是头一回,余浩然看着连日奔波的沈庸已有疲惫之色,安慰道:“公子,这几天连日奔波辛苦你了。”

沈庸笑道:“这有什么辛苦的,昔年间,爹为了家族生意往来回鹘、大漠、西域诸国那才是真正的辛苦。”

“原来你家这么厉害,和这么多地方都有生意往来啊,听说西域那边有许多好玩的,我也想去看看。”说话的是赵匡济的二弟,姓赵名匡胤字元朗。

几人嬉笑间,余浩然看了看天色:“好了,时候差不多了,我们也该走了。”说罢解下马匹缰绳,打马就往东而去。

赵匡济见状,赶忙叫道:“余二爷,入川方向,不应该是向西南,你怎么往东走?”

卜子明道:“再向西南便是京兆府,赵兄弟作为晋国都尉将军,不会不知那里有重兵把守吧,再说一路之上不见桑维翰身影,多半是去了京兆府等着伏击我们,我们偏偏绕道东行,让他扑个空。”

赵匡济哈哈大笑:“原来如此。”

几人先后上鞍,纵马向东。又是半日,几人来到霸水河畔,远远瞧见河畔有人负手而立,看身影那人甚是健壮,只是那人肩头好像负着何物,看起来他就像长了两个头一般。

沈庸好奇,走近观瞧,原来是一个小女娃坐在裸背大汉肩头,只是两人背对着自己,看不到面容。

“来人可是赵都尉?”

声音一出,不男不女,刺耳难听,余卜二人久历江湖,不看面貌,只听她说话,便知是“玄武七宿”危月燕到了,而那裸背大汉必是室火猪。

沈庸看到他二人神色有异,问道:“二位叔叔,你们认识这两人?”

余浩然并未答话,只是低声在赵匡济耳边说了几句话,赵匡济左手一扯沈庸衣袖,右手拉起赵匡胤,三人走向岸边的树林里。

危月燕听到身后声响,回过头来,见到赵匡济三人的背影往林中隐没,喝道:“想跑,给我站住!”室火猪得令,倏地拔地而行,健臂伸出,便向赵匡济抓来。

余浩然佩刀出窍,突然抢出,叫声:“看刀!”直取室火猪。

危月燕身形佝偻,虽一动不动的坐在室火猪肩头,却一直眼看大道,留意他人动向,瞧见余浩然拔刀相向,一把摁住室火猪,从他肩头飞起,腰间软剑取在手中,誓要取人性命。

“玄武七宿”本是江湖恶徒,人人得而诛之的武林煞星,却又偏偏给自己找了个神仙星相的名字。余浩然知道这几人成名日久,应对起来不敢松懈,他深吸一口气,胸口真气汇聚,手中佩刀蓄力击出。两人一个照面,危月燕脚步轻盈避过余浩然的蓄力一击。远处的室火猪也被卜子明拦下,四人前后左右,招招制敌,纵使不懂武功的沈庸,看的也是啧啧称奇。

只十数招间,危月燕已刺出五六十剑,只逼得余浩然连连后退。危月燕所使剑术,招招毒辣,一剑刺出,越行越险。再接几招,余浩然便觉后劲不及,暗道这剑法柔中有刚,能将自己所发气力一一卸掉,只一瞬间,危月燕瞧出破绽,左手化掌从空中直劈下来,临近跟前反掌变抓,五根手指已抓住了刀柄,余浩然运功抢夺,他内力却比危月燕差了一筹,一夺之下竟然无功,眼见兵器被夺,任凭余浩然招式再巧也是落了下风。危月燕刀剑在手,信心大增。

赵匡济眼见余浩然没了兵器,赶紧出手相助,交手不过十招,已有败相,余浩然从旁观瞧,虽然室火猪与三弟斗得不相上下,然这危月燕武功太高,需得想个法子,突然大叫一声:“大哥,快快出手制住这厮。”

危月燕闻言一愣,莫不是“长江三子”的老大陶浪也到了,心道:“糟了,大哥没说陶浪也在啊,那家伙一手卷浪刀法,我可不是对手。”当下已无心恋战,大喊一声:“老七快走。”室火猪闻言,登时连退数丈来到危月燕身边,将她扛在肩头,一晃一飘间,便消失在了众人视线里。

卜子明骇然道:“想不到这个室火猪,身形肥硕,轻功却如此了得!”余浩然道:“此地不宜久留,我们速速离开。”说完,几人翻身上马,向霸水河而去。

行至岸边,却见芦苇荡里停着一艘客船,原来余浩然早有准备。几人弃马登船,朝对岸而去。船至河中,几人松了一口气,沈庸道:“二叔三叔,刚才那两个是什么人?”

卜子明道:“他们便是恶贯满盈的‘玄武七宿’。”

赵匡济惊道:“难道是专门收人钱财,与人消灾的那七个恶徒?”

余浩然点点头:“赵将军说的不错,这七人专做一些肮脏勾当,老大程伯号斗木獬,每每现身都是面具遮脸,没有人见过他的真面目,老二傲金牛白孚,生性狂傲,最好杀人,据说是七人里面武功最高的,老三桂雨萱号女土蝠,一条长鞭纵横大漠,老四虚日鼠元不才,原是进士出身,阴险狡诈,诡计多端,老五便是刚才那佝偻女子危月燕李兰曦,传闻此人与东海血煞颇有渊源,具体的就不得而知,老六壁水獐柴鄂,原是前唐皇室谯国公柴绍之后,一身轻功举世无双,老七就是那裸背大汉,室火猪阿丑,如今看来,必是桑维翰花了重金,买了他七人相助。”

赵匡济正欲开口,却听沈庸忽道:“不好,有人来了。”众人见远处正有一艘小船快速朝自己这边而来,船头立着的正是危月燕与室火猪。

余浩然知自己恫吓之计已被识破,虚张声势已然无用,看来这霸水河上定要搏命一拼,方有一线生机,可是转念一想,自己兄弟三人号称“长江三子”,自是水性极高,既然陆上功夫斗不过,那就比比水下功夫,主意打定,朝着卜子明使了个眼色,卜子明嘿嘿一笑,了然于胸。

“扑通”一声,二人低头钻入了河中,急往敌对那艘小船游去,危月燕眼见两人已到自己船下,可是“玄武七宿”久居北方,不熟水性,哪敢贸然下水。

正犹豫间,只听得船底“咔啦”一声,划桨的船夫突然惊叫了起来,危月燕、室火猪正欲观瞧,确是脚下一软,船底已被余卜二人凿穿,河水倒灌,已经将船上的人脚掌没了,危月燕不由得大惊,唤了一声:“阿丑!”只见室火猪拾了一片木板,立足于上,危月燕又落于他的肩头。

小舟上仓促变故,饶是危月燕武功再强,也闹个手忙脚乱。余浩然一击见效,又见二人立于木板之上,当下身子打了个激灵,又钻入水里,水底浮力虽强,余浩然却能借助水势推出一掌,把那块木板打的粉碎。落脚点猛然造击,室火猪脚下没了地方,只听得失声大叫,便和危月燕朝水底坠去。卜子明生怕他二人侥幸,赶紧游过去朝着二人头顶蹬了个实在,再露出头来时,水面上只有那船夫还在飘荡。

余卜二人借着水势灭了强敌,对于刚才一战,至今心有余悸,赶紧回到船上,与众人朝对岸而去。

上了岸,几人又在附近集市上买了马匹,纵马南下,两日的光景,已到了夔州,如今进了蜀国境内,自然天大的事也不必怕了。在夔州歇了一夜,便向西往成都去了。

一别家乡,半年时光,沈庸再看到岷江江水浩浩荡荡,穿过成都府,奔流而去,一时间感慨万千。几人沿江畔前行,赵匡济看着成排的杨柳树,稀稀拉拉的散落着黄叶,又想着不知死活的父亲与三弟,一时也是伤愁了起来。

在成都府城西,有一座安兴宫,绕岷江而坐,建于前朝玄宗年间,原是玄宗皇帝幸蜀驻跸之地,经历百年沧桑,大唐已不复存在,就连这明皇的行宫如今也被蜀帝孟昶用作宫邸。

在那安兴宫旁转弯处,只见一条青石板大道笔直铺设,延至尽头,有一座气魄不落于安兴宫的端庄大气的大庄院,那高大的砖筑院墙,墙檐下砌筑斗拱,显得古朴厚重,放眼可见高悬一牌匾,黑质金漆,映衬得相得益彰。上书“沈府”,笔触苍劲有力,尽显恢宏气势。在这朝不保夕的乱世之中,能有这一处高大庄院,实称得上是当朝大户。

还没到了家门口,沈庸便瞧见门口站着几个人,激动的大叫道:“娘!姐姐!我回来了!”

站在中间的那位妇人,看上去不过四十上下,容貌甚美,只是眉心处有几道浅浅的皱纹,显得体态略带娇弱。她见沈庸已骑马来到跟前,赶紧上前伸臂揽住了他,将他从马上扶了下来,道:“庸儿,你可回来了,想死娘了,这些日子可吃了不少苦,你看都消瘦了许多!”说着说着,竟呜咽起来。

妇人身旁一年轻女子赶紧劝道:“娘,弟弟都安然无恙的回来了,您就别伤心了。”

沈庸看着她们身后,“咦”了一声:“姐姐,爹呢?”

女子道:“亏你还敢问,爹……”话没说一半,只听大门内传来一阵声音:“敏儿莫要多嘴,老爷发话了,是不想见这臭小子了。”跟着大门洞开,正是陶浪。

“陶大叔!”

陶浪一抬手,正色道:“哎,你小子真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当日若不是你骗了我,又怎能逃出去,害得我一天担惊受怕。”

沈庸知他虽然脸色严肃,心里却时时挂着自己,却也不恼,嘿嘿笑着,掩饰尴尬。

陶浪也不搭理他,只是朝着赵匡济走去,赵匡济眼见来人,立时翻身下马行礼。陶浪道:“赵将军不必多礼,二弟早就有信传来,陛下今儿一大早便来了府中,此时与老爷已在殿中恭候多时了,请了!”

“呀!皇兄也来了。”沈庸呵呵一笑,一溜烟的跑进府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