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乱世山河志 > 第一卷 少年游 第三章 飘飘何须芳草青

乱世山河志 第一卷 少年游 第三章 飘飘何须芳草青

作者:北乔牧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8: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沈庸先进了大殿,可是到了殿门口,不由立在了那里,心想:“我要如此进去,免不掉被爹一顿臭骂,还是跟在娘身旁最好了。”

其余众人见沈庸先进门去了,随后也跟了进去,到了大殿之上,陶浪等人分列两旁。赵匡济最后进门,只见殿中正坐一人,皇冠黄袍,神色威武,正是蜀国当今皇帝孟昶,帝号称为广政帝。公元934年,后唐明宗病死,孟知祥割据蜀中,在成都称帝,国号为蜀,史称后蜀,半年后,孟知祥病死,其子孟昶继位,至今不过七年。

孟昶之下坐着一人,看样子应该是沈庸的父亲沈宝山了,蜀中巨富果然名不虚传,一双眸子光芒四射,让人看着不禁凛然。

赵匡济双膝跪拜,道:“叛将赵匡济,见过陛下。”

孟昶道:“赵将军无须多礼,快快请起。”

赵匡济拜谢起身。

孟昶又道:“听说赵将军愿入我国,只是大晋兵强马壮,我蜀国不过西南一隅,怎敢与大晋抗衡,再者听闻将军早年便追随天福帝,如今为何离他而去,恐怕另有内情。”

沈庸听他言语有拒绝之意,刚要开口,却被沈宝山喝下。赵匡济忙伏身再拜:“陛下明鉴,我虽然跟随石敬瑭多年,然他割地求援,认契丹小皇帝为父,我辈即为汉家儿女,又怎能忍受如此卖国行径!”

孟昶起身下迎,把赵匡济扶起,笑道:“将军此言正合我意,只是当今天下大乱,恐将军诈降,故有此一试,还望将军莫怪。”

赵匡济慌忙再拜,却被孟昶拦住,他一跪不下,只好躬身行礼道:“叛将不敢。”

孟昶拍了拍赵匡济的肩,笑道:“以后你我就是一家人,什么叛不叛将的,看样子将军比我大个几岁,若不嫌弃,我唤你一声赵兄如何?”

沈庸见赵匡济已博得皇上信任,心下甚喜,知道这位皇兄性子随和,便向赵匡济说道:“赵将军还不谢恩。”

赵匡济赶紧拜倒在地,谢恩道:“承蒙陛下不弃,我此次入川,随身携着前朝隐太子的‘山居图’,欲将此图献于陛下。”

孟昶一怔,道:“难道是李建成的‘山居图’?”

赵匡济道:“正是。”

孟昶大喜道:“果真如此?赵兄舍得?”

赵匡济从怀中掏出布包递给孟昶,道:“传言此图中藏有宝藏,只是多年来一直无人破解,我这次逃亡也是因为此图险些命丧于桑维翰之手。”

孟昶赶紧取出布包中的图,突然一愣:“怎么只有半张?”

沈庸抢道:“此事说来话长,皇兄还是让我来告诉你吧。”便将个中缘由一一告知。

孟昶点头道:“原来如此,赵兄放心,我会安排人去找寻令尊。”

赵匡济正欲谢恩,忽听得屋顶上“咯”的一声响,跟着相邻的屋上又是“咯咯”几声。

殿中众人一惊!

但听嗖的一声,一道身影窜上了屋顶,正是陶浪,只听得他喝道:“什么人?”

一个不女不男、阴阳怪气的声音道:“都说蜀中巨富沈宝山家财万贯,我特来瞧上一瞧。”

众人前后来到院中,观瞧屋顶状况,沈庸心道:“我家中虽不如宫中戒备森严,却也高手如云,更有陶大叔、余二叔和卜三叔均是武功高强,这人竟能如此容易的潜入府里,当真厉害。”

只听陶浪又喝道:“混账!有心拜访我家老爷,白日里诚心递上拜帖,自然能从正门而入,你这贼子专挑夜里行事,必是图谋不轨!听我好劝,速速退去!”

彼时月色脱云而出,正好洒在那人脸上,沈庸瞧他獐头鼠目,面容几近可怖,余浩然只看一眼,便认出此人,正是“玄武七宿”的虚日鼠。他只当虚日鼠是为了危月燕、室火猪报仇而来,当下提气上跃,来到屋顶。

余浩然道:“我知你是为了那日霸水河上之事来报仇的,这事与我大哥无关,有什么就冲着我来。”

虚日鼠哈哈大笑,叫道:“老五老七霸水之上,敌你不过,与废物无二,我岂能为了两个废物来找你,再说老五老七又没死,谈何报仇。”

余浩然一惊,那二人竟然没死,又问道:“那你此来,想必也是为了那张‘山居图’咯?”

说道“山居图”三个字,孟昶下意识的往怀中摸去,哪知竟然不见了!失声叫道:“我的图!”立刻向四下寻看,哪知身侧一道黑影掠过,向西边墙外而去,身法忒快,院中众人没有一个看清那人是谁,随后又一声音传来:“四哥,你来断后,我先撤了。”那声音越来越远,说道最后一个“了”的时候,已几不可闻。

陶浪“哎呀”一声:“糟了,中了他们声东击西之计了。”眼看偷图之人,已不知去向,只好先将虚日鼠制住,再作打算。

虚日鼠心里暗骂一声:“贼老六,说好了帮我断后,又撇下我不管。”只见自己被陶浪、余浩然一前一后堵在中间,要想脱身实在不易,唯有搏上一搏。

余浩然看他立在那里,一动不动,唯恐他先发跑掉,当即挥掌向他拍去。虚日鼠见这一掌来势劲急,立马挥手应对,两人掌掌相碰,只听“嘭”的一声,均被对方内力震出。虚日鼠心下暗惊,嘴上却笑嘻嘻的说道:“你们今日在场人多,我确实敌不过,只不过嘛,你们一个一个的来,却非我敌手。”

余浩然笑道:“好个激将法,你以为我们会上当吗?”

“二哥!快来救我!”虚日鼠眼瞧西北,大叫一声。

几人不约而同望西北看去,黑黑夜幕,哪里有人!

陶浪反应甚快,一回头,果然虚日鼠已夺路而去,他急忙运气追赶,虚日鼠诡计多端,脚下功夫却是一般,不出三里,便被陶浪追上。眼看陶浪刀已出窍,虚日鼠大叫一声:“二哥,救我。”

陶浪只当他故技重施,也不管他说些什么,挥刀砍来,哪知刀至半空,却被挡了回来,陶浪只觉虎口一麻,好大的力气!

这一下让陶浪大吃一惊,一击之下只凭蛮力而不靠内力便将自己震开的,除了傲金牛还能有谁!陶浪昔日闯荡江湖之时,与傲金牛白孚也是多有交往,哪知他练成三十六路夜叉棍法后,竟然性情大变,成了杀人不眨眼的魔头。他后退几步,哈哈大笑,说道:“原来真的是白兄到了。”

白孚身形宽大,青衣裹身,眼如明镜,眉似红霓,手中提着一把生铁棍,从虚日鼠身后迈步而出,笑道:“陶兄,多年未见,听说如今跟了大户人家做护院了,真是可惜,可惜啊。”陶浪见他果然是白孚,心中顿时颇为忌惮,此刻要想在抓住虚日鼠确是难上加难,当即笑道:“小弟与两位结拜兄弟,只不过是不求上进之举,哪比得上白兄坠入盗群祸害武林啊。”白孚“呸”了一声,道:“名震江湖的‘长江卷浪刀’没成想是这等无聊之辈,你我故人见面,不叙叙旧情,却在那冷嘲热讽,是何道理?”陶浪笑道:“嘲笑就不敢了,小弟只是可叹一位响当当的英雄,如今却沦落到被武林中人耻笑的地步。”白孚抢前一步,愤然道:“陶兄,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大哥这话,就是说你是个武林败类!”

白孚猛的一回头,正遇卜子明挥刀砍来,突然之间白孚脸泛红光,却又一现即没,手中那把生铁棍斗然翘起,只听“当”的一声,便把来犯的卜子明震出十步开外,卜子明不料自己的奋力一击竟被白孚如此轻易的挡了回来,更甚自己胸口处还隐隐作痛。陶浪远处观战,见到白孚脸现红光,心中不由打了个冷战,寻思:“看来白孚真的练成了夜叉棍法,传闻这路棍法以内修为主,修炼之人需得摒弃七情六欲方能入门,大成之后内力极劲,一旦出手便如夜叉出笼,非死即伤不可收回,如此邪功,还是小心为好。”当下喊了一声:“三弟,你我不是对手。速速回来。”

白孚见他们有收手之意,自己又担心万一余浩然随后赶到,合三人之力,自己并非敌手,当即拱手道:“陶兄,告辞了。”说罢转过身子,和虚日鼠扬长而去。

卜子明疑惑道:“大哥,你就这么放他去了?那我们如何向老爷交代?更何况二哥不时便会赶来,到时合我兄弟三人,不怕斗不过他!”

陶浪看着白孚的背影慢慢消失在视线里,叹了口气,说道:“算了算了,他的棍法已然大成,就算老二来了也未必敌得过他,《山居图》也不过是半张,就算他们得到了也没什么用,我们回去再做计较吧。”

回到府里,孟昶因宫中有要事处理,便已和赵匡济一行回宫去了,只有沈家一门还在殿中等候,陶浪刚到中庭,沈庸赶紧出门相迎:“陶大叔,东西拿回来了吗?”

陶浪进门,向沈宝山行了躬身大礼,道:“怪我陶某人无能,东西没有追回来,还望老爷责罚。”沈宝山见他行如此大礼,赶紧起身相扶。据说当年,陶浪、余浩然、卜子明三人在长江之上,力挫百里桃花坞的十二大弟子,名赫一时,可是年轻气盛难免树敌,三人被仇家追杀,走头无路之时,被沈宝山收留,算起来已有二十年,多年相处,早已似家人一般,见主人而不跪,纵有大错而不责不罚,这也是沈宝山当初定下的规矩。

回到房中已是深夜,这一次从洛阳回蜀,说是一路逃亡也不为过,更兼连日奔波劳累,沈庸出身大家公子,何时如此罪过,身子刚一沾床,便“呼呼”睡去。

沈庸不知自己睡了多久,眼前似乎都是危月燕、室火猪两人和桑维翰交错的身影,三人衣襟带风还萦绕耳边,这风声为何如此真实?他猛一睁眼,已跃起身来,哪里是梦,前院传来了打斗声!

刚刚走到前院,沈庸只感觉青光一闪,耀了一下双眼,定睛观瞧,原来是一男子在使剑,只见他右腕陡振,接连劈出三剑,当真轻巧如蝇,快似闪电。与他过手的卜子明手中大刀也施展开了,一刀砍出直指男子左肩,使剑男子不等刀来,手中长剑一挺,削向卜子明眉间。卜子明见他来势太快,只怕自己刀还未到便被刺死,赶忙收刀挡格,只听刀剑相击,嗡嗡不绝,男子只攻不守,只见每一劈刺,无不狠辣。二人身手相当,皆是全力比拼。沈庸正看的兴起,忽然之间,那男子还剑入鞘,向卜子明躬身行礼道:“卜三叔,承让,承让。”

一旁观战的沈宝武,看着身旁的陶浪微微一笑,说道:“如何?”

陶浪点头道:“马贤侄,不亏师出名门,贵派的这套金甲剑法,使得已有令师几分神髓。”

沈庸本以为又是“玄武七宿”的人来捣乱,如今看这男子与父亲、陶大叔几人相谈甚欢,看来并不是仇家对头。只是如此精彩的比试,这般草草收场,沈庸心中略感失望,正要迈步回房间,却听身后有人道:“萼儿,没想到你这么早就来了。”

沈庸回头看时,正是母亲向这男子迎来。沈庸心道:“母亲叫他萼儿?难道这个人就是与姐姐定亲的马希萼?”

“庸儿,躲在那里做什么,还不过来见过姐夫。”原来早就被爹发现了,沈庸嘿嘿一笑,赶紧跑了过来。

沈庸起床之时本就着急,还未梳洗就来到前院,沈宝山看他衣衫不整,正要发作,却被夫人萧氏抢了话头,说道:“庸儿,快来见过姐夫。”

沈庸早就听说,这位未来的姐夫马希萼是当今楚国国王马希范的胞弟,虽是庙堂中人,却痴爱习武,拜炼剑山庄庄主薛道丰为师,武艺之精,不在余卜两位叔叔之下,正要行礼,却被马希萼拦住,笑道:“以后我们都是一家人了,二弟此后不必多礼。”

沈庸其实心中对于马希萼还是有颇多怨言,蜀楚两国疆土相邻,明孝皇帝孟知祥建立蜀国之时,便一直有心与楚国结为联盟,提出联姻之意,可是孟知祥膝下无女,而先楚王马殷两个女儿早已婚配,孟知祥遂将结义兄弟沈宝山的女儿沈敏收为养女,嫁于马殷第五子马希萼,只可惜后来中原王朝更立,石敬瑭建晋而亡唐,南方诸国随摆不定,蜀楚两国相互猜忌,婚事随即作罢,如今中原即定,诸国盼望重修于好,虽然孟知祥、马殷现已故去,但婚事仍然有效,便定于十月十五来成都迎亲。对于这样的政治婚姻,沈庸本就厌恶,更何况婚姻的牺牲品还是一起长大的姐姐,更是千万个不乐意,可是时局并非他能改变,沈庸也只好盼着这位素未谋面的姐夫,是位堂堂君子,可以善待姐姐了。今日一见,马希萼虽是衣衫华贵,可两分肃然之外,倒有八分喜欢。沈庸心道:“姐夫看起来倒也投缘,希望以后可以和姐姐好好生活也就是了。”

萧氏本以为沈庸会不待见马希萼,哪曾想俩人一见倒也投缘,当即笑吟吟的道:“庸儿,快去后院把你姐姐喊来,这梳妆打扮有时候了,也差不多了。”沈庸笑道:“好嘞!”领命而去。

转进后院,沈庸直奔沈敏闺房,走到门口本想推门便进,却想到今天是姐姐第一次见夫君的大日子,怎么能像往常一样冒失。“咚咚咚”一阵敲门声,门里传出来丫鬟的声音:“谁啊?”

沈庸“噗嗤”笑出声来,还没等说话,沈敏便已知道是谁在门口:“庸儿,你怎么来了?”沈庸道:“姐姐,娘说你都打扮了一个早上了,如此细心,不会是着急嫁人了吧。”沈敏此刻正坐在镜前画眉,听沈庸一说,脸上不禁一红。

“哎呀,公子别瞎说,要是影响了小姐上妆,新姑爷看不上咱们家小姐了,你可担不起这罪名。”平日里沈庸全然没有半点少爷架子,是故丫鬟们也都不把他当主子看待。

沈庸笑道:“是啦是啦,那我不打扰姐姐了,你弄完速去前厅吧,新姐夫可等着嘞。”说罢,转身扬长而去。

前厅之上,众人分坐,沈宝山道:“萼儿,今天是九月二十八,离迎亲之日还有些时日,你今日在府里好好歇息,明天一早你随我入宫面圣。”说着话,看见门外丫鬟来报,小姐已在院中候着。沈宝山又看着马希萼,温言道:“萼儿,我们沈家本是出身市井,不像其他官宦商贾人家那样有许许多多的规矩,你与敏儿既然就要结为夫妻,自是有许多话儿要讲,敏儿就在院中候着,你且去吧。”马希萼听罢,躬身退出厅堂。

沈宝山又转过头来,向沈庸上上下下的打量一番,沉吟了好一会,说道:“庸儿,这一次偷偷离家出走,该当何罪?”

沈庸心中一惊,他昨日回家,爹娘没有找自己的麻烦,本想着看来这次是放了自己一马,寻思这事就这么黑不提白不提的过去了,哪知道偏偏今日被爹在这厅堂上说了起来。当即努着嘴道:“爹,我知错了。”沈宝山看他还是嬉皮笑脸之状,心中火气又涨了三分,怒道:“混账东西,我让你好好学着做生意,你……你……”沈宝山一时无语,冷哼一声,脸色甚是严峻。

萧氏看出气氛不对,赶紧来劝:“老爷,庸儿他……”

“住口!”本想做劝解的萧氏,不料惹得沈宝山勃然变色,“你这妇人,平日里什么事都依着儿子,现在呢,都让你宠成什么了!我怎么对得起沈家列祖列宗!”沈庸听了,心中不平,却又不敢放肆,憋了一会终于开口道:“爹,你怎么能这么说娘呢,再说我又做错了什么,怎么就对不起列祖列宗了?”

沈宝山厉色道:“我沈家三代经商,才挣下这偌大家业,本指望你能多学点生意经,以后接管这个家,哪曾想你这逆子,放着《商贾通论》不看,偏偏看什么佛经道经,看那些有个屁用!”沈庸心中愤然,却又不敢多言。

沈宝山见他脸色不定,知他不服自己刚才所言,又道:“从今往后,你须老老实实的待在家里,倘若再离家出走,看我不打折你的腿!”

沈宝山边说话边注视沈庸,他始终不说一言,沈宝山长叹一声,说道:“算了,算了,此时逼你也是无用。还是好好静心反思吧,城东翠云山上有片茶园,看园子的林老伯年岁大了,马上又是凛冬时节,我怕他耐不住冻,你就去把他的位置顶了吧,自己在茶山上再好好的想一想。”

萧氏道:“守茶山?那要守到何日?”沈宝山道:“那要看他自己了,什么时候想通了什么时候下山。”萧氏急道:“那怎么可以,庸儿一个人在茶山上怎么生活啊?”沈宝山喝道:“他没法生活?那七十岁的林老伯又是怎么生活的!再说,茶山之上,饿了自己种菜,渴了自己挑水,又有什么关系,我倒不怕他养不活自己,就怕他吃不得苦,连座茶山都守不好。”说完,又冷哼了一声。

萧氏还要力争,却被沈庸插嘴道:“娘,你别劝了,我去守茶山就是了,我到让爹看看,我能不能守得好茶山,再说翠云山离家不过半日,娘要是想我,也可以去看我。”

沈宝山见儿子也无辩驳之心,起身便要离开,刚走两步又回头看了看萧氏,说道:“给他收拾收拾,吃了午饭,让他上山去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