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乱世山河志 > 第一卷 少年游 第一章 残红满径叶凋稠

乱世山河志 第一卷 少年游 第一章 残红满径叶凋稠

作者:北乔牧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8: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黑云吞噬了蓝天,将黑暗的一幕留在天际,在如此深秋时节,下一场骇人的暴雨,其中的凄凉真叫人捉摸不透。

洛阳城南二百里处,有一莲花山,山顶五峰环列,状若莲花,山中小道蛇形错盘,绵延无尽,暴雨过后,片片落叶竞相而下,让人不禁感叹这伤秋悲愁的时节,恍惚间,只见几道黑影在一条小道中窜出,冲风冒雨,向山顶而去,远远观瞧,那几人双腿似是软绵绵的,仿佛马上就要摔倒。

他们好像已经走不动了,停在了半路上。

忽听身后那片黑黝的丛林里,传来阵阵呼喊声。那些人看起来并不在乎,只是领头那人抬头看着那无边夜幕,摇头惨笑着:“看来老天真是要亡我汉家。”

他一语未散,树林里猛然间钻出三四十人,牵头的是一灰袍大汉。见到那领头人,拱手笑道:“匡济兄弟,都一天一夜了,还别来无恙么?“

赵匡济看着那人,双眸中透露着一丝绝望:“一个不留?”

那大汉嘿嘿笑道:“斩草不除根的事,咱爷们可做不出来,不过桑大人大发慈悲,只要赵将军一点头,便可挽救这三个一直忠心跟随你的弟兄。”赵匡济道:“怎么个点头法?”大汉道:“桑大人有令,只要你把那张前朝隐太子的《山居图》交出来了,我们不会追究他们的,桑大人官拜宰辅,一定算数!”赵匡济听了,不觉大笑:“算数?哈哈,当年我和桑维翰敬天敬地,歃血为盟,结为八拜之交时他说过的话,都算数了吗?”大汉一时语塞,正要开口说些什么。忽听一声音传来:“殊不知为人当识时务乎?”

说话间从山坡上跃起一匹马儿,四蹄落地,正好立在赵匡济身后,众人一看,正是大晋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兼权知枢密使事——桑维翰。他侧马而下,向赵匡济道:“二弟,你身为都尉将军,却不谙当今朝堂之道,天福帝已然坐拥中原,平定南方小藩那是早晚的事,陛下看重与你,多次邀你共谋大事,却都被你拒之于外,如此一意孤行,可有照顾到我们兄弟的福祉?”

赵匡济冷笑一声:“共谋大事?还不是为了那张‘山居图’。”

桑维翰手握马鞭,敲了敲左手掌心,点头道:“是,有些事情,我们确实没想到,要不是我们一路追随你来到这赵家老宅,还真是想不到流失三百多年的‘山居图’竟然在你手里,要说为了那张‘山居图’倒也不假,但是陛下更看重二弟你的军事才能,要不然你又岂能在而立之年,就做到了都尉将军。”

赵匡济心知今日定是无法逃脱,可是又要连累这些弟兄们与自己陪葬,心中甚是不忍,可是要把《山居图》交给那卖土求荣的石敬瑭,那中原之地岂能再有兴盛之日!一时间,竟踌躇不前,难以抉择。

赵匡济身后一个看起来只有十五六岁、书生模样的少年好像看出了他的心事,两步跨在赵匡济的面前,向着他身后其余几人吼道:“大哥,你放心,我们今日就是死在这山上,也绝不同意你把‘山居图’交给这群卖国贼,你们说是不是!”声音之大,仿佛费劲全身之力来表达自己与众人宁死不从的决心。

“可是…”赵匡济还在犹豫。

便在此时,那灰袍大汉伸手成爪,突然向少年发难,这一瞬间来的太快,赵匡济根本来不及反应,少年如此瘦弱的身躯怎能抵得住大汉奋力一击,眼看他就要拿在少年脖颈之上,赵匡济嘶声大喊着:“元朗!”

却听“咔嚓”一声,那一击竟然打在了树干上,合抱两人粗壮的树干被这一爪之力横空折断,众人一惊,刚才还立在那里的少年,一眨眼的功夫竟然消失了!

大汉一愣,顺势抬头往西北方向看去,那颗枯树下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几个人,而那小书生也在其中!大汉不禁心中一凛,两处距离不过两百步,他自忖如此距离便是飞过一只蚊虫都能听的清,莫说来了人都没有听见声音,单单这瞬间救人之举,便是这普天之下也没有几个人做得到。

桑维翰寻声而望,却是三个和尚,还有一个和那书生年纪相仿的白衣小生。

“原来是几位大师救了舍弟,阿弥陀佛,多谢大师,多谢大师!”赵匡济双手合十,连连参礼。

“喂,几个秃驴,莫要管闲事。”大汉眼看到手的功劳就这么被人阻了去,心中烦闷无比,仗着桑维翰的面子,晾他几个和尚也不能奈何自己。

“阿弥陀佛,”中间那长髯老僧缓缓道,“老衲今日与沈施主在房中论经,却不想弟子来报,山中来了一群不明来历之人,老衲速与弟子来此查看,却不知是桑大人大驾来此,阿弥陀佛。”

桑维翰不想他竟然识得自己,便问道:“敢问法师名号?”

“桑大人贵人多忘事,六年前嵩山之上,天福陛下举行祭天大典,你我也算是有过一面之缘。”

桑维翰倒吸凉气,仔细回忆着当年情形:“莫不是妙思大师?”

老僧点点头。

桑维翰显然吃了一惊:“妙思大师,您贵为菩提院首座,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少林菩提院乃是研究武功的最高之所,也是收集天下功夫和参悟大乘佛学的所在,桑维翰深知历任菩提院首座都是武学高深的大师担任,如果今天老和尚要管一管这事,当真是不太好办了。

众人又有谁不知少林菩提院的大名,一时间,也都愣在那里。

妙思道:“说来惭愧,老衲参禅几十年,修为且轻,佛心尚浅,特辞别师兄来此间修行,善哉善哉!”

“大师,既然来此修行,还望大师广积善德,莫要管这闲事,坏了大师修行。”

“这位大人此言差矣,”确是那沈姓小生发言道,“广清寺既然立于这莲花山上,妙思大师又是寺中主持,这一山合众生命又岂有不理之言,莫说今天是一条人命,就是山上的花鸟鱼虫生生死死自有天命,何苦为难他人来收,真是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句句夺口而出,方知打断了妙思的言语,一时间满脸羞涩,不好意思了起来。

妙思点头笑道:“沈施主此言有理,老衲正是此意。”

“大师执意要管,那我们就要得罪了。”话语一落,桑维翰向身后众人使了个眼色。三四十人受令合围而上,一时间草木繁密的林中倒显得拥挤起来。

灰袍大汉首当其冲,直朝妙思而去,纵使知道自己并非敌手,可主上发话不得不从,更何况他料定和尚不会杀生,有甚可惧,眼看就到跟前,暴喝一声,一拳向妙思挥来,和尚却一动不动,拳至跟前,一瞬间,妙思左手向上反扣,一绞之下,拿住大汉手腕脉门。

大汉又惊又怒,一挣没能挣脱,大怒之下,飞起右脚,往妙思足三里踢去,和尚见状,左手用力抖出,将他掷回身后而去。

这一扣一掷的功夫,桑维翰一一看在眼里,心想自己出手也不是老和尚的对手,莫不然今天就放赵匡济一马,去山下等候,不愁他这辈子不下山,打定主意,冲着妙思说道:“今儿我就给大师个面子,可是姓赵的,咱们没完,等着瞧吧,走!”一声令下,那些喽啰们赶紧退了回来,跟着桑维翰下山而去。

妙思看着远去的众人,念了一声:“阿弥陀佛”,又看着赵匡济道:“赵将军,如今天色已晚,眼看大雨又至,若不嫌弃,诸位可随老衲回寺中休息一夜。”

赵匡济已经跑了一天一夜,正是精疲力竭的时候,自是想找个落脚的地方,好好休息休息,可是自己一行又是天福帝的通缉对象,更何况刚刚还被桑维翰追击,怎好再给他人添乱,双手抱拳正要婉辞,却听那沈氏少年一挥手道:“哎,赵将军眉宇间透露着为难的神色,先别忙着推辞妙思大师的好意,且先听我一言,桑维翰虽然退去,但我断言他肯定会守住山脚,等几位下山,待你等出了这莲花山境内,他便可以将你一行五人一网打尽,如此岂非易如反掌之举,再者,我观几位英雄看起来早已精疲力尽,正需养精蓄锐以待大敌,而在这深山之中丛林遍布,更兼雨后瘴气横生,山中除了这广清寺你们再无其他选择之地,三来,石敬瑭卖地求荣,我汉家儿女人人得而诛之,赵将军此番弃暗投明实是明智之举,要不然妙思大师才不理会这世俗恩怨,你也莫要怕给大师惹上麻烦,少林一派,百年传名,又怎会惧他一个卖国贼乎!大师,您说是不是。”少年越说越高兴,话至结尾,仍不忘看着妙思,“咯咯”的笑出声来。

妙思双眼微闭:“阿弥陀佛。”

赵匡济被少年这番言论,直戳心底,苦笑道:“沈兄弟既然都这么说了,我要再推辞也忒不知好歹,既如此,那赵某打扰了。”说着话,双手抱拳,向妙思几人行了大礼。

时至深夜,广清寺大殿里的烛火依旧“突突”地冒着光。

只听得妙思大师说道:“阿弥陀佛!听闻早年间赵将军跟随天福帝南征北战,深得信赖,如今更是年纪轻轻已列当朝名将,却不知此次被人追杀确是何故?”

沈氏少年甚是急性,妙思话音刚落,便赶紧接过话头:“就是,白天的时候桑维翰说什么‘山居图’,那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赵匡济道:“此事说来话长。大唐年间,太宗皇帝李世民与兄长李建成争夺皇位,发动玄武门事变将李建成射杀,但是李建成生前早有预感,恐自己遭遇不测,特命人画了一张‘山居图’,相传此图乃是一张藏宝图,正是李建成留给后人东山再起的资本,后来隐太子死后,‘山居图’被薛万彻拿走,后来不知怎地流传到我赵家先祖手中,从此便一直收在我赵家老宅,可是后来不知道是谁走漏了风声,石敬瑭听说我家中藏有此图,便派人找我索要,他割让幽云十六州以求契丹来援,后来更是称比他小十岁的耶律德光为父皇帝,此等认贼作父、卖国求荣的行径与当年靠骁勇而发迹、因廉政而扬名之声相去甚远,我又怎么会将此图交于他的手上,不料狗贼竟不顾多年交情翻脸,派人查抄我洛阳老家,父亲与我兄弟几人逃出生天,后来为保万全,我与父亲分头南下,”说到这里,赵匡济不禁感叹一声,“后来,我带着二弟元朗,逃到这莲花山,便遇到了几位。”

“那藏宝图现在何处?”少年快人快语。

赵匡济伸手从怀中掏出一个布包:“便在这里。”

“哦?”几人脸色一惊,没想到他竟然随身携带。可是待赵匡济打开之后,几人又是一惊,怎么只有半张图!

几人观瞧,确是一张泼墨山水,只见画中九座高峰连绵不绝,三、四两峰尤高,直入云表,下侧荡漾碧波之上盘着一座拱桥,桥边有岸,岸边一排排的松树,枝干遒劲,郁郁葱葱,松树林蔓延而去,其中好像隐藏着什么东西,却因为缺失了半张,让人无从得知,更困惑如此的山水图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敢问,另外半张在何处?”

赵匡济说道:“实不相瞒,与家父临别之际,唯恐遭小人所得,特将此图一分为二,另一半正在家父手中。”

少年点头道:“将军远见,如此一来,就算一方被俘,‘山居图’也只能拿到一半,果然妙哉,只是将军坦言一路南下,莫不是有了方向?”

“不错,”赵匡济说着话,把《山居图》收了起来,“如今天下大乱,十国并起,纵观宇内,也只有蜀中算的安定,自古川蜀便是天府之国,更兼当今蜀国广政帝励精图治,颇有口碑,此番便去投奔蜀国而去,只可惜……”

少年眉头一扬:“可惜什么?”

“只可惜我本是一介叛臣,更无缘结识蜀中名士,如此而去,那孟昶如何信我?”说罢,赵匡济一脸无奈之色。

妙思大师听闻此言,不禁笑道:“阿弥陀佛,将军莫忧,如若真有归附蜀国之意,却也不难。”

赵匡济眼前一亮:“哦?大师有何高见,还望指点一二。”

妙思指了指那位沈氏少年,道:“将军可知这位沈施主是何人?”

赵匡济扭头看着少年,白天之时来去匆忙,不曾观瞧这少年,只当他是寺中香客,如今听妙思大师之言,又细细打量一番,着实生的一副儒雅俊美的好相貌,只是呼吸谈吐间没有半点武功底子,实在不知这是哪门哪派的高足。

赵匡济道:“还请恕赵某眼拙,无缘识荆。”

妙思道:“沈施主并非江湖中人,将军不识倒也并不奇怪,这位沈庸沈施主乃是蜀中大贾沈宝山的公子,而沈宝山正是蜀国明孝皇帝孟知祥的结拜兄弟。”

赵匡济闻言一惊:“那孟昶?”

沈庸笑道:“正是我大哥。”

“哎呀,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有缘得见沈公子真是三生有幸,三生有幸啊!”赵匡济激动之情,无以言表,当即抱拳行礼道,“还望沈公子能助我一臂之力。”

沈庸连忙扶起赵匡济:“哎呀,这个忙我肯定帮,只不过……只不过……”

赵匡济听他言语吞吞吐吐,似有难色:“沈公子莫要为难,如果你有难言之隐,我也不便央求。”

“没有没有,”沈庸急得拍了拍后脑勺,“哎呀,赵兄不知,我是从家里逃出来了,目前实在不便回家,万一又被我爹抓住,还不得把我关个一年半载,我可不想!”

他这一番话说的几人轰然而笑。

妙思说道:“阿弥陀佛,沈施主,佛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你若将赵将军引荐给蜀中帝王,自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被令尊关个一年半载又有何妨。”

沈庸踌躇道:“这是自然,只是怎……怎么向爹交代啊?”

忽听得大殿之外一人长声道:“老爷那边,自有我来担待,公子大可放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