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黄金耳 > 第227章 武士道精神

黄金耳 第227章 武士道精神

作者:雅玩居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7:54: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吴天缘很尊敬张伯驹,其实民国六大收藏家,除了移居美国的王己千,各个都是爱国人士。在那个动荡年代,为了保卫国宝奉献出全部心力,甚至是自己生命,这种精神是最值得传承的无价之宝。

古人衡量成就不是以金钱和权利,而是能给后人留下什么精神信仰!比如文天祥,还有日本武士道精神的代表大南宫武士!都是以宁死不屈,忠君爱国的气节流芳百世。

吴天缘最近研究过日本人的性格,发现很多内幕,对他们有了新的认识。武士道起源于古代的日本,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惜命的觉悟为根本,为实现个人于集体、团体的价值,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强调“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的为主君毫无保留的舍身取义的武士精神,武士道精神最典型的行为是切腹。

武士道重视的是君臣戒律,“君不君”(君暴虐无道)也不可“臣不臣”(臣不尽臣道)。中国的原始儒学是以孝为本,尽孝才是绝对的价值。

如果“父有过”,子“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但是如果“君有过”,臣“三谏而不听,则逃之”。

武士道论者认为,儒家的“士道论”乃在粉饰贪生怕死的私心,慎于人伦而注重主君的道德如何,才选择生死,则面对死却不干脆去死。唯有纯粹彻底的觉悟死,才是武士道强人之处。

武士道的目的与西方中世纪的骑士规章很相近,为战士设定生存的理念,将他们由受雇的杀手的地位加以升华。真正信奉武士道的武士崇尚正直、坚毅、简朴、质朴、胆识、礼节、信义、廉耻、武勇、忠诚、****、激越、豪爽、尚武等种种美德。

这种精神也能用来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所有太平洋小岛上的日本守军高呼万岁的自杀式攻击。

武士道仍长存于二十世纪的日本陆军及日本海军心中。武士道,和其他正式的行为规范一样,也有负面的地方。武士经常残酷的对待俘虏,因为俘虏放弃了武士道。许多武士的敌人在作战后仅仅因为这个原因而遭处决。

不像中世纪的欧洲,贵族和骑士被俘(通常会被监禁数年)可以用赎金赎回,日本人的作战方式从未采取用金钱换回俘虏的类似作法。武士或大名在战场上被生擒,通常都会不光彩地死在俘虏者的手下。

吴天缘看过一个专家研究武士道精神的深层次心理原因,和日本的国花樱花有巨大联系。看过樱花的人都知道,单个的樱花很美丽,但成片的樱花聚在一起就更加漂亮,这和日本武士的集团精神是很相似的。

武士道是注重共性,而非如欧洲武士那样注重个性的。但他的这种共性实际上比欧洲武士的游侠精神还要狭隘,这个集团精神和团结精神是不同的,也绝非是爱国精神,他们爱的是自己所在的武士集团。

历史上日本人评价武士不是以是否忠君爱国来评价,而是看他是否忠诚于自己的武士团,比如战国时期的真田勇士,明治时期反天皇势力的武士集团,日本人都给予很正面的评价,评判的标准不是他们的行为是否对日本有利,而是因为他们是忠于自己集团的武士群体,贯彻了武士道精神。

日本人认为樱花最美的时候并非是盛开的时候,而是凋谢的时候,樱花花期不长,但凋谢的特点就是一夜之间满山的樱花全部凋谢,没有一朵花留恋枝头。

这是日本武士崇尚的精神境界,在片刻耀眼的美丽中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之后毫无留恋的结束自己的生命!

武士自杀并非因为输不起,也不是因为失败而感到羞耻才因屈辱而自杀,武士并没有这么脆弱,自杀是因为感到自己已经尽到最大的努力,自己的心愿已经了结,自己的一生已经不可能有更大的辉煌,此时此刻就应该像樱花一样毫无留恋的凋谢。

这就能解释日本人在战争中的残忍,一个连自己的生命都能随时舍去的人,还会珍惜俘虏?

在日本武士道精神中切腹这种行为是被武士认为是舍身取义,切腹虽然是很痛苦的,事实上这种痛苦也是刻意造成的。

切腹者要用一刀以上,切开自己的腹部。由于自己除去内脏过于可怕,所以切腹的方式最后做了修改,变成由切腹者自己划上一刀。

第一刀切开腹部之后,由朋友或可信赖的家臣立即补上慈悲的一刀,砍下切腹者的头。这种来担当补刀的行为的人称之为介错,但切腹并非唯一的正式自杀方式。

所以研究完全世界的历史,没有一个人因为拥有巨大财富和权利能真正流芳百世,反而那些舍生取义,高风亮节的人才能得到后人的膜拜。人再堕落,心里也有追求真善美的一面!

“就是这里”

两个人来到项城乡下一个小村子,找到破旧的小院子门口。按照资料记载,当年张伯驹被抄家,有一个叫李大明的小头目带队,抢走很多字画,最后不知所踪,这里就是李大明的住宅。

吴天缘花了不到十万就买下整个院子,村里人说李大明早就死了,也没有后人,几十年没有人进去过。

两个人很快在柜子里发现一封信,上面记载着当年抄家以后,李大明也知道这些是价值连城的无价之宝。读过几年书的他不忍心销毁,偷偷私藏了几张,就埋在后院大树下。

“宋徽宗的四禽图!”

“黄庭坚的诸上座帖!”

“李迪的花鸟!”

吴天缘感叹张伯驹不愧是顶级收藏大家,随便一张都是国宝,有人统计过,所有战争加起来文物被损毁的数量,也不如特殊的那几年!

无数文物被当成四旧,家家户户拼命消灭可能被批斗的证据,几十万的高级知识分子被下放农村。一下子打断中国文化的脊梁,最少让文化落后五十年!

吴天缘送宝贝回博物馆,也只有张伯驹几个收藏家能有如此重器,现在宋代字画有十几张,天缘的级别一下子提升很多,离故宫越来越近。

“准备一个展厅出来,专门展示宋徽宗,就叫千古第一文帝!”

吴天缘盘点完手里的宋徽宗,现在有十张,绝对震撼。让工作人员把明式家具拿出来一些,布置成书房,然后挂上宋徽宗。

“等下一步多找点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咱再用汝窑喝茶,那感觉!”

胡建民痴迷的看着瘦金体,笑道:“这个书房已经不能用钱来衡量,真要是五大名窑齐聚,加上这些字画,三百亿也不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