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第七十四章 犹太举重冠军

离开了城市之后,脱欢还是召集大家,开了个会,重申任务目标。因为加沙地区,是巴勒斯坦行省和埃及行省的分界所在。过了这里,他们就算真正进入此次行动的目标了。

这个边界,还是当初奥古斯都定下的。所以,虽然很长时间没有统治过这里,当地势力的范围边界也模糊不清,但理论上,紫帐汗国依然沿用着这个划分方法。

趁这个机会,郭康还给众人讲了下这个分界的来源典故,也希望以此来提醒大家。

郭康说,在当时,控制耶路撒冷周边地区的,是希律王治下的犹太王国。由于父子两代人的成功站队,到希律王这个时候,犹太王国已经是罗马的重要盟友,得到了凯撒的支持。凯撒遇刺之后,安东尼接管了罗马的东方各省。

罗马此时进入东地中海并没有太久,在东方的统治还很薄弱,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各个地方势力的支持。对安东尼来说,在他的势力范围内,主要的支撑点有三个人:埃及的女王克里奥帕特拉,卡帕多西亚的国王阿尔凯劳斯,第三个就是希律王。

这几个附庸国,都有各自的任务,而罗马人也给了他们报酬和支援。卡帕多西亚王国需要抵抗刚刚扩张到这里,兵锋尚盛的帕提亚人,还得监视并不老实的亚美尼亚和本都势力。为此,罗马人把完整的卡帕多西亚地区都给了他们,还让他们掌管加拉太的矿产区;犹太王国也同样要对付帕提亚,掩护罗马在东地中海的核心区,也就是叙利亚地区的侧翼。为此,罗马人把约旦河东岸也给了犹太王国,让他们顶在前线。至于埃及,就得到的更多了。

但这些盟友之间,也有冲突。凯撒把塞浦路斯送给了埃及,安东尼又把遥远的克里特岛和昔兰尼加都给送了。但克里奥帕特拉野心勃勃,一直想要更多的地盘。她的思路也和之前、之后的埃及统治者一样,首先想的就是沿着地中海东岸北上。而犹太王国,就正好首当其冲。

为此,克里奥帕特拉多次试图夺取希律的领土,插手犹太王国的宫廷斗争,甚至不止一次想要借助阴谋,通过刺杀或者鸿门宴的方式,干掉希律。好在希律是个同样重量级的阴谋家,才没让她得逞。

虽然都是重要的朋友,但对安东尼来说,克里奥帕特拉显然在各个层面上都更重要一点。在安东尼的命令下,黎巴嫩被隔空划给了埃及。希律王手里最有价值的财产——耶利哥的香脂树园和苹果园,也被安东尼当礼物送给克里奥帕特拉了。结果,这些产业明明在自己国土上,希律王却还得给克里奥帕特拉交租金,才能去经营。

他的其他产业,也是差不多的情况。希律王本来还在塞浦路斯经营铜矿,结果矿主也莫名其妙变成克里奥帕特拉了。他一个国王,就这样混成了包工头,当然很是不满。

而矛盾的爆发点,就是克里奥帕特拉和希律争夺加沙。安东尼又出来仲裁,结果不出意外,加沙也被克里奥帕特拉要走了。就算是阴险深沉的希律,这下都破防了……

希律一家一直对罗马忠心耿耿。希律的父亲安提帕特,是当时犹太国王西卡努斯的大臣,凯撒在亚历山大遭到围攻的时候,安提帕特告诉手下“我们要去救自己”,随即带领三千名士兵,赶往埃及增援,还说服了亚历山大的犹太人也支持凯撒。脱险之后,凯撒把西卡努斯调任犹太大祭司,让安提帕特担任总督和执政,架空了前者。他们家族,就是这样才得到权力的。

安提帕特任命大儿子法赛尔管理耶路撒冷,小儿子希律管理加利利。希律这时候才十几岁,就开始为罗马服务了。

加利利的山区里,有很多深谷和洞穴,反对罗马人的极端派犹太人经常藏在洞里,很难抓住。希律于是发明了一种“直升箱”,用机械装置吊到半空。箱子里的士兵,会用长钩,把洞里的犹太人钩出来,然后丢到谷底摔死。就这样,很快肃清了敌人。

后来凯撒遇刺,安提帕特失去靠山,被政敌毒杀。犹太人勾结帕提亚人,进入耶路撒冷,屠杀罗马人,希律的哥哥法赛尔也一同遇害。希律这才真正走到台前,挑起重任。

安东尼进军耶路撒冷的时候,遭到了帕提亚军队和犹太带路党的袭击,立足不稳、手里只有点亲兵的希律,亲自带人冒险救援,保住了罗马的辎重队,因此得到了安东尼的认可。后来安东尼远征帕提亚,希律也亲自率军跟随,基本上能做的都做了。

希律认为,罗马国内,最难缠的民族,就是犹太人;罗马国外,最难缠的民族,就是帕提亚人。而这两个棘手的困难,都得他冲到一线,一肩挑着。罗马的各种朋友里,没有比他压力更大的了。

而且,这还是他内部麻烦众多,同样随时要爆炸的情况下。

希律的家族,是希腊化的以东人,也就是居住在死海南边的腓尼基人的一支。后来,以东人被犹太人征服,被迫接受了犹太教,但犹太人还是一直把他们当奴隶和下等人,瞧不起他们。为了避免犹太人对他过于抵触,希律就娶了个马加比家族的女儿,对方是正统的祭司血统,也当过国王,算是最正宗的犹太人了。

结果,希律一家,就兼有了希腊人的狡猾奸诈,和犹太人的神经质:他的儿子亚历山大、小舅子约拿单、叔叔约瑟夫等人,都是野心勃勃的权谋家;他的老婆米利暗、岳母亚历山德拉、姐姐莎乐美,也个个都是著名的魔怔人。

和这些人相比,残暴冷漠的希律,已经算比较正常的那个了——作为一个犹太人,在遭遇饥荒的时候,他甚至会动用自己的黄金,购买粮食来赈灾。还给遭灾的希腊人,也提供过援助,以至于被感激的希腊人选为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席。

当然,这种恶意收卖民心的行为,还是被祭司们记录了下来,在之后两千年里,一直作为反面人物进行批判。

生活在这种重量级的家族里,希律的精神压力可想而知。没直接发疯,都算是韧性比较好的。安东尼却不帮他巩固地位,压制这些神经病亲戚,反而放任克里奥帕特拉搅事,借助这些人给他找麻烦,硬是要增加内耗和成本。这么搅下去,搅得前线打仗没了军需,被帕提亚人打进来,大家一起拼命去得了。

埃及这段时间扩张了不少,小小的加沙,其实无关紧要。但希律的地盘不大,丢了这块,就比较难受了。而这里是通往以东地的枢纽,丢掉之后,希律连老家都要控制不住了。

这时候,安东尼又要东征,召集各个附庸,讨伐亚美尼亚。希律也再次带兵跟随。然而征服了亚美尼亚之后,安东尼却突然宣布,要把罗马的东方领土,都赠予克里奥帕特拉和她的孩子。这个举动,被称为“亚历山大里亚奉献”。

在这次奉献中,克里奥帕特拉得到了“众王之后”的称号,她的孩子们也都得到了分封。她和安东尼的小儿子,当时才三岁,取了个“托勒密·菲拉德尔弗斯”的希腊名字,也封为了叙利亚、腓尼基和奇里乞亚的国王。

这个行为,在罗马引起了轩然大波。王政时代之后,国王已经在罗马成了政治不正确的词。而且安东尼只是执政者之一,却把罗马人的土地到处乱送,更是犯了大忌。毕竟,自古以来,结婚被爆金币的事情层出不穷,但因为跟一个外族女人结婚,一口气把整个罗马爆了一小半的事情,还真是第一次。

希律王似乎也接受不了这种事情。原本大家都是罗马的附属,结果宿敌克里奥帕特拉骑到自己头上不说,他还从“罗马人民的朋友”,变成了三岁小孩的附庸了……

因此,当安东尼集结军队前往亚克兴,和屋大维决战的时候,埃及、卡帕多西亚、本都、亚美尼亚的国王,都带兵出战,希律却明显不想参与了。正好这时候,耶路撒冷附近发生了地震,希律就跑去抗震救灾去了,只派了个部将应付安东尼。结果这一战,安东尼出乎意料地一败涂地,希律反而得以逃过一劫。

战后,安东尼和克里奥帕特拉先后自杀,屋大维安定完局面,就召集各个藩属,审问他们的动向。在讯问的时候,希律把王冠放在屋大维脚下,然后直接承认,自己就是安东尼的朋友,给他提供过支持。同时认真地请求屋大维,不要考虑他曾是谁的朋友,而应该考虑他是个什么样的朋友。这种直白理智的态度,反而得到了屋大维的认可。

事后,屋大维没有追究,反而把原属埃及的一部分黎巴嫩、叙利亚,以及加沙地区,都划给了希律管理,归入犹太王国。

希律死后,他的几个儿女争斗不休,最后在罗马的调停下,把王国分成四份,共同统治。其中一个儿子,希律·安提帕特,就是经书里面,参与逮捕天兄的那个国王。

当时,罗马总督彼拉多在耶路撒冷逮捕了天兄,但他其实不想接这个麻烦的事,于是以此人活动地点主要在安提帕特辖地为理由,丢给了安提帕特,叫他来管。但安提帕特也受不了犹太祭司们的骚扰,坚持说你才是总督,事关重大,还是你来吧,又把天兄踢回彼拉多那边去了……再之后,才是经书里,审判之类的事情。

到希律王的曾孙时,犹太人再次造反,国王也压不住,只能逃亡罗马,王朝就此终结。不过这个行政区划,在罗马人取消犹太王国之后,依然延续了下来,作为行省边界存在。

郭康说,直到现在,罗马的边界,依然有一大群附庸国存在。如何对这些势力进行“理藩”,也依旧是罗马人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古罗马人留下了很多经验,但教训可能还更多。首先,处理附庸国,不能简单地按照国内思路来。他们之间也有很多恩怨情仇,而且敌友关系也不见得是恒定的,就像希律王周围这些乱七八糟的势力一样;

其次,附庸国里代理人的利益和需求,不见得和国内所有势力都一致,甚至,最好的代理人都不见得是最大的地头蛇。犹太祭司显然就没法合作,相反,希律王这种僭主,倒很好打交道;

最后,在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利益上的契合,比情感、身份乃至宗教信仰这些,都重要的多。希律王有多重身份,后来的犹太史学家约瑟夫斯说,希律就血统而言是腓尼基人,就文化而言是希腊人,就出生地而言是以土买人,就宗教而言是犹太人,就居住地而言是耶路撒冷人,就公民身份而言是罗马人。选择哪个身份,其实就是看哪个好用。虽然说起来不好听,但这种人,其实才是合格的代理人。

犹太人自己,显然不会喜欢这个例子的。在他们看来,希律王朝这些人,都是罗马的走狗,是倒反天罡、骑在正统犹太人头上的奴才,也是背叛了教友的叛徒。但犹太政权最大的成就,反而是他们取得的。

后世,犹太人有个野心勃勃的“大以色列计划”,想要进行扩张。然而搞笑的是,纵观历史,希律王朝才是各个方向上,都走的最远的。

通过灵活的外交手腕,还有不断的联姻,希律王的子嗣们入主了北至奇里乞亚,南至加沙的各个小王国,甚至连亚美尼亚王国都掺了一脚。希律王的军队,向东打过了约旦河和戈兰高地,牢牢控制了更东方的豪兰平原;向南击败了实力更强的纳巴泰王国,攻入阿拉伯半岛。取得了后世的犹太人,哪怕拿着全世界的援助,都难以实现的战绩。

而就算这样,犹太人还是骂他是杂种,认为他不配算作犹太人,不承认他的功绩。可见,一个不懂得尊重英雄的民族,显然是可悲的。而一群是非都分不清的人,且不论道德好坏,也不可能做成什么大事。天父不会同情这种人,他们也注定会遇到自找的悲惨命运。

郭康告诫说,虽然这只是一个早已灭亡的小国的故事,但既然参观了一回,其中的教训,大家还是需要铭记的。毕竟能混成这样,也算是个完美的反面教材了。今后,需要大家处理的局势,肯定会越来越复杂,不能不多动脑筋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