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第七十三章 灯塔与水利孰大

离开耶路撒冷之后,郭康等人又回到海边的雅法港,从这里继续南下,前往埃及。

雅法港设施齐全,规模也足够。十字军时期,这里就是欧洲军队获得补给的最重要来源,如今依然有威尼斯和热那亚商人设立的大型商栈,可以买到不少东西。

因为地理位置重要,这里一直到后世都很出名,不过最常用的不是雅法这个名字了。那时候,雅法城的犹太人觉得房租太贵,于是搬到了临近的地方居住,建立了特拉维夫定居点,后者发展起来,又吞并了雅法。

当然了,犹太人可能还没搞清楚,这个价格到底是怎么长起来的。很快,特拉维夫也成了世界生活成本最高的地方了……

补给完成之后,众人继续南下,来到了埃及边界处的加沙港。

这里是进入埃及之前,最后一个重要港口了。虽然靠近海岸,但城市本身,处于一个自然形成的台地之上,因此也有一些防御能力。

当年亚历山大攻打埃及的路上,经过这里。那时大流士已经大败逃走,沿途的波斯贵族纷纷投降,只有一个宦官,从荒野上的阿拉伯部落里,召集了一批雇佣兵,进城驻守。

马其顿人本来以为这边不会有什么抵抗,但宦官拒绝了亚历山大的招降,还借助地形,挡住了马其顿军队的进攻。亚历山大这才重视起来,命令工兵堆土山,架设投石器攻城。但城里的阿拉伯佣兵出城反击,破坏了攻城器械,亚历山大本人都在交战中受伤。

此后,马其顿人尝试了地道、投石等多种办法,破坏了大段城墙,但都没能攻入。最后还是在城外堆起了环绕一圈的土山,把台地盖了过去,然后蚁附围攻。这种笨办法反而是最好用的,城里人抵挡不住这种消耗,能作战的人几乎全都战死了,最终败下阵来。

亚历山大依然想要招降这个宦官,但对方还是拒绝接受,心情复杂的亚历山大,于是模仿阿喀琉斯对待赫克托尔的方式,把此人处死。

这一战,也是埃及方向的最后一场大战了。加沙陷落之后,整个埃及都向亚历山大投降,没有再发生抵抗。

不过,这也是将近两千年之前的事情了。对这座城市来说,这种坚决抵抗的情况,其实才是特例。虽然地处两个政治板块的交界,时常被各方势力占过来,割过去,但此后的绝大部分时间里,这地方都没有发生过大战。在中世纪,加沙港还是很富饶的。海陆商路都从这里经过,红海上运来的东方商品,有一部分就在此分装,然后运往塞浦路斯、小亚,乃至欧洲各地。同样,埃及和叙利亚的产品,也在这里经过,向南送往阿拉伯半岛,或者向北送往欧洲。

哪怕以十字军的治理能力,这地方都非常繁荣。郭康他们用来参考的海上航线记录,最早就是派驻这里的加沙主教整理的。之后,因为十字军和埃及的实力对比变化,加沙也多次易手,被大家在条约里来回割让,作为打打停停时的和谈筹码。

而对这些城头变幻大王旗的事情,加沙人也早就习惯了,没有什么抗拒——说白了,他们的底色,其实是一群商人,而不是战士。只要能做生意,跟着谁不是做呢。

十字军国家灭亡之后,马穆鲁克王朝统治了加沙。马穆鲁克们的治理能力同样一言难尽,但因为十字军、土库曼军阀、还有蒙古人,对北方各个城市和港口的反复洗劫和破坏,身处最南方的加沙,反而更加繁荣起来了。

富裕起来的市民,修建了众多赛马场、学校和医院等设施,让这里俨然成了当地名城。马穆鲁克王朝陷入内乱后,商业受到影响,城市的收入也开始萎缩。但人家底子毕竟还在,所以就算这二三十年日子不好过,也远比周围好多了。相比起来,耶路撒冷都只是个破镇子……

大军来这里之前,哈菲兹已经派出使者,通知城里的人。这里驻守着一个马穆鲁克军官,下属的只有五六个马穆鲁克随从,三百来个士兵。

哈菲兹和谢赫都曾经给他们下发命令,要求服从自己的调遣。但驻防马穆鲁克每次都表示,这边人手其实严重不足。就这么点人,又得盯着港口,又得防御城市,根本忙不过来。不主动请求援兵,就已经是体谅上级的难处了,哪还有人给他们调啊。

埃及和叙利亚内部,也都不安稳,两边确实都没精力来管他们。城里也有钱,干脆两头纳贡,让他们别来这闹事。所以这几年,就一直这么耗着。对于谁来当新的苏丹,哪个国家来统治这里,他们也没有什么兴趣。

此外,城里其实还有市民自己组织的民兵卫队。由于城市比较大,人数倒是不少,说是能凑出上千人,装备也很齐全。然而,当地老乡的战斗力一向鱼腩,按前来运粮的乔安娜的说法,怕是都不如她老家的城市民兵。

城里的马穆鲁克队长也表示,这些武装力量,主要也就是帮忙负责下城防,连出城剿匪,都不能指望。

这些年,因为战乱不止,盗匪也“卷”了起来。之前,从埃及那边,就跑来一支贝都因人部落,在城市周围劫掠。这些人作为辅助军,参加过埃及那边的几次马穆鲁克内战,颇有些实战经验。加沙人当时还不知道,见对方人不多,就倾巢而出,想要剿灭这帮匪徒,结果交战没多久,就被人击溃了。民兵们争先恐后往回跑,还好马穆鲁克们反应快,及时去接应,才没让贝都因人跟着冲进来。

这之后,城里人干脆连出城巡逻都不敢了。据队长说,他手下的士兵数量,比正常情况要多不少,也是这个原因。战败之后,商会吓破了胆,紧急掏钱,从北方招募了一些库尔德佣兵补充城防。就这样,才稳定住形势。

所以,他也不建议征调这些民兵从事任何军事行动,甚至连后勤这些都最好别参加。因为这些人完全不想离开老家打仗,而且他们那个战斗力连马匪都不如,也只够坏事的。脱欢等人觉得有道理,赶紧放弃了征召他们帮忙运粮的计划。

不过,城里的商会,还是对罗马军队表示了欢迎。会长亲自带领车队,运送了一批军粮,出城迎接。

他们告诉脱欢,自从国内陷入混乱,各地的埃米尔都不再服从开罗的政令,基本上过一座城,就得重新打点一次,让商人背负了很多额外的负担。

原本的税法也不再通行,军阀们都争相对商人加税,以求获得更高的军费,用来扩充手下,争权夺利。本来还算安全的商路,现在也麻烦重重。每到一处,都有各种合法或者非法的劫匪,前来索要买路财。

他们很希望能通过这次行动,把国家重新组织起来。当然,如果能和罗马本土也建立联系,那就更好了。所以,趁着这个机会,赶紧来示好。脱欢也顺水推舟,应了下来,表示他们一直很重视商路,这次也会借助大家的帮助,争取早日把这里的贸易恢复。

接见完当地人之后,脱欢带着众人,在城外向南眺望,颇为感慨了一番。众人有些好奇,询问他在感叹什么。

“我这两天才听人讲到,这加沙城也是个有标志性意义的地方。”脱欢回答:“当年蒙古西征的时候,南线到达最远的地方,就是在这里。”

“当时旭烈兀率领军队,打到了大马士革。大马士革的苏丹弃城而逃,跑到了加沙。旭烈兀派先锋官怯的不花追击,一路追到了这里。加沙人把苏丹交了出来,大马士革的阿尤布王朝就此灭亡。”

“不过这时候,后方传来消息,说蒙哥汗突然身亡。旭烈兀大惊之下,立刻率领主力返回,只把怯的不花所部留在了这里。很快,埃及的阿尤布王朝军队赶来,驱逐了驻扎在加沙的蒙古军。所以,这里也就成了蒙古人到达的最远的地方了。”

“原来还有这个故事啊。”众人也跟着感叹起来。

“我们去耶路撒冷的路上,当地人告诉我们,在城北,约旦河西,有个小城叫纳布卢斯。一百多年前,蒙古人和马穆鲁克,就在那里进行了决战。当时,蒙古人管那地方叫艾因贾鲁。”脱欢继续说道:“蒙古军队在那里惨败,从此再也没有到达更西的地方。”

“我们的祖上,有不少就是跟着旭烈兀大军,来到泰西之地的。过了这座城,我们就终于超过了他们。之前,我们都不过是在祖辈的遗产上打打闹闹,而之后,才是要跨出我们自己在历史上的第一步了。”

众人闻言,纷纷赞同,表示确实要多加努力。不过,虽然氛围很好,郭康犹豫了下,还是开口提醒道:“我们是作为罗马来收复故土的,不是作为蒙古来征服和掠夺的。大家还是要分清楚。”

“罗马人也没少征服吧。”脱欢意外地说。

“罗马人也很残暴,没少干杀人毁城的事情,但罗马人越打越多,蒙古人却越打越少了。”郭康摇了摇头:“伊儿汗国带来的蒙古本部,连同各部落的老幼妇孺,一共也就20万。然而阿八哈汗在阿布鲁斯坦和马穆鲁克交战,一支偏师覆灭,就损失了七千人。合赞汗在苏法尔草原和马穆鲁克交战,又一败涂地,光被俘的人就有一万多。到完者都汗的时候,连一支蒙古人军队都难以凑出来,连幼发拉底河都过不去了。”

“罗马人当年,文化并不发达,远远比不上希腊人;经济也没有什么优势,迦太基就比他富裕多了。但依然号称‘九头蛇’,能源源不断调动力量参与战争。蒙古人西征时的实力,比他们还要更强,却越来越虚弱,最后自己把自己打死了。我想,我们还是得考虑下其中的原因。这才是接下来,最为紧要的事情吧。”他指了指埃及方向,说道。

说到这个地步,其他人也明白了他的意思。脱欢想了想,也点点头。

“你说的也对,这个事儿,还真是个细活。不能只想着赶紧建功的事情,否则怕是要搞砸。”他挠了挠头:“我们刚刚在耶路撒冷立了个记功碑,我还想着,过这座城的时候,也立一座。这么一说,突然感觉也不合适了。”

“碑石还是要立的,不过不用在这里。”郭康说。

“那去哪?亚历山大力港么?”脱欢问。

“如果你在亚历山大里亚立碑,哪怕你直接收复了埃及,立了一座和法罗斯岛灯塔一样高的石碑,你也只是个亚历山大第二——甚至只是托勒密第二。”郭康摇摇头:“我觉得,不如去苏伊士地峡立一块碑。在那边,你才是第一人。”

“哦,你说的那个运河啊。”脱欢想明白了他的意思,但还是问道:“那条河不是短期内能修成的吧。这么长的工程,就是立一块碑,也没什么用吧。”

“越长越好。”郭康却说道:“水利工程就是如此。如果修建、维护,真的要持续特别长的时间,那有没有碑其实都不影响了。这工程本身,就是一座碑了。”

“也是……我倒是没想过自比亚历山大,我也知道自己没这个本事。”脱欢挠挠头:“不过你这家伙确实会说话。这几句,就已经让人心痒了。你们觉得呢?”他说着,问一众随行人员。

众人或是若有所思,或是不明所以,一时间纷纷议论起来。

“伊斯坎达尔的灯塔,我听学者们说过。有很多相关的传说,甚至有人讲,这是异教时代,最伟大的智慧和奇迹。不过水利这个,我们倒是真不太懂。”随行的宾客里,一个埃米尔好奇地问道:“这东西还能做很大的规模么?能和灯塔这种奇迹一般的工程比拟么?”

“当然。”郭康这次倒是没什么疑虑,直截了当地说:“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一个灯塔,上哪和水利工程比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