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明末大宗师 > 第104章 制衡

明末大宗师 第104章 制衡

作者:糖堆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5: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中华九州,在这块土地上,每天会发生太多出乎意料的事情,身为皇帝,即使拥有李赤心的浪潮系统,要处理分析的奏折也是过多了。因此,一心想做个好皇帝的朱元璋,宵衣旰食地勤政、勤劳、勤快……

不过,天下大事岂是一己之力能够包揽的,所以别管他自己与后代子孙是否勤政、敬业,这处理天下大事的重任还是要靠群策群力。可是,从朱元璋这个大明朝的老祖宗开始,就忌惮文人,又怕武人效法黄袍加身篡了老朱家的权,所以就祭出了自以为万安的法宝——制衡!

所谓的帝王之术,其实也就是制衡之术。可能是觉得文官嘴炮武将实锤,所以依文抑武就成了强势皇帝的法宝;老朱家的子孙们忌惮文官、害怕武将,所以又创造性地祭出了锦衣卫制衡百官,东厂监督锦衣卫,而西厂又用来监视东厂的连环套。

其后的皇帝们更是玩出来新花样,他们为了解决时间不够用的问题,将皇帝的权力分解为票拟和批红两部分。所谓的票拟也称条旨,指的是大臣代替皇帝阅览奏折,草拟对各种奏章的处理意见,并将这些意见附于奏章之上,送给皇帝御览。

而票拟的权力,一直是由内阁大学士行使的,他们用蓝笔将事情的处理意见写在奏折上,交给皇帝。这样一来,远没有朱元璋这么敬业的子孙们,就拥有了更多的业余时间,他们泡妞、喝酒、炼丹,甚至还出了个宇宙第一的九级木匠。

这样一来,由制衡术引导的大明朝,在宦官与文人的交替成长、消磨中,逐渐走向了崇祯朝。

常戎出京后,本是要与吴孟明分道扬镳,他领人准备赴通州,过香河直奔滦州,可是到了香河后,自己收到提督太监曹化淳的传书,说是锦衣卫已经捉到了一名通匪的老秀才,据口供所述,与他同行出京的三人颇为可疑。锦衣卫都指挥使吴孟明,已经亲自带领锦衣卫、以及东厂十虎,赶赴保定府辑匪捕盗。

这一路虽说是百里之遥,可常戎放开脚力,三、五里间竟然疾逾奔马;不过这下可苦了他带着的东厂番子们,不出二十里便分出了高下;初时,还有人能够远远坠在他的身后,渐渐地,常戎已经将众人落得不见了踪影。

见这样不是办法,他只得与众番子约定,两天后大家在保定府的白洋淀会齐;安排妥当后,他自己当先一人,施展登萍度水之能,急若流星地向保定府赶去。

虽说一来一往耽搁不少的时间,可是常戎自幼入宫,就被曹化淳收在了门下,二十多年的苦功,加上他天资聪颖,便如鹤立鸡群一般的,从曹门众人中脱颖而出。

就其功法的渊源来讲,曹化淳师门与红氏的师承颇有瓜葛。元末明初之时,中华大地烽烟四起群雄割据,各门各派纷纷派遣英雄豪杰,一边高喊驱除鞑虏一边放手逐鹿中原;后来的结果只有一个,朱重八借着明教之力称雄江湖,赶走了元人。

不过,悟不透飞鸟尽良弓藏、狐兔死走狗烹的道理,终究会是那飞鸟、狐兔的下场;崇尚烈焰永不屈服的明教,转瞬就完成他华丽的登场。不过,在他谢幕的时候,下场有些悲怆,这些泪满衣襟的豪杰好汉,要不成了去势的走兽,要不成为饕餮盛宴中的美味佳肴,另有一脉就是红娘子的师承,他们见机得早,得以游戏江湖存身,真是应了那句话,“是非成败转头空;江山依旧在,只是夕阳红……”

有人说成功总是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虽不能说错,可也过于乐观了些。因为,家学渊源与机缘巧合经常在十字路口完美的偶遇,有准备却为他人作嫁衣裳的事情数不胜数,我们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恰巧就是既有准备又有机缘的幸运儿,所以说,即使敢于早封建王朝反的那些英豪,也都不是一般人。

曹化淳一脉的师承,就是那些失势英豪成为去势走兽的代表,终究是不甘平庸的豪杰,即使去势,依旧想在武林称豪,之所以这一门派与红氏绝学渊源颇深,也是因为他们的功法均是讲求“师法自然、水到渠成”。

等常戎赶到白洋淀的时候,红娘子已经收拾了轻敌落败的吴孟明等人;看到对手兼战友的常戎,吴孟明也只得摇头苦笑。

“技不如人丢人现眼都是轻的!”当初学成出门时,师尊的这番话竟然一语成谶。

常戎会齐吴孟明麾下的人手,本想缀在贼人身后一路追寻下去,谁料想贼不走空,连一架骡车都不舍得丢弃……

就这样,吴孟明再次惊喜地见到了,自己此刻最不想见的猎物红氏。

常戎却没想那么多,既然自己来了,贼人还如此不识时务地负隅顽抗,那就只能手底下见真章了;他倒是不敢轻敌,临出京城之时,就听五常中的老二常喜言道,自己曾经伤了行刺的女贼,当时天灾异象且要护持皇帝,所以不知这个贼人伤势如何。

所以常戎身子未到贼人的近前,就取出来自己的兵刃,随时准备一战。

王长顺取车之际,就与这个白净脸皮的汉子交过一次手,他低低的声音说道:“这个点子有点难缠,不是个好相与的!”

刘体纯在虎贲营那也是一员骁勇善战的大将,身为‘一只虎’的副将,杀伐果决是必备是基本功,眼见唯有苦战方可脱身,他也没有丝毫的犹豫,挺手里的朴刀垫步上去,搂头盖顶就是一招“力劈华山”。

虎贲营之所以声震老八队,就是因为这支前锋营中,主将副将都很虎,主将是‘一只虎’,副将则是小名二虎,两个人都是杀法凶悍的猛将。

刘二虎临阵对敌,从不多说一个字,他对手中侵淫多年的朴刀极为自信,两军对垒时,只有他朴刀下的鬼,出来就没有别人占便宜的时候,另外刘体纯体壮力大,一口连刀带柄,五十多斤的朴刀,在他的手中像是绣娘手中灵巧的绣花针,丝毫不见笨拙。

一旁观战王长顺也是暗中称好,“好一个了得的刘二虎,越是沉重的兵器,越讲求大巧似拙举重若轻,二虎今天的刀法看来又有了精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