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文豪1978 > 第554章 艺术!

文豪1978 第554章 艺术!

作者:坐望敬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5: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1991年7月26日,湾岛《联合报》副刊突然登出一则消息一一《大陆作家许灵均将于月末访问湾岛》。

「据本报记者消息,受纯文学出版社林海音女士邀请,大陆作家许灵均将于本月29日抵达湾岛,展开为期六天的访问交流之行-·-

消息字数不多,就二百来字,但位置却放在了头版,可见《联合报》副刊的重视。

这则消息见报后,立刻在湾岛文化界内掀起了热议。

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林朝阳的作品在湾岛内广为流传。

如《闯关东》《渡舟记》《楚门的世界》等作品销量十分可观,累积了大量的读者。

尤其是在近几年,随着两岸关系不断缓和,林朝阳又旅居香江,创作视野不断拓宽,作品引进湾岛后读者更比以前多了不少。

前年林海音为了邀请他前往湾岛访问交流,闹出了好大一场风波,却未遂愿。

去年林朝阳获得美国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的消息传到湾岛,《联合报》

副刊连篇累渎的报道,将林朝阳直接塑造成了内地文坛「一代文宗」的形象。

为他在湾岛内拉拢了不少忠实拥,这些人普遍认为林朝阳是目前华语文学界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都盼着他能早日访问湾岛。

可惜ZF方面咬死了不松口,这些拥也无可奈何,只能寄希望于哪一天两岸关系进一步融洽和开放,林朝阳能来湾岛一趟。

时间长了,竟在湾岛文化界内酝酿出了一股「北望王师又一年」的盼望。

这次《联合报》副刊登出林朝阳即将访问湾岛的消息,许多他的忠实拥们可谓夙愿得偿,老怀大慰。

7月29日,中午时分。

台北松山机场旅客通道外,人山人海,场面十分热闹。

「真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多读者也来了!」

症弦的脸上满是惊叹。

‘是啊,我也没想到。」林海音说。

林朝阳今天上午从香江起飞,将在中午抵达台北松山机场。

他是受邀而来,林海音自然不能怠慢,早在几天前就跟《联合报》通了消息。

通过《联合报》副刊的报道,林朝阳将要访问湾岛的消息成了岛内文化界这几天最热门的新闻。

林海音今天还组织欢迎仪式,到场的包括了她和夏承楹夫妻俩,纯文学出版社的两个编辑,两人是林朝阳作品在湾岛的责编。

与林朝阳《联合报》副刊的症弦、苏伟贞等人也来了,当然了,几人今天来不仅是欢迎,也为了采访。

另外来的还有几位作家,都是听说了林朝阳来访问的消息,主动找林海音报名要来接机欢迎。

包括了朱天心夫妻、张大春、陈映真、白先勇等人,这些作家都是如今湾岛文坛的中坚力量。

除了文学界的力量,这次欢迎林朝阳,新闻界也有媒体凑热闹。

不仅有《联合报》副刊来了记者,《中国时报》和另外四五家报纸也派出了记者,组成了一支规模可观的记者队伍。

在作家和记者队伍的后面,还有为数众多的读者,这些读者的到来是最令林海音吃惊的,目测这些读者至少有上百人的规模。

为了安排林朝阳的访问交流行程,林海音专门联系了岛内的中山女中、

政大、水木等多所高校,均收到了各个学校的热烈回应,表示诚挚欢迎林朝阳到校访问交流。

为此学校特地组织了学生们来接机,这些学生都是听说了林朝阳来访问的消息自发报名参与的,而且听说还是经过了筛选的。

随着林朝阳飞机落地时间越来越近,学生们的脸上写满了期待。

通过航站楼的落地玻璃看出去,松山机场外的天空湛蓝,一架飞机划过天际线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林海音看了一眼时间,猜测林朝阳应该就在这架飞机上。

中午11时19分,飞机缓缓降落在松山机场的跑道上,十几分钟后,通道口陆陆续续开始出现旅客,林海音一眼就发现了走在人群中的林朝阳。

「朝阳!」

她冲着林朝阳的方向热情挥手,林朝阳也注意到了她。

不注意也不行,林海音身边有几人举着「热烈欢迎许灵均到访湾岛」的牌子,身后还站着上百人的大部队,将通道口占据了大半,引得刚下飞机的旅客们侧目不已。

林朝阳微笑着冲林海音等人所在的位置挥了挥手,待他出了通道,先跟林海音夫妻俩拥抱,又在夫妻俩的介绍下与一众作家握手寒暄。

然后他又冲等在一旁的读者们挥手致意,顿时掀起一阵欢呼之声。早已等在一旁的媒体记者们此时闪光灯此起彼伏,宛如明星接机现场。

说话之间,又有早已等在一旁的学子上前献花。

林朝阳接过献花道了声谢,笑着说道:「没想到今天劳动这么多人来接我,实在是受宠若惊!」

「大家都是听说了你来的消息,自发报名来接机的,都是你的忠实读者呢!」

林朝阳非常有风度的朝众多作家、记者以及学生们微微鞠了一躬,以表感谢。

这个时候早已等在一旁,跃跃欲试的记者们终于有了机会。

「林先生,这是您第一次到访湾岛,下飞机的第一感觉怎么样?」

「林先生这次来湾岛都有哪些行程安排?方便透露一下吗?」

记者们的提问热情很高,围着林朝阳采访了快二十分钟才放他离开。

但热情更高的是那些主动报名前来接机的学生们,他们都是林朝阳的忠实读者,看到林朝阳本人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有不少人今天还随身带了林朝阳的书,恳请林朝阳给签名,林朝阳一一满足了大家都要求,引得欢呼阵阵。

最后又跟大家合了个影,才算是走出了机场。

一路驱车抵达君悦酒店,这里便是林海音为林朝阳安排的下榻酒店。

短暂休息一阵,林海音安排了接风宴,就在君悦酒店的餐厅内。

参加接风宴的除了林海音夫妻和纯文学出版社的编辑,还包括了刚才去接机的诸多作家。

林朝阳跟在场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见面,不过有林海音在,根本不用担心冷场,她最擅长的除了写作,便是交际。

「朝阳,你怎么会给《纽约客》写起了专栏呢?」餐桌上,林海音突然问起来。

林朝阳便解释了他跟罗伯特·戈特利布的相识,和受邀写专栏的契机。

陈映真好奇的问:「您那几篇文章是经过了翻译吗?」

「我写的就是英文稿子。」林朝阳答道。

陈映真惊叹,「我还在想,《纽约客》的翻译水平怎么会这么高,原来是您自己写的。」

他又称赞道:「您的英文写作水平实在不逊于那些以英语为母语的作家们。」

他是湾岛文坛有名的铜牌,早年因「组织聚读马列共产主义、鲁迅着作」而被湾岛ZF判刑,出狱后性情不改。

去年更是宣布常住燕京,这次是为了林朝阳的访问特地回到湾岛。

今天在场的,除了他,白先勇也是特地从美国回湾岛的,

林朝阳与陈映真客套了两句,白先勇说道:「我听在纽约的朋友说,林先生现在还在创作一部全英文,还是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

林朝阳闻言表情略显讶异,没想到连白先勇都知道他新的事。

白先勇出身名门,父亲是小诸葛。

他五十年代末便进入文坛,是湾岛文坛七八十年代风头最劲的作家之不过他成年后在湾岛的时间并不长,大学后去了美国爱荷华大学学习,

后又进入了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芭芭拉分校教学,一直住在美国。

还曾写过一部以留学生为对象的短篇集,书名就叫《纽约客》。

白先勇常年生活在美国,认识些美国文化界的朋友想来倒也不稀奇。

「是。」

听着两人的对话,周围人不禁满心好奇,林朝阳竟然在以全英文写作?

在大家看来,以非母语来写长篇跟写专栏文章,难度可不在一个范围上。

白先勇面上露出钦佩之色,他在美国教学、生活,时常也会以英文写些文字。

深知对于他们这些说中文的作家来说,要以英文来写作,并且还要获得美国人的认可,是多么有难度的事。

而且,他还从朋友处了解到,林朝阳这次创作的内容题材十分大胆,竟是以如今人人谈之色变的HIV病毒为背景。

提到HIV,白先勇很有些感慨,因为他本人就是同性恋。

HIV病毒的起源未知,但在男同群体泛滥是不争的事实,这个原本就边缘化的群体这几年已经被妖魔化,哪怕是在一向风气开放的美国也是如此。

白先勇也是湾岛最早一批公开自己取向的人,他在长篇《孽子》、

散文《树犹如此》等作品当中均公开讨论过这件事。

后世提起LGBT群体,因为道德绑架和意识形态问题在大众之中已经臭名昭着,但终究可以被公开讨论的事。

但在现在这个时间,尤其是在东亚社会,还是个很敏感的话题,

因此,白先勇对林朝阳的新书敢于用全英文写作,并且讨论的还是如此敏感的话题,充满了敬佩之情。

聊了几句之后,林朝阳察觉出了不对劲,白先勇对他新书的内容似乎有些误解。

只好解释道:「这部的重点,既不是HIV,也不是同性恋,而是人类在面对疾病这个对手时的态度,涉及到这两个元素只是巧合。」

「原来是这样。」

白先勇有些遗憾,以林朝阳现在在国际文坛的影响力,如果能写一部那样的作品,想必会改变一些他们这个群体的社会处境吧。

午饭过后,林朝阳在湾岛的访问行程就开始了。

第一站是中山女子高级中学,中山女高是湾岛最早成立的女子高中之一,培养了诸多政治、文化界名人。

林海音之所以会把林朝阳访问的第一站选在这里,主要目的是因为「中山」二字。

林朝阳并非政治人物,跑去GF纪念馆之类的地点过于敏感,中山女高就很贴合。

在中山女高,林朝阳受到了高中生们的热烈欢迎。

作为湾岛内最好的女子高中,中山女高管理森严,学生们正值青春年少,文艺少女众多。

林朝阳虽不是明星,但如今在国际上名声在外,最关键的是,他的作品改编的电影《楚门的世界》和《寄生虫》都在湾岛上映过,并且票房出众。

在很多拥有文艺梦想的女高学生心目当中,林朝阳的影响力丝毫不逊于那些明星。

为了迎接林朝阳的到来,中山女高还特地请到了学校的优秀校友琼瑶,

为林朝阳和琼瑶举办了一场对谈。

可惜林朝阳跟琼瑶,一个是写纯文学的、一个是写言情的,聊创作根本聊不到一个壶里,林朝阳只好转移话题聊点别的。

到对谈最后,琼瑶突然感慨起来,说:「三毛生前与林先生神交已久,

十分想与林先生见一面,可惜缘一面,若是她晚走半年,或是林先生早来半年.—」

说到这里,琼瑶声音哽咽,面容悲切。

三毛今年1月因病住院手术,不想入院两天突然自杀,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琼瑶和三毛是好友,她把自己活成了书中人物的模样,突然之间的性情倒不令人惊讶。

林朝阳慨叹道:「确实可惜,我这次来也要去悼念一番的。」

两人的这番对话,完全就是言情里的对白,在场的女高中生哪里受得了这个啊,有些情感丰富的学生已经当场泪奔,脑补出了一出「高山流水」的凄美故事。

学生们感动是因为脑补,在场的《联合报》《中国时报》的几位记者激动却是因为嗅到了头条的味道。

中午林朝阳抵达机场时,接机仪式堪称隆重。

到下午活动时跟随的人少了许多,只有林海音带着两位纯文学出版社的人以及媒体记者。

去年《联合报》尝到了报道林朝阳的甜头,这次林朝阳访问湾岛他们打算全程跟踪采访。

《中国时报》跟《联合报》历来针锋相对,再加上去年的那股风潮确实让他们很羡慕,因此这次也派了人跟着林朝阳。

林朝阳如今是国际性作家,三毛也是享誉华人世界的女性作家,

三毛前年还曾为林朝阳访问湾岛而摇旗呐喊,结果林朝阳今年来了,她却去世了。

这样的戏剧性和宿命感确实拉满了,记者们深谱新闻之道,深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要稍一渲染两人之间的「友情故事」,必然会收获无数读者的眼泪和关注。

想到这里,这些记者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看向琼瑶的眼神充满了感激您这一哭,哭出个头条!

真不愧是言情教主!

与三毛的缘一面,令林朝阳的形象在女高学生心目中无缘无故的多了一层悲情色彩,崇拜之情更胜从前。

访问结束,林朝阳离开学校往返回酒店。

坐在回酒店的车上,林海音玩笑着说道:「我真没想到,朝阳你在高中学生群体当中竟然有这样的影响力!」

林朝阳苦笑道:「我也没想到。」

第二天,林朝阳又前往政大访问,政大学生们的反响依旧热烈。

但跟在中山女高时享受到的迷妹般的追捧不同,大学生们惯爱指点江山,有些学生在交流时为了彰显自身故意将话题引到政治话题上,但都被林朝阳轻松化解。

上午的交流结束后,按照安排,用过午餐后林朝阳还要往新竹市去湾岛水木大学进行交流,

午餐就在政大校内解决,吃饭时,林海音笑容可鞠的递给林朝阳两张报纸。

「你看!你上头条了。」

林海音递来的报纸是《联合报》和《中国时报》,昨天林朝阳抵达湾岛,出现在机场的媒体有五六家,今天报纸上有他的新闻不稀奇。

稀奇的是,两家报纸不约而同的都将林朝阳的新闻放到了头条。

按理来说,林朝阳抵台访问这种新闻,距离头条肯定是有一定差距的。

但两家报纸既然这么做,自然有它们的道理。

受琼瑶的启发,两家报纸都将林朝阳和三毛的「友情」重点渲染了一番,再配合上林朝阳抵台,却缘一面-····

那种无可奈何的宿命感,简直比电影画面呈现的还要强烈。

「这—.」林朝阳看着报纸有些无奈。

林海音调侃道:「有何感想?」

「情况倒是差不多,不过是用了些春秋笔法。」

「都是为了吸引眼球嘛。」

闲谈一番,午饭过后继续行程。

在湾岛的头两天,林朝阳的行程都是到大学访问,

第三天,林朝阳才到纯文学出版社参观拜访,跟编辑们进行交流,

晚上,林海音又在家里特地为林朝阳举办了一场宴会,请了诸多文坛好友前来捧场。

林海音年事已高,连着三天时间为林朝阳当地陪,累的不轻,便委托白先勇和症弦陪着林朝阳继续接下来几天的行程。

到第四天,活动是读者签售会,林朝阳所到之处挤满了慕名而来的文学爱好者,人气爆棚,场面壮观。

这种恐怖的人气,令在场陪伴的白先勇和症弦都感到震惊。

林朝阳所引发的这种轰动效应,若是放在七十年代,两人还可以理解,

那毕竟是湾岛文学的的黄金年代,几平所有学生都是文学爱好者。

但现在不一样了,湾岛文学的高峰期早已过去,那一代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也逐渐沉寂。

这样的情景放在九十年代,着实让人有种如梦似幻的不真实感。

出于对这种奇特场景的好奇,两人还专门跟排队等待的读者聊了几句。

两人发现这些人确实都看过林朝阳的不少作品,算是忠实读者。

而他们对林朝阳超越普通作家的喜爱,除了是喜欢,也有电影改编的加成。

一部《楚门的世界》,一部《寄生虫》,不仅是在香江、湾岛和东南亚地区热映过,还获得了国际大奖,在许多国家上映并形成了不小的影响力,

读者们提起这件事都感到与有荣焉。

了解了情况,白先勇和弦也觉得很合理。

89年侯孝贤凭借一部《悲情城市》横扫威尼斯,一举成为湾岛电影界的领军人物,连原本对侯孝贤进行打压的ZF不得不放宽了对他的限制。

不管是大陆电影、湾岛电影又或者是香江电影,在国际上始终是不够强势的。

好不容易有佳片为世界所瞩目,原着读者也好、改编电影影迷也好,为之骄傲、自豪再正常不过。

签售会现场热闹非凡,直到下午依旧是人山人海。

临近结束时,林朝阳正认真的为读者签名,站在他面前的女读者突然用哭腔对林朝阳说:

「林先生,您和三毛之间的友情太让人感动了!”

林朝阳先是懵了一下,然后意识到这位估计是被报纸上的新闻给引导的代入太深了。

前几天,因着《联合报》和《中国时报》的报道,让林朝阳的湾岛之行为不少民众所关注。

之后,又几家媒体似乎见《联合报》和《中国时报》热炒林朝阳跟三毛的友情牌效果不俗,迅速跟进,添油加醋的做了一些报道。

更让这段「友情」为岛内众多民众熟知,顺便赚取了不少眼泪,连着几家报纸的销量都涨了不少。

受连篇累读的报道影响,林朝阳参加活动时不时就有热心读者问起这件事。

面对这种情况林朝阳也不好辩解他跟三毛压根没有报纸上所说的那么深的交往,只能和气的说一声「谢谢」。

今天面对这位读者,林朝阳依旧如此。

结果女读者还不满意,问道:「您什么时间去吊三毛?」

林朝阳和气的说道:「应该在明天吧。」

访问之行的最后两天是林朝阳的个人行程,现在不说全湾岛的媒体都盯着他的一举一动,起码半数都在等着他的行动。

之前这帮媒体渲染了大半天,等的不就是这个时候嘛!

林朝阳觉得也就是现在没有短视频,要不然这帮媒体都敢在他吊的时候开直播。

「我们这些读者也会陪着您的!」

听到林朝阳的回答,女读者心满意足,强忍着泪水说了一句,头也不回的便跑了。

林朝阳举着书的手悬在半空,「埃———”

咱就是说,我去吊一下逝者,你说的好像要陪我共赴黄泉一样是几个意思?

8月2日,林朝阳访问湾岛的第五天。

一早,他身边陪同着林海音、白先勇、症弦等湾岛的作家同仁,驱车来到了金山乡的金宝山墓园。

青松翠柏,碑石林立,金宝山墓园与大多数的中国墓园都差不多。

林朝阳一行人的车子停在墓园外,一同停下的还有跟在后面的多辆汽车。

车子停下后,一群记者打开车门脚步迅捷的寻找各种机位,只为抓取到林朝阳吊之行最震撼人心的一幕。

除了这些多余的记者,墓园外还有数百位早已等在这里的读者。

这些人都是深受近几天的媒体报道感动,听说了林朝阳要来吊信故友,

自发前来的。

对于吊三毛,他内心没有任何不情愿或反感,

在他看来,三毛的性格和行事方式或许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她在文学上的创造力和成就,以及她带给了那么多读者的精神慰藉。

单就这一点来说,她就是值得尊敬的。

身边围绕着一群记者,如同对着蟠桃垂涎欲滴的泼猴,上下跳,闪光灯闪个不停。

身后一群读者,神情虔诚无比,如同朝圣。

林朝阳站在三毛墓前,心情复杂。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已成艺术!

短暂的吊结束,林朝阳正准备离开墓园,却被好事的记者堵住问吊感受。

结果没用林朝阳说话,两个挡住去路的记者就被几个愤怒的同行推到了一边。

人家来吊友人,你们拍拍照就算了,还问感受,问尼玛的感受!

这跟大过年的,问在外务工的农民工「你幸福吗」有什么区别?

跟指着「连载」状态的网文质问为什么没完结有什么区别?

陈映真从年轻时便性情暴烈,推完了人,他毫不避讳的骂道:「现在这帮记者,真是寡廉鲜耻!」

他面相凶恶,大有两个记者敢还嘴就要大打出手的架势,其他记者看到如此场面,立刻止住了蠢蠢欲动的脚步和舌头。

这些记者虽说是无冕之王,但遇上「不讲理的兵」也得退让三分。

他们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林朝阳一伙人,乘车离开了墓园,然后又被刚才冷眼旁观的读者睡弃了一番,灰溜溜的离开了墓园,

翌日上午,有关于林朝阳吊三毛的新闻成了湾岛各大报纸的头条,潮水一般的涌向民众。

这从头到尾,如同连续剧的剧情看的民众们直呼上头,更不必提还有那些被新闻感染,深受感动的人。

这天的新闻报道,将林朝阳此行访问湾岛的关注度推向了巅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