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武唐第一佞臣 > 第六章 青城山下杜元纪

武唐第一佞臣 第六章 青城山下杜元纪

作者:宝珠道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0:10: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麟德元年(公元664年),夏五月十八,午时五刻。

美国有部动画片,好像叫猫和老鼠,小学时代曾看过。有集《和平条约》,武康很有印象,签署者狗猫鼠。平时相亲相爱,却因食物闹翻,人类也是如此。所有友情爱情,都会因为利益,搞得形同陌路,甚至互为仇敌。

李义府许敬宗,本是政治盟友,堪称通家之好。好到什么程度,每旬必须聚餐,互赠家中妾室。哪怕已怀孕,许某人开口,李某人必送;不管多宠爱,李某人想要,许某人不吝。

同穿一条裤衩,一个鼻孔出气,关系如漆似胶。不过很可惜,友谊的小船,说翻它就翻。正五品的司津监,两人早商量好,要搞暗箱操作,授予二郎许昱。

哪只义府贪财,遣子勒索长孙延,七百贯卖给他。此乃背信弃义,敬宗不能忍受,便想扳倒李猫。为保万无一失,字帖贿赂武康,欲把他拉下水。

其实说起来,敬宗敢动手,因李猫失宠。面对皇帝通牒,他竟勃然大怒,非但不知悔改,甚至拂袖而去。气焰之嚣张,态度之恶劣,平级也不能忍,何况九五之尊?

皇帝被臣挑衅,会绕过小本本,直接上黑名单。毫不客气的说,人猫已经完了,就算留在京师,也会被边缘化。在武康看来,他还是有用的,毕竟很有才华。

敬宗落井下石,他却兴趣缺缺,表示毫不相干。退一步来讲,因为些许财物,出手算计宰相,不是他的风格。西市字店雅间,二丫呼吸平稳,睡的很是香甜。

两只老狐狸,正无言交锋,大概半刻钟,武康先开口:“李猫勒索小延,此事说小不小,说大它也不大。伯父小心行事,打不到狐狸,反惹一身骚啊。”

许敬宗奸笑:“在外人眼中,长孙家倒台,是你我合力。其实圣人清楚,无忌谋反大案,是你穿针引线,老夫只是帮凶。李猫勒索小延,变之亲自举报,造成震撼更大。”

貌似有些道理,武家与长孙家,早就结怨颇深。若因心中愧疚,为长孙延出头,可称为药引子。伟大的李九,是小延娘舅,是最大主谋。外人尚且如此,他心中的愧疚,会被药引勾起,并转化为愤怒。

所以综上所述,此案武康举报,杀伤力大三倍。敬宗挖空心思,不去武家拜访,而是制造巧合。引他进店看帖,不惜重金贿赂,就是这个原因。请他做杀人刀,斩李义府的头。

武康沉吟许久,决定实话实说:“李义府是宰相,关系盘根错节,圣人虽已厌恶,却没下定决心。区区《鸭头丸贴》,不值的我出手。承受的风险,得到的回报,明显不相符。”

敬宗老神在在:“不是老夫夸口,放眼整个天下,最了解你的人,除了当今皇后,就是你许伯父。变之所在乎的,不是自我利益,而是皇后利益。难道真以为,人猫李义府,是皇后心腹?”

说话声稍大,武康翻白眼,轻轻晃双腿,吵醒我闺女,绝对没得谈。他也心知肚明,义府今日地位,都是李九给的,岂会倒向皇后?包括敬宗在内,当初废王立武,不是帮媚娘,而是帮自己。

只因废王立武,就把这俩奸臣,说成媚娘心腹。他们造的罪孽,归罪媚娘庇护,貌似很不公平。毫不客气的说,如果给出选择,会毫不犹豫的,倒向李九大帝。

武康要求的,其实并不多,甚至很卑微。希望他们俩,不为难媚娘,偶然闲暇时,帮她美言两句。期望他们效忠,全心全力帮忙,那是痴人说梦。因为无论何时,李九都是主子,媚娘只是秘书。

敬宗轻叹气,苦口婆心劝:“纵观古今历史,皇后能倚仗的,只有娘家外戚。变之要明白,皇后宁愿用,三个李义府,换取当今圣人,对你更加信任。因为她明白,你会死心塌地,你是最重要的。”

武康哑然失笑,敬宗说的不错,我举报李义府,是损害她利益。李九的戒心,会少几分,对我的杀心,会弱几分。只要我在朝,媚娘会安心。听老许的意思,貌似没得选择。

气氛再次沉寂,敬宗微抿香茗,轻轻放下茶杯,笑意更加诡异:“咱爷俩不外气,你也是聪明人,所以别太天真。难道真的以为,圣人让你回来,只是为了休假?”

当然不这样想,咱们偶遇那刻,我就有了怀疑。如果所料不差,这就是个考验。如果置若罔闻,是保皇后利益,不顾大佬喜恶,大大的不忠心。不交满意答卷,接下来的官途,绝对坎坷许多。

武康沉思许久,最终无奈摇头:“长孙延分量轻,就算我举报,没其他罪名,也扳不倒义府。圣人对长孙家,肯定心怀愧疚,长孙延有官做,他也乐见其成。除非李义府,迫害长孙延,譬如关牢房...”

怀中有了动静,武康赶紧低头,二丫已经苏醒。不停的眨着眼,嘴唇微微张开,小脸满是纠结。大概两分钟后,细语声若蚊呐:“阿母让我转告,照顾长孙家人。”

不禁如遭雷击,瞬间无声大笑,捣蒜般点着头:“我的宝贝闺女,终于和爹说话,这真是太好了。请二丫放心,爹听你的话,照顾好长孙家。阿母还说什么,都告诉阿爹吧,保证完成任务。”

二丫嘟起嘴,直接闭双眼,然后偏过头。武康不强求,难掩心中激动,鬼脸笑出菊花。如果攀亲戚,二丫和长孙延,是亲表兄妹。因为长乐、新城,是同胞的姊妹,长孙皇后所出。

敬宗察言观色,偷瞧武家二娘,眼里闪过狡黠。把《鸭头丸贴》,推到他手边,一推四五六:“变之说的对,单凭长孙延,扳不倒义府。我无计可施,才找你商量。咱的绰号,来之不易,别砸招牌。”

你可拉倒吧,不以耻反以荣,绰号“戊戌合流”,不是什么好话。老家伙不厚道,自己黔驴技穷,就推给我处理。我不是万能的,不触李九底线,扳不倒李义府。

长时间的沉思,还是一筹莫展,武康扯出苦笑。离开万年宫前,媚娘派人通知,圣驾七月启程,八月上旬还京。三个月的时间,要交满意答卷,貌似有些艰难。

敬宗小声提醒:“老夫始终坚信,变之想算计谁,他绝对逃不掉。三个月时间,尽快拿主意,我静候佳音。先不说这个,我记得二娘子,今年八岁了吧,看着只有五岁。”

这点遗传她娘,都是小娃娃脸,整个年轻十年。不过心有预感,眼前的老家伙,在打二丫主意。敬宗老神在在,煞有介事道:“老夫的嫡曾孙,彦伯的长子许望,比二娘小两岁,咱们结个亲?”

武康摆出笑,您老的家庭,我高攀不起。沉吟片刻,小声回话:“只有两个女儿,我家的大娘子,是未来沛王妃。所以二娘子,想留在身边,难道伯父舍得,许望入赘武家?”

敬宗不禁懵逼,良久呵呵笑道:“二娘虽是庶出,血脉却很尊贵。圣人的亲外甥,皇后的亲侄女,外加变之无子。就算招婿入赘,那些小门小户,也会趋之若鹜。”

迟疑片刻,打定主意:“既然要入赘,那就韶伯吧,老夫的次孙,次子许昱所出。他母亲尉迟氏,出身吴国公府,尉迟恭的曾孙女。老夫窃以为,勉强配得上。”

轮到武康懵逼,这位不按套路,竟让孙子入赘。想想也能理解,他能为了彩礼,嫁女儿给蛮夷,入赘不算什么。不过俺不乐意,于是开口敷衍:“我欠二丫太多,所以让她择婿,若能看上韶伯,我便无话可说。”

许敬宗又乐了,手捻长髯道:“我与变之亲密,就是因为咱俩,行事不循礼法,你比我更大胆。就这样说定了,让孩子们处处,如果能看对眼,你就不能阻拦。”

武康欣然应允,别说许家子弟,哪怕乞丐无赖,只要二丫喜欢,我也不会阻拦。瞅瞅《鸭头丸贴》,煞有介事说:“王献之的真迹,给二丫做私房钱,晚辈却之不恭。不过老许头,你也别闲着,共同想办法。”

敬宗心满意足,老脸笑出菊花:“这个理所当然,咱们精诚合作,延续戊戌合流。前有长孙无忌,后有圉师德裔,都被咱俩扳倒,李义府不算什么。如果有消息,我让李昱传递,你让钱顺来,那小子机灵。”

确定了联络员,敬宗严肃起来,压低声音交代:“时间比较紧,变之多劳心,最好月底前,拿出可行策略。另外注意保密,只有你知我知,要注意袁公瑜,他和义府交好。”

简单的交流后,敬宗起身告辞,带着众多仆役,先行离开店铺。武康嗤之以鼻,义府叱咤风云,成语笑里藏刀,就是因你而生。恐怕你想不到,最后的掘墓人,是你两个老友,世事很奇妙的。

转念仔细想想,后世那句名言,不作死就不会死,特别的适合他。给皇帝摆脸色,自己先掘魂墓,动敬宗的蛋糕,喊人帮忙掘墓。木将坏,虫实生之;人将死,欲望狂之;国将亡,妖实产之。

呆呆坐了许久,直到二丫睡醒,拿起《鸭头丸贴》,抱着爱女离开。来到楼下店铺,字帖交给博士:“城西修真坊,找坊正打听,楚国夫人府。告诉掌柜的,账目也送去。”

博士点头哈腰,贼眼扫视四周,靠进小声回话:“许相公都交代了,长孙延寄卖的货,小店送去的钱,笔笔都有记录。最迟明日午时,奴奴送到府上,保证精确无误。”

这些都是证据,看来这家店铺,是敬宗的产业。武康笑而不语,迈步走出店门,跻身繁华大街。快离开西市时,前面有座酒楼,门口围满了人。各自噪音交织,有的喊打喊杀,有依稀求饶声,还有群众起哄。

街道水泄不通,武康停下脚步,转身打算绕路。忽然人群骚动,里面冲出个人,慌不择路逃跑。约莫四十左右,穿着青色道袍,留着三缕长髯。剑眉星目,国字方脸,貌似仙风道骨。

距这里七步外,又被人群追上,六个彪形大汉,围着拳打脚踢。旁边绫罗中年,应是酒馆掌柜,指挥伙计痛打,嘴里骂骂咧咧。大概意思是,道士吃霸王餐,给我往死里打。

感觉很没意思,准备迈步离开,忽然发现二丫,正扭头看热闹。武康开始头疼,娇滴滴的女儿,不会遗传她妈,有暴力倾向吧。这如何是好,我未来女婿,要倒大霉喽。

道士抱头挨打,嘴里呶呶怪叫:“吾乃青城山下,赤练子杜元纪,擅长望气改运。白蛇素贞娘子,还有青蛇婢女,都是我点化的。你店里有妖气,贫道帮忙驱除,吃点酒不行吗?”

掌柜气的跳脚,呸呸两口浓痰,指着道士怒骂:“金龙和白娘子,是武将军点化,你算什么东西?还敢胡言乱语,本店经营百年,哪里会有妖气?给我往死里打,打死了我抵命,打残了我出钱。”

武康都懵了,话本《白蛇传》,刚穿越大唐时,是我胡言乱写的。据说流传很广,成为广大妇女,闺房必备书籍。这人太能忽悠,模样言辞凿凿,配合仙风道骨,容易骗取信任。

不过话说回来,不经作者同意,用来招摇撞骗,挨顿打也活该。眼角余光扫去,顿时来了兴趣,这位挨打动作,可说十分专业。手抱后脑勺,胳膊护头颅,蜷曲着身体,双腿护胸前。

保护各大要害,只露后背在外,看来没少挨打。忽然想到什么,笑容更加诡异,算袋摸出金叶子,煞有介事的说:“这个人太坏了,冒充点化白蛇,到处骗吃骗喝。侮辱爹的名誉,宝贝告诉阿爹,要不要教训他?”

二丫果断点头,小脸有些怒气。武康心情良好,看来闺女心里,也是护着爹的。于是迈步上前,人群很快安静,伙计停止殴打,目光聚焦这边。毕竟身穿紫袍,官级三品以上,必须给些面子。

武康勾勾手,掌柜跑过来,金叶放他手中,不冷不热吩咐:“道人胡言乱语,诋毁作者名誉,给我往死里打。记住不要打脸,半刻钟后停止,此事就此结束。”

说完转身离开,掌柜认出武康,整个人都懵了。颤巍巍回头,见金吾卫来到,人群快速散开。掌柜狠下心,向伙计咆哮:“修真坊吩咐,教训半刻钟,别往脸上打。三郎去看漏壶,给我掐准时间。”

伙计有了底气,因为他们知道,西北方修真坊,只有武家贵人。武大将军要打,自然不必客气,继续拳打脚踢。可怜的老道士,捂着脸打着滚,不断的哀嚎着。

旁边的巡逻卫士,隶属右金吾卫。此刻的领队者,仓曹参军杨行颖,直接带队离开。他舅翁刘仁愿,是左奉辰将军,武将军的手下。武将军的事,肯定不会管。

武康离开西市,慢悠悠步行,讲笑话逗闺女。虽然没有回应,依旧乐此不疲,有得说就行了。很快来到坊门,水仙带着闹闹,早就望眼欲穿。赵声带人护卫,姊妹俩手牵手,跟着姨娘回家。

等她们走远了,武康看向平郎,淡淡的吩咐道:“率领五十卫士,再选倭国俘虏,组成雪兔商队。三天后出发,去靺鞨领地,尽可能收罗雪兔。不管什么办法,至少带回十只,听明白了吗?”

平郎点头应诺,脸苦成猪肝色,恭敬行礼告辞,先回去选倭奴。钱顺强忍笑意,心中暗暗腹诽。大佬曾经说过,雪兔那种祥瑞,大唐寥寥无几。靺鞨人的领地,好像成群结队,在白山黑水间,大兴安岭周围。

不过老天爷,他太宠闺女,都宠上天了。二娘喜欢白兔,他就派弟兄们,千里奔赴东北。耗费财物先不说,关键那里太危险,南靺鞨还算凑合,北靺鞨仇视大唐,是高句丽的盟友。

武康望着街上,发现熟悉人影,渐渐露出浅笑。狼狈不堪的道士,被八名亲卫控制,慢慢向这边走来。不等他们靠进,转身进入坊门,走入僻静胡同。

道士被带过来,道袍满是黑泥,胡须头发缠绕,脸上倒是没伤。亲卫围成人群,赵亮小声汇报:“这人鬼鬼祟祟,沿途打听修真坊,打听将军住处。属下觉的可疑,就将他擒拿了,交给将军发落。”

武康点点头,不紧不慢道:“青城山下杜元纪,假借白蛇名声,吃霸王餐被打。本想小惩大诫,你却送上门来,乃翁便满足你。顺子和赵亮,押送详刑寺,交给狄仁杰,罪名妖言惑众。”

叛绞刑的罪名,如果按照常理,他会屁滚尿流。元纪却浑然不惧,淡定的整理胡须,小心翼翼回话:“我就是个臭虫,不劳将军费心。等完成了任务,任凭将军处置。”

武康保持缄默,元纪继续回话:“将军日理万机,不会管白蛇传,不会理小喽啰。我欠下的酒钱,包括我的小命,也不值片金叶子。将军不让打脸,可以这样理解,有任务要吩咐,需要我这张脸。”

元纪理好胡须,恢复仙风道骨,直接跪在地下:“我打听修真坊,想效犬马之劳,将军扬言送官,应该也是考验。属下静听吩咐,哪怕刀山火海,也会完成任务,求你给个机会。”

武康真乐了,这位聪明伶俐,胆子大心思细。能够临危不乱,符合神棍标准。蜀地口音很浓,可能是青城人,靠着坑蒙拐骗,一路来到京城。装神弄鬼,欺骗伙食,有些本事。

慢慢蹲他脸前,盯紧他的双眼:“你是个机灵的,我确实有任务,不过难度很大。你骗人无数,若所料不差,都是平头百姓。这次要骗的,是当朝宰相,敢不敢接啊?”

元纪瞠目结舌,很快闪出兴奋,因为他也知道,风险大酬劳高。忙不迭地点头,拍胸脯保证:“无论当朝宰相,还是贩夫走卒,都是活生的人。是人都有气运,是气运就敢看,还请将军吩咐。”

武康干笑几声,满意的点头:“顺子你安排,带到倭俘馆,交给川岛王子。杜元纪是吧,记住我的话,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如果办的好,以后跟着我,吃香喝辣的。如果办不好,呵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