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武唐第一佞臣 > 第五章 是否算计李义府

武唐第一佞臣 第五章 是否算计李义府

作者:宝珠道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0:10: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麟德元年(公元664年),夏五月十八,午时二刻。

昔年太宗驾崩,突厥人阿史那杜尔,铁勒人契苾何力,请求殉葬侍昭陵,被李九遣使制止。忠心感动皇帝,全都加官进爵,两人混的很好。郕国公契苾何力,拜左骁卫大将军,圣眷荣宠到如今。

驸马阿史那杜尔,官拜右卫大将军,加封镇军大将军,死后陪葬昭陵。其子阿史那道真,官拜左戎卫将军,正经的陆军中将。已接他父亲的班,成为皇帝心腹,以后还会升官。

新城公主薨逝,武康心如刀割,擅闯昭陵拜祭,出于真心实意。可绝食六天,却是在演戏,效仿昭陵殉葬。主动请求除名,实则以退为进,李九吃了这套,当场给他升官。

现在的官职:左奉辰卫大将军,检校左羽林大将军,知右羽林训练事,检校太子右监门卫率,上柱国宣威将军,东阳郡开国公。听起来很吓人,其实就是吓人,实权少的可怜。

武康泪如雨下,因为愧疚哭泣,可是这个愧疚,已经变了味道。利用死去的爱人,获李九的信任,从而升官发财。升迁可笑至极,越来越政客化,无论什么事情,都会压榨利益。这种愧疚,既做婊子,又立牌坊。

唐朝官职类型,大概分为五种:荣誉虚衔,文武职官,文武散官,爵位和勋官。武康的上柱国,十二转的勋官,已经练到满级。东阳郡开国公,正二品的爵位,也是次高级的,再往上是国公。

东阳郡是婺州,浙江金华地区,曾任婺州刺史。女儿东阳郡夫人,三品的诰命,妻子楚国夫人,从一品的诰命,都在江南地区。接下来的目标,混从一品楚国公,把爵位练满级。

而文武散官,有俸禄没职务,混吃等死型的。他的宣威将军,是四品武散官,有没有无所谓。而荣誉虚衔,指三公三师,太尉司徒司空,太师太傅太保。都是正一品的,都是荣誉称号,大多追赠死人。

文武职官,有具体职务,二品以上的,位高权不重。真正有权的,是正三品官员,包括所有宰相,十六卫大将军。左奉辰大将军,隶属于其中,武官混到头了。更高的左右卫,估计很艰难,也没心追求。

而李九许下的,检校左羽林大将军,等同左奉辰大将军,也是正三品武官。此时左右羽林军,虽然有了编制,还没正式建制。将军和大将军,由十六卫兼任,职前都加检校。

不过话说回来,无论北衙禁军,还是南衙诸卫。大将军的职位,一般很少任命,多由亲王担任。譬如沛王李贤,兼右卫大将军;郑仁泰降职后,两岁的李旭伦,兼右武卫大将军。

真正处理军务的,是诸卫两个将军。其实很好理解,拿左羽林来说,两个羽林将军,肯定互相掣肘。他们的不团结,互相争斗监督,对于皇帝来说,可以高枕无忧。

若有了大将军,独揽羽林军权,李九会睡不着。除非特别信赖,把你当自己人,才会授予此职。可惜现实骨感,李九不信武康,永远不会信赖。给左羽林大将军,也是名义上的,可说无关紧要。

现在的左羽林,两个检校将军,分别是契苾何力,左卫大将军张延师,都是李九的死忠。武康拉拢他们,基本痴心妄想,估计羽林大将军,会被他们架空。

知右羽林训练事,说起来更搞笑,负责操练右羽林。武康甚至觉的,左羽林大将军,知右羽林训练,两个综合起来,就是禁军教头。类似水浒传里,八十万禁军教头,听着吓死个人,实则教官而已。

太子右监门卫率,东宫十率之一,类似右监门卫。一个守皇宫诸门,一个守东宫诸门,类似门卫大爷。更加可笑的是,官职前加检校,表示是皇帝任命,不经吏部记录,不是正式官职。

所以他的官职,真正有实权的,能全权做主的,是左奉辰大将军。综上所述,武康和李九,都不是东西。某人演技精湛,某人见招拆招,无论何时何地,都在勾心斗角。

离开昭陵后,李九谴使传诏,兑现升官承诺。给他两月假期,不必陪王护驾,先回家中休养。武康告别媚娘,带家人回长安,排解糟糕心情,梳理各种琐事。

挑选黄道吉日,带着妻妾女儿,去拜祭元姊武顺。见到了贺兰敏之,他在结庐守孝,瘦的不成人样。不过对于武康,礼数做的很足,口中称呼舅舅,不是虚情敷衍。

这孩子很不错,没受他娘影响,还和舅舅亲近。拜访杨氏时,没吃闭门羹,却遇糟心事。杨氏神情憔悴,头发白了很多,腰身也岣嵝了,额头爬满皱纹。

对武康很冷淡,对武家女眷,也不假辞色。估计在她心里,认定便宜侄子,就是杀人凶手。她猜的不错,可惜没证据,除了媚娘外,都不明真相。凶杀现场的人,二显服毒自尽,其余全被灭口。

更糟心的来了,二丫态度冷淡,整天沉默寡言,抱着盒子不撒手。不与人交流,无论谁关心,都不假辞色。吃完饭回房,也不出来玩,像个木头人。

武康心如刀割,这闺女像她娘,无言的冷暴力,让他心力憔悴。其实能理解,母亲病重时,撒手人寰时,父亲不在身边。她的孤独无助,所有心伤痛苦,全部转化恨意,恨父亲不负责。

真的无计可施,只能加倍宠着,无微不至的关怀。每当夜深人静,被噩梦惊醒后,内心无尽愧疚,化为道道泪水。蒙着头无声哭,既伤心又无助,有时也会想,这是报应吗?

充分利用假期,陪媳妇礼佛谈心,陪闹闹学习玩耍,陪二丫发呆绣花。最主要的任务,带着二丫游玩,她虽然冷暴力,却十分听话。无论去逛街,还是郊游看戏,都不会拒绝。

只是不说不笑,问话也不回答,模样苦大仇深。武康异常笃信,无论仇恨伤痛,都会被时间治愈。毕竟血浓于水,只要用心关怀,哪怕是座冰山,也能把它融合。

三天两头逛街,希望奇迹出现,希望二丫说话,哪怕只是巧合。直到今天中午,在西市的古玩街,终于迎来巧合。某家店铺外,遇到许敬宗,他也恰巧逛街。

巧合来的突然,如果信以为真,那他就是傻子。这个老匹夫,家中妓无数,生活纸醉金迷,不会出来逛街。就算想逛街,也不会带着人,绕过繁华东市,跑半个长安城,来西市凑热闹。

不过这老家伙,身板十分硬朗,今年七十二岁,眼不花耳不聋。官运依旧亨通,就在龙朔三年,官拜太子少师,同东西台三品,依旧监修国史。

太子少师从二品,也是位高权不重,授给老迈臣子。两人寒暄片刻,武康抱着二丫,语气近乎哀求:“我的宝贝闺女,这是你许大翁,问个安好吗?”

心脏提到嗓子眼,目光殷勤迫切,笑容甜中带苦。足足两分钟,无表情的二丫,嘴唇轻微抖动。望着许敬宗,终于开了口:“奴见过大翁,愿大翁延年益寿。”

武康差点哭了,喉咙堵的难受,眼里噙满泪花。都快两个月了,闺女终于说话,所有努力都值了。之前方法不对,以后就带着她,去拜访老家伙们。譬如说李义府,袁公瑜李勣等,二丫是有礼貌的...

敬宗笑逐颜开,瞅感慨的武康,冲二丫点点头,半开玩笑道:“二娘愿望能实现,大翁这把老骨头,至少再活十年。变之随我进店,给二丫买见面礼,我不能失礼数。”

旁边是字画店,出售名家字画,一般人买不起。武康心知肚明,敬宗肯定有事,不过二丫开口,必须跟着进去。不管有啥坏水,只要我能帮忙,那就竭尽全力。

两人联袂进去,店铺规模很大,装修富丽堂皇,柜里挂满字画。漫无目的欣赏,来到墨宝区域,博士殷勤介绍。敬宗眼珠转动,手指最显眼的,煞有介事说:“就要这副吧,变之满意不?”

武康笑而不语,顺着手望过去,不禁微蹙眉头。博士点头哈腰,拍敬宗的马屁:“丈人眼光真好,这是《鸭头丸贴》,王子敬的墨宝。奴奴这就取下,邀请两位贵客,楼上雅间鉴赏。”

博士小心取画,敬宗笑的诡异,武康嗤之以鼻。感觉很有意思,王献之《鸭头丸贴》,曾被敬宗收藏,低价卖给武康。因为废王立武,武康算计长孙冲,靠着这幅真迹,把他骗了出来。

利用二显的口技,模仿他的声音,大骂英国公李勣。李敬业暴跳如雷,殴打醉汉长孙冲,两家结下冤仇。无忌睚眦必报,李勣为保后代,支持废王立武。媚娘得以上位,能够母仪天下,皆因李勣中招。

所以《鸭头丸贴》,应留在长孙家,这点毋庸置疑。后来无忌倒台,被逼死在黔州,长孙冲流岭南。长孙家的三代,悉数留在长安,依然持有此真迹。

到了龙朔年间,李九良心发现,善待长孙家三代。其中最具代表的,是无忌哥的嫡孙,好像叫长孙延。他爹是长孙冲,此刻尚在岭南,他妈更了不起,长乐公主李丽质,李九的同胞姊。

如果所料不差,这幅《鸭头丸贴》,应归长孙延所有。俗话说的好,瘦死骆驼比马大,他应该衣食无忧,不至于变卖祖产。真迹出现店铺,到底代表什么,相当耐人寻味。

两人来到雅间,博士铺开字帖,恭敬行礼告辞。走廊传来脚步,门外传来气息,敬宗带的仆人,已经完成警戒。武康哑然失笑,把二丫放腿上,静等对面出招。

敬宗笑而不语,小心卷起真迹,装进条形锦盒。推到武康跟前,煞有介事说:“今年二月份,司刑太常伯刘祥道,兼任检校右相。原右相李义府,任殷王府长史,同东西台三品。你最大的优点,政治风向敏锐,对此有何高见?”

殷王是李旭伦,媚娘的小儿子,小家伙很受宠。亲王府长史,官级从四品上,左相是正三品。如此连降四级,政治信号明显,人猫李义府,正失去圣眷。

武康保持缄默,敬宗继续讲说:“变之渡海不久,人猫上疏圣人,请求将其祖父,改葬永|康陵侧。圣人批准奏疏,他便亲自出面,闹的民怨载道,变之想知道吗?”

所谓的永|康陵,是李虎的墓地,西魏八柱国之一,高祖李渊的祖父。李九能够批准,可见受宠备至。随着敬宗讲述,武康有了笑意,人猫太能作死。

七县令亲自出马,征调七县民丁,昼夜运土修墓。其中高陵县令,年纪大不堪劳苦,竟然累死途中。等到安葬时,人猫兴师动众,七十里的路上,人流相继不绝。

满朝王公大臣,争相馈赠奠仪,恐怕亲王葬礼,也没如此隆重。昨日听小晴说,在葬礼的当天,派人送份子钱,足足二十两银。这么大笔巨款,人猫不屑一顾,估计是嫌少吧。

今年正月份,义府老母病逝,小晴送五十两,还是看不上眼。那是五十贯钱,足够五口之家,省吃俭用五十年。你丫太贪心了,我是穷光蛋,随不起份子钱。

想到这里,不禁浅笑:“这些不算什么,以咱们的地位,单凭贪赃枉法,是不会倒台的。同僚政治攻击,圣人喜恶态度,才是至关重要。我说老许头啊,不要大惊小怪,李义府能造孽,是公开的秘密。”

这话说的不假,可爱的李义府,早就恶贯满盈。任司列太常伯,主持铨选事务,利用职务之便,大肆卖官鬻爵。所谓的铨选,指选官制度,五品以上官员,皇帝亲自任命。

六品以下的,除员外郎、御史,及供奉官以外。文官由吏部,武官由兵部,按照规定审查,合格后授官职。李义府的规定,谁给的钱多,就给谁官做。

他贪心不足,还插手武官,曾派人找武康,卖奉辰卫的官。他心胸狭隘,刘仁轨得罪他,被免官嫌不够,还要赶尽杀绝。刘仁愿镇百济,可谓劳苦功高,只因不杀刘仁轨,被他谗言诬陷。

罪名很可笑,拥兵割据百济,意图叛国自立。估计李九心中,已厌恶刘仁愿,升他左奉辰将军,就是最好的证明。因为左右奉辰卫,只是皇帝的保镖,不遥领折冲府。

忽听轻声哈欠,发现二丫犯困。此时不便告辞,于是并起双腿,温柔的公主抱。披风扯到前面,盖在女儿身上,小心翼翼哄着:“二丫先眯会儿,我和许大翁聊完,咱回家睡觉觉。”

二丫闭目假寐,武康压低声音:“圣人耳目遍地,人猫犯的罪孽,他都了然于胸。可他很念旧情,当初废王立武,人猫功劳很大。所以圣人护他,御史屡次弹劾,非但扳不倒他,反而惹祸上身。”

敬宗看看二丫,尽量压低声音:“人情终有穷尽时,多行不义必自毙,功劳保不住终生,李义府气数已尽。变之听我说完,你就会明白,今日会面目的。”

武康洗耳恭听,越听眼越大,越品笑越浓。李九去万年宫前,曾找义府谈心,说了这样的话:卿夫人子婿,行事颇不谨,多做非法事。我尚为卿遮掩,卿宜戒改之。

大概意思是,你卖官鬻爵,我都知道了。只是念旧情,给你打掩护,改过自新吧。这是敲警钟,是最后通牒,我若是义府,必跪下认罪。祈求李九宽恕,同时剖明心思,表示洗心革面。

李义府不这样,他竟勃然变色,脖子脸都红了,气愤填膺的质问:是谁告诉陛下。武康强忍笑意,作死的路上,他越走越远。李九本不想搞他,否则不会下通牒,他却奉上神助攻。

还是那句话,不在乎你犯错,就怕你不听话。此时的李义府,不认为自己有错,认为是同僚弹劾。昔日宰相许圉师,面对皇帝的指责,也是选择抗辩。触动权利神经,不仅自己罢相,贬外地做刺史,还连累杨德裔。

李九心中有火,这样回复他:我说的是事实,你知道就行了,不必问从何得知。人猫吃了软钉子,也不低头谢罪,竟然转身离开。这样的态度,谁都会生气,何况是皇帝?

所以没过多久,西台右相被罢,任亲卫府长史,依旧兼任宰相。武康缓缓抬头,见他笑的诡异,忽然想到什么。敬宗圣眷正隆,李九幸万年宫,绝对会带着他。

昔日春明门献俘,他和上官仪主持。事后上官仪离开,去万年宫陪驾,他却留守长安,这很不科学的。大脑快速转动,不久胸有成竹,事情的发展,越来越有意思。

记得上高中时,早恋被人举报,得了留校察看。如果你表现好,那么既往不咎,如果不知悔改,新旧账一起算。现在的李义府,就是留职查看,而负责监督的,则是他许敬宗。

俗话说的好,狗改不了吃屎,武康哑然失笑:“人猫找长孙延,许诺什么官职,收取一定钱财。长孙延如履薄冰,不敢奢望当官,更不敢得罪他。面对敲诈勒索,变卖《鸭头丸贴》,说起来很可怜嘛。”

直视许敬宗,言辞凿凿道:“你我心知肚明,些许小打小闹,不会危及李猫,长孙延也不行。我只是不明白,你俩关系很好,为何落井下石?难道那只猫,动了你的米糕?”

敬宗惊愕片刻,笑容突然猥琐,竖起拇指点赞:“人人称你毒蛇,其实在我看来,是成精的毒蛇。幸亏咱爷俩,是忘年之交,如果是政敌,我寝食难安。”

这马屁拍的,受宠若惊啊,武康呵呵了。敬宗手捻长髯,压低声音说:“右司议郎李津,李义府的嫡子,去拜访长孙延。开价七百贯,卖他司津监,李猫过分了。”

所谓的司津监,就是都水使者,由都水监改名。负责水利灌溉,主要治理黄河,官级正五品上。也是个肥差,黄河不决堤,官位没危险,财源滚滚来。

敬宗嗤之以鼻:“本来说好的,你的二兄许昱,授职司津监。李猫背信弃义,欲卖给长孙延。我与他的交情,还不值七百贯,老夫无话可说,只能公事公办。”

武康摇头晃脑,表示兴趣缺缺,许敬宗也呵呵:“此事你必须参与,否则等待你的,将是无尽霉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