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武唐第一佞臣 > 第六十三章 黑齿常之立军状

武唐第一佞臣 第六十三章 黑齿常之立军状

作者:宝珠道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0:10: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冬十月初十,午时三刻。

今年中秋佳节,大唐熊津舰队,在百济白村江口,大破倭国水师。焚船五百余艘,缴获九十余艘,包括敌军旗舰。倭兵战溺死者,至少两万余众,俘虏七千八百。

倭军的总指挥官,大将朴市田来津,自戕以赎其罪。倭国川岛王子,明日香小公主,投降熊津水师,成为光荣的俘虏。酣畅淋漓的大捷,鲜血染红了白江,到处是断船碎板。

不出武康所料,仅仅三日之后,沉尸浮出水面。大多是无头尸,蒲扇大的后背,铺满整个江面。如此密密麻麻,顺在白江南下,通过白村江口,注入熊津江中。再顺江向西流,通过熊津江口,在黄海里扩撒。

大部分被冲走,有少部分遗留,散发刺鼻恶臭。伴随着西南风,扩撒到周留城,成了生化武器。水师简单清理,舰队沿江北上,配合唐罗联军,合围周留贼巢。

然而搞笑的是,舰队抵达当日,周留已经易手。叛军经过内讧,没有了战斗力,也丧失战斗心。倭国水师大败,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那根稻草。

百济王扶余丰,觉的复国无望,带着亲兵卫队,连夜奔逃高句丽。周留城乱成粥,百姓逃出城外,向联军投降。树倒猢狲散,叛军部分骨干,弃城逃遁各地。

王子扶余忠胜,扶余忠志等人,率领余下叛军,高举手中武器,跪在南城门外,向刘仁愿投降。八月二十清晨,水陆两军会师,舰队停泊白江。

武康入主周留,会面熊津骨干,处理受降事务。八月二十二晚上,收到东线战报,也是大好消息。袁公瑜和刘仁轨,采用赶羊战术,把周留城的溃军,赶到了加林城下。

敌副将擅作主张,开城收拢溃军,唐军趁势而入。城内展开巷战,叛军节节败退,最后缴械投降。加林就此告破,守将迟受信等,率部向北逃,驻守在任存城。

唐军乘胜追击,捷报频频传来,各地叛军请降。截至九月初八,唐军连消带打,基本肃清叛乱。武康完成使命,完成显庆五年时,遗留的历史问题。

百济复国运动,已被无情粉碎,百济这个名字,彻底沦为历史。然而美中不足的,迟受信的任存城,仍在负隅顽抗。只要拔出任存,叛军星星之火,将会彻底熄灭。

查看军事地图,结合脑中记忆,确定地理位置。任存城建任存山上,即韩国忠清南道,北部礼山郡的礼山。在光时面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地势易守难攻。

武康在上辈子,和闺蜜李令月,到礼山旅游过。这里有韩国唯一的,东方白鹤文化馆,生态自然保护区。光芋头苹果村,园内果实累累,可体会纯净自然。礼唐旅游区内,有礼唐大索桥,雕塑公园等景点。

确定地理位置,与众骨干商议,采用先礼后兵。三次派出使者,说局势讲利害,许下无数承诺,欲招降迟受信。这孙子却油盐不进,典型的民族主义者,严词拒绝投降。

同时撂下狠话,抱着必死决心,与任存共存亡。这就没意思了,武康驻扎山南,派出部队强攻。大唐新罗联军,百济倭国降兵,开始了车轮战。然而没有卵用,到处奇山异水,攻城难度太大。

截止到九月底,大小九次攻击,全部铩羽而归,损兵折将两千。武康气的跳脚,心中充斥郁闷,每天都在窝火。那种感觉就像,全力追的女人,就差那片薄布。

已经宽衣解带,她却不脱内衣,郁闷可想而知。其实无可奈何,冷兵器时代,攻城战最难打。一来没有捷径,二来地形险要,只能靠人命填。等伤亡过三千,武康果断叫停,已到极限数字。

焦头烂额之际,新罗人又添乱,为了保存实力,竟然私自撤军。也不打声招呼,金法敏拔营了,四万新罗士兵,直接返回新罗。犹如雪上加霜,武康唉声叹气,暗骂他们猪队友。

今天吃完午饭,召集部下大将,召开军事会议。刘仁愿、袁公瑜,刘仁轨、孙仁师,分坐东西两侧,都是愁容满面。明日香端托盘,给他们斟茶倒水,然后来到主位,坐在武康身边。

短暂沉默后,袁公瑜开口:“已经进入冬季,天气愈发寒冷,不宜大举行军。金法敏保存实力,率领部下回国,也是情有可原。他还有些良心,留下大批辎重,能熬这个冬季。”

刘仁轨皱着眉,抬头看向武康,神情略显纠结:“属下有预感,唐与新罗联盟,已经出现裂痕。拔周留和加林时,他们不出全力,诏书下达时,他们阳奉阴违。此次不告而走,在我意料之中。”

气氛更加压抑,众人面面相觑,仁愿喟然长叹:“我们与新罗人,从显庆五年起,已经同床异梦。因为百济问题,他们心怀不满。因为我朝强大,北方强敌犹在,所以隐忍不发。这样不是办法,矛盾不能调和,早晚迎来爆发。”

众人选择缄默,武康轻敲桌面,苦笑渐渐上脸。在显庆五年,唐罗灭百济,新罗的目的,是占其土地人民。大唐吃相难看,设五大羁縻都督府,把整个百济故土,纳入自己口袋。

朝廷大口吃肉,不让盟友喝汤,任谁都会不满。刘仁愿说的对,唐朝军力强大,高句丽还在,还有共同敌人。新罗无力也不能,此刻与大唐翻脸,只能隐忍不发。

白江口海战后,武康报捷朝廷,上个月的月底,收到朝廷公文。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便宜行事,全权处理军政,酌情招降敌将。这份招降诏书,于九月二十八,由袁公瑜下发,至今不见成效。

公文第二部分,是关于新罗的,武康读完内容,大骂朝廷傻狗。李九脑子抽风了,竟在新罗国内,设置鸡林都督府,以金法敏为都督。此乃火上浇油,也是没事找事。

武康宣诏时,能明显觉察,法敏在颤抖,众将在咬牙。他们都在害怕,会步百济后尘,被唐纵兵灭国。所以从那以后,他们更加不满,对于唐军命令,都阳奉阴违。

今日撤兵回国,也在意料之中。武康有时会想,大唐新罗联盟,已经名存实亡。而第三份诏书,是平定叛乱后,留下一万士兵,由刘仁轨镇守。其余军事骨干,包括熊津卫士,全部班师回国。

小小的任存城,阻挡回家的路,是可忍孰不可忍。武康喟然长叹,目光扫视众人,摇摇头淡淡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眼下当务之急,是攻破任存城,诸位可有良策?”

所有人都沉默,哪有什么良策,硬着头皮上呗。沉默近两刻钟,孙仁师起身道:“就差最后一步,必须拔掉孤城。属下愿意将兵,带着我的亲卫,亲自指挥攻城。”

这是豁出去了,武康无声浅笑,勇气虽然可嘉,可这不是良策。袁公瑜起身,言辞凿凿道:“属下愿意同去,还请将军允许。同时属下建议,组织倭国降兵,出任先锋部队。”

拿倭人做炮灰,倒是可以考虑,武康沉吟许久,最终点头同意。正想发布命令,外面有人报告,钱顺匆匆进帐:“营南三里外,百济人投降,大概四千多。据斥候汇报,是将军的故旧,黑齿常之、沙吒相如。”

武康陡然起身,明日香吓出声,手里茶壶打翻,茶水流淌满地。钱顺赶紧过来,递出环形玉佩,帮助清理污渍,同时小声汇报:“这是敌将信物,如果没看错,是你亲手送出。”

玉佩很熟悉,武康点点头,脑中闪巨影。百济人黑齿常之,复姓黑齿字恒元,身高近两米二,标准的铁塔巨汗。当年首次东征,与苏定方灭百济,他是达率兼郡将,类似大唐都督。

率领部队投降,两人有交情,武康爱其才,打算带他回唐。只是没有想到,被新罗搅黄了。两国是世仇,新罗兵入百济,到处烧杀抢掠。常之怕被清算,带着十余亲信,趁夜逃出泗沘。

然后揭竿而起,以任存山为基地,结军栅对抗唐军。不到半月时间,聚拢叛军三万,定方派兵剿灭,却因地形险要,最终不了了之。唐军主力回国,他竟率领叛军,围攻泗沘都城。

幸亏新罗救援,以及仁轨到来,驱逐黑齿常之,泗沘之围得解。常之兵败之后,合兵鬼室福信,效忠扶余丰,成为头号猛将。本来形势大好,他们突然内讧,福信杀了道琛,伪王杀了福信。

常之和相如,曾帮助福信,受到了猜疑。又战功彪炳,遭别人嫉妒,被伪王排挤。白江村海战前,这两个猛将兄,率领亲信逃跑,后来不知所踪。

真的想不到,此关键时刻,他们接受诏书,再次投降大唐。武康心花怒放,先狂笑三分钟,再伸手拍矮榻:“黑齿是及时雨,诸如可能不知,他曾盘踞任存山。现在的任存城,以军栅为基础,修葺扩建而成。”

众人无不抬头,很快喜形于色,袁公瑜脸都红了。黑齿就是及时雨,熟悉任存地形,是活的城防图。唯独明日香,闷闷不乐的,扶起震倒的茶壶,重新擦拭矮榻。

武康大步离开,边走边吩咐:“立刻准备战马,诸位与我同去,共同接待黑齿。俗话说的好,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感谢老天眷顾,有了黑齿常之,就能破任存城,就可高枕无忧。”

数匹战马疾驰,亲卫全部出动,很快来到营外。见到黑齿常之,武康远远下马,双臂大鹏展翅。跑到黑齿面前,来个热情拥抱,激动的呶呶叫:“你我一别四年,恒元别来无恙,真是想煞武康。”

貌似真情流露,两人紧紧拥抱。众人瞠目结舌,锁定黑齿常之,好魁梧的汉子。武康身高六尺,在黑齿的怀里,秒变小鸟依人。画面太过诡异,这样的傻大个,是人都要仰视。

面对如此热情,常之颇不习惯,讪讪开口道:“昔年将军收留,我却不告而别,又与唐为敌,自知罪孽深重。天可汗既往不咎,常之特来请罪,还请将军责罚。”

这马屁拍的,都天可汗了,传入李九耳中,肯定瞬间高潮。俯身将他扶起,乐的合不拢嘴:“将士沙场厮杀,各为其主罢了,恒元何罪之有?识时务为俊杰,今日接受招安,大唐再添猛将,再添两员猛将。”

武康转过身,看向沙吒相如。他出身沙吒氏,是百济的豪门。祖父沙吒千福,官拜百济大佐平,跟随义慈投降,被虏到了大唐。所谓的大佐平,是百济最高官,宰相兼大将军。

已逝的鬼室福信,也是这个官职,日本大佐的官号,也是由此而来。武康笑的真诚,拉着相如的手,煞有介事道:“我观沙吒忠义,如见司马长卿,此相如允文允武,更胜彼相如矣。”

马屁拍的太大,众人神色怪异,相如羞红了脸:“武将军谬赞了,我沙吒相如,是一介武夫,才学差很多。又何德何能,比肩司马相如,那是云泥之别。”

武康浑不在意,马屁又不要钱,拍的越大越好。打量沙吒相如,今年刚刚加冠,神情略显拘谨。可谁又能想到,在四十多年后,就是这个小子,发动景龙政变。杀武三思全家,断绝武家血脉,最后政变失败,死于乱军之中。

吩咐钱顺摆宴,左手牵着常之,右手拉着相如,热情的不得了:“两位随我进营,整整四年未见,咱们好好叙旧。百济的众兄弟,公瑜叔父安排,好好款待他们。”

感受到了尊重,两人都很兴奋,常之眼眶微红,相如紧咬牙关。众将跟在后面,仁师小声嘀咕:“我看这俩蕃将,都是人面兽心,岂能轻易信任?变之如此殷勤,实在太不应该。”

公瑜翻起白眼,吩咐别将杜爽,接待百济降兵。瞅瞅武康背影,压低声音嘀咕:“说好听的,平易近人,说难听的,不知轻重,就这个德行。不过他说的对,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要相信他的眼光。”

众人撇嘴点头,刘仁愿小声说:“变之想让他们,负责攻拔任存。看看这些降兵,甲胄都不齐全,武器参差不齐。以变之的为人,肯定给其辎重,甚至铠甲装备。万一他们倒戈,直接投奔任存,就大事不妙了。”

仁师立刻点赞,我也这样想的,这些人不能信。仁轨沉吟片刻,说出心中想法:“从面相上看,他们敦信重义,也忠勇有谋。上次叛逃,是怕新罗人。此次再降,以礼相待,必感激涕零,用不着怀疑。”

众人不置可否,安排完百济降兵,快步回到中军。武康怡然自得,准备简单伙食,拿出最好酒水,介绍双方认识。互相见过礼,分宾主落座,开始推杯换盏。

气氛很和谐,酒过三巡,公瑜接到眼神,举杯敬黑齿:“听武将军言,恒元和忠义,熟悉任存地形。山里的任存城,以军栅为基础,想必两位将军,应该了如指掌。”

两人起身回敬,黑齿点头说道:“袁公所言不差,任存山和任存城,一草一木一土,我都心知肚明。我与忠义归顺,朝廷既往不咎,自当抵死效命。我们愿做主力,率领部下士兵,拔掉任存孤城。”

算你们俩上道,公瑜笑而不语,仁愿接过话说:“不瞒两位将军,因为不熟地形,我们吃了大亏。不知两位此去,需要多少兵马 ,又有几成把握?”

沙吒相如拱手,信誓旦旦保证:“不瞒诸位将军,当初军栅搭建,是我亲自监工。什么地方薄弱,什么办法攻击,我都了如指掌。我们此次归顺,要以任存为礼,纳上投名状。”

这位倒也诚实,众人职业微笑,武康及时插话:“两位有信心,我也就放心。需要多少军粮,多少甲胄刀兵,多少援军战马,还请恒元明言。只要拿得出,全部给给你。”

大帐鸦雀无声,唐将相视而笑。黑齿纠结片刻,小心报出数目。武康大手一挥,语气颇为豪迈:“你要的东西,都加倍给你。再派仁师将军,精选两千卫士,三千倭国士兵,协助你们破城。”

土豪气与信任度,此刻成了正比,黑齿心生感激,离席跪在中央:“将军如此信任,常之有死而已。愿立下军令状,十日内破任存,如若食言,任凭处置。”

好大的口气啊,众将无不动容。武康刚想开口,仁愿陡然起身,表情相当严肃:“两位是将领,都应该明白,军中无戏言。若是不能破城,我们可以留你,军法不会留你。”

黑齿跪直身体,重重拍响胸膛,信誓旦旦点头。相如也离席,跪在他旁边,言辞凿凿道:“标下愿意署名,不能完成任务,不用军法行事,提头颅见将军。”

武康起身虚扶,示意他们起身,假意安抚几句,心里却乐开花。仁轨及时开口,手捻长髯道:“两位将军豪爽,老夫主动请缨,起草军令状,不知意下如何?”

黑齿自然应允,钱顺准备器具,仁轨一蹴而就。两个猛将确认,各自签上名字,军令状生效了。这就是生死状,如果他们食言,是会掉脑袋的。

武康收好了,示意众人入席,再次把酒言欢。三杯酒下肚,看向黑齿说:“恒元所有部下,今晚养精蓄锐,我答应的东西,明天就会到位。希望两位将军,履行自己承诺,这座任存城,存在的太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