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武唐第一佞臣 > 第六十二章 与孙仁师比箭法

武唐第一佞臣 第六十二章 与孙仁师比箭法

作者:宝珠道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0:10: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龙朔三年(公元663年),秋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未时七刻。

唐倭白村江海战,大唐熊津舰队,对战倭国水师。总指挥官武康,副指挥孙仁师,摆出了火钳阵,以旗舰为诱饵,诱敌深入虎穴。堂堂正正的阳谋,他们没得选择,只有斩首战术,才能反败为胜。

倭军孤注一掷,唐军果断笑纳,钳尾艋艟放火。将敌方的战船,整个拦腰截断,成功扎上口袋。倭军为救袍泽,倭将庐原君臣,命令钳外战船,展开死亡冲锋。

他们秒变疯子,迎着密集火箭,拼死冲撞艋艟。付出惨痛代价,终于能够接舷,倭军强行登船,双方短兵相接。然而没有卵用,他们注定失败。

身穿皮甲竹甲,手拿短刀短矛,脚蹬草鞋的倭军。面对铁甲锁甲,装备马槊横刀,斗志昂扬的唐军,几乎是送人头的。卫士砍瓜切菜,接舷战的倭兵,活不过三分钟。

遵从战略部署,砍掉倭兵人头,连同倭兵尸首,全部扔入白江。尸体快速下沉,头颅勉强漂浮,到处随波荡漾,画面蔚为壮观。

这太伤士气了,倭兵终于崩溃,庐原君臣痛哭,下达撤退命令。率领残兵败将,以及二百余战船,快速撤离战场,仓皇逃向倭国,。

火钳内的倭兵,被熊熊烈火包围,身处炼狱之中。唐军执行战术,左右夹船绕战,倭军走投无路,舻舳不得回旋。战船变成火船,士兵只能跳江,苟延残喘之后,向着唐舰游去。

倭语夹杂汉语,整个白村江上,都是哀嚎求饶。此刻大局已定,唐军停止放箭,鼓手擂响战鼓,卫士鼓噪呐喊。槊兵聚集船舷,丈四长的马槊,刺杀船下倭兵,画面酷似捣蒜。

武康身为将军,对于人的死相,那是了如指掌。人死在水里,首先尸体下沉,直到沉入水底。尸体经过腐化,生成腐化气体,积聚某种程度,尸体才会上浮。

内脏的腐化速度,要比下半身快,所以浮尸浮起,上半身飘在水面,下肢泡在水里。女尸脸部朝上,因为臀部较大,后背重正面轻。男尸恰恰相反,后背轻正面重,是以脸部朝下。

船下倭兵被刺死,尸体沉入江底,后排倭兵跟进,迎接唐军马槊。他们没得选择,留在船上烧死,跳进江中溺死,游到船下刺死。唯一的活路,是艋艟放绳索,俘虏他们上船。

其实说白了,他们的命运,握在武康手中。而这个救世主,正与仁师将军,比赛射杀数量,没时间下命令。箭囊摸出羽箭,强弓拉成满月,搜索水中目标,最后羽箭离弦。

旗舰亲兵卫士,整齐报出数字,报到了一百零九。人都是盲从的,不知什么时候,鼓声呐喊停止,所有熊津士兵,都在有样学样。宽阔的白江上,数字不断累加,咆哮直冲霄汉。

漫天的火海中,倭军火船中央,有艘大唐艋艟,尚有行动能力。它是倭军旗舰,船身十分破旧,历史颇为悠久。昔年隋炀帝,三次征高句丽,都以失败告终。

此船是战利品,被高句丽缴获,送给倭国大王。倭王脑子秀逗,插手朝鲜半岛,派出远征海军。皇太子中大兄,便把这艘大船,赐给朴市田来津,作为倭军旗舰。

此刻船舱之内,跪着数十倭兵,气氛十分压抑。北方的主位上,跪坐两个年轻人,年岁十五左右。男的身穿紫袍,女的身着素衣,都是唐人打扮。

朴市田来津,跪两人面前,已然老泪纵横。右手握着匕首,声音哽咽发抖:“恳求川岛皇子,向熊津水师投降,一定要活下去。今日的战局,要想方设法,告知太子中大兄。”

他泣不成声:“我们倾全国之力,组建远征水师,在唐帝国面前,竟然不堪一击。老臣罪无可赦,无颜再回国内,只能以死谢罪。死前肺腑之言,恳请川岛皇子,转告给皇太子。”

齐明大王死后,中大兄不登皇位,以皇太子的身份,把持倭国朝政。川岛是其子嗣,以监军身份,跟随水师远征。旁边的小女孩,是同母妹明日香,悄悄跟过来的。

朴市继续哭诉:“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请转告太子,向唐帝请罪,无论什么条件,都要答应他们。同时派遣唐使,向唐国学习,全部都要学习。”

说到这里,表情严肃:“老臣十分担心,唐帝为了报复,会派大唐舰队,侵略我国本土。所以老臣建议,发动全国之力,构建防御措施,做到有备无患。”

川岛潸然泪下:“倭国与唐国,实力天差地别,岂敢再次挑衅。不过朴市将军,唐军的指挥官,是杀神武变之。他久经沙场,穷凶极恶,心狠手辣。今年二十八岁,是唐国的强硬派,不会接受投降。”

明日香垂着头,咬嘴着唇不言,模样泫然欲泣,娇躯瑟瑟发抖。早在倭国皇宫,听过武康凶名,本人嗜血成性,是唐国的杀神。曾在漠北草原,坑杀铁勒降兵,整整十三万众。

他也恨倭国人,援百济的陆军,被他俘虏之后,全部斩首示众。现在水师溃败,他已胜券在握,应该停止杀戮,打捞落水士兵。可他现在做的,是在赶尽杀绝,就算我们投降,也会被他处死。

朴市面如死灰,放下手中匕首,高举方形锦盒:“此乃太子所赐,齐明大王的黄袍,还有太子国书。只要展开黄袍,武康不会放肆。老臣方才所言,皇子定要转达,老臣感激涕零。”

说完放下锦盒,拔出锋利匕首,自刎脖颈而死。明日香忍不住,捂嘴嘤嘤哭泣。川岛仰头长叹,良久后站起身,扫视舱内侍卫,淡淡发号施令:“旗舰靠江行,向唐军投降。”

此刻白村江上,报数仍在继续,比赛仍在进行。武康搜索猎物,很快发现异常,倭军旗舰甲板,出现许多人影。数十个铁甲兵,手里举着铁盾,围成圆形防御。

中央有三个人,左边高举长矛,上面悬挂头颅。右边两跟木棒,撑着赭黄袍子,颜色黄中带赤。类似于土黄色,又像落日余晖,是皇帝专用色,只有李九能穿。

确实不敢放肆,射击李九圣袍,为大不敬之举,会被上纲上线。倭人终于放心,战船艰难开动,缓缓靠进江岸。溺水的倭国兵,都在大声呼救,有的抓住船桨,有的攀爬战船。

船上的倭兵侍卫,很快拉开弓箭,射杀溺水袍泽,保持旗舰航行。唐军不再报数,开始摇旗呐喊,你们自相残杀,我们强势围观。鼓励溺水倭兵,赶紧把船掀翻。

画面颇为喜感,武康嗤之以鼻,突然调转箭头,瞄准那首旗舰。利箭风驰电掣,左边持盾卫士,小腹被箭射中。伴随凄凉惨叫,丢弃手中盾牌,身体还没倒下,胸口再度中箭。

武康搭上羽箭,却没拉开弓弦,望着仁师诡笑:“你们老孙家,很擅长打倭人,仁师兄算一个。还有戚继光将军,孙立人将军,都是抗倭名将。反观我老武家,没能拿出手的。”

仁师呵呵:“孙姓和戚姓,可能源出同祖,这个我也赞同。不过纵观历史,此次白江海战,是汉倭首次交锋。戚继光和孙立人,历史从未记载,我也从未听说,还请变之释疑。”

武康笑而不语,这个不能着急,千百年后就会有。缓缓拉开长弓,瞄准黄袍右边,煞有介事的说:“纵观古今历史,武家没人名人。能拿出手的,估计只有家姊,名声也不太好。”

羽箭疾射而出,黄袍右边盾手,也是小腹中箭。仁师果断发射,完成心脏补刀,摇头晃脑道:“愚兄倒是觉得,皇后名声很好。听水驿公差说,那道罢造船诏书,是皇后劝谏的。”

貌似有些道理,前不久收公文:海东累年用兵,百姓困于征调,卫士战溺死者,堪称多如牛毛。李九颁布诏书,罢青州莱州等,三十六州造船所。遣司元(户部)官员,下十道慰问百姓。

其余的先不说,媚娘对于百姓,还是颇为爱护。最近这几年,不是征高句丽,就是讨伐百济。百姓深受其苦,特别沿海地带,必须休养生息。若无特殊情况,最近五年之内,不会再次东征。

不禁唉声叹气,北方的高句丽,到底何时能灭。郁闷挽起强弓,瞄准黄袍左右,继续射杀倭兵。亲卫不断报数,等到艋艟靠进,甲板只剩三人。举头颅的敌兵,举黄袍的男女,都在瑟瑟发抖。

亲卫放下钩锁,勾住倭国艋艟,两侧游艇出动。捆住他们的腰,亲卫齐声吆喝,把他们拉上船。钱顺拽出横刀,扯着嗓门咆哮:“不管你们是谁,我数三声之后,跪在将军身前,否则人头落地。”

川岛刚吐俩字,换来两个耳光,啪啪很是响亮,吓哭了明日香。亲卫齐喊闭嘴,钱顺再次怒喝:“之前的身份,和我没关系,现在的身份,就是我军战俘。乃翁开始数数,到底想死想活,你们自己选择。”

刚数到第二声,川岛拉着妹妹,扑通跪上甲板。高举手中黄袍,对着武康背影,大声哀求着:“我是川岛皇子,她是我女弟,明日香皇女。倭国太子中大兄,是我们的父亲,恳请将军开恩。”

武康置若罔闻,搜索溺水目标,继续搭弓射箭。川岛心如刀割,放低声音哀求:“我以监军身份,宣布我国水师,投降熊津舰队。恳请武大将军,扑灭白江大火,救助溺水士兵。”

短暂寂静后,亲卫放声狞笑,笑声十分放肆。钱顺简单审问,小心翼翼汇报:“此人头的主人,是倭军指挥官,朴市田来津,已自裁谢罪。此兄妹的身份,应该是真的,倭国书为证。”

武康没回应,重复射杀动作,亲卫狞笑更甚。火海还在蔓延,熊津全部卫士,都在刺杀溺者。不知什么时候,明日香崩溃了,突然怪叫爬起,意图冲向船头。

很快被控制了,平郎扬起横刀,川岛失声尖叫。钱顺赶紧阻止,明日香哀嚎着:“求你放过士兵,我们已经投降,将军不能杀降。他们都有父母妻儿,求大将军开恩,如果你能宽恕,我做什么都愿意...”

砰砰的磕头声,这萌妹子疯了,武康不闻不问,直到箭囊空空。阻止亲卫添箭,活动酸痛手腕,钱顺报出数据:“将军三百零二箭,命中三百零二人,孙将军亦如是。两位将军,例无虚发,标下佩服。”

武康看仁师,呵呵怪笑道:“三百零二人,我的恶趣味,已然得到满足。不如就此罢手,你我握手言和。当然了,若老哥不愿,那咱们继续,我奉陪到底。”

仁师哈哈大笑,长弓交给亲卫,半开玩笑道:“变之这声叔父,愚兄担当不起,比试就此作罢。愚兄五岁练箭,至今三十五年,变之年仅廿八,却能旗鼓相当,令人羡慕呀。”

武康赶紧谦虚,没啥好羡慕的,我是天赋异秉。一番商业互吹,仁师小声劝解:“确实差不多了,下令捞人吧。这些溺水倭兵,可以作为战俘,咱俩更好交差。”

仔细品味一番,貌似很有道理。武康微微点头,仁师发号施令,旗手传递旗语。卫士登时欢呼,按照以往惯例,开始歌功颂德:大唐威武,熊津道大总管,左奉辰武将军,威武...

整齐呐喊声中,艋艟卫士放绳,打捞溺水倭人。孙仁师说的对,这些倭人战俘,就是最佳缴获。按照行军惯例,战功的计数工具,是战利品和人口。

百济国乱成粥,不能俘虏百济人,那样不利于平叛。而这些倭国人,无关百济局势,全部押回大唐,上缴司戎交差。毛野稚子的头,朴市田来津的头,还有这对兄妹,应该可以交差。

搭眼眺望前方,鲜血染红白江,浓烟火光交织。无边热浪席卷,配合烈日阳光,天地犹如蒸笼。无数木板漂浮,到处旌旗战鼓,无数倭兵尸首,悉数沉入江底。

不禁哑然失笑,等到几天以后,尸体浮出水面,应该更加壮观。犹如大片浮萍,沿着白江南下,顺着熊津江,西流入黄海。或被海鱼吃掉,或被海水腐烂,永远湮灭在历史中。

中倭白村江海战,此刻落下帷幕,自己幸不辱命,取得辉煌战果。关于这场战争,史书记载不多,意义却很深远。把倭军赶回岛国,奠定了整个东亚,政治文化格局。

倭人吓破了胆,整整九百多年,窝在海外岛国,不敢挑衅华夏。直到明朝万历年间,丰臣秀吉侵朝,又被华夏教训,灰溜溜逃回去。后来的我大清,被摁地上摩擦,就是个大笑话。

此战对于倭国,也是意义深远。频繁派遣唐使,拜大唐为老师,大到政法制度,小到衣食住行,几乎照抄照搬。倭国由农奴社会,步入封建社会,叩开强国之门。

忽然想起上辈子,我的闺蜜李令月,特意转的视频。是历史记录片,讲述后世日本,考古防御土垒。据说是中大兄,就是天智天皇,在白江口失败后,为防唐朝侵略,发动全国之力,建造的防御措施。

各种水城烽火,囤积无数粮草,就像马奇诺防线,紧紧包围都城。不过非常可惜,没有派上用场,唐朝中枢机构,没派海军讨伐。在武康看来,是看不上倭国,侵略等于扶贫。

桀桀怪笑声,打断他思绪,仁师啧啧称奇:“快看倭国公主,天生一副媚骨,屁股大好生养,绝对适合变之。你家那么多妾,咱们出征之前,全都没有消息。听愚兄一句劝,没有子嗣不行,换小公主试试?”

这是个老流氓,武康翻起白眼,缓缓转身查看。十二岁的女娃,瑟瑟跪甲板,脖颈架横刀,臀部确实大。对视不到十秒,被鬼脸吓到了,眼泪哗的下来。

仁师幸灾乐祸,上下打量武康,咂咂嘴调侃:“变之这张脸,三分不像人,七分更像鬼。原本英武不凡,却被脸颊刀疤,活活的拖累了。这样媚的娘子,上缴太过可惜,到底要不要,你不要我要。”

武康无言以对,现在没有整容,刀疤也去不掉。鄙视孙仁师,干咳化解尴尬,看向川岛皇子:“你父亲中大兄,现在登基了吗,是不是天智大王?你是否有叔父,名叫中二兄?”

川岛略微错愕,赶紧拱手应答:“回武将军的话,家父尚未登基,以太子身份称制,所以没有称号。我有两个叔父,古人大兄叔父,大海人叔父,无中二兄叔父。”

那就可惜了,这么好的名字,竟然不抢注。武康沉吟片刻,吩咐川岛兄妹:“你们身为战俘,会随本将军,回大唐受审。我不为难你们,但是有条件,管好你国降兵。如果出意外,你会受惩罚,甚至丢性命。”

说完走向船舱,孙仁师马上跟随,冲钱顺使眼色。两人离开甲板,钱顺缓缓蹲下,威胁明日香:“从现在开始,武将军的起居,由你全权负责,包括暖床陪眠。”

明日香急促摇头,开口刚要说话,却被川岛捂嘴。钱顺瞟向川岛,见他脸有喜色,不禁嗤之以鼻:“你小子识时务,我们武大将军,是皇后的胞弟,圣人的妻弟,身份尊贵的很。”

俯视明日香,阴阳怪气说:“你这蛮夷公主,在乃翁眼里,狗屁都不是。最后警告你,别不识抬举,否则扔你下海。先改名钱香娘,若是服侍的好,估计能姓崔。现在跟我走,先沐浴更衣,今晚就侍寝。”

钱顺人模狗样,吩咐赵声等人,强行押去二楼。一楼指挥室,武康喝闷酒,扯着苦笑说:“我的老朋友,许敬宗相公,在监修国史。曾向我明言,我的全部战功,都被录入国史。”

孙仁师云里雾里,说这些做什么,莫名其妙的。武康邀他共饮,把玩酒杯说道:“请问仁师兄长,用那种办法,能让人的名字,彻底的消失?”

气氛开始沉寂,仁师冥思苦想,良久后小声说:“就像焚书坑儒,圣人亲自下令,将你史书除名。并且下封口令,不许野史记载,如此你的名字,就会彻底消失。只是愚兄不解,为何有此一问?”

因为我大武康,此时唐史有名,后世唐史无名。指挥白江口海战的,是右武威将军,熊津总管孙仁师。几杯闷酒下肚,懒得胡思乱想,爱咋咋地吧。不知陆军方面,破周留城了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