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武唐第一佞臣 > 第六十一章 中倭白村江海战

武唐第一佞臣 第六十一章 中倭白村江海战

作者:宝珠道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0:10: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龙朔三年(公元663年),秋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午时四刻。

朝鲜半岛熊津江,就是韩国的锦江,在其入海口位置,有条不宽的支流。大唐与新罗联军,习惯称其周留水。百济国的遗民,则称其为白江,或者是白村江,东南走向西北。

与熊津江交叉口,称之为白江口。白江上游东岸,矗立着周留城,是叛军的巢穴。熊津道大总管武康,接受刘仁轨建议,与军事骨干商议,定策直捣黄龙。

左骁卫中朗将、熊津都督刘仁愿,右武威卫别将杜爽;行军长史袁公瑜,带方州刺史刘仁轨,新罗王金法敏等,率领联军六万,向周留城猛扑。

八月初二辰时,武康下达总攻令,战斗准时打响。唐罗联军从陆路,三面突进周留城,战场激烈又血腥。仁愿身先士卒,公瑜亲临前线,卫士舍生忘死。无数浴血奋战,虽然有胜有败,却是有进无退。

截止八月十一,城外大小据点,基本全部拔除。数不尽的壕沟,所有防御工事,或填平或摧毁。百济倭国守军,或当场格杀,或大队投降,联军兵临城下,周留城告急。

武康力排众议,派使者持黄钺,下达了杀俘令。命令陆军部队,仔细甄别俘虏,善待百济战俘,格杀倭国战俘。血腥屠杀开始,仅仅不到五天,七千倭兵被杀,鲜血浸染大地,人头铸造京观。

其实没得选择,驻扎百济半年,已经心知肚明。朝廷全部官员,视倭国为蛮荒,不会讨伐倭国。既然不能亡国,那就大杀特杀,因为倭国民族,打的他们越疼,他们就越老实。

倭水军总指挥官,大将朴市田来津,倭国第一猛将。与副将毛野稚子,大庐原君臣等,接到周留告急,决定渡海支援。从济州岛出发,进入熊津江口,意图开进白江。

武康得到情报,乐的笑出猪声,想给朴市磕头,感谢你的配合。不过话说回来,战略意义上说,他也没得选择。周留贼巢,三面环山,西靠白江,山峻溪隘,易守难攻。

尽管唐罗联军,从东南北三方,死死包围城池,短期却不能克。对于百济来说,只要能够保证,周留白江航线。就能从熊津江,得到倭国支援,从而据险固守。

所以白江航线,某种意义上说,维系周留存亡,是唯一的生命线,倭军誓在必争。同时周留城内,倭国陆军的数量,还有两万左右,他也必须顾及。

武康与仁师商议,很快作出应对,命令熊健舰队,满帆全速航行。于八月十二日,提前抵达白江。重整海战阵型,派出先头舰队,打算以逸待劳。

在八月十三日,倭国水师抵达,立刻发起进攻。可惜首战不利,败给先头舰队,被迫退出白江。仁师接到命令,率领先头舰队,返回中军本阵,登上平倭旗舰。

在旗舰指挥室,听完仁师汇报,武康笑开了花。日本水师士兵,着甲率相当低,都是皮甲和竹甲。只要极少军官,才能装备铁甲。还有他们的武器,多为制式短刀,长矛少的可怜,长度不及马槊。

还有他们的战船,不能称之为战船,渔船还差不多。实在想不明白,到底哪来的勇气,插手朝鲜事务,挑战大唐舰队。战争打的是装备,单靠满腔热血,是远远不够的。

就在今天清晨,接到游艇报告,倭军全部战船,再度进入白江。武康传令战备,来到楼船甲板,手驾着望远镜,观察对面动态。就见渔船掩江面,旌旗遮天蔽日,正试探着靠进。

武康呵呵冷笑,手指轻敲船舷,煞有介事的说:“倭军有些犹豫,这样肯定不行,咱们帮帮他们。传令熊津舰队,摆出火钳阵型。相信此战过后,咱们兄弟两个,就会火前留名。”

仁师错愕片刻,小心翼翼劝解:“那样太过冒险,咱们熊津舰队,实力稳占上风。只要稳扎稳打,截断倭国支援,孤立叛军巢穴。只要周留城破,就能取得胜利,何必铤而走险?”

武康摇摇头,语气很坚决:“咱们的平倭号,还有我的头颅,对于他们来说,就是致命诱惑。敌帅心知肚明,只有拿下旗舰,才能反败为胜。俗话说的好,舍不得孩子,套不住饿狼,执行命令吧!”

仁师瞠目结舌,近乎咬牙切齿:“苏将军曾说过,变之日常沉稳,可是上了战场,就会变成疯子。之前我还不信,现在我才发现,你比疯子更疯。属下这就传令,引来饿狼之后,希望打死饿狼,不要沦为狼粪。”

旗语快速打出,楼船桅杆旗手,火速传达军令。不到半刻钟,艋艟战舰出动。沿着旗舰两翼,紧靠白江两岸,鱼贯向前航行。就像彪形大汉,向着正南方向,缓缓伸出双臂。

而大汉的胸膛,旗舰傲然而立,前方空无一物,把要害给敌方。在旗舰的后面,是舰队运粮船,没有战斗力。舰队摆出的阵型,就像张开的火钳:钳柄是粮船,中枢是旗舰,钳臂是战舰。

阵型布到一半,敌阵山呼海啸,倭兵摇旗呐喊。倭船马力全开,沿着空旷江面,像把锋利尖刀,直刺旗舰而来。此乃剜心战术,集中全部力量,冲到旗舰跟前,全力登上旗舰。

然后展开接舷战,控制了楼船,俘虏了指挥官,就能反败为胜。目前情况看来,敌我双方战术,执行的很彻底。艋艟靠岸前行,倭船直奔心脏,双方很快擦肩。

唐军马上放箭,江面下起箭雨,倭军也不示弱,各自弩箭反击。他们手握盾牌,保护摇船水手,全速冲向旗舰。仁师传下军令,不到半刻钟,唐军箭雨稀落。卫士躲女墙后,从垛口射飞箭。

呐喊震耳发聩,武康置若罔闻,扯着嗓门大喊:“白村江大海战,中倭首次战争,决定东亚霸权,关系东亚格局。如果此战胜利,会将倭国势力,逐出朝鲜半岛。粉碎其大陆梦,让其滚回岛国,瑟瑟发抖几百年。”

陡然转头,直视仁师:“如果此战失利,我们大唐势力,只能退出朝鲜。武康和孙仁师,就是民族罪人,就是历史垃圾。你我兄弟两个,再也没有颜面,去见大唐父老。纵身跳入白江,身死以谢民族,就是唯一选择。”

仁师五官狰狞,咆哮着回应:“你说的这些,我听不太懂。但是我保证,只要你跳江,我绝对跟随。如果此战失败,粮船落入敌手,陆军也会覆灭。无论圣人或朝廷,都不会放过你我,回去也是死,不如直接跳江。”

武康放声大笑,注视远方敌船,再次发布命令:“所有楼船斗舰,别动用抛石机、绞车弩,只用弓箭射击。让倭国人接舷,再放他们上船,要给他们希望。”

仁师拿出小旗,快速打出旗语,命令层层传递。绞车弩上膛,抛石机准备,拍杆高高扬起。仁师陡然转身,大声吩咐钱顺:“传令旗舰亲卫,放倭国人上船,在甲板上绞杀。”

卫士鱼贯出舱,爬上二楼三楼,藏在女墙之后,架起两圈弓箭。楚神客和平郎,率领婺营亲卫,以及孙仁师亲兵,全部来到甲板,守在车弩之后。前排横槊向外,中间是陌刀手,中央是跳荡兵。

火钳的两条钳臂,还在继续延伸,倭国大小战船,也在继续突进。弩箭你来我往,倭兵不断中箭,尸体坠落江中,殷红蔓延四周。他们确实英勇,拼着老命划船,荡起无数水花。

距离不到百米,斗舰开始发威,阶梯形的构造,台阶站满卫士。旗手打出旗语,战鼓同时擂响,漫天箭雨齐射,密集火力交织。居高临下之势,台阶立体攻击,盾牌防御大降。

动能推动箭头,刺穿皮甲竹甲,呐喊夹杂哀嚎,噪音直冲云霄。最靠前的倭船,已经没了活人,斜在航道中央。倭人开始疯狂,盾牌兵做掩护,水手迎着箭雨,跳上前方死船,继续划桨冲锋。

大概百米距离,倭兵不再反击,盾牌护在甲板。面对斗舰攻击,每当前进一步,就会留下尸体。战船插满箭矢,尸体如同刺猬,冒出无数血沫。

武康极目远眺,觉的画面搞笑,好大的“川”字嘛。艋艟靠岸缓行,组成左右两笔,中间那笔很粗,是倭国的战船。它不断抛尸体,笔画不断加粗,江面不断缩小。

画卷美不胜收,武康目不暇接,笑意愈发诡异。由衷的希望,川字中间那笔,布满整个白江。既然摆出口袋,装的东西越多,收获也就越大。倭国的同志们,我的胃口很大,你们多多益善,赶紧过来送死。

不知过了多久,仁师忽然呐喊,伴随巨大声响,倭船已经接舷。武康罩上面具,上身只露双眼,托着竹筒望远镜,继续观察战局。无数流矢飞过,大多钉在船头,少数叮咬铠甲。

倭军士气大振,贴在旗舰周围,架起接舷云梯。倭将毛野稚子,头顶罩着铁盾,扯着嗓门咆哮。无数倭兵勇士,右手握着短刀,左手攀爬云梯,嘴里喊着口号。

每次利箭齐射,至少十多个倭兵,跌落云梯坠江中。武康扫视船下,发现有趣的事,眼前这些倭人,并没有剃头发。受大唐的影响,他们发型装束,全都类似唐人。

旗舰上的卫士,都在严阵以待,对于船舷云梯,也都视若无物。他们接的命令,是绞杀登船敌兵,不是掀船舷云梯。只有敌兵登船,才能绞杀他们,所以不掀梯子。

就像大片《血战钢锯岭》,悬崖上的绳梯,日军不会毁坏。一来没有意义,就算烧毁破坏,美军还会再架。二来没有必要,日军战术目的,是大量杀死美军。上来才能杀死,与其破坏绳梯,不如养精蓄锐。

倭将毛野稚子,见到登船成功,再次发号施令,改变攻击策略。箭兵负责掩护,压制楼船火力;盾兵攀爬云梯,盾牌格挡流矢;刀兵紧随其后,嘴里咬着刀背,双手攀爬云梯。

越靠近船舷,毛野稚子越激动,咬在嘴里的刀,几乎硌掉牙齿。心里有着奢望,只要俘虏指挥官,唐军就群龙无首,势必陷入瘫痪。同时利用旗舰,攻击两侧斗舰,就能扭转战局。

心中不断祈祷,踏上甲板那刻,差点淌出热泪。犹如猛虎出笼,高举手中战刀,带头绕过盾兵。很快瞠目结舌,对面的大唐卫士,铁铠耀眼夺目,长槊一丈又三。

槊墙陡然推进,倭兵的短战刀,只能被动挨打。无数哀嚎响起,伴随唐军抽手,带出无数血线。毛野稚子运气好,宝甲护住了身体,趁着槊兵抽手,提着战刀冲锋。

忽然槊兵身边,涌出大量陌刀手,六尺长的陌刀,接手攻击罅隙。陌刀如墙刺杀,毛野稚子的战刀,无力落上甲板。肚皮已被刺破,身体颓然摔倒,右耳贴着船板。

身体开始抽搐,目光锁定船头,那个金甲将军,是唐军指挥官。距离不到两丈,我却毫无机会,取他项上人头。忽然视线被挡,是张狰狞鬼脸,眼球高高凸起。这是奴隶浅野,十岁就跟着我,到如今三十年。

陌刀兵抽身,跳荡兵出列,然后手起刀落,砍掉浅野头颅。又有倭兵登船,槊墙再次推进,还是相同套路,杀戮机械重复。头颅越来越多,毛野看着浅野,血水漫过眼角,视线逐渐模糊。

不知什么时候,跳荡左手举盾,开始清理甲板。拎起无数头颅,用力扔到船下,包括浅野的头。毛野强打精神,再望金甲背影,好像自始至终,他都没有回头。忽然闪过阴影,感觉脖颈清凉,彻底失去意识。

顶楼箭雨压制,跳荡弯腰抬尸,全部丢下旗舰。钱顺拎着头颅,来到武康身边,扯大嗓门汇报:“这个脑袋的主人,穿着最好的盔甲,应该是倭国大将。”

武康接过头颅,看着狰狞丑脸,貌似死不瞑目。不禁嗤之以鼻,经过仔细辨认,确定是毛野稚子,随手丢到脚下:“当初就是他,率兵入侵新罗,夺取了奴江城。你装在盒子里,等到海战结束,给金法敏送去。”

钱顺高声应诺,仁师双手成喇叭,伏在武康耳边:“旗语传递消息,火钳延伸完毕,鱼虾已经饱和。请武将军下令,重型武器发射,阻断倭兵退路。”

武康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片刻,无奈的点点头。火钳里的战船,应该不到六百,还有三百余艘,已经吃不下去。感觉真的可惜,再有百十战舰,就有绝对信心,全军覆没他们。

旗语层层传递,火钳尾部艋艟,舰长声嘶力竭。小型牵引抛石机,弹兜装上酒坛,炮长打出令旗,炮手猛拽炮梢。完美的抛物线,酒坛砸上倭船,登时四分五裂,桐油洒满船舱。

桐油这种东西,无论古代近代,都是战略物资。唐军用的火箭,是破布泡桐油,点燃后再发射。特性类似汽油,用水不能泼灭,还会越泼越旺。

此刻漫天箭雨,秒变绚丽烟火,引燃敌船桐油,火海瞬间生成。所谓火攻烧船,是大唐海军部队,海战的老套路,也是有效的套路。孙仁师提出火攻,武康也想试试,来个火烧赤壁。

火钳尾部起火,白江拦腰截断,成功扎紧口袋。艋艟不理钳内,集中全部火力,阻止袋外救援。旗舰的抛石机,同样发射油坛。卫士点燃弩矛,架在绞车弩上,引燃前方倭船。

唐军居高临下,火箭顺势而下,比流星雨更壮观。计划已经达成,火钳内的倭船,首尾全部起火。现在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等待火海蔓延。

武康拿下面具,手指轻敲船舷,打开羊皮酒袋。咕咚连灌三口,随手丢给仁师,开始欣赏美景。平静的江水,燃烧的火海,完美的契合。

倭军的盔甲,大多是竹甲,类似于藤甲。用油漆浸泡,据说刀枪不入。可它致命弱点,就是不能防火,甚至助长火势。此刻得到应验,无数火人挣扎,跳入白江之中,或溺死或烧死。

倭军垂死挣扎,也用火箭反击,把武康逗乐了。可怜的倭国人,我在江上玩火,不怕引火烧身,是有所依仗的。唐军各种战船,无论楼船斗舰,还是艋艟海鹘,都用生牛皮包裹。

除了游艇以外,全部都能防火,火箭不能引燃,除非泼上桐油。倭军反击不成,彻底陷入癫狂,撑船撞击旗舰,想要同归于尽。武康笑出猪声,倭国常用套路,神风自杀行动。

可惜没有卵用,不会给你机会。这些冲锋战船,或被火箭引燃,或被飞石砸碎,或被弩矛刺穿。不知过了多久,终于有三艘船,冲出火海包围。水手呶呶怪叫,疯狂的摇船桨,发誓撞击旗舰。

距离两丈之内,拍杆开始发威,依靠强大动能,狠狠拍了下去。就像个苍蝇拍,其中两艘倭船,水手全部拍死,船身直接拍翻。哨长沉着指挥,卫士整齐呐喊,拍杆再度升起。

它是近战武器,可以理解为,大号苍蝇拍,倒置的抛石机。依靠人力牵引,敌船靠进之时,用来拍沉敌船。倭国的小型船,只要被拍到,就得底朝天。

那艘漏网的船,终于撞上旗舰,只是轻微晃动,就没有然后了。强弓劲弩齐射,大概三十倭兵,全部死于非命。武康嗤之以鼻,我给你们机会,你们却不中用呀。

低头注视火海,忽然扯出狞笑,取长弓淡淡道:“仁师老兄,亮出你的弓箭,咱们玩个游戏。从现在开始,到海战结束,水里的倭兵,比谁射的多。如果你输了,叫我声大哥,如果我输了,叫你声叔父,敢不敢比呀?”

孙仁师跳了脚,搭箭拉弓叫嚣:“乃翁会怕你吗,顺子你来见证。不过先说好了,只能射杀活的,死人头不算数。我说小弟弟,准备好了吗,等我喊到三,咱们就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