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武唐第一佞臣 > 第五十三章 猜测预言皆应验

武唐第一佞臣 第五十三章 猜测预言皆应验

作者:宝珠道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0:10: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龙朔元年(公元661年),冬十月初十,辰时两刻。

洛阳宫紫薇城,四品以上官员,齐聚乾阳殿内,召开批斗大会,李九亲自主持。右武卫大将军,同安郡公郑仁泰,在漠北全军覆没。此为开国以来,打的最大败仗,必须严肃处理。

御史大夫杨德裔,嘴炮火力全开,列数仁泰罪过。根据唐律推科,理应判处绞刑,至少革职查办。杜君绰李孟尝,联合玄武朋党,与其针锋相对。漠北突降雪暴,并非人力可控,仁泰何罪之有?

李勣和许圉师,显然置身事外;许敬宗和李义府,表示事不关己;武康兴致缺缺,你们爱咋咋地。今天该他执勤,身着明光铁铠,手拄千牛长刀,站在台阶左侧。

神情异常严肃,两耳屏蔽噪音,双眼目不斜视。你们随便怼,不演全武行,我就不会管。昨天去找皇后,汇报颜宾楼情况,乐的她眉开眼笑。郑仁泰的效忠,犹如雪中送炭,有了军方支持,屁股更加稳固。

余光扫视宫殿,思绪飘去九霄,武康开始冥想:屁股和脑袋,谁决定着谁。昔日项羽破秦,见阿房宫宏伟,大骂始皇奢靡,防火焚烧阿房。然而没过多久,他也建座大宫,规模不输阿房。

脚下的乾阳殿,是隋炀帝建造,李二攻破洛阳,也是颇为震惊。指着大殿骂杨广:显耀自己的奢靡,穷尽人世的欲望,国家能不灭亡吗。于是焚烧乾阳殿,向老百姓表示,伟大的李世民,比隋炀帝高尚。

然而贞观三年,他就自打自脸,想重修乾阳殿,被众大臣阻止。贞观十一年,他始幸紫微城,听说武家二娘,芳龄只有十四,生的花容月貌。于是起了色心,收媚娘入后宫,封了个武才人。

得到美人后,又想修乾阳,又被人阻止。直到显庆元年,其接班人李九,帮他完成夙愿,重建造乾阳殿。由此得出结论,屁股决定脑袋,古往今来如是。烧前朝的宫,是引以为戒;建自己的殿,是理所当然。

时间匆匆溜走,批斗大会结束,李九力排众议,下诏法外开恩。老狐狸郑仁泰,从右武卫大将军,降为左武卫将军。勋级爵位不变,再罚半年俸禄,在家闭门思过。

正三品变从三品,上将变成中将,还是太便宜他。一万四千精锐,因他贪功冒进,死于自相残杀,幸存的八百人,靠吃人肉求生。这种酒囊饭袋,就该一撸到底,省的害人害己。

处理完郑仁泰,朝会继续进行,商讨铁勒问题。最终中枢决定,左骁卫大将军,郕国公契苾何力,为铁勒道安抚使;左卫将军姜恪,铁勒道安抚副使,再次行军漠北,安抚铁勒九姓。

宰相起草诏书,李九御笔朱批,当场下发兵部。礼部选择吉日,太庙祷告之后,兵部授予黄钺。将军拿到公文,领取相应装备,走完全部程序,就能征发府兵。

军国大事结束,李九想去狩猎,大殿反对如潮。文官纷纷劝谏,狩猎劳民伤财,陛下身体欠佳,恳请三思后行。武康恨的牙疼,我姐肚里有球,跑出去浪什么,待在家不好吗?

况且临近年关,冬至日大朝会,元日的大朝会,各种祭祀盛会,还有上元佳节。大大小小活动,我要贴身护卫,已经累成二哈。现在又想打猎,增加额外工作,难道我累成京巴,你才心满意足?

李九力排众议,所有反对无效,群臣无计可施。经过商议决定,十月二十出发,地点选在陆浑,就是河南嵩县。可他还嫌不够,难得出去狩猎,必须梅开二度,再加上非山吧。

非山就是嵩山,也在嵩县境内。群臣唉声叹气,朝会结束之后,三五成群离开。武康追上刘审礼,给他偃月刀图纸,您是将作监大匠,给兄弟开个小灶,打造几把偃月刀。

刘审礼翻白眼,图纸装进算袋,直接拂袖而去。武康浑不在意,咱俩可是狱友,不要这么高冷。这时发现前方,有人大步流星,身材异常魁梧,只有一只耳朵。知道此人是谁,立刻迈步追赶。

契苾脚步匆匆,走到则天门外,听到身后呼喊。声音不太熟悉,于是转身查看,是个铁甲大汉。错愕片刻,拱手见礼,声音粗犷:“左骁卫契苾何力,见过武大将军,不知有何指教?”

指教不敢当,我挺稀罕你,咱俩唠唠嗑。武康躬身还礼,笑容人畜无害:“你我半年未见,甚是想念将军,可否结伴而行?关于铁勒九姓,有些问题请教,还请不吝赐教。”

契苾欣然应允,两人联袂而行,边散步边闲聊。半刻钟过去了,气氛依旧和谐,武康暗松口气。上次行军燕然,天山坑俘甚众,其中包括契苾族人。怕他心生芥蒂,特意缓和关系。

对于契苾何力,武康心有好感,他作战勇猛,且忠心耿耿。那是贞观时期,他被铁勒俘虏,自割左耳明誓,永不背叛大唐。李二为赎回他,与薛延陀和亲,下嫁新兴公主。

契苾得以回朝,拜右骁卫大将军,更加忠心不二,为大唐征战四方。等到李二驾崩,他和阿史那杜尔,竟想自杀殉葬,永远侍卫陵寝。李九派人告知,太宗有遗旨,不许他们殉葬,二人这才作罢。

契苾对于武康,同样也有好感,许州连败众将,令人击节赞赏。平时作风低调,一旦上了战场,秒变头号疯子,既能统帅三军,又能前线拼杀。他们是同类人,自然惺惺相惜。

离开紫薇城,开始谈正事,武康淡淡道:“事实已经证明,单靠铁血镇压,不能解决叛乱。请恕武康冒昧,关于铁勒九姓,将军有何看法?此次漠北行军,采用什么策略?”

契苾考虑良久,说出心中想法:“铁勒人反叛,酋长是祸首。不用大动干戈,我选五百精骑,直接进入天山,告知九姓部落:国家知汝皆胁从,赦汝之罪,罪在酋长,得之则已。”

武康瞠目结舌,这是单刀赴会,你的胆子真大。深思熟虑许久,点点头说道:“有七成可能,部落临阵倒戈,自发擒拿酋长,交给将军处理。砍了老酋长,选举新酋长,迎来暂时安定。”

着重强调暂时,武康言辞凿凿:“大唐突厥争锋,铁勒夹在中间,必须做出选择。他们选择正确,出兵协助大唐,共同打击突厥。他们劳苦功高,可朝廷赏赐少,都护府还克扣,他们肯定不满。”

两人停下脚步,契苾何力沉思,武康滔滔不绝:去年十月上旬,思结遭遇雪灾,叶护前来借粮。燕然都护府长史,不仅不借粮,还百般嘲讽。刘审礼得知,立刻报告朝廷,所幸处理及时,没有酿成大祸。

将军你也知道,九姓的生存手段,是游牧和狩猎。都护府的官员,在交易过程中,压价九姓货物,提价汉民货物。交易的不公平,九姓人被压迫,才是叛乱根源。

武康窃以为,本朝对外策略,相比太宗时期,明显强硬很多。若想彻底解决,必须把都护府,迁去九姓境内。保障他们利益,让其高度自治,才能长治久安,将军以为然否?

契苾不置可否,良久淡淡说道:“迁徙都护府,牵涉的太多,恐怕很艰难。变之的意思,是让我上书,这个可以考虑。此去漠北安抚,我会仔细调查,班师后再说吧。”

武康欣然道谢,离开紫薇城,各回自己家。按照史书记载,明年或者后年,九姓会不断叛乱。直到燕然都护府,迁徙到回纥牙帐,改名瀚海都护府,漠北才彻底安定。

着急也没用,顺其自然吧,历史的进程,不因人改变。接下来的日子,享受腐败生活,白天练武工作,晚上投喂妻妾。计算好安全期,仗着身强力壮,尽量雨露均沾。

十月十七日,契苾何力出发;十月二十日,武康陪皇伴驾,嵩县参与狩猎;十月三十日,圣驾回洛阳。十一月中旬,各自祭祀活动,忙的脚不沾地。

浑浑噩噩过日子,送走元日上元,迎来龙朔二年,期间有喜有忧。喜的是经常进宫,带着妻女陪皇后,看着她肚子凸起。忧的是武顺作妖,所有证据表情,她和李九勾搭了。

他们很放肆,偷情的地点,转移到后宫。武康万分纠结,数次拜访武顺,言语旁敲侧击,就差直接挑明。可惜没有卵用,偷情还在继续,她是不安分的。实在搞不明白,她是没有听懂,还是装作不懂。

无可奈何之下,决定暂时保密,媚娘挺着肚子,不能影响心情。等产下李旦,做完了月子,再商量对策。实在不敢去想,她得知真相后,会伤心到什么程度。

龙朔二年正月,斯都督卑路斯,被立为波斯王。李九再次秀逗,召集百官商议,决定大改官名。群臣每天开会,商量半个多月,终于确定官名,诏书颁布天下。

门下省为东台,中书省为西台,尚书省为中台,御史台为宪台;侍中为左相,中书令为右相,仆射为匡政,左右丞为肃机;尚书为太常伯,侍郎为少常伯,御史大夫为司宪大夫。其余二十四司,九寺和七监,全部改名号。

南衙十六卫中,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监门卫,名字保持不变。左右武侯卫,改左右金吾卫;左右骁骑卫,改左右骁卫;左右千牛府,改左右奉辰卫;左右屯卫,改左右武威卫;左右领军卫,改左右戎卫。

就拿武康来说,从左千牛大将军,变左奉辰大将军,职能和俸禄不变。有时不禁会想,贞观年的金吾卫,永徽年的千牛卫,都是来搞笑的,根本查无此名。

北门左右屯营,有了正式编制,为左右羽林军。等到三月初二,天上掉了馅饼,李九颁下诏书,武康检校左羽林。既管左奉辰卫,又掌左羽林军,沦为保镖头目。

定个小目标,掌握左羽林,拉拢右羽林,以后搞政变,帮媚娘上位。转念想一想,觉的不可能,检校右羽林的,就是契苾何力。他是李九的拥趸,不会听我的,不会帮媚娘。

兴奋不到三天,噩耗从天而降:浿江道大总管,司戎太常伯,同东西台三品,老战友任雅相,病逝于辽东。武康心如刀割,首次西征突厥,与他并肩作战。

曾听老师说过,雅相担任大将,从不推荐亲戚、故吏从军,而是让朝廷补授。他常常对人说,官职不论大小,都是国家公器,岂可私相受用。卖官鬻爵的李义府,应该像他学习啊。

李九赐谥号敬,追赠荆州都督,同时罢朝三日,命令百官哭丧。去他的灵堂前,哭着朗诵悼词,缅怀任老先生。武康找到杨炯,给两贯润笔费,请他操刀写词。

不禁暗自庆幸,同僚们都知道,我的文才不高,找人代写祭文,谁都不会在意。当初穿越大唐,若走剽窃路线,此刻肯定露馅。能写千古名篇,却不能写祭文,忽悠二傻子吗。

雅相丧事结束,又有噩耗传来:沃沮道大总管,左骁卫将军,白州刺史庞孝泰,战死在平壤蛇水。庞孝泰老将军,他十三个儿子,五千白州卫士,全部以身殉国。

昔日在颜宾楼,武康和行俭预测,此刻得到应验。李淳风的预言,也全部应验了,两员大将死辽东。契苾何力班师,任雅相病逝,庞孝泰战死。剩下刘伯英将军,已然独木难支,北线土崩瓦解。

而上个月初六,猪队友新罗人,才把军粮送到。我老师苏定方,就算本领再大,在这种情况下,也不能克平壤。解除平壤包围,南线班师回国,已经板上钉钉。

此次东征战役,不仅损兵折将,还没达到目的。虽然斩获很多,却已宣告失败,高句丽逃过一劫。其根本原因,是铁勒叛变,是天山坑俘。武康恨的牙疼,如果我是主帅,就算住在漠北,也要稳住铁勒。

武康再花两贯,找杨炯买祭文,去吊孝庞将军,哭的稀里哗啦。将军战死沙场,儿子全部阵亡,值得三跪九叩。等到丧事结束,接到朝廷命令,完成将军遗愿:泰生于白州,死当归白州。

派千牛备身三人,备身侍卫二十人,杨再思为队长,护送孝泰头颅。前往广西白州,遵守他的遗愿,葬颅在云飞嶂。武康查询舆图,所谓的云飞嶂,在广西博白县,海拔八百多米。

送部下离洛阳,千叮咛万嘱咐,此行路途遥远,警惕岭南瘴气,千万注意安全。目送队伍离开,回道政坊家里,喝上几杯水酒,开始唉声叹气。

设身处地想想,也能理解孝泰。如果五千家乡兵,跟我征战沙场,假如全军覆没,我也没脸独活。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再也没有面目,去见家乡父老。

处理完糟心事,三十二十上午,宰相李义府上书,建议返回长安,离开的太久了。当日下朝后,武康集合亲卫,各自收拾行囊。钱顺平郎领队,护卫小晴母女,以及各自家眷,即刻返回长安。

自己带着赵声,跟着李九旅游,先去河北县,再幸蒲州城。仪仗继续西行,四月初一,回到长安。没消停几天,再次召开朝会,商议重建蓬莱宫,也就是大明宫。

李九犯有风疾,太极宫地势低,空气十分潮湿。洛阳呆到舒服,回长安头就疼,这个真不能忍。大明宫的修建,再次提上日程,准备举全国之力,大兴土木建宫殿。

司稼少卿梁孝仁,将作大匠刘审礼,全权负责监造。首先要确定,蓬莱宫诸门,各殿亭的名字。群臣各抒己见,武康继续沉默,这些琐碎小事,懒得发表意见。

熬到朝会结束,骑马回修真坊。来到永安胡同,看见自家门外,停着皇后马车。不禁皱起眉头,再有三个多月,就要生孩子看。挺着个大肚子,不在宫里休息,乱跑什么呀你?

大门敞开着,气氛很压抑,钱顺接缰绳,赵声去汇报。小晴匆匆而来,神色颇为慌张,拉武康去后院,压低声音问:“阿姊突然来访,看着心事重重,发生了什么事?”

不祥预感萦绕,难道那件事,东窗事发了,应该不会吧。武康微微摇头,不再胡思乱想,跟媳妇去后院。宫人八两作揖,柔声细语的说:“皇后有吩咐,将军一人进屋。”

武康心头更沉,投以安心眼神,迈步走进厢房。见到皇后起身,赶紧过去搀扶,两人四目相对。不到半分钟,她突然变了脸,贝齿紧咬朱唇,泪水簌簌滑落。

这可如何是好,正要开口安慰,媚娘开始哭诉:“昨日元姊入宫,却没有来找我。李德官汇报说,她去了淑景殿,圣人也在那里。整整半个时辰,她才离开寝宫,他们干了什么?康郎你告诉我,他们干了什么?”

媚娘情绪崩溃,伏在他的怀里,哭的泣不成声。武康苦笑连连,轻轻拍她后背,一时哑口无言。他们在干什么,傻子都会知道。这俩杀千刀的,就不能隐蔽些,会不会偷情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