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武唐第一佞臣 > 第四十四章 将军三箭定天山

武唐第一佞臣 第四十四章 将军三箭定天山

作者:宝珠道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0:10: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龙朔元年(公元661年),夏六月朔日,末时三刻。

蒙古国前杭爱省,杭爱山东南山麓,翁金河上游源头,十八万大军对峙着。九姓铁勒各部,派出十二勇士,阵前四百米左右,公认的安全距离,开始了作死挑衅。

然而俗话说的好,咬人的狗不叫唤,叫唤的狗不咬人。在武康的眼里,他们色厉内荏,是不自信的表现。同时也印证猜测,铁勒兵战心不坚,就是游行示威,各部落互不统属。

不过话说回来,别人上门欺负,必须还以颜色。武康挽三石弓,搭破甲木羽箭,欲射杀挑衅者。却被仁贵阻挡,让其坐镇中军,指挥本次战役。老薛率亲卫队,包括婺营薛营,共计六百精骑,负责查漏补缺。

武康接令收弓,调动婺营亲卫,并交代楚神客,听从老薛指挥。转马返回中军,忽听雷霆咆哮,立刻调转马头。十二铁勒勇士,一人中箭坠马,战马原地打转。

还没反应过来,又是震天呐喊,前后不到十秒,又有敌骑坠马。其余铁勒骑士,吓的胆战心惊。不理同伴生死,不管战马金贵,立刻调转马头,狂奔回归本阵。

不到半分钟,三箭射三勇,老薛好样的。主帅如此勇武,卫士振臂高挥,士气瞬间爆棚。蝴蝶效应发威,此消彼长之下,敌阵鸦雀无声。十二个挑衅勇士,是各部的佼佼者,瞬间被秒杀三个,简直太伤士气。

薛仁贵收长弓,拔出方天画戟,用望远镜观瞧。武康哑然失笑,快速回归中军,来到圆阵中心。此刻信心爆棚,刚才的小插曲,再添两成胜算,心有八成把握。

跟随苏定方出征,都是听令行事,从没部署指挥过。老薛够意思,给了指挥权,颇有些紧张。没有羽扇纶巾,也不嬉皮笑脸,只是衷心希望,樯橹灰飞烟灭。

大概半刻左右,主帅传来命令,即刻开始进攻。老薛也很仁义,送回了望远镜,可以如虎添翼。武康看漏壶,吩咐秦长史:“右虞侯军,右厢前军,左厢左军,前弩出击。擂响战鼓,浮箭半寸,中军息鼓。”

秦长史立刻调度,三个中军传令兵,骑毛驴通知外围。沿着圆形驻队,延伸六排通讯,连接六厢方阵,酷似太阳光芒。排内每隔三丈,站着个传令兵,类似篱笆站桩。

首位传令兵,跑步传军令,再回归原位。二位通知三位,如此依次传递,就像击鼓传花。军令传给厢军,厢军内部传递,卫士整装待发,静等进攻擂鼓。

专业传令兵,跑速必须快,有体力耐力,口才必须好。吐字要清晰,若传错军令,被军法斩首。传令兵的脚下,画方形区域。除了传递军令,必须呆在圈里,否则也会砍头。

进攻战鼓擂响,三厢弩队出击,其余按兵不动。冷兵器的战争,不像影视剧里,将军大喊冲鸭,士兵拎着刀枪,嗷嗷冲锋陷阵。那纯粹瞎胡闹,若是那种套路,本军灰飞烟灭。

各个不同兵种,如何排兵布阵,如何攻守兼备。什么时候进攻,哪种方式进攻,都是有讲究的。总体上来说,弩队先出击,因为射程最远,可以先声夺人。

根据弩种射程,伏远弩队在前,擘张弩队在后,接着是角弓弩,最后是单弓弩。庞大的绞车弩,由于太过笨重,操作过于复杂,只适合攻城,不适合野战。

伏远也是重弩,底部安装车轮,每弩配六个兵。两个强壮卫士,背两囊竹弩箭,拉纤拖动伏远。两卫士转盘拉弦,一卫士负责上箭,一卫士负责发射。

弩队步步推进,武康收望远镜,扭头看向漏壶,视线锁定浮箭。所谓的漏壶,是计时工具,类似于钟表。三级楼梯结构,放着四个铜壶。壶底开水孔,上壶中的水,滴入下壶内。

最下面的铜壶,内有轻木浮块,上面固定箭杆。铜壶盖开小孔,箭杆穿孔而出,被称之为浮箭。上面标记刻度,壶内水位上升,浮箭随之上升,以此确定时间。

成语铜壶滴漏,就是说这物件。武康表示无奈,能搞出望远镜,却搞不出手表,只能凑合着用。随着水位上升,浮箭涌出半寸,长史传递军令,鼓声戛然而止。

武康直立马镫,架望远镜观瞧。对面的铁勒兵,阵前架起盾墙,没有出击迹象。四百五十米处,伏远弩有射程,竹箭顷刻齐射。巨大动能加持,四尺长的弩箭,杀伤力相当大。

盾墙刹那破裂,敌阵传来哀嚎,敌阵重稳盾墙,依旧没有出击。武康呵呵冷笑,这群缩头乌龟,你们继续熬吧。等打破了龟壳,你们必须出击。

纤夫拖伏远弩,边移动边射击,距离逐渐拉近。威力虽然很大,却因上膛繁琐,是以射速很慢。三百四十米处,擘张弩发射,进入三百米射程,角弓弩发射。

弓箭没有射程,铁勒缺少重弩,反击没有威胁。武康窃以为,如此被动挨打,坚持不了多久。决定再次加餐,于是发号施令:“传令前阵三厢,弓手即刻进攻,浮箭半寸息鼓。”

军令传战鼓响,队正发号施令,箭队整体推进,跟在弩队之后,保持阵型不乱。二百五十米处,单弓弩手射击,四大劲弩齐射,弩箭如墙推进。

卫士训练有素,没有丝毫错乱,若敢轻举妄动,队副陌刀砍头。盾墙七零八落,大批敌兵中弩,血腥哀嚎弥漫。到了这个地步,不能被动挨打,敌军终于出击。

一时山呼海啸,人群如同潮水,大地开始颤抖。

唐军久经战阵,不用武康指挥,弩队原地射击。拉弩的两弩手,架起长条方盾,格挡敌军流矢。双方不断拉近,距离百米之内,弓哨抛射木箭。

三箭确定角度,哨副打出角规,箭手按照角度,仰天抛射木箭。所以远程武器,进入射击状态,弩箭横冲直撞,弓箭满天飞雨,叮咬步兵铁盾。无数铁勒步兵,死在冲锋途中。

美如画的场景,艺术般的杀戮,武康心花怒放。百步到二十步,敌军每进一步,都要付出生命。望远镜给赵声,取下羊皮酒袋,连灌三口美酒。

袖子抹嘴唇,淡淡传军令:“传令前阵三厢,奇兵跳荡进攻,骑兵原地不动。中军和后阵三厢,保持阵型不乱,前推六十步。再次擂响战鼓,浮箭半寸息鼓。”

军令传战鼓响,全军整体前行,到达目标位置,鼓声戛然而止。武康打开算袋,拿出解结锥,解开头盔结,狠狠挠鬓角。摇头晃脑片刻,重新戴上金盔,继续注视战局。

呐喊震耳发聩,敌军迎着箭雨,踩着袍泽尸体,发起亡命冲锋。战意挺浓的嘛,武康眉头微蹙,难道估计有误。深思熟虑之后,觉的影响不大。纵观敌我气势,我有绝对信心,消磨铁勒锐气。

距离四十米时,武康再传军令:“传令前阵三厢,马槊兵在前,陌刀兵随后,跳荡兵协助。前阵三厢驻队,左营原地待命,右营收容伤兵。后方三厢军,跟随中军动,前推二十步,浮箭半寸息鼓。”

敌我相距三十米,弓弩没了射程,射手火速收手。或拽陌刀棒,或拔长横刀,快速变队形,排四列纵队。奇兵开始冲锋,沿着队列缝隙,眨眼冲入前线。手持丈四马槊,搭建密集枪林,迎击敌方枪阵。

陌刀队伍突进,跳荡穿插其中,长短兵器配合。肉搏战已经开始,弓弩手不能闲着,提陌刀棒或横刀,跟在跳荡之后,重新加入战团。中军战鼓齐名,未参战的卫士,无不摇旗呐喊,给袍泽们助威。

中军左营驻队,战场后方游弋,手里拎着匕首。发现敌方伤兵,补刀送其解脱,发现我方伤员,抱着跑到后面,交给收容分队。队员根据伤情,确定抢救措施。

若受伤不重,骑在驴背上,队员牵缰绳,送其回军营。倘若受重伤,抬上救护车,就是两头驴,中间捆担架。两名收容队员,各自牵着缰绳,送驻地伤兵营。

战局稳居上风,救援有条不紊,武康心满意足。这批家驴不错,成功晋升战驴,只是莫名喜感:马大哥驮骑兵,嗷嗷往前冲;驴二哥驮伤员,哒哒往后退。

军营里的战驴,其实作用很大。首先运送辎重,它们任劳任怨,其次预防丢马。每次放牧时,战马居中间,毛驴围外圈。预防战马走失,阻止百姓偷马。这个鬼主意,李靖想到的,确实很有效。

唐军对于伤兵,也是十分重视,军法明确规定:不管战场负伤,还是行军染病,只要袍泽活着,你就不能丢弃。哪怕奄奄一息,也要不离不弃,否则人头落地。

战场的最前线,马槊互相刺杀,既野蛮又可爱。等到短兵相接,槊阵失去距离,陌刀闪亮登场。两米长的陌刀,可以刺挑劈削。跳荡从旁协助,铁盾格挡伤害,横刀伺机杀敌。

唐军主战武器,是枪槊和横刀,传说中的陌刀,只是槊的补充。槊阵陷入泥潭,两米长的陌刀,凭借攻击范围,开始发挥威力。其实说白了,是砍步兵的,不能克骑兵。

能克制骑兵的,只有枪林槊阵。绝大部分陌刀,左右监门卫使用,镇守京城各城门。类似方天画戟,可称之为礼器。战场上的陌刀,部分用于督战,部分用于杀敌。

神乎其神的陌刀,被神化的过分了。最简单的证据:唐律疏议规定,民间私藏弩槊,判处徒刑一年。允许私有弓刀,其中就包括陌刀。若它威力巨大,朝廷早就禁止。至于如墙推进,人马俱碎,夸大其词罢了。

大概两刻钟后,传令兵匆匆报,左厢左军求援。武康赶紧观察,原来遭遇回纥,怪不得伤亡大。铁勒九姓中,回纥部最强,也久经战阵。参与唐灭薛延陀,参与唐灭突厥,战斗力很不错。

回纥是主心骨,如果击溃他们,胜利的天平,会倾斜大唐。打定主意,发号施令:“传令中朗将楚环,给我稳住阵脚,否则军法处置。中军驻队支援,传令左厢后军,右翼支援左军。”

军令很快传递,左厢后军推进,依次开进战场。武康凝望左前,不禁皱起眉头,左翼依旧不乐观。于是再次增援,派出后阵驻队,命令左虞侯军出击。 战斗如火如荼,时间悄然离去,左翼终于稳住。不禁长舒口气,眼中闪过狠戾。左翼的回纥部,关系整个战局,必须重点打击。斟酌片刻,下达军令:“左厢左军,左厢后军,骑兵出击,用腾击战术。”

大兵团作战,军阵的骑兵,不能轻易动用。只有我方步兵,干不过对方时,战局不利之时,骑兵才能出击。骑兵收到命令,队正一马当先,不是向前冲锋,而是侧边绕行。

方形的骑兵阵,全部向左分散,想组合半月阵,再转吧横蛇阵。隆隆马蹄轰鸣,两千厢军骑兵,左翼冲向敌阵。骑士着锁子甲,左臂套着圆盾,手持丈四马槊,速度风驰电掣。

武康脚踩马镫,身体直立马背,用竹筒望远镜,密切观察战局。果然不出所料,骑兵出动不久,回纥骑兵动了。他们绕步右翼,阻击两厢骑兵,保护步兵方阵。

隐身的薛仁贵,此刻终于行动,六百精骑斜插,咬住回纥马队。武康哑然失笑,老薛有两下子,估计早把回纥部,当做重点打击对象。此举甚合我意,你能牵制敌骑,我便如虎添翼。

左厢两千骑兵,不理回纥敌骑,坚决执行命令。速度提到最快,双手紧握马槊,刹那撞入敌阵。铁蹄踩踏步兵,马槊串糖葫芦,画面蔚为壮观。

马槊抽离肉体,带出道道血箭,留下无数尸体。敌方的步兵阵,很快抵消惯性,骑兵调转马头,驭马跑离兵阵。跑出足够距离,再次调转马头,再次冲撞敌阵。

靠速度刺杀,打完了就跑,然后再去打。如此周而复始,跳跃翻腾攻击,就是腾击战术。其最主要作用,牵制敌方步兵,为我军的步兵,提供喘息之机。

步兵也不闲着,立刻行动起来,卫士重新列阵。等阵型调整好,再次发起攻击。到了这个时候,骑兵退到外围,充当吃瓜群众,同时休息战马。步骑兵种相结合,你方唱罢我登场,最终击溃敌军。

然而左厢骑兵,没能得到休息,接老薛的命令,绞杀回纥骑兵。老薛一马当先,手中方天画戟,如入无人之境,尽情的收割敌骑。当官的不怕死,当兵的敢拼命,骑兵士气如虹,很快占据上风。

感觉大局已定,武康调转竹筒,观察右翼战局。右翼进展顺利,我阵层层推动,敌阵连连败退。忽然间发现,铁勒骑兵出动,我军快速调整,横槊向外,架起枪林。

不禁笑逐颜开,士兵如此精锐,此战不能取胜,我难辞其咎呀。铁勒骑兵出击,就是黔驴技穷。武康作出应对:右虞侯军,右厢前军,右厢右军,骑兵出击,拦截敌骑。

同时传下军令,右厢右军进攻,中军推进十步。刚到指定地点,楚神客闯来到,汇报左翼军情:“回纥骑兵败退,步兵正在挨打,已有溃败征兆。薛将军有令,中军投入战斗,彻底打垮铁勒人。”

武康翻起白眼,扑街的薛仁贵,比乃翁更激进。最多再等三刻,铁勒肯定溃败,何必急于一时。此次全军出击,也能达到效果,也会徒增伤亡。

决定严词拒绝,只是话到嘴边,又无奈的咽下。我是副总管,他是正总管,还是给面子吧。李淳风的批言,这次我要脱险,还要靠他帮忙。想到这里,果断下令,全军出击。

中军稳步推进,还是相同套路,弩手先打头阵。弓弩远程消耗,等到失去射程,奇兵跳荡出击,骑兵原地待命。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层层推进。与两翼会师,结成长蛇阵,数十万人鏖战开始。

武康猜的不错,铁勒伤亡激增,还不到两刻钟,思结部首先溃败。有敌兵转身逃跑,被督战当场砍死,然而并没卵用,更多的人逃跑,他们砍不过来。

大军团的鏖战,牵一发而动全身。只要有人领头,不堪重负的战友,就会有样学样。如果后排督战队,不能稳住局面,溃败水到渠成。流星划天际,兵败如山倒,铁勒大溃败。

武康传军令:“中军骑兵左营,试探性的追击,边追边观察,不要穷追猛打。传令所有步兵,继续维持阵型。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妄动,否则杀无赦。”

左营骑兵出击,武康全神贯注,观察溃军状况。不到一刻钟,铁勒阵型混乱。士兵丢弃旌旗,如没头苍蝇,到处拥挤踩踏。种种情况表明,对方不是诈败,而是大溃败。

武康仰天大笑,慢慢拔千牛刀,扯最大嗓门喊:“中军骑兵,随我追击,牧羊战术,不求杀敌。所有步兵稳步推进,无论到了何时,阵型都不能乱。”

斗骢健步如飞,武康一马当先,带领骑追击。此时的步兵,依旧不能乱动,必须维持阵型。若骑兵中埋伏,往后方败退时,有阵型的步兵,才能够抵御伏兵。

所谓牧羊战术,即客串牧羊犬,包围驱赶羊群。不追求杀敌数,赶着他们逃跑,等到筋疲力尽,就会举手投降。铁勒溃兵外围,武康策马狂奔,笑意越来越浓。十五万铁勒人,能俘虏多少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