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武唐第一佞臣 > 第四十五章 如何处理众战俘

武唐第一佞臣 第四十五章 如何处理众战俘

作者:宝珠道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0:10: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龙朔元年(公元661年),夏六月朔日,酉时一刻。

青青草原上,唐军与铁勒,老鹰抓小鸡。武康率领骑兵,千牛刀做马鞭,围在溃兵外围,执行赶羊战术,驱赶羊群向西。北边是杭爱山,东边是翁金河,南边是牧羊犬,羊群只能向西。

若有不开眼的,意图向南逃窜,那么迎接他的,是马槊和长刀。溃兵狂奔八里,潜能燃烧完毕,体力完全透支。他们筋疲力尽,开始拥挤踩踏,速度大幅放慢。

外围唐军骑兵,挥舞马槊横刀,队正队副领头,骑士整齐呐喊:将军有令,投降免死,顽抗到底,死路一条。奉劝尔等,放下武器,双手抱头,蹲在地上...

节目效果很好,溃兵依言照做,如同割麦子般,大片蹲在地上。直到队伍静止,武康勒住战马,扯缰绳转马头。黑压压的人头,放眼望不到边,全部蹲在地上,如同乖巧绵羊。

大功已经告成,取下羊皮酒袋,仰头痛饮美酒,心情相当愉悦。三万卢山道卫士,大破铁勒十五万,酣畅淋漓的战役。若在南北两宋,肯定吹出天际,放在大唐王朝,可说不值一提。

李靖北击颉利,定方西擒贺鲁,比这辉煌许多。武康兴奋的是,首次排兵布阵,指挥千军万马,结局堪称完美。运筹帷幄的感觉,调兵遣将的愉悦,爽的他高潮跌宕。

战役进入尾声,薛仁贵传军令,步兵解散军阵,协助收拢俘虏。老薛派人监督,收拢溃兵武器,剥去身上盔甲,优劣分门别类。麻绳破布捆扎,卫士牵来驴哥,全部拉去营地。

完成缴械工作,开始收刮财物,再次分门别类。可惜铁勒降兵,全都是苦哈哈,别说金银财宝,铜钱都没几个。卫士装入箩筐,抬着返回军营,各个眉开眼笑。

至于如何分配,武康懒得过问,会有专人处理。按照出征惯例,好的铠甲武器,优先装备卫士。缴获的战马,也全部充军,以火为单位,层层的分配。

等到收刮结束,武康发号施令,押解战俘回营。外排卫士拿刀槊,内排卫士拎皮鞭,哪个敢不听号令,牛皮鞭劈头盖脸。现在这个年代,没日内瓦公约,有也不会遵守。

战俘也有觉悟,抱着头排成队,乖乖听从指挥。有个俘虏崴脚,被卫士拖出来,抽的蜷身抱头,嘴里叽里咕噜。不到半分钟,脖颈布满鞭痕,求饶越来越弱,同伴却置若罔闻。

武康于心不忍,示意卫士停手,提马过去查看。挨揍的小战俘,身板羸弱单薄,蜡脸稚气未脱,估计不到十八。不禁喟然叹息,吩咐旁边长史:“不要殴打他们,也别饿着他们,这里你来负责。”

快马加鞭离开,与薛仁贵会面,互相寒暄几句。马上投入工作,处理善后事宜。收拢袍泽尸体,长史参军统计,调俘虏做苦力,就地挖坑掩埋。

铁勒人的尸体,首先回收箭弩,然后收刮财物,最后剥开衣袍,榨取全部价值。死尸赤身裸体,堆成座座山头。粗略统计之后,盖木材浇火油,最后放火焚烧。

哥俩安排下去,两人回到军营,经过商议决定:暂时收押俘虏,通知后方部队,等郑仁泰来了,再做其他打算。哥俩都很疲倦,懒得多说废话,各自回营休息。

翌日申时左右,视察完伤兵营,统计有了结果,令人瞠目结舌。杀敌九千多人,俘虏近十三万,只有万人逃遁,堪称硕果累累。己方阵亡两千,负伤三千余人,且大多是轻伤。

兴奋过后,就是愁苦,难受心痛。二百婺营亲卫,绞回纥骑兵时,阵亡二十六人。十八人轻伤,十二人重伤,五人被截肢。他们从婺州,跟随到京城,征战沙场,出生入死。说不难受,自欺欺人。

心里堵得慌,躲在营房里,喝的酩酊醉。浑浑噩噩两天,六月初四下午,终于调整心情。还是那句话,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慢慢习惯吧。同时下定决心,若非万不得已,禁止他们冲锋。

到了酉时左右,老薛派人通知,明天辰时两刻,主力会开过来,做好迎接准备。武康嗤之以鼻,老扑街郑仁泰,重病终于痊愈。你丫没有病死,老天爷不开眼。

心情莫名烦躁,总有不祥预感,觉的就在明天,会有恶事发生。冥思苦想许久,理不出所以然,搞的头痛欲裂。也没胃口吃饭,起身离开帐篷,漫步在军营里。

路过座小帐篷,听见里面歌声,貌似不堪入耳:花兵月阵暗交攻,久惯营城一路通,白雪消时还有白,红花落尽更无红。寸心独晓泉流下,万乐谁知火热中,信是将军多便益,起来却是五更钟。

这淫词艳曲,挺诗情画意,也非常内涵。掀帐帘进营房,淫笑戛然而止,卫士纷纷起身,给大将军见礼。武康和颜悦色,摆摆手笑道:“弟兄们别紧张,我来串门的。刚才谁唱曲,很合我胃口,再来首听听。”

军火面面相觑,火长满脸谄笑:“将军若喜欢,那再来一首。仙子娇娆骨肉均,芳心共醉碧罗茵,情深既肇桃源会,妙蹙西施柳叶颦。洞里泉生方寸地,花间蝶恋一团春,分明汝我难分辨,天赐人间吻合人。”

品味曲中之意,不禁哑然失笑,拍着巴掌叫好。气氛开始和谐,卫士不再拘谨,也都挂上笑容。武康心情好转,看中间铁马盂,突然有了胃口,扭头吩咐赵声:“去营里拿吃的,今晚在这搭伙,都没意见吧?”

卫士赶紧摇头,无不暗生好感,传言果然不虚,武将军平易近人,没有丝毫官架子。火长赔着笑,吩咐众卫士:“武将军串门,都拿出好东西,咱们好好招待。”

外蒙古草原,昼夜温差大,围着铁马盂,能愉快聊天。所谓铁马盂,长的像痰盂,府兵出征时,必带的装备。个头相当大,能装很多粮食,用来做饭取暖。

武康对府兵,很是有好感,类似后世农民,生活都很艰苦。农忙时耕地,农闲也忙碌。后世的农民,会进城打工;唐朝的农民,会苦练武艺,随时准备着,为国家征战。

接到出征命令,开始武装自己,准备各种工具。首先是吃的,每人自带干粮,至少九斗麦饭,以及两斗大米。从折冲府军械库,领出自备的武器:长弓和箭囊,三十支羽箭,横刀和磨刀石,毡帽和毡装,解结锥和行藤。

行藤是皮制护具,从腰延伸到脚,射箭时避免受伤。解结锥能撬箱子,解开绳子死结,很实用的工具。折冲府军械库,根据实际情况,分发各种战甲。

根据兵种不同,分配马槊或陌刀,陌刀棒和强弩,各种防御盾牌。所以唐朝卫士,单兵装备很多,各种武器防具,武装到了牙齿。除了单兵装备,还有火队装备,也是相当的多。

十人为一军火,分配六匹驮马,或者六头毛驴,用来驮运物质。生铁马盂一个,用来吃饭取暖;乌布幕一顶,用来搭建帐篷;布做的马槽,喂食驮马毛驴。

挖战壕的铁锹,刨土用的镐头,挖槽打孔的凿子,舂米用的碓头。还要带个箩筐,等打了胜仗,用它装战利品。斧子、钳子和锯子,每样来一把,用来制造器械,劈荆斩棘开路。两把镰刀,两张甲牀,用来放盔甲。

队装备包括:取火的火钻,胸马绳一套,首羁足拌三套。各种各样的装备,挂的满身都是,堪比特种部队。不像影视剧里,士兵干干净净,穿明晃晃盔甲,手里拎刀或矛。

卫士准备麦饭,恭敬的递过来,武康起身道谢。所谓的麦饭,是陕西的小吃,后世小有名气。面粉混合野菜,撒上些许盐巴,放在锅里蒸熟,也就是菜馒头。

吃完菠菜麦饭,火长又递来个,武康瞠目结舌,竟然是榆钱馍。赶紧接手道谢,然后狼吞虎咽。半个馒头下肚,品味熟悉味道,想起伤心往事,眼里闪出泪花。

卫士全员懵逼,最常见的麦饭,堂堂的大将军,皇后的从父弟,为何吃的落泪?火长纠结片刻,小心翼翼说道:“榆钱饭不可口,您吃我的吧,关中野菜麦饭。”

武康摆摆手,咽下榆钱馍,擦眼角回忆道:“幼时家里穷,榆钱长出时,阿爷摘很多,蒸大锅榆钱馍。我很喜欢吃,这么大的馒头,每顿吃三个。自从阿爷过世,再也没吃过,想起伤心事,兄弟们见笑了。”

众人沉默几息,纷纷连道不敢。火长温言安慰。旁边有个小兵,壮着胆子说:“我家的妇人,做榆钱麦饭,村里最好吃。将军若是喜欢,每年有榆钱时,我给你送几笼?”

武康微笑谢绝,已经物非人非,阿爷的榆钱馍,再也吃不上了。这时赵声来到,背来大包食物,有宫廷的糕点,婺州的葛粉,淮南的蜜糖。两斤漠北熟羊肉,两袋高粱美酒。

东西分给他们,武康装腔作势:“宫廷秘制糕点,圣人皇子享用,此次出征之前,皇后送给我的。还有两袋美酒,正宗的红高粱,普通人喝不到。现在送给你们,不过千万注意,喝醉违反军规。”

卫士两眼放光,拍着胸脯保证,也是狼吞虎咽,差点咬掉舌头。蜜糖是奢侈品,他们只是府兵,几乎不能吃到。武康不爱甜食,吃完榆钱馍,靠铁马盂取暖。

目光扫视营房,暗暗点头赞许,装备排列整齐。吃饱喝足后,又聊了很久,讲各种荤段子,宾主皆尽欢。临近息营时分,武康俯身低头,取下五个护身符。

一条闹闹求的,两条媳妇的,两条媚娘的。拿出媚娘的,递给胖火长:“出征前两天,皇后给我求符,一条佛家的,一条道家的。我喜欢道家符,佛家的你拿着,保佑平安回家。”

卫士满脸艳羡,火长呆若木鸡,嘴唇不断蠕动,头摇成拨浪鼓。武康推过去,不容他拒绝:“听你两首曲子,吃你的榆钱馍,感觉万分温馨。你就拿着吧,这是皇后求的,可以当传家宝。”

火长虎目含泪,说不出半句话。忽然跑去地铺,打开干粮包裹,抱来四个麦饭,都是榆钱馅的。武康随手拿个,拍拍他肩膀,和众卫士告辞,转身离开帐篷。

息营铜锣三响,军营瞬间沉寂,卫士开始睡觉。武康吃着馒头,路过无数火盆,来到专属营帐,转身吩咐赵声:“今晚不守夜,回去睡觉吧,辰时叫醒我。”

吃完榆钱馍,高粱酒漱口,钻被窝睡觉。可惜睡不着,翻来覆去的,不祥预感更甚。熬到三更时分,迷迷糊糊睡去,很快又被惊醒。梦见永徽四年,平陈硕真叛乱后,坑杀的三千战俘。

抹去额头冷汗,起身坐地铺上,眉头凝成疙瘩。那次坑杀战俘,造成心理阴影,折磨他三年。婺州剪圣袍后,心结完全打开,再也没有梦见。此时蓦然入梦,有什么征兆吗?

今夜彻底失眠,熬到卯时七刻,起床打理仪容。扎成丸子头,罩马尾巾子,黑布包幞头。头顶凸起部分,插根白头雕羽,表示与众不同。穿紫袍挂横刀,帅帐找到薛仁贵,迎接扑街郑仁泰。

辰时三刻左右,后方部队来到,郑仁泰下战马,不热不冷还礼。表情微冷漠,耷拉着眼皮,最角向下扯,鼻孔中间缩。典型的嫉妒,嫉妒此次战果,心胸挺狭隘。

反观孙仁师、刘审礼,眉目喜色难掩,兴奋发自内心。众人寒暄片刻,两人连连夸赞,都是真心实意。郑仁泰轻哼,捂嘴干咳道:“都在中军大帐,商议以后战事。”

五人到中军帐,各自落座之后,仁泰扫视众人,不冷不热道:“我军旗开得胜,开局也很完美,仁贵打的不错。还要再接再厉,铁勒九姓部落,必须各个击破,平叛才算完成。”

众人保持沉默,仁泰继续讲话:“想要继续追击,必须处理战俘。十三万战俘,该怎么处理,都发表意见。仁贵先说吧,你最有发言权,我们共同参考。”

大帐依旧无声,仁贵冥思苦想,武康正襟危坐。按照以往惯例,要么收归己用,要么押送进京。押进京不现实,战争还要继续,兵力捉襟见肘,岂能减少部队?

收拢也不现实,毕竟民族不同,铁勒诸部齐心,双方都不放心。昔日西征贺鲁,老苏能收拢敌兵,因为突厥各部,是互相敌对的。可即便如此,大多突厥部落,都投降弥射和步真,毕竟都是突厥人。

两样都不现实,确实令人头疼,估计闹到最后,也是释放了事。半刻钟过去了,薛仁贵抬起头,表情有些坚毅:“其实这些时日,我也整天头疼。昨夜想了很多,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全部坑杀。”

武康陡然抬头,紧盯着薛仁贵,满脸不可置信。片刻之后,试探着问:“是不是没睡醒,大清早说胡话。那是十三万,不是一万三,岂能全部坑杀?”

帐内死气沉沉,郑仁泰冷哼道:“现在是军事会议,武将军注意言辞。想必你也知道,这批铁勒降兵,我们无法收敛,不能押送进京,更不能无故释放。”

薛仁贵偏过头,不接武康视线,继续分析道:“没有铁勒籍将领,无法收拢他们;我军粮不多,无法安置他们;还要乘胜追击,不能押送进京,更不能携带他们。”

刘审礼接话:“更加不能释放,那是放虎归山。他们回到部落,重新披甲拿刀,再次阻击我军。此战全部努力,都会付诸东流,我赞同全部坑杀。变之你也明白,必须击破铁勒,才算完成任务。”

武康果断摇头:“那是十三万人,不是十三万羊,若全部坑杀,太骇人听闻。战场杀俘行为,朝廷明令禁止,难道诸位将军,不怕人头落地?”

众人鸦雀无声,武康缓缓起身,向他们分别作揖,苦口婆心劝解:“昔日长平之战,白起坑降四十万,最终自刎家中。昔日项羽破秦,坑杀秦卒二十万,最终乌江自刎。大规模杀战俘,不会有好下场,恳请诸位三思。”

郑仁泰昂起头,阴阳怪气的说:“休要危言耸听,所有杀降行为,都是形势所迫。纵观眼前战局,我们别无选择,无法平叛铁勒,我们难辞其咎。倘若朝廷怪罪,自有本帅承担,无需你来操心。”

武康再次摇头,死死盯郑仁泰:“杀降有伤天和,必会招来灾祸。不怕诸位笑话,昔日睦州叛乱,我杀战俘三千。良心受到谴责,终日噩梦缠身,整整折磨三年。所以此次杀降,我是坚决反对。”

砰的拍桌声,仁泰霍然起身,斥责疾言厉色:“行军长史武变之,休要妖言惑众,本帅才是大总管,由不得你来反对。本帅现在决定,明日午时三刻,坑杀全部战俘,由你全权负责。”

去你大爷的,武康登时暴走,一脚踹翻矮榻:“大总管郑仁泰,不要欺人太甚,别以为我怕你。你们是否明白,如果坑杀战俘,会有什么后果?不是我危言耸听,其恶劣的影响,能杀我们的头,所有人的项上人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