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武唐第一佞臣 > 第四十二章 行军燕然都护府

武唐第一佞臣 第四十二章 行军燕然都护府

作者:宝珠道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0:10: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龙朔元年(公元661年),夏四月二十,辰时四刻。

东都上林苑,西侧合璧宫,连璧殿朝会。文东武西,各分两列,按资排辈。武康站在西列,位置正数第二,前面是个老者,李孟尝字待宾。和他有些亲戚,他的发妻崔氏,是小晴的姑奶奶。

今年六十九岁,汉东郡开国公,右监门卫将军。若论官级大小,应该站在武康身后,可人家资历太老。类似于郑仁泰,秦王府的幕僚,李世民的心腹,玄武门政变时,他也是急先锋。

两家虽有亲戚,却无半分交情,从来没走动过。他出身赵郡李氏,典型的关陇门阀,对于小户武家,向来不假辞色。两人每次见面,武康笑脸相迎,都会贴冷屁股。

大殿内人声鼎沸,针对铁勒的反叛,展开了激烈讨论。有的建议安抚,有的建议讨伐,双方唇枪舌战。武康保持缄默,你们爱咋咋的,我是懒的开口,反正没我啥事。

讨论半个时辰,李九不厌其烦,拍板出兵讨伐。那么问题来了,所有精锐将领,全部派往辽东,谁来挂帅统兵。李义府慷慨激昂,列数武康的功勋,推荐为行军总管。

很快反对如潮,都是些老家伙,理由是年纪小。许敬宗也力荐,有志不在年高,变之可堪大用。朝堂变菜市场,武康昏昏欲睡,懒得毛遂自荐。能明显觉察,李九的视线,饱含着诡异,六次扫过来。

不知过了多久,李孟尝干咳,很快鸦雀无声,老家伙嗓门亮:“铁勒九姓反叛,燕然都护告急,平叛刻不容缓。漠北地形复杂,军务千思万绪,需派老成大将。老臣窃以为,郑仁泰将军,可将兵出征。”

可谓一锤定音,群臣不再争论,仁泰拱手躬身。李九沉吟片刻,话语抑扬顿挫:“上柱国同安郡公,右武卫大将军郑仁泰,铁勒道行军大总管,将兵平息铁勒叛乱。”

老郑高声应诺,这位万年副将,终于扬眉吐气。武康嗤之以鼻,山中无老虎,猴子当大王。希望您长点心,不要刚愎自用,不要贪功冒进,更不要坑队友。

按照以往惯例,行军的大总管,推荐各副总管。群臣再度讨论,李九作为参考,开始调兵遣将:燕然都护刘审礼,铁勒道行军副总管;左武卫将军薛仁贵,卢山道行军大总管;右屯卫将军孙仁师,降水道行军大总管。

卢山道和降水道,兼任铁勒副总管,皆受铁勒道节制。如此便确定了,郑仁泰大将军,为领军大元帅。本来很和谐的,他却突然搞事,提出诡异建议:左千牛府大将军,金华县公武变之,出任三道行军长史。

不待群臣讨论,李九马上准奏,认命言辞凿凿:柱国金华县公,千牛大将军武康,三道行军长史,铁勒行军副总管。事情告一段落,随军征战漠北,已然成为定局。

所谓行军长史,就是狗头军师,类似总参谋长。扑街的郑仁泰,皮一下很开心?武康手持象笏,出列奉诏应命,接过小型节仗。归队时偷眼观瞧,李孟尝幸灾乐祸,郑仁泰笑容诡异。

这两个老扑街,你们算计的同时,也是霉运的开始。朝会开始之前,李义府许敬宗,信誓旦旦保证,我不可能出征。你们打他们脸,他们睚眦必报,等着倒血霉吧。

入列站定,面沉似水,扯出苦笑。李淳风断言,我与郑仁泰,最近有交集,果然应验了。他推荐我长史,肯定没安好心。想在军营里,秘密收拾我吗?放马过来吧,乃翁不怕你。

同时也理解了,何为随礼而行,何为随遇而安。薛仁贵名薛礼,孙仁师名孙遇。李淳风的意思,跟随他们两个,就能化险为夷。武康感慨颇深,老神棍不简单,堪称未卜先知,道行深不可测。

李淳风的断言,郑仁泰的厄运,想必也会发生。至于什么厄运,李淳风没有说,武康也懒得猜。如果所料不差,厄运在战场上,要么兵败被俘,要么战死沙场。

接下来走流程,众宰相拟诏书,李九朱笔御批,君令即刻下达。关内道折冲府,调遣三十五支,诸如凤神府等,多为中等精锐。河南道折冲府,调遣二十五支,共计七万卫士。

北方单于都护府,征发三万突厥兵,步骑共计十万兵,奔赴漠北伐铁勒。按照朝廷惯例,部队开拔之前,皇帝宫中设宴,勉励诸位将军。所以朝会结束,合璧宫绮云殿,饕鬄大餐践行。

提起绮云殿,武康轻叹气。在不久的将来,媚娘的心头肉,当今太子李弘,我的便宜外甥,会暴毙绮云殿。入殿见到李弘,心头阴霾更盛,七岁的小正太,身体很是单薄,脸色也不正常。

等见完君臣礼,李弘文质彬彬,给舅舅行晚辈礼。从他的表情中,感受到了亲密,媚娘调教很好。这个小兔崽子,当年每次见面,都被我这张脸,吓的哇哇哭。现在长大了,貌似懂事了,还像个人样。

满桌宫廷佳肴,只要李九作陪,必定索然无味。推杯换盏后,宴席进入尾声,李九对薛仁贵说:“古代善射之人,箭透七层铠甲。仁贵坐镇中军,武艺恐怕退步,射五层甲试试。”

仁贵果断应命,众人来到殿外,太监奉上强弓。宫人立刻准备,木头人穿皮甲。所谓的皮甲,牛皮浸泡树脂,硬化后刷油漆。防御不如铁甲,胜在便宜轻便,是唐军制式战甲。

五层厚厚皮甲,仁贵搭弓射箭,轻松穿甲而过。李九拍手叫好,马上吩咐太监,赏赐极品铁甲。李弘瞅向舅舅,向李九谏言道:“常听阿母说,舅舅勇冠三军,箭法百发百中。弘儿想见识下,恳请陛下批准。”

小大人的模样,惹李九哈大笑,众人也都莞尔。武康当仁不让,拉开两石强弓,长箭气势如虹,轻松射穿五层。刹那满堂喝彩,李九夸赞几句,煞有介事道:“最好的盔甲,已经给了你,此次无赏赐。”

武康连道不敢,那套黄金战甲,数次救我性命,肯定不会换掉。赏赐与否,并不重要,关键是确定,太子对我的态度。李九和媚娘,都很宠爱他,对我没敌意,比什么都好。

离开上林苑,回到扈从营,准备出征事宜。吩咐钱顺回家,点齐二百亲卫,其余护卫媳妇。然后提笔写信:亲爱的媳妇,我又要出征,乖乖呆在家。我是扈从将军,不能擅离军营,所以书信告别。

派出楚神客,回洛阳送信,顺便取装备。到了午时左右,媚娘如期而至,带了很多东西:几十片金叶子,打包的熟羊肉,精装的高粱酒,各种宫廷糕点,各种常备药品,还有几件衣服。

然后不停嘱咐,絮絮叨叨很久,亲情味很浓浓,令人心旷神怡。媚娘前脚刚走,媳妇后脚来到,还带来女儿闹闹。同样的絮叨,同样的嘱咐,同样的关怀。

晚上哄睡闹闹,做完热身运动,小晴愁眉苦脸:“行军长史是文职,出谋划策就行,不要冲锋陷阵。另外我决定了,等你出征回来,咱家添几房妾室。”

这福利相当好,可惜不是时候,画风也不太对。武康装腔作势,额头互相碰触,煞有介事道:“没有发烧呀,说什么胡话?是否有长舌妇,说你吃醋善妒?关起门过日子,自己开心就行,别理流言蜚语。”

小晴嗤之以鼻,模样很是认真:“我行我素惯了,那些无聊指责,从不放在心上。我是真心实意,夫君立的誓言,不要再履行了,武家需要子嗣。李义府夫人说,夫君只是难孕,找到易孕女人,就会诞下子嗣。”

武康哑然失笑,我是正常男人,是你不能生育。还是算了吧,倘若生孩子,李九的戒心,会恢复从前。对于他来说,不能生的外戚,才是好的外戚。

武家兄弟的遭遇,就是前车之鉴,所以不能纳妾。本想开口拒绝,心思电转间,有了馊主意:“纳妾归你管,你看着办吧。此次出征漠北,至少半年时间。抓紧时间温存,我要释放精力,省的以后憋着。”

小晴翻起白眼,双手推开胸膛,嗲声嗲气道:“现在谈正事,别嬉皮笑脸,给我安分点。你每次出征,我提心吊胆,总被噩梦惊醒。这种苦闷生活,老娘早过够了,老实告诉我,还有完没完?”

绝对有完啊,武康低眉顺眼,小心翼翼讨好:“媳妇别生气,这种鬼日子,我也过够了。最多再熬五年,等灭掉高句丽,战事就会减少。到时我当文官,天天在家陪你,好不好吗?”

小晴突然生气,直接推开武康,裹被子背对他:“我要睡觉,你自己睡,不要烦我。我听李夫人说,你把御赐的玉佩,给了水仙小哥。不能便宜她,把她纳进门,还是咱家的。”

貌似稳赚不赔,你是商业鬼才,武康哑然失笑。小心钻进被窝,从后面抱住她,温言软语建议:“李义府多行不义,最多三年之年,会被流放巂州。所以宝贝媳妇,与其保持距离,当心惹祸上身。”

不到半分钟,小晴翻过身,乖巧点点头,钻进暖怀抱。不知过了多久,听到轻微鼾声,武康悄悄下床,穿睡衣披大氅。来到写字台前,给刘仁愿写信,阐述老李的阴谋,让他酌情处理。

接下来的日子,夫妻如胶似漆,每天都在温存。二十五日清晨,接到朝廷通知,准备行军漠北。留钱顺在家,武康收拾行囊,带齐盔甲战刀。点齐二百亲卫,告别小晴母女,找郑仁泰报到,再次踏上征途。

七万卫士出洛州,三路总管向北行,途经并州和云州,来到单于都护府。那是贞观四年,李靖俘虏颉利,灭亡东|突厥后。置单于都护府,管理突厥故地,辖境整个内蒙古。

会师三万突厥兵,十万卫士向西行,行军内蒙古高原。部队横跨草原,进入燕然都护府,来到河套平原,抵达阴山北麓单。结合脑中记忆,很快确定位置:内蒙杭锦后旗北,乌加河的北岸。

燕然都护刘审礼,加入了领军团队,所有将领齐聚。召开军事会议,郑仁泰亲自主持,确定了行军路线:大军翻越金山,进入浑河州,在浑湖休整。然后沿浑河北上,在燕然山的南麓,与铁勒九姓决战。

金山即阿尔泰山,浑湖是乌兰湖,浑河是翁金河。此次行军路线,翻译过来就是:从内蒙古自治区,进入蒙古国境内,去蒙古南戈壁省,大军休整乌兰湖。沿翁金河北上,横穿中戈壁省,进入前杭爱省。

行军的目的地,是铁勒聚集地,燕然山的南麓。成语燕然勒石,说的就是燕然山。东汉大将窦宪,永元战役破匈奴,赶出匈奴出漠北,在燕然山刻石记功。而燕然都护府,也以此山命名。

武康胸有成竹,所谓的燕然山,后世称为杭爱山。位于蒙古国中部,从西北走向东南。全长七百公里,平均海拔三千米,主峰海拔四千米。大唐的百姓,包括文人士子,习惯称其“天山”。

大军即刻开拔,蒙古高原的六月,白天阳光毒辣,昼夜温差很大。旅途百无聊赖,武康便手不释卷,研究那本天文书。是李淳风送的,记录气候变化,诸如风雨雪雹等,学到很多知识。

有不懂的地方,去请教刘审礼,总能得到解答。老刘平易近人,解答很有耐心,关系渐渐熟络。媚娘给的美酒,各种宫廷糕点,招待诸位总管,攀关系联感情。

主要攻略目标,是薛礼和孙遇,李淳风的批言,他们是脱险关键。武康身份很高,武皇后的堂弟;官职比他们高,左千牛府大将军;战功很高,西亡突厥,东灭百济;武艺很高,许州讲武,连败众将,包括孙仁师。

有身份官职高,有战功武艺强。再把身段放低,出手异常阔绰,见面行晚辈礼。说话谦虚谨慎,保持足够尊重,拿出真心实意。如此行事作风,很难惹人生厌,是以无往不利。

行军不到半月,全部行军总管,除郑仁泰以为,都与武康交好。接触时间越长,感情拉的越近,几乎无话不谈。特别是孙仁师,整日缠着结亲,要闹闹做儿媳。

这个没法答应,我的宝贝闺女,早与李贤订亲。如果答应了你,媚娘会弄死我。实话实说后,老孙郁闷很久,同时放出狠话:你若再有儿女,必须结亲刘家。

感情越发熟络,探讨私密问题,不会感到尴尬。薛仁贵自我介绍,他出身河东薛氏。家道中落之后,家境贫寒清苦,靠些许薄田为生。他的妻子柳氏,建议他去投军,用军功改变命运。

薛仁贵离开家,找张士贵应征,自此步入军旅。在辽东战场上,开始崭露头角,得到李二青睐,从此人生开挂。从普通的小兵,拿生命搏军功,然后步步高升。

时至今日,已出人头地。左武卫将军,从三品武官;河东县开国男,从五品的爵位。武康自愧不如,你是白手起家,我是软饭起家。当初穿越大唐,小晴心仪我,老崔照顾我。然后又吃软饭,抱媚娘的大腿...

五月二十七日,进入前杭爱省,距离天山南麓,大约三百余里。前方斥候来报,铁勒九姓大军,大约十五万众,天山南麓集结。军事会议召开,在翁金河安营,众卫士养精蓄锐,两日后行军天山。

午时七刻左右,营帐安札完毕,武康呆在帐里,勾勒此次战局。两刻钟之后,薛仁贵惯例来访,提着大块烤羊肉,双眼满是狡黠:“漠北大肥羊,配极品红高粱,堪称绝世佳肴。”

武康表示无奈,打开军用背包,拿出两坛美酒:“阿姊送的美酒,这是最后两坛,等下全部消灭,省的你再惦记。我说仁贵老兄,咱俩都是饭桶,你这两斤羊肉,不够塞牙缝的。”

与之对面而坐,老薛双眼放光,拎酒坛仰头灌。咕咚咚酒下肚,舒服的打饱嗝,拍着肚皮说:“这只是下酒肉,不要奢求太多。等到班师回朝,你来我家吃酒,咱俩一决高下,看谁的饭量大。”

武康翻白眼,比吃饭喝酒,我谁也不怕。哥俩边吃边聊,武康想起影视剧,扯诡笑小声说:“据坊间传言,张士贵将军,很嫉贤妒能。在他麾下效力时,他苛刻陷害你,其女婿何宗宪,冒领你的战功...”

啪的拍木榻声,老薛霍然起身,完全暴跳如雷:“简直胡说八道,张公器重我,大力扶持我。他女婿不姓何,所以冒领战功,纯属子虚乌有。变之告诉我,是哪个田舍奴,如此污蔑张公,我要砍他脑袋。”

原来又是冤案,武康赶紧起身,重新拉他坐下:“坊间的传闻,都不足为信,不要生气嘛。咱们不说这个,仁贵兄消消气,这坛酒也给你,算我说错话了。”

老薛气愤难耐,再次撂下狠话,非砍散播谣言者。武康嗤之以鼻,您老本事再大,也砍不了他们。后世的家,无良编剧导演,你拿什么砍呀,除非也穿越千年。

张士贵还凑合,我老师苏定方,被黑出银河系。战功彪炳的大将,卖主叛国的奸臣,如此华丽的转变,到底如何完成的?武康抿嘴浅笑,忽然帐帘掀开,楚神客匆匆报:“孙将军有请,郑将军病重。”

仁贵瞪大牛眼,离开放下酒坛,起身大步离开。武康紧随其后,扑街的郑仁泰,关键时刻掉链子。两军即将决战,你生毛的病啊?难道所谓的厄运,是病死军中?

哥俩到中军帐,诸位总管都在。郑仁泰躺榻上,脸色苍白如纸,模样有气无力。刘审礼检查完,吩咐亲卫熬药,带着众人离开。在中军帐旁边,孙仁师问他:“刚才还好好的,怎么突然病倒?”

刘审礼摇头,压低声音说:“偶感风寒而已,休息个三五日,就能恢复如初。刚才郑将军有令,薛将军和武长史,为前军正副总管。明日辰时五刻,卢山兵奔赴天山,试探贼军的虚实。”

两人应诺接令,武康眉头微蹙,嗅到了浓浓阴谋。卢山道四万卫士,对抗十五万贼兵,兵力相差三倍多。倘若陷入泥潭,绝对万劫不复,要么损兵折将,要么全军覆没。

老扑街郑仁泰,良心大大的坏,明摆要坑乃翁。如此窄的气量,如此卑劣手段,做什么大元帅,回家养猪去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