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武唐第一佞臣 > 第十八章 忽悠王方翼出征

武唐第一佞臣 第十八章 忽悠王方翼出征

作者:宝珠道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0:10: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显庆四年(公元659年),秋七月十四,午时三刻。

长孙无忌谋反案,掀起了腥风血雨,事态愈演愈烈,关陇系人人自危。到了五月中旬,基本流放完毕,接下来的杀戮,酷似剥洋葱游戏。首先准备剥葱人,许圉师升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

兵部尚书任雅相,度支尚书卢承庆,共同参知政事。所谓参知政事,就是临时宰相,是否转正看表现。任雅相老同志,武康的老战友,曾共伐西突厥。对他印象很好,从不任人唯亲,也不搞裙带关系。

卢承庆老同志,同样仰慕已久,成语宠辱不惊,说的就是他。不因高官沾沾自喜,不因赋闲自怨自艾,不以物喜和己悲。他的次孙卢垣,是左领府备身左右,与武康关系很好。

到了六月下旬,由司空李勣主持,儒臣和医官编写,大药典《新修本草》,历时两年多时间,终于编著完成。又称为《唐本草》,是全世界首部,国家正式颁布的,药典性专业著作,列为医学生必修书。

李勣腾出了双手,剥葱人集结完毕,很快七月上旬,李治颁布诏书:李勣和许敬宗,许圉师和辛茂将,任雅相和卢承庆,六大宰相联手,再审无忌谋反案。

大清洗如期而至:常州刺史长孙祥,长孙无忌的族侄,被杀于雍州虢县;高州刺史长孙恩,长孙无忌的族弟,全家流放檀州;渝州刺史长孙知仁,长孙无忌的族弟,贬为翼州司马。

象州刺史柳奭,御史追而杀之,柳氏被贬降者,至少十三人众;振州刺史韩瑗,刚病死不久,御史开棺验尸。抄没韩瑗三族,所有近亲族人,流放岭南为奴;高履行贬永州刺史,于志宁贬荣州刺史,于氏被贬者九人。

剥完洋葱外皮,铲除核心区域,轮到长孙无忌了。大理正袁公瑜,御史宋之顺等,启程前往黔州,无忌必死无疑。御史队启程前,武康拜访老袁,让他捎话给无忌,表达自己的歉意。

政治风暴的结束,标志着自春秋以来,门阀政治的瓦解。为科举制度盛行,寒门子弟入仕,打下坚实基础。武康有时会想,凭此丰功伟绩,李治能超越李世民,比肩秦皇和汉武。

风暴告一段落,武康有汗马功劳,必须升官发财。向来坑爹的李九,终于大方起来:免去他千牛备身,升任左领左右府,左领中郎将军,官居正四品下。

再次身披红袍,媳妇可乐坏了,夜生活更风骚,并制定未来目标:必须两年之内,升任左领左右府,左右千牛将军。官居从三品,继续穿紫袍;必须四年之内,升任左领左右府,千牛卫大将军,官居正三品。

武康觉的很难,单靠自己练级,估计很难实现,除非开挂或盗号。堂堂十六卫大将军,除非媚娘掌权,或者立赫赫战功。军功应该更好刷,跟着老师苏定方,打打酱油就行。

很快幸福降临,就在三天之前,朝廷收边关急报。帕米尔高原以西,西突厥思结阙部,俟斤都曼酋长。煽动疏勒国(新疆喀什)、朱俱波(新疆西叶城)、喝般陀(新疆塔什库尔干),再度反叛大唐,并攻破安西于阗(新疆和田)。

朝廷紧急磋商,很快作出决定,左骁卫大将军苏定方,授西域安抚大使,再次挂帅西征。老苏头照顾徒弟,奏请爱徒随军行。李九欣然应允,授予检校司骑参军,临时的正八品下。

并延续坑人本色,只给精骑千余,让老苏头西天取经。并规划好行程,到玉门关附近,汇合万余回鹘兵。到新疆地界,收拢于阗安西兵,又是玩贪吃蛇。

转念仔细想想,觉的很有道理,现在是七月份,秋收马上来临。关中各地折冲府,实在不宜出征,只能请回鹘牧民,以及职业安西兵。都曼此时反叛,也是这个原因。

明天正式出征,武康异常忙碌,做充足的准备。召集二百兄弟,准备武器和战马,先找老苏头报道。众兄弟上月回京,基本拖家带口。媚娘倾尽全力,安顿他们在长安县,以后就是京城户口。

一切准备就绪,武康抱着二丫,带着楚神客,离开修真坊,前往长乐坊。两坊隔着皇宫,因为出征缘故,暂停千牛卫工作,没借口横穿皇城。沿光化街南行,从西绕到东,得个绕大圈子。

想到新城公主,不禁唉声叹气,她的独生子长孙林,和长孙诠共流巂州。失去驸马和爱子,遭受双重打击,整天以泪洗面。躲房间不见人,也不梳妆打扮,整个人都憔悴了。

可惜这就是政治,阿诠是无忌族弟,也是韩瑗的妻弟,最主要的清洗对象。李九吃秤砣铁了心,逼新城和长孙家,彻底断绝关系。历史上的阿诠,刚到巂州衙门,就被县令杖杀。

这辈子武康出现,媚娘给阿诠求情,李九也法外开恩,总算保住性命。李九也知道,二丫的爹是谁,于是送她回修真坊。小晴和闹闹很喜欢她,二丫也没心没肺,天天和阿姊玩耍。只是到了晚上,哭着要阿娘,怎么哄都不行。

所以武康每天,带她去长乐坊,全力开导新城。可惜无济于事,两个多月下来,没任何好转。明天就要出征,昨夜和小晴商量,二丫还跟着新城。有女儿陪伴,有了感情寄托,多少有些帮助。

正胡思乱想,听二丫惊叫,当即回过神。二丫双手捂脸,小肩瑟瑟发抖,好像受了惊吓。赶紧揽怀里,贴在胸膛上,轻拍肩头安抚。怒气涌上心头,抬眼瞪向前方,哪个杀千刀的,吓我宝贝闺女。

画面确实吓人,五持刀卫士拦路,看服装是武侯卫。背对武康站着,拦住一辆鸡公车,车上躺具尸体。尸体身首异处,头颅放左肩,五官异常狰狞,貌似死不瞑目。

推车人三十多岁,浓眉大眼国字脸,身高一米八左右,看起来孔武有力。只是脑子秀逗,光天化日下,载无头尸满街跑。还吓我闺女,你是真该死,越想气越大。

五名武侯卫士,以瘦麻杆儿为首,他提着刀上前,疾言厉色呵斥:“推车的汉子,此乃乱臣贼子,不怕惹祸上身吗?速速送回去,许校尉说了,没有他的命令,谁也不许收尸。”

推车大汉瞪眼,怒视五名武侯,额头青筋暴起。武康怒气稍降,谋反人的尸首,几乎没人敢收,怕被牵涉进去。都是丢在城外,成为野狗美餐,说起来挺可怜。

此时正值盛夏,尸臭依稀可闻,至少身死三天。楚神客提马上前,凑过来小声耳语:“死者名叫赵持满,凉州都督府长史,坐无忌谋反案,三日前斩首弃市。”

原来如此啊,昨天听许昂说,他是长孙诠的外甥,他姨母是韩瑗发妻。本人精于骑射,据说力大无穷,能空手打老虎,能跑步追骏马。对部下非常仁厚,经常用自己俸禄,接济帮助他们,在京城声名鹊起。

不过非常可惜,身为关陇巨头,有名望不是好事,所以在黑名单里。不禁轻声叹息,老楚继续耳语:“许敬宗诬陷他,勾结无忌谋反,圣人召他回京,大理寺严刑拷问。”

武康轻点头,听许昂说过,老赵是个硬汉。无论什么酷刑,他只说八个字:身可杀也,辞不可更。你们杀我可以,但让我改供词,承认与无忌谋反,绝对不可能的。

说实话很佩服,大丈夫立天地间,没做过就不承认,哪怕刀兵加身。狱吏无计可施,代他写认罪供词,李九看都不看,直接西市斩首。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赵持满可惜了。尸体暴晒三天,亲属都不敢收,怕惹祸上身。

双方忽然争吵,大汉声色俱厉,武侯张牙舞爪,就是不放行。瘦猴儿武侯卫,有些色厉内荏,舞着刀壮着胆:“我们奉命行事,许校尉不放话,谁也不许收尸。”

眼见现场僵持,武康不想掺和,决定调头绕路。想吩咐老楚,又讪讪闭嘴,马车边围满人。该死的好事者,啥热闹都看。忽然想到什么,提高声音问:“敢问诸位卫士,你们说的许校尉,是不是许昂?”

瘦猴儿陡然转身,上下打量武康,阴阳怪气道:“你好大的狗胆,敢直呼许校尉,知道他是谁吗?左武侯卫录事参军,许相公的嫡长子,不怕惹祸上身吗?”

真是老许家的许昂,武康表示不怕,呵呵笑出声。那小子在我面前,就是个大孙子,我有他的把柄。那日在许府,和老许罗织罪名,三更去茅房方便。路过花园时,发现有趣画面,许敬宗的爱妾,正和许昂野战。

他们家够乱的,父子共用小妾,丢人现眼嘛。许昂吓破了胆,跪地苦苦哀求,求他保守秘密。以老许的尿性,若是知道家丑,肯定暴跳如雷,不会放过许昂的。

大概缕清思路:许敬宗诬赵持满,赵持满骂许敬宗,许昂不让收尸首。想到这里,淡淡说道:“诸位兄弟,死者为大,放他过去吧。若许校尉怪罪,让他来修真坊,找武康武变之。”

瘦侯卫微呆,很快跑了过来,点头哈腰媚笑:“原来是武将军,属下无意冒犯,还请将军恕罪,我们这就放行。推车的汉子,我可提醒你,这是谋反逆贼,亲戚都不敢收,你是他什么人?”

大汉看着武康,表情很是怪异,良久移开视线,昂首挺胸道:“我不是他亲戚,只是他的好友。当初在安定县,我们共灭豪族;在瀚海都护府,我们共平叛乱,有过命的交情。”

众人不可置信,两分钟左右,瘦侯态度好转,放平声音说:“汉子我告诉你,亲戚避之不及,是怕惹祸上身。你们只是朋友,若是朝廷怪罪,轻者前程尽毁,重者丢掉性命,可要三思啊。”

大汉嗤之以鼻,颇有些义正辞严:“栾布哭彭越,是义气所在;文王葬枯骨,是仁政之施。为臣不失义,为君不失仁,收尸有何不可?我若与朋友断义,蒙蔽圣人仁德,又有何面目,侍奉国君左右?”

话语铿锵有力,既言之有物,又不失圆滑,群众无不叫好。武康也乐了,这马屁拍的好,拿李九比周文王。若传到他耳中,肯定龙颜大悦,不仅不怪罪,还会嘉奖你。

同时也知道,这大汉是谁了,大唐名将王方翼。刚才打量我,那怪异的表情,也能理解了。他是王皇后堂兄,我是武皇后堂弟,我们俩面对面,总会有些尴尬。

武康仰慕他,决定打好关系,以后可能会合作。低头蹭二丫发髻,低三下四的哀求:“宝贝闺女啊,阿爹和他说几句,先让楚叔父抱抱,好不好嘛?”

二丫晃脑袋,直接缩怀里,小丫头很黏人。武康无奈撇嘴,看向王方翼说:“原来是仲翔兄,武康久仰大名。阿姊教训我时,都是拿你做例子,说你忠孝仁义,让我向你学习。”

王方翼懵了,武后应该恶我,为何如此赞许。武康快速回忆,继续忽悠他:“她说有天晚上,仲翔兄独自行走,忽见丈余高巨人,便搭弓射箭。巨人中箭倒,竟然是木头。太宗得知后,提拔为千牛卫...此为忠。”

有这么回事,王方翼吃惊,武康如数家珍:“令堂去世之时,仲翔兄悲伤过度,以致骨瘦如柴。孝心感动圣人,亲派太医前来,探望医治仲翔兄...此为孝。”

胸有成竹,温言浅笑:“迁居凤泉墅时,仲翔兄年纪尚幼,与杂役共垦农田,修缮围墙和房屋。从不苛待杂役,甚至多给工钱,后来白手起家,成为当地富户...此为仁。”

不理他错愕,继续忽悠着:“今日亲眼所见,仲翔兄收殓友尸,是为义。如此忠孝仁义,武康自愧不如。若非明日出征,定会登门拜访,与兄台共饮三百杯。”

王方翼苦笑,如此鸡毛蒜皮,武后都知晓,确实看重我啊。于是放下鸡公车,抱拳行礼道:“变之言过其实,方翼愧不敢当,皇后如此看重,方翼感激涕零。今日解围之恩,定然铭记在心,他日必有厚抱。”

武康笑的真诚,内心却在祈祷,媚娘可别打我。眼珠微转,露狐狸尾巴,试探着说:“明日我出征,随恩师去西域,平定都曼叛乱。若仲翔兄赋闲,可否与我出征,我们并肩作战。”

王方翼皱眉,颇有些意动,母亲的孝期已过,朝廷还没安排官职,呆家里快半年了。武康见此,趁热打铁:“不瞒仲翔兄,西域安抚大使,左骁卫大将军,正是我的恩师。若仲翔兄同意,我马上请求,应该不成问题。”

见武康言辞陈恳,王方翼陷入纠结,很想应承邀请。不仅为军功,更是乘此良机,与武系打好关系。不求受到庇护,只求不被排斥。我与王皇后,并没什么感情,祖母很排斥阿娘,把我们赶出家门。

深思熟虑许久,最后无奈摇头,语含愧疚道:“变之的好意,愚兄心领了,恐怕来不及了。我要安葬好友,还要准备战马,以及武器盔甲等,时间非常紧张。”

这都不是事儿,武康马上接话:“战马、武器和盔甲,全都包在我身上,仲翔兄人来就行。就这样说定了,我先安顿女儿,再去禀报恩师。明天午时出征,咱们不见不散。”

说罢立刻转头,吩咐马车靠边,请五侯卫帮忙,驱散围观人群。心里美滋滋的,这可是大唐名将,既能学到东西,又能缓和两家关系,一举两得嘛。

侯卫大声吆喝,人群纷纷散开。王方翼不再纠结,抱拳行礼道:“战马和武器,不劳变之费心,我会尽快准备。明日辰时左右,去修真坊找你,咱们共平叛乱。”

武康长舒口气,提马靠在路边,目视他推车离开。二丫不乐意,仰小脸抱怨:“阿爹快走嘛,娘娘都等急了。你答应过的,要哄娘娘开心,要是做不到,我就不理你了。”

心情瞬间糟糕,亲爱的闺女啊,就你娘那德行,没个三五年,不会恢复的。一路无话,来到长乐坊,步入驸马府,还是满目疮痍。

抱女儿进屋,见新城公主,依旧死气沉沉。二丫喊娘娘,连喊四五声,得不到回应。眼里有了泪花,小脸很是委屈,缩进父亲怀里。

武康喟然叹息,坐新城面前,淡淡说道:“之前你说过,媚娘不可能做皇后,我却有不同意见。最后是我赢了,并非是我聪明,而是我知晓未来。诸如媚娘的未来,圣人的未来,包括你的未来。”

新城不为所动,武康狠下心说:“你和长孙诠,已经缘尽于此,不会再有交集。圣人不想你消沉,会在半年之内,给你重新指婚。京兆韦氏的韦正矩,现任尚衣局奉御。等你下嫁以后,升为正三品殿中监,连升了八级。”

再次叹息,言辞凿凿:“你心念过去,导致婚姻不和,你脾气不好,会与韦正矩争吵。四年以后,你疾病加身,圣人建福寺祈福。同年三月份,你突然病逝,终年三十岁。”

长时间的沉默,新城缓缓转头,双眼依旧无神。武康继续道:“圣人悲痛不已,迁怒韦正矩,斩他于西市。整个京兆韦氏,流放岭南为奴,永世不得翻身。圣人会按皇后礼,将你葬于昭陵,葬在文德皇后东边。”

轻抚她额头,情真意切道:“你脾气不好,但心地善良,我相信你也不想,让韦家无辜遭祸。漱玉你听我说,天下无论少谁,太阳都会升起。为了你九兄,为了你女儿,也为你自己,好好的生活吧。”

把二丫放她怀里,再次叹口气:“我能欺骗天下人,不会欺骗你们。我明天出征,随老苏平西域,至少半年时间。我现在求你,照顾好二丫,保护好自己,好不好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