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开局推演,美利坚大亨 > 第1071章 科学家才是流量明星(第四更,求订阅)

诺贝尔奖……

在1882年的世界肯定不会有的。

实际上现在的诺贝尔,最多也就是瑞典的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仅此而已。

为什么会这样?

没办法,他的路被朱大皇帝给走死了啊!

在他开始研究硝化甘油炸药时,南华就把硅藻土炸药投入了实战,几年后以硝化甘油为主的“炸胶”又取代了硅土炸药。

没有了这两个大杀器,诺贝尔炸药公司……直接凉菜了。

没过几年,南华化学公司又推出了“硝酸铵炸药”,再到后来的“苦味酸炸药”以及“tnt炸药”,可以说南华化工在高能炸药的道路一路绝尘而去。

再后来呢?

帝国石油公司又在俄罗斯投资了巴库油田——世界上很少有人知道,相比于炸药,巴库油田才是诺贝尔最大的财富来源。正是诺贝尔兄弟石油公司让他成为巨富,也是他能够创立诺贝尔奖的原因。

什么是炸药奖啊!

分明是石油奖嘛!

但是在这个时空,大明帝国却1871年,就与俄罗斯皇室合作,在巴库买进了大片的租借地,然后从墨西哥调去了大明最好的钻井队,使用当时全世界最好的蒸汽钻机,打出了一批高产油井——“在一个月里喷出约350万桶原油”。这是东半球和世界第一口“万吨井”,真是石油滚滚流。由此大明在俄罗斯开创的高度一体化的大型石油联合企业,主宰了俄国的石油贸易。

不过,尽管几年前诺贝尔兄弟也进军的了巴库,但是他们显然无法与帝国石油相比。

诺贝尔的路被走死了。

那诺贝尔奖呢?

未来会不会有,朱大皇帝不知道,但是现在……

面对这样一份重量级有论文,朱大皇帝的知道,成立“炸药奖”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不对,不应该是“炸药奖”,应该是……成立“皇家奖”。

“是时候了!”

看着手中的这篇论文,朱大皇帝颇为欣喜的点了点头。

这篇论文不仅总结了“电磁波”这个重要发现。而且与赫兹的证明论文不同的时,他还通过实验确认了电磁波是横波,具有与光类似的特性,如反射、折射、衍射等,并且实验了两列电磁波的干涉,同时证实了在直线传播时,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从而全面验证了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的正确性。并且进一步完善了麦克斯韦方程组,使它更加优美、对称,得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现代形式。

将杂志放下之后,朱大皇帝走到了窗外,站在阳台上,他眺望着满是繁星的星空,此时,他的神情中显得有些得意。

科学!

科学的重要性,无需用文字去描述,它是世界文明前进的根本,是国家强大的保证,是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

科学技术,可以说人类文明的基础!

正因为深知科学的重要性,朱大皇帝才会不惜代价的派遣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建立大学,在世界范围内引进学者,知名的,不知名的……大明为他们提供最好的学术环境,最充足的研发资金。

即便是有的欧洲学者来了走,走了来,朱大皇帝也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他们能撒下科学的种子,对于大明来说,就是赢!

经过二十年如一日的发展,现在!当年撒下的种子,终于结出了它果实,甚至已经在不经意间成长为一株苍天大树了!

从发现在x光,再到过去的十几年里,大明的学者们的无数研究成果,再到眼前的这篇论文!

所有的一切都在证明着——大明的科学技术已经开始走向了良性自我发展的高速公路了。

“真的很想知道,这篇论文会在科学界引起什么样的轰动啊!”

正像朱大皇帝想的一样,这篇论文一经发表,就轰动了全世界的科学界。由法拉第开创,麦克斯韦总结的电磁理论,至此才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甚至在许多物理学家看来,1882年,成了近代科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沉宏宇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证实了麦克斯韦发现的真理,更重要的是开创了无线电电子技术的新纪元。

就在这篇文章在全世界引起轰动的时候,沉宏宇的生活仍然和过去一样,似乎没有多少改变。

他仍然是徽州第十三国民中学的一名物理老师,每天仍然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授课,他的学生中,既有华裔,也有欧裔,当然也有混血儿。

在徽州这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

这一天,和往常一样,在骑着来到学校的时候,沉宏宇压根就没有注意到,学校的大门前来了很多人,他们大都是带着照相机的记者,他们无不是充满期待的看着远处。

这些记者们早就习惯了像这样的等待,只不过过去他们所等待的是那些电影明星。

在过去的这些年里,随着大明电影业的发展,早就涌现了一批电影明星,他们有的人凭借着演技,有的人凭借着相貌而深受市场的欢迎,关于他们的话题总能够吸引世人的眼球。

尽管如此,在大明最受欢迎的明星仍然是那些学者,因为从官方层面上对于学者是推崇备至的。每年的新年之前,皇帝都会邀请优秀的学者到皇宫做客,参加宴会,在皇宫短住。

皇家的这种重视自然也让民间对学者们极为重视。重视的不仅仅是学者本身,而是学者们的学识。

况且在华夏的传统之中,对于知识就是极其敬重的。而这种对于知识的敬重在大明变成了对科学的敬重。这一优良传统在大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至于所谓的电影明星,或许他们会吸引很多人的关注,但是在传统的观念之中他们也就是“戏子”而已,至于所谓的艺术家?他们配吗?不是年龄老,就能称得上老师的,顶多也就是……老戏子。

至于刚刚接受过采访市长,校长和学校的其它老师,也不时的把目光投向远处,甚至就连同平时进校后就会迅速进入教室的学生们,也在那里看着等待着什么人。

“来了,来了……”

几乎是在沉宏宇的身影出现在街口的时候,就有人指着他喊道。

“沉先生来了,沉先生来了……”

老师被称为“先生”很正常,但是被一群人围堵就很不正常,还不等沉宏宇弄清楚是怎么回事,甚至他还没下自行车,在校门前就被数十名记者团团围住,几乎所有人都在那里你一言我一语的喊道。

“沉先生,沉先生,我是《大明日报》的记者,请问你知道你的发现对世界科学界来说意味着什么吗?”

“沉先生,我是《南华日报》的记者,请问您是怎么发现的“电磁波”……”

“沉先生……”

这是一个崇高科学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科学家才是最耀眼的明星,他们的身上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环,他们的成就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改变着人类的生活。

这些科学家们就像是二十一世纪最炙手可热的流量明星一样,他们的一言一行总是会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与追捧,他们会被崇拜,被追捧,完全是因为他们的发现,总是会深深的改变世人的生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