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郭大炮的文娱生涯 > 第五百二十三章 茶馆

郭大炮的文娱生涯 第五百二十三章 茶馆

作者:大江入海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6 05:12: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郭大路两篇短文,搞的整个华夏议论纷纷,即便是看不惯他平素行为的一群人,在这个时候,也不得不佩服郭大路这家伙的文笔。

一个写武侠的作者,搞起纯文学来,能达到这个地步,那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大路啊,我是白寿宁!”

这几天好声音栏目的筹备工作已经到了尾声,一些人员调度以及与各个地方电视台的合作事宜都已经商谈好了,但是有些细节上的问题,电视台台长陈秉渊不敢大意,特意跑到郭大路家里请教,生恐办砸了。

两人正在商谈这个问题的时候,主管文化产业的白寿宁白二爷给郭大路打来了电话,“大路,我们这个京城话剧团已经重组完毕,现在呢,想要搞一场代表性的剧本,你之前可是答应我,要给我们剧团写一个本子哦,现在是不是该动笔了?不怕你笑话,现在话剧不好做啊,没有好的本子,就算是有好的演员也不行啊。”

前段时间因为京都话剧团擅自以郭大路的《阿Q正传》作为话剧不告而演,使得郭大路勃然大怒,炮轰话剧团,弄得整个京都话剧团臭名远扬,上级部门不得已将原本的话剧团团长调走另用,就连剧团的团员也都被打散了重组,有实力的留下,没本事的走人,很是动了一番手术。

但是臭名已经出去了,再想洗白可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更何况此时话剧团的没落已经成了大趋势,现在的小年轻都喜欢看电影,看明星的演出,已经很少有人有耐心看话剧了,只有一些小资,或者是刻意追求品味的观众,才会特意来观看话剧演出,然后对外吹嘘自己观看话剧时的情形。

这些人看话剧不是为了欣赏话剧的内容,而是为了向别人装逼,以显示自己的品味高雅,他们这是为了看而看,真正的话剧爱好者已经不太多了,就像是现在的小剧场相声,观众也少的可怜。

本来看的人就少,现在又因为郭大路出了这么一档子事,肯支持京都话剧团的观众已经是寥寥无几,老是这么下去,京都话剧团非死不可。

所以现在重组之后,白寿宁第一个想到的就想借用郭大路的名气,来带动整个剧团的活力。

“剧本?剧本早就写好了!”

郭大路听到白寿宁的话后,毫不犹豫,“是我给你们送去,还是你们自己来拿?”

“写好了?这么快?”

白寿宁吃了一惊,“我现在就让新团长去你那里拿去,怎么能劳烦你亲自来送?”

白寿宁是主管文化的大佬,他一声令下,鲜有人不敢听的,也就在通话之后不到半小时,京都话剧团的新团长邵红旗来到了郭大路家里。

邵红旗此人,是一名老话剧演员,当年演过不少经典的话剧人物,后来从政,担任了京城话剧文化办公室的主任,主管话剧工作,有时候也去话剧院担任教学老师,在话剧界有很大的名声。

在原来的话剧团团长被调走之后,上面考虑了一下,决定让邵红旗来接手这个烂摊子,换别的人恐怕也压不住底下的人。

这人手腕很硬,初次到任,便将整个京都话剧团仔仔细细洗刷了一遍,但凡吃空饷没本事的人,全都被他清除,一下子让整个话剧团的员工减少了一半,然后他从各地剧团开始挖人,又把他的几个得意门徒叫到了身边,将近半年的时间,才将京都话剧团进行了重组。

现在得了白寿宁的吩咐后,他不敢怠慢,直接就从话剧团赶到了郭大路家里。

这人有五十来岁,长得很结实,与同龄人的大腹便便截然不同,身上有一种常人所没有的精气神。

“郭爷,白主任都给我说了,他让我来向您这里拿剧本,我琢磨着啊,光来拿剧本可不行。这剧本是剧本,表演是表演,我们要是不能了解您这剧本的思路,我们肯定就演不好。所以,我想请您有空的话,去我们剧团指导一下,给我们讲一下剧本中人物的特征与形象,不然的话,这人物形象光凭猜测的话,根本就丰满不了。”

这人很会说话,但却隐隐有一种很难发现的傲气,虽然隐藏的极深,但还是被郭大路给看了出来。

“邵老师,您可千万别喊我郭爷,你这年纪这么喊我,那是折我的寿!”

华夏话剧界就没有不知道邵红旗的,郭大路对此人也早有耳闻,“您还别说,我还真想去你们话剧团走一趟,这个剧本先给你,三天后,我再去你们剧团学习一下。”

邵红旗道:“那好,我就喊你大路吧!”

他很是虚心的请教道:“大路,你这个话剧的名字叫什么?”

郭大路从书房里拿出一个装订好的本子,“你来看看吧!”

邵红旗恭恭敬敬的双手接过,看了看封面上的大字,“茶馆?这说的是茶馆里发生的事情吗?”

郭大路笑道:“是啊,邵老师拿回去看看,看看有什么地方不对,还请您指教一下。”

“不敢,不敢!您是文学家,我是个演戏的,我哪有资格指教您呢?”

他拿着郭大路的话剧剧本回到团里之后,迫不及待的打开翻阅。

他这人看书有个习惯,一般都会看三遍,第一遍看,乃是飞快的扫视,只看大略,第二遍则是从新将书籍的思路以及里面的人物进行一下分析,到了第三遍才是精读细读,务求将整部书里的事件人物形象都给完全消化。

但是郭大路给他的这个剧本,他看到第一遍就被惊着了!

这个话剧的背景,是京都的老茶馆,一个小茶馆几十年的兴衰,以茶馆中来来来往往的客人,描绘出了时代变迁中的底层百姓处境,以及戊戌变法到抗战胜利前后的社会情况。

这部话剧以小见大,折射出大时代的风云变幻,里面出现了十几个人物,每个人都有他的特点,每个人都有他的职业以及品性个性,关键是剧本中透露出来的浓浓的京片子味道,实在是太贴切当时的社会环境了。

邵红旗搞了一辈子话剧,深知话剧的难搞,自从建国以来,华夏的话剧就一直没有得到创新的机会,不是不想创新,但写了很多剧本在台上排练,全都不足以作为剧团里的保留节目,就一直没有一个代表性的节目。

郭大路虽然在业内是个文学怪才,但写与写话剧毕竟还是有不同之处,邵红旗不怎么相信郭大路能把话剧写好。

但这部《茶馆》看完之后,邵红旗好长时间没有回过神来,他此时虽然没能将里面的人物形象吃透,但心中却隐隐生出来一个感觉,“或许华夏建国以来,堪称不朽的话剧节目已经诞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