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郭大炮的文娱生涯 > 第五百二十二章 服气

郭大炮的文娱生涯 第五百二十二章 服气

作者:大江入海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6 05:12: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自从郭大路说要提高自己的逼格当一个文明人之后,其实广大网友们在哄笑之余,也都是极为好奇的,因为郭大路这家伙一向不说空话,说干什么那就真干什么,他既然这么说了,肯定就会有相应的行动,所以大家都在好奇他这个高逼格的纯文学到底是怎么回事。

可大家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郭大路的笔力竟然如此之高,明明只是写了两篇短文,可是这两篇短文却如投枪,似匕首,狠狠的刺进读者的心脏,让人读了之后呼吸困难,心中发堵,不是感到震撼,就是感到惭愧。

郭大路发出的两篇短文,简直就是直入心灵的文字,比他的武侠可要高明多了!

真正的好的文章是应该超脱于制度与国情的,是写的普遍的大众情感,而不是局限于单个的民族与国家的一隅之地。

只有写全人类共同的人性,写无论是什么肤色人种都共同拥有东西,那才是放置于世界而皆准的好文章。

比如《阿Q正传》里那种精神胜利法,非但在华夏有,就是在别的国家也照样有,人类的共性,并不会因为国度或者肤色文化的改变而全然消失,只要是人,就会有种种相同的优点与弊病。

比如西方的七宗罪,懒惰,饕餮,贪婪,谎言,暴怒,嫉妒,傲慢等,全世界人类都有这种缺点,而华夏佛家所说的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过盛等八苦,在西方一样也存在,这是属于全人类共同的东西。

文学的描写也一样,只有超越了国界与民族,写这些人性中共同的东西,才能将文章提升到更高的高度。

《阿Q正传》《老人与海》还有《药》《小公务员之死》等,写的全都是人性中共通的东西,这样的文章放到哪个国家,那都是优秀的作品,已经超越了国家与民族的界限。

现在郭大路接连两篇短篇发出,广大书友与粉丝们终于感受到了优秀文学作品带来的那种对心灵的冲击性以及文笔运用上的美感。

能以短短的篇幅,寥寥几个字,就能将一件事说清楚,或者一个人的形象描述出来,这份写作功力,简直就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连雷雨都自愧不如。

或许在长篇的写作上面,雷雨自信不低于任何人,可是在短篇的造诣上,迄今为止,华夏还没有出现过能赶上郭大路的人,雷雨也不行。

短篇看着简单,实质上极为难写,首先,你文字必须要简洁有力,其次,描写刻画还要非常到位,最后,在叙事手法上也得有独到之处。

这三种特点,寻常人的文学造诣能达到其中一点,就足以在文坛立足,若是能达到两点,那就时知名作家了,而三点都能达到的人,称之为文学大师,绝对当之无愧。

喜欢看武侠的读者,或许有的孩子们的欣赏水准不够,对郭大路的这两篇文章看的不太明了,隐隐约约觉得写的有意思,或许有隐喻之处,但犹如雾里看花,终究是一片朦胧,不能尽解。

可阅读能力强,文化水平高的人,却能切切实实的感受到这文章的精彩之处。

就像一副名家书法,不会看的人,可能未必能看出好在哪里,但对真正的书法家而言,书法里的这点画之间,笔锋走向,字体架构,那都是有着种种难以言喻的美感。

欣赏水平高低,决定了他们看东西的层次。

但这现代白话文的文章,读者也绝不至于一点都看不懂,便是小学生也能全篇看完而毫无迟滞,区别只在于理解深浅而已。

看懂的人纷纷在微博下留言感叹,半懂不懂的读者也跟着摇旗呐喊,虽然不知道这篇文章好在哪,但跟着摇旗呐喊总没错。

“郭爷,看透不说透,我们还能做朋友!”

“郭爷,你没有发现你知道的太多了吗?这是很危险的,你知不知道?”

“666,虽然没怎么看懂郭爷最近这两篇短文表达出来的意思,可正因为看不懂,才更觉得高大上,果然是高逼格,没想到郭爷玩起来纯文学也这么厉害!”

“我忽然想起来了,之前好像有好几个作者说郭爷写的武侠流于低俗,是下九流的东西,根本就不配称之为文学,现在郭爷暂时不搞武侠了,开始搞纯文学了,那些抨击郭爷的作者还在不在?让他们看看郭爷写的这两篇怎么样?是不是还能入眼?”

“对对对,那些贱人不但看不起郭爷的武侠,甚至还看不起我们这些武侠读者,说我们品味低,看东西浮于表面,只会追求阅读的快感。他妈的,早就看他们不顺眼了,可是我又说不过他们,现在郭爷搞纯文学,我看他们现在还怎么说?”

在这些书友粉丝们的喧嚣声中,华夏传统文学界中的一些人也被郭大路的短篇惊动,很多作者也在阅读郭大路的文章。

作协里面的作者虽然有一大部分都是没本事混饭吃的人,但里面也有真正的文学素养很高的人,一个组织能够生存下来,里面肯定得有几个拿得出手的人物。

一开始郭大路写武侠的时候,这些人都嗤之以鼻,不认为郭大路是一个合格的作家,最起码不认可郭大路的写作水平。

后来郭大路的几首诗陆续出现之后,这些作家才慢慢收了轻视之心,不敢小看过大路了,尤其是中秋晚会的一首《明月几时有》,将整个文坛都震的晃了三晃,这首绝妙好词,足以千载传颂而不衰,他们这点眼力劲还是有的。

能写出这么一首词的人,不由得他们不重视,即便郭大路不是一个好的文学家,但最起码他是一个好的诗人,他在古体诗词上的才情,很多有自知之明的人都自愧不如,只有一些什么都不懂的废物才会鸡蛋里挑骨头,说郭大路的诗词这样不好,那样不好,最后被人打脸耻笑,弄得狼狈不堪。

如果中秋词之后,大家只是对郭大路在诗歌上的才情感到震惊的话,那么在《阿Q正传》这篇出来之后,这些主体文学中的作者们全都吃了一惊,他们发现,原来郭大路的文笔竟然是如此辛辣有力,对社会的洞察力远远超过了同时代的人,写的东西也不是他们所能想象出来的。

到了这一步,除非极少数冥顽不灵的人,其余的人早已经认可了郭大路的实力,都知道小看了郭大路。

而在郭大路陪着雷雨去瑞典领奖时,很多作家心里都不舒服,你雷雨要是领着自己的亲人去领奖,大家都说不上什么,可是你为什么要领郭大路这么一个人?他难道有资格作为整个华夏文学的新势力?这未免太看得起郭大路了吧?

后来郭大路在瑞典将自己的作品拿给获奖的文学大师们看,并获得一致推崇后,国内的这些作家们的心态顿时就变了。

他们既羡慕,又向往,还嫉妒,同时还有着几分失落。

如果只是一位文学大师对郭大路的作品推崇的话,众人还未必太过重视,可是五六位世界级的文学大师,都一致认可郭大路的文章,这就可怕了!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郭大路写的确确实实的是一部高质量的文学作品,而且还是一种超越了国界与民族界限的普罗大众价值观的作品。

一个作者的作品能做到这一点,那就是世界级的作品,那就有资格入围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国内的这些作家可能有很多不服气的,但他们却又都知道,这些文学大师的眼光是决计不会错的,起码比他们的欣赏能力要强很多。

连他们都说好,那肯定是真的好!

因此在郭大路回国之后,国内的作家团体都密切关注郭大路的一举一动,迫切希望郭大路的《老人与海》能够尽快的面世,好让他们看看,这部到底好在哪里。

现在郭大路接连两篇短篇发出之后,作协里的这些作者彻底服气了。

“这家伙这脑子到底怎么长的?怎么什么类型的文章都会写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