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郭大炮的文娱生涯 > 第五百二十四章 合适地点合适时间的合适作品

《茶馆》这部话剧,是异世界的老舍先生创作的一部极为优秀的作品,这部作品语言精练,通篇也就三万来字,跨度却足足有五十年,里面人物繁多,各有特色,取材与京城老茶馆,京腔京味,语言凝练传神,实在是不可多见的作品。

其实就异世界话剧作品而言,比《茶馆》有名气的多得是,比如《猫》《西贡小姐》《悲惨世界》等作品,这可都比《茶馆》有名气多了。

不过这都是西方世界的作品,即便是加以修改,也难以去掉西方文化中蕴含的信息,况且但凡名家作品,就不好修改,稍稍变动就会减少很多韵味,反而破坏了作品的整体性。

在此时的郭大路眼里,无论东方世界的戏曲,还是西方世界的东歌剧,只要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他都要尽可能的将之传承下来。

在文化搬运工眼中,文学作品已经没有了国界之分,但凡优秀者,皆要搬到这个世界,不过必须得挑一个合适的时机才行。

就像这次京都话剧团来向他要剧本,那最合适京都话剧团的话剧只能是东方风格的作品,而在异世界,东方风格的话剧中,最出名的有两部,一部是《茶馆》,另一部是雷雨。

而在这两部中,要挑选出一部最为合适京都话剧团的作品,那就只能是《茶馆》。

一部作品的出现必须是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地点,合适的环境中才行,郭大路总不能搞出一部悲惨世界扔给京都话剧团,先不说他们能不能演的了,就算是能够演的出来,可是谁看?西方元素的作品,让东方人来表演,先天上就有很多不和谐的地方,观众们一准儿不喜欢。

所以只能选《茶馆》,而不是选别的作品。

还有一点就是,郭大路喜欢《茶馆》胜过《雷雨》,两者的戏剧张力上,茶馆是略逊色与雷雨的,但其表现的底层百姓生活化的状态,却是雷雨不能比拟的。

《茶馆》的画面挺强,但是语言太过简洁,若是不能好好的咂摸滋味,那就很难体会到里面各种人物在什么心理状态下说的那些话,而且对于对白中的语气轻重也必须要拿捏到位才行,这部作品要是不好好体会,是绝难演绎出来的。

反倒是《雷雨》中情景与对白更容易体会,也更容易把握,所以这两部作品,若论排演难度,《茶馆》要比《雷雨》难的太多。

也就是因为这样,在话剧界,《雷雨》的排练可以有几次成功的版本,而《茶馆》却很难能突破第一个版本的束缚。

两部作品,一个是高门显赫的大宅门,一个是底层人士齐聚的小茶馆,所发生的事情也截然不同,郭大路是底层民众出身,对于富有烟火气息的作品天然的就有三分好感,而雷雨的高门大户里的故事,郭大路极为不喜。

对郭大路来说,《雷雨》的故事太过残忍,这个残忍指的不是社会黑暗一面的残忍,也不是死多少人的那种残忍,而是一种伦理上的残忍。

在郭大路的悲剧观念中,写苦难,写黑暗,写在生活压迫下的卑微与渺小以及现实社会的残忍,这都可以写,也是常用的题材。

可为什么要触碰伦理上的事情?

雷雨这部作品中,曹禺中竟然安排同父异母的周萍与四凤亲兄妹产生不论之情!

这种安排,实在太让人难以接受,别人的感受郭大路管不着,但就郭大路本人而言,他十分讨厌剧情中的这个情节安排。

我喜欢吃臭豆腐不假,喜欢吃臭鳜鱼不假,因为我喜欢这种臭味的食品,可你不能因为我喜欢吃臭的东西,就给我端一碗热翔啊!

当然这只是个人的喜好,与作品的好坏无关,其实就故事情节的激烈程度与爆发力,《茶馆》是远远比不上雷雨的,但《雷雨》再好,郭大路也不喜欢!

随意,即便是在个人感情上,郭大路也愿意先把《茶馆》拎出来,至于《雷雨》这部话剧,以后再说吧!

拿到话剧剧本的邵红旗,自然是不会明白郭大路的想法的,但这并不影响他对《茶馆》这部话剧的喜爱与看重。

他是老京都人,对剧本里浓浓的京片子对白风格有一种极为亲切的认同感,对于里面简洁而又生活化的语言,也有着极为熟悉而又怀念的复杂情感。

即便邵红旗是老京都人,即便他已经五十多岁了,但他去也没有机会见过剧本中的描述的那种大茶馆,他只是从老一辈人口中听说过而已,但却从未见到过,但这一次,他从这个话剧剧本里,却体会到了那种自己想象中的茶馆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在拿到剧本后的第二天,他便将这个剧本复印了好几份,分到团里演员们的手中,“大家都好好看一下,这是郭大路先生为我们团写的一部话剧,你们先熟悉一下,然后咱们集中讨论一下剧本里人物的形象问题,还有人物的背景与性格的分析研究,只有把里面的人物与环境全都吃透了,咱们才可以进行排演。”

“道具组的人听着啊,这剧本里已经把道具与布局都写了出来,你们呐,按照这剧本中描述的场景,在舞台上布置一下,要是有什么不懂的话,那就去找京都的老照片或者老的影像资料,仔细观察一下,看看怎么才能搞出合适的道具。”

“三天后,郭先生来咱们团指导我们,你们赶快把这剧本看完,到时候有什么不理解的的问题,我们集中一下,一起向郭先生请教。”

一名年轻的女团员夸张的叫道:“不会吧老师,郭大路也能写话剧?他确实写的不错,诗更不错,但这跟话剧没有必然的关系啊,这是两种艺术形式,郭爷不会连文化形式上也能跨界吧?”

另一名年轻少女笑道:“丁玲玲,你可不要小看郭爷,他跨界跨的还少吗?人家会杀猪,会打官司,会写,会拍电视电影,而且自己还能演,还能唱,还是个音乐家……妈呀,郭大路怎么会这么多?”

年轻少女自己都被自己说的吓了一跳,“我去,我说还好,现在一想,才发现郭爷竟然这么天才!”

她拍着小胸脯一副惊魂未定的神色,“你说这样的天才,他凭什么就写不出话剧来?”

丁玲玲哼了一声,“那也未必!话剧可不比别的艺术形式,建国以来,总共能有多少话剧流传下来?写的倒是不少,可又有几个成名的?还不都是演了几场就再也不演了!”

她虽然这么说,还是低头翻看起手中的剧本来。

于是,等到郭大路来到话剧团后,第一个提出问题的就是丁玲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