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青天侠义传 > 第3章 .秘辛(3)

青天侠义传 第3章 .秘辛(3)

作者:烟水晶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3: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包拯皱了皱眉,答道,“据八贤王所说,他翌日醒来之后发觉自己铸下大错,便跟那位宫人表明,自己会承担责任,亲自去跟皇上说明一切。”

公孙策点了点头,“八贤王为人正直,确是有此担当。”

包拯叹了口气,“那宫人听到八贤王要将事情对先帝和盘托出,立刻就跪下请求八贤王不要这样做。”

包拯话音刚落,还没等公孙策说什么,展昭就有些按捺不住了。他皱了皱眉刚要说话,旁边白玉堂眉毛一挑,立刻拉住了展昭的胳膊。展昭怒瞪白玉堂,白玉堂嘴巴一撇,做了一个洗碗的动作,展昭的脸立刻就垮了下来。

两个人的小动作自然没有逃过公孙策的眼睛,他微微一笑,盯着展昭的圆脸道,“包拯,你快点给我们的展少侠解释一下,为什么那个宫女要跪求八贤王吧,他就快憋死了。”

展昭脸上微微一红,感激地看了善解人意的公孙大哥一眼。

包拯微微一笑,说道,“其实站在那个宫人的角度去想,这样的请求就容易理解了。八贤王虽然也犯了错,但是这事若与先帝讲清,因为平日里关系深厚,先帝未必会惩罚他。但是这事说清,就必须处理。显然,八贤王不必承担罪责的话,责任就落在了那宫人一人身上。

那宫人心思聪明,立刻就想到了这种可能。若是皇帝非要追究,她便难逃一死。因此,他才会劝阻八贤王不要声张。”

“既然是一个这样聪明的宫女。”公孙策沉吟道,“显然不会让这件事就这么算了。而且八贤王也不会让她这样白白吃亏,我猜得对吗?”

包拯笑道,“那是自然。八贤王说,当时他宿醉刚醒,又发觉犯下如此大错,心中又是紧张又是愧疚。但是对那宫人,他也十分怜惜,自然希望可以有所补偿。他本打算跟先帝坦白一切,把那宫人接回南清宫,但是经过宫人劝阻之后,他也发觉这个办法有些不妥。

八贤王没了主意,那宫人便劝说八贤王先出宫,待日后寻个机会,让王妃或者八贤王的母妃进宫向皇后要人,把她带回南清宫做宫女,日后再收为侧室。”

公孙策点了点头,“这宫女也不是个普通的女子,这份心机,这份沉稳,不像是在顷刻之间想出来的。很可能――”

公孙策没往下说,包拯却已经明白了。

“一个深宫之中的女子,混到可以近身伺候王爷的地位,没有一点心机也不可能。”包拯叹了口气道,“八贤王自幼在宫中长大,想是对这些宫人的谋算计量也多有了解。但是尽管如此,错是他犯下的,他当时并没有任何推卸责任的意思。回宫以后,他便将所有事情对母妃和盘托出,希望母妃可以尽快进宫,将那位姓李的宫人要到南清宫伺候。”

“我想,事情不会如此顺利吧?莫非太妃娘娘不同意此事?”

“八贤王说,当时太妃娘娘并没有反对,但是也没有立即进宫,只是说此事要从长计议,不能太着急。”

听到包拯这样回答,公孙策点了点头,问道,“那么后来呢?”

“八贤王平日里要参与政事,那件事虽然很重要,但是事情一多,多半也记不大紧了。尤其是半个月之后,辽宋边界突然发生了冲突,为了缓和两国关系,先帝派八贤王作为使节,到边关安抚何谈。八贤王当即启程,这一走,就是一年。”

“一年?”公孙策一皱眉,“那宫女等上这一年,怕是已经心灰意冷了吧?”

包拯微微一怔,有点诧异地看了看公孙策,“阿策,你怎么猜到,太妃娘娘并不会在八贤王走后将那宫人接进南清宫?”

公孙策微微一笑,“这还用猜吗?太妃娘娘是什么人?当初太祖宫中美人众多,她从一介美人一路拼杀到贵妃的位置,又生下了太祖唯一的子嗣八贤王,这样一个女人,对深宫*可谓了如指掌。

如果她想接那个宫女回来,在八贤王提出之时就会去做。她当时没有做,就是看不上那宫女的伎俩,打定主意不接。现在八贤王远在辽国,太妃娘娘自然装作什么都不知道,那宫女,怕是白费心机了。”

包拯微微一笑,“没想到阿策不仅会扮女装,连女人的心思都如此了解。”

包拯的话让公孙策瞪了眼睛,“包黑炭!你再敢提那件事,我就让展昭拿你去烧火!”

看到公孙策炸毛,包拯自然陪着笑安抚道歉。两只小的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目光中察觉到无奈的神情。这两位大哥,有时候真是太让人受不了!

公孙策知道轻重缓急,自然不会因为包拯一句调笑计较太久。他冷冷地哼了一声,喝道,“你还不快点继续讲!”

“是是是!”包拯狗腿地道,“后来的事情就简单了。一年之后八贤王回来,却听说那宫人死了。”

“死了?”这下子展昭到底没忍住,他吃惊地叫了出来,“怎么一个大活人莫名其妙就死了?”

“公孙大哥!这是他说的,洗碗算他一个,你可不要算上我!”白玉堂愁眉苦脸地瞪了一眼展昭,然后郁闷地对公孙策讨饶。

公孙策微微冷笑,“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白少侠,你的义气呢?”

“他又不是我兄弟,我朋友,我凭什么跟他同当啊!何况跟他在一起怎么会享福,倒霉还差不多!”

“喂!白玉堂!刚才在厨房是谁分酥肉给你吃的?你吃的肚子溜溜圆,现在不认账了?!”

“好了!”公孙策不胜其烦的挥了挥手,恨声道,“你们两个小鬼闭嘴!再多说一句就不让你们继续听,现在就滚去厨房洗碗!”

不顾白玉堂还在狠瞪他求吵架,展昭立刻闭嘴,他宁可待会儿去乖乖洗碗,也不打算被剥夺听故事的权力。他还想知道那个可怜的宫女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那宫人是死于玉辰宫的大火。”事情终于说到了点子上,包拯微微皱眉,说道,“玉辰宫在八贤王回京前夕,突然起火。宫苑失火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刘太后大怒,命令首领太监郭槐彻查。

后来经过查实,那场大火是一场意外,并非人为纵火。宫内当时只有李宫女一人,被当场烧死。刘太后得知此事,心中不忍,恩准李宫女的家人将她的尸首领回安葬,并且赏赐了大笔金银,抚恤她的家人。”

“这事――”公孙策皱了皱眉,“着实蹊跷。”

包拯点了点头,“宫苑失火,并不蹊跷。宫女被烧死,也不蹊跷。但现在的问题是,这件事发生在八贤王回宫的前夕,时间上有些太凑巧。”

公孙策点了点头,“那么,八贤王当时就没有任何怀疑吗?”

包拯道,“八贤王倒没有怀疑,他只是向太妃询问为何没有接李宫人到南清宫。虽然心中略有埋怨,但是毕竟人已经死了,也不能因为一个宫女对自己的母亲有什么微词。

禁宫之中死一个宫女,实在是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八贤王知道了,也只是唏嘘一阵就过去了。虽然这些年经常会想起那件事,每次想起都会在心中感叹难过一番,但是毕竟这是宫廷秘辛,根本无人知晓,八贤王自然不会说出来给自己的政敌递上把柄。”

“可惜那个宫女就这样枉死。”公孙策微微皱眉,“怪不得心中怨气深重,玉辰宫里要闹鬼了。”

“咦?”展昭努力了半天也没憋住,忍不住问道,“公孙大哥,你不是不信鬼神吗?为何要说李宫人怨气深重才让玉辰宫闹鬼呢?”

白玉堂这次已经彻底放弃了,他知道自己难逃洗碗的命运,便也跟着展昭一起,好奇地看着公孙策。

公孙策微微一叹,“我只是随口一说罢了。我不信真的有鬼,只是觉得,那李宫人若是真有冤情,这一冤便是二十年,可谓冤沉海底了。若没有这闹鬼之事,这闹鬼之事,倒像是真的为了给她伸冤才发生的一样。冥冥之中,天道循环,只是有些感慨罢了。”

公孙策一番话,说的另外三个人都有些动容。最终还是包拯打破了沉默,淡淡地道,“阿策说的不错。八贤王得知玉辰宫闹鬼之事以后,也产生了类似的想法。他先是觉得李宫人之死绝不像他当年所想的那么简单,无论这些装神弄鬼的人是什么人,一定有着更加深沉的心思。

再来,他这些年来本就对李宫女之死耿耿于怀,觉得自己愧对于她。既然现在有人非要旧事重提,那么他便打算干脆趁此机会彻底将当年的事情查清。”

“旧事重提?”公孙策微微一皱眉,“你的意思是,有人想要利用此事,打击八贤王?”

包拯赞赏地看了公孙策一眼,点头道,“事情已经过去了二十年,当年宫中老人剩下的已经不多。但是仅有的这些人却都清楚,玉辰宫当时烧死了一个李宫女。如果说硬要给宫殿闹鬼安一个原因,大家自然会想到李宫女身负莫大冤情,死后怨气深重这一点。

可是李宫女会有什么冤情呢?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宫女,从未与人结怨,她的死看上去也只是一个悲惨的意外。而唯一跟这个宫女有联系的人,就是八贤王。”

“可是,这件事当时只有他们两个人知道。太妃娘娘也已过世多年,八贤王以为李宫女死了,自然也不会对别人讲起往事。莫非,李宫女生前曾经跟别人说起过她跟八贤王之间的私情,最后也因此被害?”公孙策皱眉问道。

包拯摇了摇头,“这就不得而知了。但如果这件事的幕后之人想要借此机会打击八贤王,李宫女就是一个很好用的棋子。因此,八贤王怀疑,当年的事情可能并不是一个秘密,肯定还有人知情。至于那人究竟想要做什么,就只能进一步详查之后才能明白了。”

“所以,他找到了你。”公孙策微微皱了皱眉,心道,不知道八贤王当初初见包拯是个什么情形。他肯在这种秘辛大事上信任包拯,可见包拯这人,绝不简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