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青天侠义传 > 第3章 .秘辛(4)

青天侠义传 第3章 .秘辛(4)

作者:烟水晶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3: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八贤王将包拯带入南清宫之后,便将当年自己与李宫女之间的往事和盘托出,之后,又对包拯道明了自己的怀疑。这件事在包拯看来也是疑点重重。他跟八贤王商讨过后,一致认为此时玉辰宫闹鬼一事背后一定有人主使,而这个主使之人的目标,很可能就是八贤王。

自先帝驾崩之后,大宋的政治格局一直是太后与八贤王平分秋色。当今皇帝虽然已经亲政,手中的权力却一直被刘太后把持,难以放手施展才能。而刘太后虽然是皇帝的亲生母亲,然而从她的表现中可以看出,对于权力的渴望已经远远超越了他对皇帝的亲情。在这对天家第一母子之间,仿佛存在着一种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提防的微妙关系。

由于跟先帝之间多年的兄弟之情以及对大宋朝的忠诚,八贤王自然是心向皇帝。从这一点上来说,他与太后之间便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虽然两个人表面上依然虚与委蛇,风平浪静,但是暗地里的较量从未停止过。

这个案子,表面上是深宫秘辛,怪力乱神,但实际上却杀机四伏,危机重重。八贤王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包拯又何尝不是如此。两人在南清宫商议良久,最终定下一个行动方向。当天晚上,八贤王将包拯乔装成懂得降妖捉鬼的道士法师,并亲自送他进宫。

包拯先是以捉鬼法师的名义面见了皇帝和太后,之后便被小太监带入了玉辰宫。包拯在玉辰宫内装模作样地做法捉鬼,折腾了大半夜之后,便偃旗息鼓,声称鬼已经被降服,但为免他走了以后鬼怪再出来附在别人身上捣乱,他需要在玉辰宫居住一天一夜,继续作法。

“你还会捉鬼?”公孙策听包拯讲述他如何装模作样地作法捉鬼,忍不住勾唇微笑,“一定很有趣,我还挺想看看的。”

包拯看到公孙策笑了,立刻也笑嘻嘻地说道,“若是阿策你想看,改日我表演一次又何妨?”

公孙策听到包拯这么说,却突然抿着嘴瞪了他一眼,“黑炭头,你说实话,你要求留在玉辰宫,莫非就是想要把那些装神弄鬼的人找出来?”

包拯微微一笑,“那是自然。”

“你是怎么做的?”公孙策盯着包正的眼睛,问道。

包拯嘴角微勾,颇有些得意地道,“俗话说,做贼必然心虚。在皇宫里装神弄鬼,这小贼也必定是皇宫里的人。身在皇宫,会被外人买通或者命令去做这种事的,通常地位不会太高。那么,我怀疑的对象就只有三类人,宫女,太监,侍卫。玉辰宫是一个废弃的宫殿,没有侍卫把守。因此在此地伺候的宫女太监就更加可疑。

我做法之后,便借口需要帮忙伺候,将所有跟这件事有过牵连的宫女太监都留下来。那时候天已然漆黑一片,玉辰宫里只点着几根蜡烛,那些宫女太监被我留在这间闹鬼的房子里,都十分害怕。于是我装着为了给他们壮胆,就跟他们闲聊。当然,聊天的内容是我早就想好的。

我跟他聊起了玉辰宫的传说,又聊起了当初的李宫女。开始的时候他们很紧张,但是聊着聊着就放松了下来。这一聊我才发现,原来深宫之中的太监宫女,每一个心中都有无数的八卦可以挖掘。没过多久,我就了解到关于那位李宫女生前身后的很多传说。虽然时间过去的太久,这些人大多数也是道听途说,而且很多是神神鬼鬼的无稽之谈,但是有一些却非常有价值。”

公孙策点了点头,“道听途说,却未必是空穴来风,很多时候闲聊之中得到的消息才是破案的关键。”

包拯微微一笑,“阿策你说的对。我就是从这些人的闲聊中,找到了装鬼之人。”

“哦?”公孙策一愣,“何人?”

包拯笑道,“是一个小太监。”

“你怎么知道是他在装鬼?”

包拯略微有些得意,微笑着答道,“装鬼的只有他一人,他不承认,我便没有证据。我只是在聊天之中细心观察每一个人的表现,察言观色,很快就发现了他可疑的举止。接下来就简单了,我只需要想办法将他支开,我跟八贤王事先约好,我打发哪一个宫人出去,他就让守在门口的侍卫把谁带走仔细查问。这一问,一切便清楚了。”

“他承认了?”公孙策一愣,“这倒奇怪,若这个小太监的后台是太后,他定不会如此轻易就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

包拯点了点头,“我也觉得有些奇怪。当时我并不知道那小太监已经承认,因为我还要继续观察屋子里众人的一举一动。”

“如此,你就真的在玉辰宫里审了那些人一晚上?”公孙策问道。

包拯摇了摇头,“我没机会呆上一整晚。就在打发那个小太监出去以后,另一个人走了进来,就是这个人打断了我的问话。”

“另一人?”公孙策挑眉,“是谁?”

包拯微微一笑,“这个人我若说出来,你肯定也会觉得他十分可疑。他就是刘太后最信任的大总管,大太监郭槐。”

“郭槐?”公孙策眉头一皱,思索片刻,便点了点头,“若装鬼之人是受了刘太后的指使,那么出面办事的,多半就只能是她最信任的太监。这么一想,郭槐的确十分可疑。你说,他是半途进来的?”

包拯点了点头,“郭槐进来的时候我正在听那些小太监和小宫女聊八卦,其中一个小宫女正说到玉辰宫闹鬼的时候她见着了李宫女的鬼魂,说的似模似样,也不知道是不是瞎编。郭槐想是在外面已经听了一会儿了,正在那宫女说得兴起的时候,他一步迈了进来,把那宫女一顿训斥,又把所有人都叫走了。”

“他没跟你说话?”

包拯一笑,“他倒是想不跟我说话,我怎么可能给他这个机会。”

说着,包拯跟三个人讲了他是如何拉住了郭槐,死皮赖脸地缠着他聊着李宫女和玉辰宫的往事。包拯的想法也很简单,刚才跟他聊的都是年纪轻轻的小孩子,没有一个会在二十年前认识李宫女。而这个郭槐就不一样了,身为太后身边多年的心腹,他知道的事情一定很多。

“郭槐被我缠住,不得已敷衍了我几句。虽然只有几句,听上去却大有深意。”

“哦?他说了什么?”

包拯道:“他说,李宫女本性和顺,一贯与世无争。虽是枉死,却并不会有什么怨恨。玉辰宫就算是真有鬼,也一定不是李宫女。”

包拯话音刚落,旁边突然响起一个好奇的声音,“咦?这就怪了。”

“小展昭,你又想起什么了?”包拯看了展昭一眼,笑道。

展昭没有马上回答,而是不好意思地看了白玉堂一眼,小声道,“一会儿洗碗的时候我会多洗一个的,你别总是黑着脸,看上去都快跟包大哥一个样子了。呵呵。”

白玉堂黑着脸撇了撇嘴,无语地装作根本不认识展昭。

展昭无奈,只能转回头对包拯道,“我只是觉得奇怪。若这件事真的是郭槐指使的,也就意味着刘太后和郭槐知道了李宫女和八贤王的私情。那么玉辰宫闹鬼,目的不就是把这件事往李宫女身上安,然后再扯上八贤王吗?

包大哥调查的时候提到李宫女,郭槐应该感到高兴才对,因为这样他的阴谋才会得逞啊?为何他反而要说这件事跟李宫女无关呢?还要把谈论李宫女的宫人们斥开,打断了你的调查,真是奇怪。”

“诶?小展昭,原来你也不像看上去那么呆嘛。看这分析案情的能力,不亚于公孙公子哦。”

展昭听到包拯在夸他,自然十分得意,还忍不住对着白玉堂笑了笑。

公孙策急于关心案情,看不惯这一大一小在这里浪费时间,便催促道,“包黑炭,你还不快说,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个小太监到底是不是刘太后指使的,郭槐在这件案子里又充当了什么角色?”

包拯看着公孙策焦急的样子,嘴角轻轻一勾,最终却变成一个淡淡的苦笑,“说实话,阿策,我也不知道。”

“什么?”公孙策一惊,“说了这么半天,你说你不知道?!”

岂止是公孙策,连展昭和白玉堂都变了脸色,一起对着包拯怒目而视。

包拯吓了一跳,他很怕这三个被他欺骗了感情的家伙会冲上来合力把他给打死,急忙解释道,“不是你们想的那样,我说不知道,是因为我当时没办法调查郭槐。所以,我不知道郭槐在这件事里到底是个什么态度,起的又是什么作用。但是其他的情况我还是知道的。”

“那你还不快说!”公孙策低喝一声,包拯急忙开口。

“是这样的。我看到郭槐的表现,自然十分怀疑。但是在怀疑的同时我却明白,就算郭槐表现得再可疑,我也不能像对待那个小太监一样把他也弄出去交给八贤王调查。”

“为什么不可以?”展昭眨了眨眼睛,不解地问。

“你真是笨!”一直保持冷脸听故事的白五爷终于忍无可忍了,他瞪了展昭一眼,飞快地答道,“郭槐是刘太后的人,能随便动吗?真的审问了郭槐,刘太后不就知道她的阴谋败露了吗?到时候她恼羞成怒,直接把八贤王跟宫女有染,秽乱宫闱的往事传扬出去,八贤王会有好下场吗?或许她再绝一点,直接把李宫女的死和这次玉辰宫闹鬼的事情都栽赃在八贤王的身上,到时候这一身污水,肯定是洗都洗不清了!笨蛋!”

展昭呆呆地听着小白讲了一大通,因为对方实在讲的太快,他还有点没反应过来。但是最后两个字他还是听见了。白玉堂骂他是笨蛋,在包大哥都肯定了他聪明的前提下,这个臭小白敢骂他是笨蛋。展昭盯着白玉堂的俊脸,咬了咬牙,心中呵呵两声。哼!臭小白,你等着,今晚我一定会把太爷塞进你的被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