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 第八十章 到期还本 (求全订~求月票~)

在一间办公室里,陈光良和会计师陈树坤、会计师郭德明、建筑师陆元台,四人一起讨论愚园路的地产项目。

其中陈树坤是兼职的工作,不过他已经投入二十来天时间的工作,如今也基本弄出头绪来。

陈光良为什么一定要两名‘会计师’来工作?

很简单,他接下来要投资的地产项目,是一个‘投机性质’的生意,一定要将预算搞明白,若是亏本或者算不清账,可就不划算了!

“建筑费加税费,不超过18万大洋,确定可以做下来?”陈光良再三询问道。

原本是预计的15万大洋的建筑费,但目前还是超支了一些预算,主要是花园、钢窗、卫生器具、冷热水管,一应俱全。

这比传统的旧式石门库建筑,造价高出不少。

陈树坤说道:“绝对没有问题了,这个预算是有一定的空余。”

陈光良点点头,随后看向郭德明、陆元台,让他们两人发表意见,他们也已经接触这个项目有十天时间。

郭德明马上说道:“嗯,我和元台沟通过,18万大洋是做得下来的。但这个没有计算地皮租金方面,毕竟地皮租金也是要不少的,好在应该是可以一年一付。”

陈树坤一愣,说道:“租金,难道不是买下的土地?”

陈光良笑着摇摇头,说道:“土地是打算租的,就是建筑费也是由租户自己掏钱,这个项目我把他称之为‘代建项目’”

陈树坤更懵逼了,郭德明和陆元台也有些不明白后面的话!

陈光良只是给陈树坤解释了一下‘租土地’的事情,后面的‘代建’则没有多说,毕竟他接下来需要找一家银行作为‘担保方’。

计划要一步步的去实施!

金城银行大厦。

陈光良来到程子康的办公室,商谈合作的事宜。

“程经理,我在愚园路打算租赁一块地二十年时间,然后修建一个新式里弄,这次来是找你合作的!”

程子康意外的说道:“租赁土地、投资地产,业主会答应?”

陈光良解释一番,这里面业主不仅可以得到租金,而且二十年后还可以得到一个新式里弄的房屋,是很划算的。

“原来如此.这样一来,你们采取收租金获利,二十年倒也足够赚几番。只是在考虑贷款的利息情况下,会让你们很难赚到钱的。”

目前,华夏的存款利息在8%,贷款利息在15~20%(也有低息贷款,甚至8%都有,但很少人能拿到),都是比较高的。

这是因为这个时代的商业环境是如此,所以必须保证高利润,以此来抵挡‘高风险’。

陈光良说道:“我们不贷款”

程子康惊讶起来,这么大一个项目居然不贷款,他说道:“那你找我来是?”

陈光良接下来的一席话,算是让程子康打开了眼界。

“这个项目,我总结出十六个字的经营方案——租地造房,分室出售,到期还本,屋归地主。”

程子康思索一番后,说道:“租地造房、屋归地主,这八个字很好理解。这个‘分室出售,到期还本’如何解释?”

陈光良自信道:“我们会和业主签署完租地协议后,便会登报分层出售——即客户可以向我们在贵银行的账户上,存入一笔钱作为‘代建费’,比如说是4000大洋。这笔钱的每个月利息不到30大洋,便是他们的租金,这样足足省下10大洋每个月,而且没有加租的风险,更是省掉一笔高达500大洋的顶手费。”

程子康有点明白这里面的猫腻了,但他不敢相信的说道:“然后你真打算20年后,退还他们的本金?”

到期还本,这不是明摆着的。

陈光良点头说道:“不错,由银行来保证这批房屋的一年时间建成并交付,也由银行来保证二十年后退还他们的本金,当然他们也要退还房屋给我们。”

这个诱惑性太大了,目前沪市一共就八万套房屋(难民棚不算),但却有几百万人口。

买得起的人,还是大把的,主要是没有房子‘分层出售’,都是按栋购买的(大部分业主也惜售),一栋小洋房就得数万大洋。

而且在这个方案中,本金在二十年后是可以退还的,相当于‘白住’,当然二十年后房子也要退。

这个年代,本来就没有‘分层分室买卖的先例’,只有租赁。

程子康表情认真起来,询问道:“那我们银行又有什么好处,毕竟虽然客户存入一笔笔资金,但你又会拿出作为建筑费等,但我们却要保证二十年后偿还他们的本金?”

其实,他已经明白了,只是希望从这个年轻人的口中听到具体的方案而已。

陈光良很自信,很有魅力的说道:“为什么不合作呢?首先,贵银行可能因此多了上百个不错的优质客户;其次,假设以四十五幢楼135层房来计算,可以获得差不多50万大洋的资金,我们只需要支走二十万出头的建筑费等,差不多依旧有三十万存在银行,每年产生的利息(8%),则可以用于租地费支付、利滚利、地产公司分红,这样可以逐渐将账户上的资金重新回到50万,同时我们也相当于抵押了房屋在贵银行,是双保险。”

他的会计师已经将成本计算出来,也就是十八万大洋。

长江地产则在建筑费上面,多报几万,将其增加至23~25万的样子。

这样一来,多出来的几万建筑资金,便是长江地产今年的‘利润’。

而在金城银行的账户上,还剩下30万大洋的样子,每年可产生利息2.4万大洋。其中4500左右可用于每年的租金,10000大洋则再存入金城银行的账户进行利滚利,剩下的9500大洋则是长江地产的分红、租金税。

这样一来,可谓‘四赢’:

土地业主赢了租金和二十年后的房屋权、银行赢了一笔大资金和上百个潜在的优质客户、业主赢了‘白住’二十年的房屋、长江地产赢了可获得一笔不错的利润和每年分红。

“好,如此优秀的商业计划,真是经典。我们金城银行可以答应合作,只不过具体方面,要进行详细的讨论。比如你们先支取的建筑资金和你们自己的利润,要控制在什么范畴?比如每年的利息当中,三项的比例安排?这些,你应该有准备具体的方案吧?”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我请了两位会计师,这些账目算得很清楚,只要和业主签署完地皮租赁,便可以详谈这些!”

做事非常全面,每一步都在计划中,这是程子康心中给的一个评价。

这里面的计算题,确实要有专业的会计师来算,不然一个地方漏点,那就白做。

最后,程子康还挺好奇一个问题:“你在愚园路也有地皮,为什么不自己用自己的地皮?”

陈光良说道:“我就一副地皮适合,但地段差了一些。更何况,等这幅地皮成功运作后,我手中的地皮价值也就上来了,届时再考虑不迟。”

程子康很有眼光的说道:“如果你能把这个项目运作成功,应该还有地皮业主愿意找你合作的!”

这是实话,陈光良本身也是打的这个主意。

长江地产不仅要大赚一笔,而且还要赚上足够的‘信誉’。

信誉这个东西,其价值是巨大的,是金钱都不一定可以买到的。

陈光良很谦虚的说道:“希望吧,不过我还是希望今年踏踏实实的完成这个项目!”

程子康说道:“好,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只管说。在投资地产这一块,我们银行更有经验。”

这不是便宜陈光良,而是在拉拢这样一位‘地产新贵’。

从认识的一开始,程子康就很重视陈光良,投资地皮也会交流心得。

“好,谢谢程经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