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 第81章 屋归地主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第81章 屋归地主

作者:任猪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2: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再次来到‘裕发永金号’会见王伯元。

这三天时间,王伯元主要是调查陈光良的来路,其它都不在考虑范畴。

因为‘租地造房、屋归地主’这两条,是他愿意合作的。

特别是愚园路这幅地皮,最近总是被人盯上,他也想租出去,避免成为难民聚集地。

好在调查的结果是没有问题的,陈光良确实拥有一家中等的黄包车行,而且从车夫们的口中,他还了解到陈光良的人品很不错。

至少,来路非常干净,这就足够了!

“没想到陈老板年纪轻轻,就已经白手起家,佩服!”

王伯元的眼里确实是真诚的。

白手起家的人很多,但如此年轻,但确实非常少有。

陈光良谦虚的说道:“运气好而已,多亏众多朋友拾柴火焰高,才有我如今的样子。”

王伯元点点头,这更加说明陈光良的人品不错,他接着有点疑问的说道:“只是如此庞大的一笔建筑费,真有银行愿意贷款?”

这个年代的商业风险很大,银行的贷款也不是那么好拿的。

陈光良说道:“其实,这个项目我不需要银行贷款,只是需要银行担保而已。具体操作是这样的.目前,我已经取得金城银行的合作意愿,接下来只需要和王老板你达成租地协议,便可以去真正实施!”

王伯元目瞪口呆,心想地产还能这样玩,这不是典型的‘空手套白狼’吗?

虽然仔细想想,这个计划似乎非常的完美,但还是很难让人置信。

最后,王伯元说道:“可以是可以,但我也有2个要求:第一,每亩地的租金每年是300大洋,十五亩地便是4500一年,先先押一年租金,再收一年租金,也就是总计9000大洋;第二,关于建筑施工,我们会派一个监督队伍,保证你们的房屋质量最低要达到三十年保质期。”

他的这幅土地,目前大概在三千大洋每亩,因为靠近靖安寺,出售的话是4.5万大洋;所以一年收租4500大洋,倒也不算贵。

而王伯元还看中的,自然是二十年后的房屋所有权,所以要派驻监督队伍。

陈光良回道:“自然可以答应.不过我想请王老板帮个忙,那就是:整个项目我打算分为五期,我先租下三亩地,待2个月后计划成功后,再租剩下的十二亩地。如果我的计划没有成功,协议就作罢。”

这样王伯元没有什么损失,但却给陈光良上了一道保险。

如果计划失败,陈光良最多损失二千多大洋——即三亩土地法的两年租金1800(含押一年的租金),以及前面做的预算工作。

王伯元笑道:“陈老板倒是谨慎,不过我可警告你, 2个月后,你要是不续签合同,1800大洋我一分不退。”

陈光良见他答应,马上补充道:“那我们签署前面合约时,要瞩目我一旦成功,你必须得和我续签。另外,二十年的租金不能涨,每年4500大洋不变。”

他的租金都没有涨,自然王伯元的租金也不能涨。

更何况,最后不是送给他价值十几万的建筑物么,这就是他最看重的东西。

“好,准备个时间,我们签正式合同!”

合作就算这样敲定下来!

这个计划中,一切都很完美,但最终需要的是——客户愿意来买单。

所以,接下来的2个月很关键。

和王伯元签订好‘第一份合约’后,陈光良马不停歇的来到庄俊建筑事务所,准备设计‘新式里弄’的方案图。

庄俊得知陈光良的要求后,说道:“陈老板,你只需要保证建筑三十年?”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我们这个项目是这样的.所以,最好半个月时间给我设计的初稿,后面半个月再完善详细的设计。”

其实很简单的,毕竟这个年代的住宅建筑设计,基本没有什么复杂性。

庄俊顿时被陈光良的‘计划’给惊讶起来,合作这个年轻人是在‘空手套白狼’,不过能成功过吗?

陈光良并没有告诉庄俊的全部计划,因为没有必要。

设计这样一个方案,最多也就三千大洋不得了,当然陈光良打算初稿出来后,才付三分之一的钱。

长江地产为这个项目,已经投入了2500大洋了,资金已经枯竭。

好在陈光良有车行的流动资金来支撑,但也需要节约。

“行,半个月的问题不大,初稿方面,除了建筑的细节,其余问题都不大。我马上安排人去实地勘察和测量,尽快交工!”

庄俊也很期待这个项目,第一是在这个年代的‘新式里弄’很少,这个项目成功就是他这个建筑事务所的一个代表着;第二是他也很好奇,这个年轻人会不会创造奇迹,仅用几千大洋的资金,就将一个投资二十万大洋的项目(含地皮)完成。

陈光良点点头,随后他安排自家的建筑设计师陆元台,做为这个环节的联络人。

长江地产一共两个员工,薪水都是80大洋每个月,并加上这个项目的2%利润。假设今年赚五万大洋,他们可以分得1000大洋的分红,后面每年的租金收益分成也在200大洋,差不多可以持续二十年时间呢!

谈好一切的外部合作事宜后,陈光良召集郭德明、陆元台开内部的会议。

“长江地产现在最终的事情,是将房子‘卖’出去,所以后面要登报销售。但我们的广告打的再好,也要让顾客更加的心甘情愿掏钱购买。我这里有两个计划:

第一,我们在愚园路的土地上,搭建一个售楼处,届时顾客可以去参观,当然主要是听我们的解说,和了解地段等。

第二,我们要发明一种‘介绍书’,我把他称之为楼书。我们印刷或手绘出整个小区的设计图、房屋布局图等,并用文字进行介绍,这样一来,前来售楼处了解情况的顾客,不仅可以听到我们的宣传,还能真正感受到这个项目情况。”

郭德明、陆元台一边听,一边记录,此时他们完全是被这个老板折服,可以说这段时间,他们学到了太多太多的地产知识。

郭德明随后说道:“那第二层、假三层、三层的顶价,也不能一样。我建议可以定在3600、3900、4300大洋来,这样让顾客更有选择性!”

这个年代不讲‘第一层’,是一种忌讳。

第二层就是地上的第一层,假三层就是第二层。

房子当然是第三层最好!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这个定价可行,但还需要具体研究一下,而且3600可以定成3599,少一块,听着感觉少了一百似得。”

奸商,两个员工感觉老板真是太‘奸’了。

“老板这个办法好”

1928年1月22日。

今天是华夏的除夕,长江车行并不放假,照常运营,而且整个春节也不放假。

往大里说,目前黄包车是沪市的主要交通工具,不能因此让市民感到不方便。

往小里说,最近这段时间最好赚钱,车夫们自然也不会放过机会。

陈光良也是一早就来到长江车行(总行),这里已经有不少车夫在户外的灶台上忙碌。

长江车行要在今天给两个基地的八百多名车夫发年货——每人十个大肉包、十个大菜包,而这些车夫从昨天开始便已经过来帮忙——蒸包子(一顿吃1~2个的南方大包子)。

一众车夫恐怕事先都没想到,车行还给他们发‘年货’,而且这个福利相当于他们四五天的生活费了。

作为一个穿越客,陈光良自然懂得如何用最少的资金,去提高属下们的积极性,以及去笼络人心。

长江车行在自己的灶台上,蒸2000个大包子——人工是免费的(包吃),只需要购买面粉、猪肉等即可;至于蔬菜,车行足足种了十几亩地呢!

陈光良来到户外的灶台上,笑着询问道:“准备得怎么样,来不来得及?”

这个基地的功能很全面,灶台平常用来烧开水供大家喝茶,也用作厨房来解决员工餐。

“陈老板,都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番瓜弄那边的,都已经送给去了。”

“嗯,大家辛苦了!”

“应该的哪里找陈老板这样的好老板呢,过年还给我们车夫发东西!”

“没有你们的付出,又怎么会有长江车行的今天,我们大家是相互帮助。”

别的老板,或者说的都是场面话,但陈光良对这群车夫是真不错。

不说在提高收入这方面下的功夫,就是‘招股入伙’都是沪市车行的独一份。

“陈老板,要不要尝尝?”

“行,给我尝尝菜的就行!”

一名车夫用手拿给陈光良一个大菜包,随后陈光良哈着热气便品尝起来。

目前来说,陈光良虽然小有身家,但生活上一点不奢侈,只讲究吃饱吃好就行,其它没有什么消费。

“青菜包不错,还放了一点肉你们吃了没有?”

在忙碌的人大概有七八个车夫,他们并不是不拉车,只是上完班后来帮忙的。

“吃了,肉的菜的都吃了,肉足味美!”

“哈哈”

众人纷纷笑了起来。

见大家都很满足,陈光良的心情也不错。

为了这次的‘年货’,车行也是拿出了四百大洋筹备,钱是车行的储备资金支出(分红不会分完,会留一点运营资金给车行)。

平均分下去的钱虽然不多,但起到的效果却非常明显,这就是的企业聚餐、节假日福利差不多一个性质的。

通过这种‘小小的手段’,能极大的增加车夫们的归属感,因为这份是属于‘意外收获’,自然比本该劳动而得的收入更‘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