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 第226章 航运崛起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第226章 航运崛起

作者:任猪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2:25: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从南鲸回沪的陈光良,马不停歇的来到中华南栈码头,考察航运情况。

第一班的两条航线,将在8月18号、20号启程。

来到码头的货仓处,陈光良直接问道:“进展怎么样?”

凡是需要运输的货物,可以先存放在码头的货仓,再集中装货。

环球航运的价格,整体比英商低10%,这是惯例——就好比招商局的票价,总是比英商低10~20%一样。

不过招商局价格低,也仅仅是挽回一些劣势,和英资差不多站在同一条线竞争,毕竟招商局管理混乱,买办经常乱要钱,且船只破旧等等原因导致。

但环球航运的船,可是新船,各方面都是呈现新气象。

赵铁毅认真的回报道:“尽管我们各方面宣传到位,也尽力做到服务周到,程序安全简便,但现在货物也只有五成,还有三天时间,预期能载货六七成的样子。载人方面情况稍好,已经有六成的情况。”

陈光良反问道:“真的做到位了嘛?”

赵铁毅一愣,只能硬着头皮说道:“我们会继续努力,做的更好!”

他想说,会不会是船太大的缘故?

毕竟人家怡和、太古在这两条航线的船,也不过三千多顿,他们直接是4800吨(按5000算)。

只不过赵铁毅不敢这样说,老板是出了名的要求严格。

“陈老板也在呀”

“张老板好,你这是?”

碰到一个熟人,是开纺织厂的张老板。

“一批棉纱包,要运到青岛,这不是听说你也开通了航线,来看看!”

估计是质量不好的棉纱包,在期货市场就有这样的情况,一些质量不好的棉纱包充斥其中,但这些棉纱包最终交付后会有所折价,同时要运往内陆或北方使用。

“行啊,我们的船都是新船,不仅吨位大、行驶稳、速度快;而且运费还比洋船船低10%,像你们也是要考虑成本是不是?”

“对的,就是这运费还能不能降点?”

陈光良笑道:“再降,那就是扰乱市场行规了,我们一个新手这样搞,会被针对的。”

现在的定价,是由华洋航业公会的指导价格,便宜10%也是在华商允许范围内。

这一次的两条航线,陈光良是主打一个‘空白’,没有华商的空白,所以并不打算——打价格战。

“好吧,那我们这次就交给你们运输,看看你们时间准不准,若是合作的好,下次继续交给你们运输。”

“放心吧,我们的船,比洋人的船的好,我们的海员素质,也不输给洋人的船。”

应付完客商后,陈光良对赵铁毅说道:“从成立的那一天起,我说就要将航运和海关经验丰富的人才,放在各分局、仓栈、船只上,目的就是不要像招商局那种组织架构臃肿、买办横行。这一点,你要牢记,时刻盯住分局、仓栈、船只,不要让这些地方腐败!”

“明白”

分局,是指在各港口的办事处;

仓栈,是指码头的租赁仓库;

船只,除了洋人高级海员外,还设置了华人船长,主要管理船上的秩序。

这三个地方,是最关键的地方,只要做得好,那基本就是没有大问题。

最后,陈光良补充了一句:“按理来说,原来的南北、南南的沿海航线并不算疏通,市场有很大的余地(业务很多),我们这次才这个程度,说明还是宣传没有到位。你们想办法!”

“好的”

赵铁毅已经熟知老板的风格——不要给他讲困难(什么新手之类的),只有去想办法完成更好。

接下来,陈光良又考察了仓库、船只,和各负责人进行沟通。

如今他做的航运,是比较麻烦的,因为是固定航线,还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事情。如果是把船租给别人,反而轻松许多。

但陈光良要的就是做一个熟悉华夏沿海,甚至是内河运输的航运家。

8月16日,星期天。

自从结婚后,陈光良在这一天就决定放弃全部工作,专心陪伴娇妻。

所以今天打算带严人美去香格里拉饭店跳跳舞,下午再去购购物之类的活动。

早上一家四口在一起吃饭。

席间,严人美提出道:“良哥,你不是要进行募捐嘛,要不我也加入吧?你募捐的时候,我拉着令仪、涵芬她们一起来帮忙!”

陈光聪也抬起头,虽然没有说话,意思也是希望可以帮忙!

学生嘛,总是有一腔热血!

陈光良则直接说道:“我没有打算募捐,后续我自己再补十万大洋,加上我前面的十万大洋,有二十万捐给上海赈灾会,差不多了!”

严人美问道:“为什么不募捐,现在沪市很多团队都在募捐呢?”

陈光良说道:“募捐是拿别人的钱财,成就自己的名声;而且我就算不去募捐,想捐的人也会捐给其它团体。”

严人美故意说道:“那我还想捐点私房钱出去,你不募捐,我可就捐给其它募捐团体了!”

这丫头,私房钱可不少!

因为陈光良和严智多合作,为严家至少赚了200万大洋以上(直接和间接)。

所以严智多给了严人美一笔丰厚的嫁妆——多处物业,以及部分现金,保守价值在三四十万大洋。

“单笔不要超过1000”

“喔”

见陈光良如此,严人美也识趣的不提募捐之事。

其实她明白,良哥绝对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实业家,只不过募捐这种事,有些出风头,良哥当初遭遇过暗杀,可能是这个原因。

实际上不是,陈光良只是单纯嫌麻烦!

中午,香格里拉饭店的舞会照常举行——固定时间聘请乐队演奏,餐厅顾客可以在舞台跳舞。

陈光良搂着严人美,也加入其中。

“小丫头,你心不在焉的,是不是想着赈灾的事情?”

严人美小声说道:“良哥,我以后要是抛头露面,你会不会觉得不好?”

原来是这事,陈光良笑道:“想什么呢,都什么社会了,抛头露面都是封建词汇了。再说了,我娶个美娇娘,不就是拿来炫耀的么!”

严人美顿时一扫不开心,笑着说道:“还是我老公好”

陈光良说道:“赈灾的事情也不要去想,舞照跳、马照赛、股照炒,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如此。我们也不是国家元首,考虑不了太多的事情,就算是南鲸的总司令,他对赈灾也是无能为力,因为没钱。所以啊,捐钱归捐钱,但不要影响我们的生活。做人最重要的是快乐!”

小丫头受陈光良的影响,肯定也是忧国忧民,但凡事有个度!

例如陈光良这次,准备陆续捐出三十万大洋(上海赈灾会那里二十万),钱都是准备好了的(卖了一艘船,正好有),这个额度已经符合他的身份。(不捐肯定要被人指着说)

陈光良本人的‘忧国忧民’,更多是体现在‘实业救国’、‘对员工好’上,这种赈灾他只是做自己的本分事情。

他可不想学曹旺,员工骂惨,自己捞名誉!

严人美听完陈光良的劝告后,立即一扫阴霾,笑着说道:“嗯,谢谢良哥指点迷津!”

妥妥的人生导师!

面对环球航运的四艘5000吨‘人货混装’大船,投入运营,并打破怡和和太古的沿海运输垄断,帝国主义自然不会善罢甘休。

怡和洋行。

大班杜百里正在听着属下的汇报,脸上露出愤怒的表情。

怡和的横行霸道,突出的表现在大班杜百里身上,20年代有人把他称为“汉口王“。

根据怡和人事制度,各分支机构大班任职3年,期满可以联任,但联任届满后,必须调换其他工作 3年才能复任原职。

杜百里就是按照这种规定,先后断续在恰和担任大班已经达20余年,而且未来十年可能都还是他掌权。

在他任职期间的1919年,在武汉特二区(原俄租界,今兰陵路和黎黄陂路之间)购地1,000余方,建筑 3层西式住宅和铺面30余栋。旋于1920年又在汉口毗连西商跑马场西北方购地99,000余方,命名怡和村。原企图逐步建成“怡和租界“,后因1927年我国收回了英租界,才打消了这一迷梦,仅先后建筑了10余栋西式楼房和1所恰和花园,其余广大地区都租给当地农民耕种收租。此外,陆续购买和新建房屋亦达数10余栋。全部房屋共达100栋以上,并组成一个产业部,由历任大班直接管理。产业部的房产主要出租牟利,租赁条件特苛;租期起码一年;租定后须预付两个月押租,房租按等论价,由每栋每月100元至180元不等。综计房地产收入,年在20万元左右。

杜百里除亲自主持怡和的经济掠夺计划外,对任何细小剥削,也未轻易放过,种种剥削多如牛毛。

由于杜百里擅长剥削掠夺,曾博得英国领事馆对他的信任,先后兼任英租界巡捕房、英国商会、英国波罗馆、西商赛马体育会、特三区等机关团体董事会的董事或董事长,和汉口市政府参议会.参议,并获得英王授予的勋位。

正是这些“高官厚禄“,进一步滋长了社百里的骄横气焰,他把洋行当作官衙,凡是西籍职员,因公到大班室,既要衣冠整齐,鞠躬致敬,还要把手里的烟头丢掉,否则当面申斥。

至于华籍职员,除买办大些能够和他接近外,一般员工都不能和他直接交谈。特别突出的,他为了个人安静,凡是经过怡和门前的马车不许扬鞭呵斥,汽车不许鸣喇叭,包车和自行车不许按铃铛,工人扛货不许叫号子,江汉关屋顶的关钟,在夜晚十二时以后,只许报时不许报刻。

如此霸道的人物,当听到华夏一个民营企业,将手伸进华夏沿海运输时,又怎么不发怒呢!

“啪,哪里来的华人小子,居然不声不响的拥有四艘5000吨新船?”杜百里越听越愤怒,忍不住打断属下的汇报。

属下小心的说道:“据悉,这批船是由华伦洋行卖给环球航运的,具体价格不详,但估计至少也得40~50万美金。”

这话倒是也没有说错,陈光良捡漏的这六艘船,他现在马上出手,至少也是12万美金一艘。吨位大、船龄小,这就是很值钱。

杜百里随即说道:“这个陈光良的具体资料,汇报给我!”

“好的.保守估计,他的资产在50万英镑以上(1000万大洋)。”

听完后,杜百里冷笑道:“虽然资产有50万英镑,但他已经投入了巨量的资金在地产、酒店、出租车等产业上。这充分说明,他的航运公司实力并不强。当然,哪怕是招商局,我也不放在眼里。”

属下试探性的问道:“大班的意思是?”

杜百里说道:“替我约太古洋行的施约克,我们两家要动作一致,给这个华资航运致命一击!”

“好的”

遥想当年,在长江航运上,怡和和太古联手,扼杀三北航运公司,虽然没有真正的扼杀,但也给三北航运造成巨大的麻烦。

但今时今日不同,华夏沿海航线是个更大的蛋糕,怡和、太古有必要再次联手。

另外一边。

太古洋行的大班施约克,也得到环球航运加入沿海航线的事情。

比起杜百里,施约克这个‘施怀雅家族’第四代接班人,虽然更年轻,但性格更加的谨慎、沉稳,自然也更狡猾。

施约克在二十年代中期,开始担任太古大班,其后大刀阔虎的改革,包括:

将总部从上海迁至香港,他认为上海毕竟不是殖民地,且政局多变,上海太古以贸易航运为主,即使放弃,也不过是损失一些仓库货仓而已。

除此之外,施约克还提倡‘男女平等’,甚至是‘华洋同薪’,但最后因为无力承担庞大的开支而放弃,不过太古洋行工人的薪资确实比别的洋行高。

“我们虽然在航运上,强过怡和,但这件事杜百里一定首先忍不住,等他约我,再做打算!”

“好的,大班”

听完属下的汇报,施约克忍住先发制人,而是让怡和来带头打压,因为怡和更加霸道。

当然如果怡和迟迟不做决定,那太古肯定就要牵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