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 第157章 针对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第157章 针对

作者:任猪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2: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天晚上,杜月笙在大华饭店大摆宴席,庆祝自己当选法租界公董局会董,这是华人在法租界能爬到的最高位置。

陈光良也在受邀的行列,并欣然前往。

并不是他攀炎附势,而是以他如今的身份,在看待杜月笙之类的流氓大亨,已经是‘不惧之’,心态非常平和。

“恭喜杜先生”来到宴会的一楼大厅,陈光良拱手说道。

杜月笙见到陈光良,高兴的说道:“光良,你来了。我可是听说,这个大华饭店被你和宁波严氏一起买下来了,所以今天可是你的地盘。”

众人被他的话吸引,纷纷看向陈光良。

陈光良谦虚的说道:“还没有交割,他们可不认我这个老板!”

杜月笙指着已经上前的大华饭店副总经理高志超,笑道:“人家这不在一旁候着么!”

周围传来一片笑声!

陈光良朝着高志超示意一下,高志超连忙点头微笑。

大华饭店即将换新东家,这里的管理人员和职员都是忧心忡忡,到底大华饭店会不会继续营业,还是歇业,目前还是未知数。

今晚的宴会,是在大华饭店的一楼举行。

饭店底层大厅,面积为此时上海豪华酒店之冠,约1000多平方米,可用于大型宴会,也可用作舞池,可容纳名媛公子哥千人同时集会跳舞。

细看大厅,大理石廊柱为爱奥尼克式,对称椭圆的穹顶,繁复精致,这简直拷贝了意大利罗马圣安德烈的教堂。

大华饭店不仅地段好,更稀缺的是,主建筑周围有大片草坪,占地近60亩(总计62亩的样子,含4亩的建筑物占地),饭店于1925年在此开设露天电影放映场,被当时画报誉为“上海之冠”。大华饭店的舞厅,更引领了这个时代上海“海上舞潮”。

陈光良随意的打量一番,便已经是爱不释手的感觉,他打算自己担任总经理,继续经营这家饭店,具体他则要仔细考虑了!

“顾先生”稍微过了一点时间,陈光良主动和‘前上家’打招呼。

顾竹轩立即露出笑脸,说道:“我还以为光良如今发达了,就不认我这个朋友了呢!”

如今的陈光良,已经不是他顾竹轩可以拿捏的,不仅仅是陈光良如今是‘地产巨头’,更因为陈光良如今是《东方日报》的老板,双重身份加持下,陈光良便是上海滩的大佬。

简单的来举例一下,《东方日报》的总编张静庐,理论上是可以随意进出南鲸政府的总统办公室,因为《申报》和《大公报》的总编是这个待遇。(这个时候《申报》整体还不是反总司令的)

当然,《东方日报》和《新闻报》的风格差不多,奉行的‘无D、无派’客观报道的原则,所以陈光良也不允许张静庐自由出入总统府。

“哪里,顾先生以前很照顾我.再说我们都是老朋友了,顾先生不怪我刚才没有先给你打招呼吧?”

“哈哈,我就是给你开个玩笑,你怎么还认真起来。”

随后,顾竹轩丝毫不提‘地产佣金’的事情,要知道如今的闸北地皮,已经从当初的1500以下,涨到5000以上,相当于涨幅200%以上。

按照当初定要的,顾竹轩赚这个程度,需要给陈光良一成半的佣金,差不多也有三四万的佣金,他才给一万而已。

当然顾竹轩不提,陈光良也不会问。

他如果主动给,陈光良后面就会指点他及时卖出去,毕竟1932年的‘一二八事件’,闸北将成一片废墟,再也不可能重整起来。

当天晚上,沪市的名流汇集,陈光良也见证了杜月笙的人缘好。

如果站在这个时代政府的角度,杜月笙无疑是个‘大人物’,连章太炎这样的文人,都赶来祝贺。

期间,陈光良也打入文人的圈子,大家谈笑风生。

章太炎就点评道:“光良,你这个‘一代人’算诗嘛?”

陈光良笑道:“章老觉得呢?”

算不算诗,你们来定,他只管已经引起轰动了!

章太炎思考一下后,说道:“肯定算诗,但肯定也是新流派!”

陈光良回道:“那就算诗”

你说算,那就算,反正自己又不是专业的诗人,最多也就还会几首新时代朦胧诗,例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不过不应景,写出来也只是显得文绉绉的。

和章太炎等文人聊的也是很尽兴,陈光良如今也算是文人圈的人了,不仅拥有《东方日报》,还做出一首诗作为代表作呢!

当天晚上的宾客有数百人,届时上海滩的名人,将一楼大厅衬托的很热闹。

“老板,我得到一个消息——锦兴营业公司最近在愚园路大肆收购地皮,大有要和我们竞争的趋势。”郭德明来到陈光良的办公室,讲出一个事情来。

愚园路是陈光良的大本营,一举一动都很难逃过他的耳目。

陈光良闻言后,当即说道:“事不宜迟,我们要在7月下旬推出第二批愚园路洋房了,你们的工作有没有准备充分?”

第二批项目,从6月初就已经开始准备销售示意。

郭德明信心十足的说道:“早已经准备妥当,随时可以进行开盘。只要我们在他们前面开盘,那短时间内他们别想销售出去,更何况锦兴营业公司的信誉,远不及我们长江地产。”

锦兴营业公司,虽然也是百万资产的地产企业,但由于之前只是‘炒地皮’和‘开发公寓(出租)’比较出名,所以在‘租地代建’、‘分期分层’模式上,肯定是远不及长江地产。

陈光良说道:“嗯,抓紧时间,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对了,另外我们再雇一些人,这样.造成销售火爆的场景。”

郭德明一愣,随即恍然大悟,说道:“我明白了!”

说白了就是‘房托’,根据陈光良以往的经验,楼盘销售会一次不如一次的火爆。5月初的那次销售分层房,确实比较轰动,但如今才间隔两个半月时间出头,他也担心冷却。

所以,这时候房托就有必要来衬托一下,毕竟第一天现场情况,肯定还得用报纸宣传一下,为第二天后面的场景来衬托。

郭德明出去后,陈光良将一幅地图摊开,仔细观察着他的‘地产王国’。

他前前后后在愚园路的两边,要开发170多亩土地(含前面代建部分),占据这愚园路西段和中段的很大比例区域。

一旦这些全部开发成住宅,这里将成为沪市的中高档住宅区。

而愚园路的东段,《东方日报》购入了2.6亩土地,花了5万大洋出头,届时准备兼一幢‘报业大厦’;同时东段也会迎来商业地产的开发,比如后世的百乐门就坐落在东段(静安寺附近)。

陈光良在这片区域还不止如此,愚园路东段和南鲸西路平行、相邻,而陈光良还在南鲸西路拥有62亩土地(大华饭店及周边地块)。

而他在威海路还有10.2亩土地,这个地盘其实也临南鲸西路,只不过在另外一边。

而实际上,霞飞路的西段延伸,也是和威海路相隔不远,而陈光良在霞飞路的西段和中段还有20亩土地。

通过地图可以看到:陈光良在租界的外围圈、中间圈,已经形成一个地产王国。

7月18日(星期四),长江地产在《东方日报》、《申报》、《新闻报》三大报纸上,大作广告宣传:

【知名地产企业,长江地产营造,公租界愚园路洋房140幢;

可分层购买,有房契;

每层首付款最低仅需1410元,每月最低供137元,供24期;

一年时间交房,质量上乘,信誉保障。

公司拥有丰富的房产经验,已经售出近800层洋楼,广受好评。

7月20日开盘,地点XXX长江地产售楼处】

消息传出,沪市商界、地产界纷纷侧目,又是大手笔啊!

此时的沪市地产界,名声最大的地产企业是:沙逊洋行、哈同洋行、业广公司,但如果说第四,恐怕便是如日中天的长江地产。

长江地产或许比起四明银行的地产信托部等,资产值还有差距,但影响力已经是超过这些银行的信托部了。

道理很简单,四明银行、虞洽卿这些‘大地主’都是出租,而长江地产是出售,一次性就是数百万大洋的买卖。

地鳖虫王左义,凭借这几年的愚园路‘地皮热’,赚取了上万的佣金,积攒了相当的财富。

很大部分愚园路的地皮交易,都是他在做中介,包括最近锦兴运营公司购入地皮。

此时的王左义,看着报纸上的广告入神。

“长江地产承诺,买卖合同是可以转售的,倘若我现在买下这里的房子,哪怕我还没有拿到房契,也能卖出,从中获利一把!”

“愚园路的地皮还在继续上涨,那理论上房价也会上涨,但长江地产却按照5月份的价格推出,这里面显然就已经有升值的空间。”

很快,王左义就发现这里面的诀窍,不过他决定再去陈老板那里打听一下情况。

其实这些陈光良早就有安排,‘买卖合同’是可以转售的,只需要长江地产作为第三方介入登记,前面十二个月随便你出售多少次;但如果登记房契后,则需要将尾款全部付清,才能实行买卖合同;同理,业主想拿到房契,就必须先交清所有尾款,否则只能抵押在长江地产公司。

锦兴营业公司。

虞伯瑛对自己的老板孙春生说道:“老板,这长江地产一下子售出那么多幢楼,又赶在我们的前面,怕是故意针对我们在这片区域的地产活动啊!”

“我知道”孙春生郁闷的说道:“没想到,长江地产在愚园路还有这么多地皮,也不知道这次我们销售时,能不能售完。”

锦兴营业公司,已经学会了长江地产的模式,也从工部局哪里得知分层房契是允许的,无非就是按照建筑权为准,注明几分之一的产权而已,法律上是不违法的。

虞伯瑛建言道:“我们要么马上登报出售,和他们打擂台;要么再登上一两个月时间,错开销售!”

事到如今,两家已经成为这片区域的竞争对手。

孙春生说道:“如果我们马上登报,沙盘、楼书来得及吗?更何况,直接和长江地产竞争,不是个明智的选择。不过等太久,我担心长江地产还有愚园路的项目,这样,我们定在1个月后开售吧!”

虞伯瑛点点头,说道:“好的,我马上准备起来!”

两天后,长江地产的售楼处正式迎来大批的购房者,不少地产公司也派人来打探虚实。

‘分期、分层’已经出现近三个月,目前沪市已经出现零星的跟风者,不过基本上都是几幢十几幢的洋房,还未出现大型地产商。

这里面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大型地产开发商、银行地产信托部,都不屑‘分期分层’,他们大多数都是打算将房子用于长期出租,就算卖掉一点,也是整幢出售。

第二个,便是大家还没有完全学会,也没有意识到‘分期分层’意味着什么,那些大房东的‘好日子’可能要到头了。

“我的天,人好多啊!”二十多岁的大中华橡胶厂合伙人毛文志,带着家人前来查看,忍不住惊讶起来。

他原本想着明年就攒够钱了,存了十来年的钱,终于可以购买一幢房子。

结果他发现长江地产开发的房子,是可以分期购买的,于是动心起来,何不提前购买,省得夜长梦多。

妻子马上说道:“可不是嘛,看来这个长江地产开发的房子很抢手,这得有大几百人了吧,都这么早赶来。”

“走,去看看”

很快,毛文志先拿到一本楼书,上面有详细的介绍。

“愚园路中段XX弄,三层5999大洋,这个层数不错!”毛文志很快看中较贵的户型。

此次愚园路中段的地皮是12亩,一共开发出30幢楼房,其中8幢属于临街商住一体楼,面积也大一些。

这个地盘,有个好听的名字——春天里。

毛文志看中的,自然不是临街。

“那就这个XX号三层怎么样?”眼见人越来越多,妻子也担心买不到。

“不要急,里面有沙盘模型,我们还要去参观一下再说!”毛文志沉稳的说道。

其实命运就是如此:前世毛文志花费10根大黄鱼金条,购买了一幢陕西南路的二层小洋楼,当时的银元已经大幅贬值(现在金银比38,明年将是62)。如今若是提前购买,肯定能保值的。

随着人越来越多,长江地产售楼处聚集的近千人的规模,甚至不得不惊动附近的巡捕,来维持秩序。

当然,这些纷纷被《东方日报》的记者拍下,作为明日的新闻之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