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女帝 > 第499章 沧海桑田 之肆

女帝 第499章 沧海桑田 之肆

作者:微云疏影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5-30 09:42: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越王回宫的事情,盖是盖不住的,秦琬也没想过要盖。

之前瞒着,那是为了秦昭的安全,怕有人在路上伏击他。现在都回家了,还怕什么呢?

至于立储……三人都在边境做得很好,除去苏沃之外,秦晗和秦昭,她还要多看看。

秦琬是这样想的,但她也明白,自己召回幼子的举动,会让多少人会错意。

那又如何呢?

自己的孩子,自己明白。

三个孩子之中,秦昭的资质最差,读书习武都不如他的哥哥姐姐,但他的心肠也是最软的。

晏临歌病成这样,秦昭绝对不会想着借此卖惨争储,他的眼泪和哀恸都是真的,也正因为如此,才更显得可贵。

想到这里,秦琬心中一阵悲凉。

晏临歌缠绵病榻,随时有可能离去。可在所有人眼中,秦昭回京,都不是一个病重的父亲想见儿子最后一面,而是大夏的江山要传承给谁。

他们不会为晏临歌的即将离去而伤感,哪怕他们表现得很伤感,也只是为了向新主子看齐,对新主子效忠罢了。

秦琬毫不怀疑,倘若自己立得不是秦昭,而是苏沃。苏沃又表露出了对晏临歌的不满,群臣一定能找出百八十种花样来,给晏临歌的身后事添堵,比如将他的神主牌移除,不享祭祀,就算在地下也只能做个孤坟野鬼等等。

皇帝的儿女,从来就不是人,只是一座谁都想要的金矿,仅此而已。

有的时候,秦琬甚至很庆幸秦昭遇险,哪怕知晓这个消息后,她一度无法入眠。

只要坐在高位,不管是皇帝还是臣子,都容易被身份地位和阿谀奉承蒙蔽了理智。经过那件事情,好歹也能让秦昭知道,没有谁是要无条件效忠谁,对谁好,为谁卖命的。

这个道理,秦晗和秦昭从前不懂,现在已经慢慢懂了。

至于苏沃……他就是太懂了,玩弄人心,拿捏命脉,将人玩弄于股掌之上。有谁胆敢在他面前作假,他就要狠狠踩着那个人,让那个人一辈子都不敢在他面前玩心眼。

这种性格的人,秦琬也不是没见过,裴熙就是其中典型。如果不是她和裴熙感情好,也得说一句,这种性格确实偏刻薄、寡情。但苏沃比裴熙还欠了三分,因为他不够自信。正因为如此,秦琬才担心,就怕他善泳者溺,生得聪明,却也死于聪明。

说起来,秦昭几个时辰前就出宫了,怎么现在还没回来?

此时的秦昭,正坐在纪清露的书房中,看着一纸信笺,陷入了久久的沉默之中。

父亲病重,很可能熬不过这个冬天,他心中非常悲恸,但触目所及,所见之人无不对他恭敬有加。

往年回京,这些人待他也是毕恭毕敬的,但从没有一年比得上现在。

他知道,这些人都觉得,他这次回来就不会走了。

皇上三个儿女,只有他留在京城,且不说万一……他就能名正言顺继位,就算论情分,他也只最占优的。

这些人用对待储君的态度来对待他,越发让他不自在。

我不想这样的,秦昭在心里呐喊。

我宁愿一辈子不做皇帝,甚至不做皇子,只希望父亲能够好起来!

察觉到宫里气氛一日比一日古怪的秦昭,终于受不了这样的压抑,决定出宫透透气,却又不知道去哪里。最后想到暂住女学的宋书语待他始终如一,年少时,女学的纪祭酒也教导过他和阿姊,态度并不热络。犹豫再三,还是决定“不合礼法”一次,偷偷前往女学,拜会纪清露和宋书语。

谁能想到,他才刚刚到女学,就见女学气氛不对,便听说朱秋兮吞金自杀了。

秦昭知道朱秋兮。

他和谢昐关系很好,哪怕知道谢昐的来意并不单纯,再加上辈分差距。但两个年纪相仿,出身高贵,同样意气风发的年轻人还是聊得非常投机,很快就成了朋友。

谢昐也乐意放下少爷和长辈的架子,和他一起下地耕种,一起亲自照料马匹甚至是牲畜,一起去各部落做说客,一起抗击外敌。看到世家、豪强欺压百姓,愤愤不平之余,也会联想到自家。羞愧之余,更是信誓旦旦地说,他回家之后,一定要劝兄长约束家人和奴才,厚待佃户,照顾相邻。

没有人能想到,这样的少年英才,会因为箭伤复发,暴病而亡

秦昭为此也非常悲痛,他不是没想过照顾谢昐的家人。但他很快就被父亲病重的事情攫取了全部的心神,直到今天才知道,谢昐死后,朱秋兮的命运。

纪清露虽然用极其强硬的手段将湖阳大长公主顶了回去,命人好好照顾朱秋兮。但女学上下,只要知道这段故事的人对朱秋兮都非常看不起。

可笑吧?同样都是女人,不但不怜悯她,反而对她十分鄙夷,哪怕是伺候朱秋兮的婆子都不例外。一日三餐直接撂桌上,也不管是冷的还是热的,然后就径直退下。朱秋兮爱吃不吃,反正到了点她就收走。

正因为如此,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餐和午餐,朱秋兮都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什么样拿来,什么样拿走,婆子也不以为意——这几天朱秋兮本来就吃得少,不怎么动筷子也不稀奇,再说了,朱秋兮不吃,不是便宜了她么?

若不是纪清露临时起意,想让朱秋兮拜见宋书语,压根不会发现,朱秋兮的身子已经冰凉了。

朱秋兮的枕头下,压着一封信。

是给纪清露的。

朱秋兮在信中是这样写的:

她的父族和母族虽都是书香世家,但都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祖母、外祖母、母亲,还有婶婶们一辈子都只认识账本,大字不识一个,言行举止完全是比着闺训来的贤良淑德。家中姐妹,不是一母所出便是嫡亲的堂姐妹,没有竞争压力,关系非常亲密。但她们这些女子与兄弟关系都很远,一天都未必能见到一次。

别家就算身份不够,不能纳妾,也会豢养歌姬侍婢,他们家却禁止这些“玩意”。外人都称赞他们家家风很好,很多门当户对的淑女都盼着嫁进来。

朱秋兮是家中长女,祖母疼爱、母亲倚重、姐妹尊敬,但在父亲和兄弟们眼中却不值一提。她知道自己应当讨好父亲和兄弟,就像母亲对外祖父、舅舅们那样,可她发现,母亲并不快乐。

母亲一连生了三个儿子,才有了她,然后又有了弟弟妹妹。七个孩子都健康地活了下来,多子多福,儿女又孝顺,谁都高看一眼。外人都觉得母亲的日子过得既舒心又享福,母亲为什么不快乐呢?

朱秋兮不知道原因,她觉得,或许是因为自己懂得不够多的缘故。

她年幼的弟弟贪玩,不爱学习,她就秉着好姐姐的身份关心照顾他,顺便偷偷学习几个字。她学得很快,对自己非常有信心,却也因此滋生了更大的渴望,希望像兄弟那样学习。知道家人肯定不同意,她也不知道哪来那么大胆子,得知女学招人后,假装礼佛,偷偷跑去考试。

回家之后,朱秋兮险些被父亲活生生掐死,母亲心疼她,又被斥责“教女无方”,不敢反抗,只能默默落泪。

父亲不愿担上杀女的恶名,就吩咐人不准给她吃的、喝的,更不准给药,想让她“病亡”。谁知家中竟收到了女学录取通知,兄长就劝父亲,她在女学可以结交高门贵女,对父亲的仕途或许有利。

朱秋兮侥幸捡回一条命,这才渐渐想明白父亲和兄长的心思——父亲想升官想得都要发疯,她的几个兄长则生得一副好相貌,只可惜才学不够。若能走妹妹这条路线,得到高门贵女垂青,有岳丈帮扶,也不失为兴旺发达之路。

她觉得恶心,拼命想逃离,并从这件事认识到,只有权力,才能让她的地位发生变化。

她不服输,也不认命,女学的纪祭酒就是她的榜样——纪祭酒命好,遇到了贵人,才有今天的地位。只要她苦心经营,总能得到贵人赏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接下来的故事,朱秋兮没怎么写,她将自己与谢昐的过往藏在了心底。笔迹变得颤抖,纸上依稀还有泪痕。

她原以为,自己就算没有父亲和兄长的疼爱,也有母亲和姐妹。谁知事到临头,母亲跪求,姐妹哭诉,嫂子讽刺,无不让她快快去死,以全朱家清名。否则家中姐妹、侄女,没有一个能嫁的出去,让她别为了自己的快活,害了一家人。

正当她茫然而绝望之际,伸手拉她的,竟是与她没见过几面的纪祭酒。

朱秋兮说,她一直以为,女学的左司业才是她命中的贵人。这位常山长公主的小姑子很喜欢她,宣扬她的美名,她才得以参加高门的宴会,遇见了谢昐,过了几年人人艳羡的日子,谁知纪祭酒才是她的贵人。

她知道祭酒会保她,也知道祭酒想保下她,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但这茫茫人世,实在太过苦痛。她所相信,所爱着,骨肉相连的至亲,恨不得她去死;她欺骗、敷衍、辜负,疏离到近乎陌路的人,却给予了她温暖。

她眷恋这温暖,却不想害了恩人。

谢昐……这辈子,是她对不起他。他对她是十成十的真心,她回报给他的却全是虚情假意。若有来生,只求他一生平安喜乐,不要再遇见她这个只看中他身份地位,对他没有半点真情的骗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