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尊师孔仲尼 > 第二百四十九章 宰予的‘小买卖’(4K2)

尊师孔仲尼 第二百四十九章 宰予的‘小买卖’(4K2)

作者:役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31: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鲁侯听完了宰予的回复,不免连连笑着点头。

“宰子能为国家分忧,寡人又有什么理由去拒绝您呢?只是现今曲阜城中的局势仍未平定,还请您继续努力,待到国都安定后,如果您到时仍有余力,寡人自当委派您前去征讨阳虎的残党。”

宰予得到了鲁侯的保证,也没有理由去拒绝他的请求。

他拱手行礼道:“下臣岂敢不恭敬的执行您的命令呢?”

宰予话音刚落,便看见一辆战车从城内奔腾而来。

车上的甲士一副火烧眉毛急不可耐的模样,他跳下战车向着鲁侯回报道。

“君上,大司马叔孙州仇遭到乱党挟持,下军担心强攻可能危及大司马的性命,所以请求与贼将叔孙辄谈判。但叔孙辄不肯信任孟氏与叔孙氏,要求必须与菟裘大夫盟誓才肯放人。”

“这……”

鲁侯听到这个消息,不由望向宰予:“宰子,您看这……”

宰予也没想到叔孙辄居然这么能顶,如今阳虎败亡,他的党羽们不是早早出逃,就是死于刀兵之下。

而一向被季寤等人瞧不起的叔孙辄,竟然成了逆党之中坚持时间最久的一个。

不过叔孙州仇也是倒了血霉,小伙子前年才刚继承了叔孙氏的家业,连老婆都没娶呢。

本来他去年打算与齐国的高氏订立婚约,娶高张的嫡女为妻,结果齐鲁两国开战,老丈人高张直接被俘,他的婚事自然也就因此耽搁了。

老婆没娶成也便罢了,现在自己又被兄弟劫持,弄不好没有留下子嗣就要去世。

他这一死,对他个人来说倒还在其次,对叔孙氏来说,弄不好就会变成致命打击。

当初叔孙氏因为继承的问题,引发竖牛之乱,使得季孙意如趁虚而入,推动‘废中军’,最终导致叔孙氏在鲁国势力大减的故事还历历在目。

要是这次再因为叔孙州仇死于非命,而引起族内动荡,那原本在三桓中稳坐第二把交椅的叔孙氏,弄不好就得排到孟氏的后面,成为新的吊车尾。

怪不得来禀告的人这么着急上火呢。

宰予权衡了一下他与叔孙氏之间的关系,又琢磨了一番三桓之间的强弱对比,最终得出结论。

在他还没有发育好之前,还是让三桓维持势均力敌的态势比较好。

这一次叛乱,季氏的威望必然受损,孟氏则是最大的受益方,如果叔孙氏这时候走向衰落,那就会让孟氏在下军做大,进而蚕食季氏的上军。

到时候,他作为国内较为强势的大夫,难免要选择在孟氏和季氏之间站队。

这可不是宰予希望看到的情况。

孟氏和季氏,他哪一边都不想站,而让他站公室,鲁侯的份量又实在不够。

所以这时候,反倒不如保下叔孙氏,继续维持国内稳定的三角关系。

不管怎么说,这好歹也算是朴素版的三权分立,只留下孟氏和季氏,容易激化国内矛盾,宰予可没工夫陪他们打内战。

想到这里,宰予俯身回道:“既然如此,下臣自当为国家解忧。”

……

就在宰予动身前往叔孙氏府上,申枨、子路、子贡等人清剿叛逆残党之时。

一直没有在平叛过程中露面的高柴,正待在学社的后厅的宅院里。

虽然高柴先前屡屡向宰予请战,不过宰予考虑到高柴是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再联系到他那‘非人’的力量与‘伟岸’的身板,让他加入战斗实在是影响战局的平衡。

于是,宰予只能宽慰高柴道:“现在还不是我军出动高达的时候。子羔,我另外交给你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吧。”

虽然宰予一再向高柴强调,‘高达’的意思指的是:德行之美,谓之高。学识之广,谓之达。

不过以高柴对宰予的了解,这基本可以断定为扯淡,‘高达’多半不是什么好词。

如果换做平时,高柴高低得卸宰予一条腿,不过考虑到他马上就得去公宫战斗。

于是,高柴结合着自己对于礼法的理解,给宰予判了个缓刑,准备等他打完了仗再进行报复。

而宰予分派给高柴的任务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在曲阜发生动乱的时候,负责保卫齐国上卿高张的安全。

高张自从在大野泽之战被俘虏后,一直被关押在夫子家里,也即是学社之中。

关押在夫子这里,是因为夫子当年追随先君昭公流亡齐国时,曾经在高张的门下做过食客。

后来夫子之所以能得到面见齐侯的机会,也是由于高张的举荐。

正因为如此,所以夫子和高张之间,也算是老交情了。

高张如今虽是败将,但再怎么说也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体面人,按照各国的外交惯例,是绝不可能把敌国上卿羁押于牢狱之中的。

所以在简单的商议后,高张便被送到了学社里软禁了起来。

高张在鲁国的这几个月过得倒也还行,每天读读书弹弹琴,夫子闲暇时,还能与他谈经论道。

甚至于夫子不在家的时候,有学生上门请教问题,高张还会代为指点一二。

作为齐国高氏的宗主,执掌着齐国的大政,高张的学识或许比不上夫子那般广博,但因为常年从事实务,他的许多观点与理论却都很实用。

因此,学生们在拜见过高张后,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高张在曲阜得吃得喝,精神世界也得到了满足,唯一让他发愁的,可能就是迟迟无法归国这件事了。

因为他先前开罪了阳虎,所以虎子对于齐国想要交换高张的提案一律予以回绝,大有让高张终老鲁国的意思。

高张几次想要越狱逃亡,但每次还未实施计划,便被杀死在了萌芽之中。

毕竟虎子这人报复心一向挺重的,高张先前那么羞辱他,他怎么可能让高张轻松跑路呢?

而夫子虽然与高张是故交,但囚禁高张毕竟是国君的命令,因此也不敢对监禁一事疏忽大意。

吃喝游乐这些事,都尽可能的满足,但想出学社一步,那却是不可能的。

此时高张的面前摆着一张棋盘,而坐在他对面的,正是被宰予派来的高柴。

高张落下一子,高柴扫了眼棋盘上的局势,只得无奈地摇了摇头,随手抓了一把放在棋盘上,表示认输。

高柴开口恭维道:“叔父,数年不见,想不到您的棋力又有精进啊!”

高张捧着漆杯饮了一口,不咸不淡的开口问道:“柴啊!我听说你现如今在菟裘宰子的手下担任邑司寇,你大老远从菟裘跑来,总不能就为了同我下两盘棋吧?”

高柴听到这话,不由局促地低着脑袋回道:“叔父现今被囚禁在鲁国,我身为晚辈,前来探望您,这不也很正常吗?”

高张听了,只是放下漆杯,笑而转口道。

“你离开齐国,跟随仲尼学习,也快有十年的时间了吧?”

高柴回忆了一下,开口道:“夫子是昭公二十七年离开的齐国,我也是那时跟随夫子来的鲁国。算算时间,今年是跟随夫子学习的第十二年了。”

高张闻言,不由叹息道:“仲尼是闻名天下的贤德君子,难道十二年的时间,你都没有从他身上学会诚实守信的道理吗?”

高柴听到这句话,只得回道:“夫子有言: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高张笑着问道:“与普通人交谈尚且要说实话,难道你对叔父却不能坦诚相待吗?”

高柴只是摇头道:“这就是您误解了夫子的言论了。

夫子这句话说的意思是:可以同他交谈却没有谈,这就是错失了他人的友谊。不可以同他交谈却要与他交谈,这就是说错了话。有智慧的人既不失去朋友,又不说错话。

现在,我称不上是有智慧,因此不敢保证能够使得叔父继续信任我,只能先从不说错话开始做。”

高张沉吟道:“你来此的原因,是不能对我说的?”

高柴微微点头:“希望叔父能够理解,即使您不能理解,我也宁愿受到您的责骂,而不愿辜负于人。”

高张闻言朗声大笑道:“是菟裘大夫派你来的吧?”

高柴听到这话,脸色微微一变,半张着嘴想要开口,可又觉得不能开口。

高张看他这副憋屈的模样,也不想继续为难他,只是笑着说道:“你如果觉得不方便,那便不用回答我。我说,你听着便是。”

高柴顿时松了口气:“既然如此,那叔父请讲。”

高张开口道:“我恐怕就要得以返回齐国了吧?”

高柴闻言,原本收拾棋盘的手蓦地一滞,不过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他问道:“叔父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呢?”

高张道:“我最近看到菟裘大夫数次出入于学社之中,每一次他到来,那一天学社必定会有许多学生同时到访。

后来我向其他人打听,才得知了他们的身份。这些人或是地方的邑宰,或是军中的旅帅,又或是掌控着曲阜日常事务的官长。

而在与菟裘大夫会面后,他们出来时,虽然竭力想要维持平静的心情,但脸上依然免不了透露出严肃与愤慨的神色。

从那时起,我便暗自猜测鲁国恐怕将要兴起战事了吧?

而后来,事情也果然如同我所预想的那样,今日天刚刚放亮,我便听到城中响起了喊杀声。

现在喊杀声渐渐平息,想必阳虎的军队现在已经失败了吧?”

高柴皱眉道:“叔父为何会觉得,子我是在攻打阳虎,而不是攻打三桓呢?就算是攻打阳虎,您又为何会觉得阳虎会失败呢?”

高张笑着回道:“我之所以觉得他会攻打阳虎,是因为同与他会面的都是仲尼的学生,而会面谋划的地点又被他放在了仲尼的学社之中。

如果是跟随阳虎攻打三桓,又何必在这里会面呢?仲尼的学生,大都认同他的理念,在学社中谋划作乱,这难道是担心自己的计划不会败露吗?

菟裘宰子是能够击败我的将领,我不相信他会做出这种蠢事。

至于我为何会觉得阳虎已经失败了,那自然是因为你此时依然坐在我的面前。

如果是宰子失败,你难道还有心情在这里与我下棋吗?

柴啊!你也不用在这里和我绕圈子了。

现在曲阜城中如此混乱,他居然还有心思派你前来盯住我。

我与他素无怨仇,他这么做,定是打算在安定曲阜之后,将我换回齐国。

只是不知道他究竟是打算从我国的手里换些什么东西呀?”

高柴看到高张已经将他的来意和曲阜城内的局势猜了个七七八八,因此只得叹了口气,不再继续隐瞒。

他开口道:“叔父放心,子我他并未打算从齐国索取什么。他想要的东西,完全是叔父力所能及的。”

“喔?”高张笑着问道:“他想要什么?”

高柴想起了宰予先前的嘱托,站起身来开口回道:“只要齐国能够答应归还我国的汶阳之田,那么子我不仅可以说服众位卿大夫放您归国,甚至于还可以尝试劝说国君与齐国达成和谈。”

“汶阳之田吗?”

高张沉默了片刻,拾起一枚棋子,缓缓落在了天元。

“想得到汶阳之田,恐怕光与我国和谈,还不行啊……”

高柴闻言,紧随其后,一子落下。

“如果是想要令两国盟誓的话,或许齐国就需要再添上一些筹码了。”

“比如说?”

高柴笑了一声:“莒国。”

莒国?

高张听到这两个字,顿时明白了对方的意图。

莒国与鲁国乃是世仇,两国从建国之初便陷入了长久的争斗,每隔几年便会爆发阶段性的战事。

只不过在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后,鲁国的实力渐渐压过莒国,所以为了抗衡鲁国,莒国自然要找条大腿抱一抱。

从前晋楚争霸时,鲁国侍奉晋国,莒国就侍奉楚国。反之,则亦然。

而在楚国被吴国击败后,莒国立马果断投入了齐国的怀抱。

虽然齐国对于莒国的土地同样眼馋,但现今齐国的大方针是与晋国争霸,所以也顾不上吞并莒国,反而还会对莒国伸出援手,让他们能够牵制住作为晋国盟友的鲁国。

但如果鲁国愿意改旗易帜,那么莒国瞬间就变得无关紧要了。

以撤回对莒国的独立保障、归还汶阳之田为条件,换取鲁国释放上卿高张以及被俘的几位齐国大夫并加入反晋同盟……

高张暗暗思忖了一番,似乎这笔买卖,并不是没有成交的可能性啊……

只不过,此时他还无法给予高柴肯定的回答,因此只得向自己的大侄子开口道。

“此事若能成功,对两国来说都是好事。只不过兹事体大,国君到底能否同意这个提案,还请容我修书一封,送往临淄问询。”

------题外话------

千万不要发呆的盯着一张月票,要不然你会情不自禁的爱上它。

——节选自《宰予日记》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