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尊师孔仲尼 > 第二百五十章 背盟弃誓(4K4)

尊师孔仲尼 第二百五十章 背盟弃誓(4K4)

作者:役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31: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叔孙氏的宅邸之中,火光冲天。

叔孙州仇捂着鲜血直流的肩头,一边嘶嘶的小口吸气缓解疼痛,一边还要提防着公敛处父背地里使坏。

虽然叔孙州仇嘴上一直没说,但从开始到现在,公敛处父的一言一行都被他暗暗记在心中。

孟氏,你和我玩阴滴是吧!

他睁开眼望向肩头几乎要凝固的暗红血痂,只能在心中连连哀叹。

“宰子,您老人家怎么还不来啊!”

也许是感受到了他的记挂,正坐在战车上奔驰的宰予,没来由地打了个喷嚏。

而坐在他身边的季孙斯,则连忙从袖中抽出了一枚布帕递了过去。

“宰子操劳国事,竟然到了患病的程度。待会儿我见到国君,定当在他的面前为您表功。”

宰予俯身施礼,随后接过布帕抹了一把鼻头道。

“这就不劳烦季子了,国家安定,使得曲阜远离兵灾,这便是对我最大的褒赏了。我又怎么去敢图谋更多呢?话说回来,季子您为何会从巷尾突然冒出登上我的战车呢?”

季孙斯听了,不由干笑两声,脸上写满了尴尬。

“我先前发现阳虎心生歹意,于是便命令御者林楚带我冲入孟氏的园圃之中避难。可我虽然安全了,但是还是不免记挂着城中的民众与族人。

我害怕他们会受到阳虎的贼害,于是便伙同林楚一起翻越了园圃的围墙,一路从上东门跑了回来,没想到正巧在这里遇上了您啊!”

记挂民众和族人?

你是怕孟氏害你吧?

不过倒是瞧不出来,堂堂鲁国上卿,居然能够不顾高贵之躯,采用翻墙头逃跑这种手段。

看来,公卿大夫们虽然表面上斯文,但只要把他们逼急了,有些事其实还是一样可以干得出来的嘛!

不过这些话宰予也就是在心里说说,好歹大家都是要脸的人,有的事直接说透反倒不美了。

只是宰予不说话,不代表季孙斯不问。

他左右看了看曲阜街道上四处奔跑的徒卒甲士,心有余悸道:“阳虎真的已经出逃了吗?”

宰予一听,正想要回复,可他转念一想,又随口扯了个谎。

“季子放心,我先前亲自带人追击。阳虎与他的党羽出了曲阜后,一路向北方逃窜,这会儿,估计都已经快到阳关了。”

“阳关?”季孙斯迟疑了一下:“他这是想盘踞北境继续作乱?”

“多半是这样了。”

季孙斯听到肯定的答复,刚刚恢复了血色的脸又白了三分。

“阳虎经营北地已有数年,他在那里根深蒂固,如果真让他逃过去,恐怕今后又会成为我国的大患啊!”

“季子无需担忧,阳虎想要作乱,还得先过我这一关。等曲阜的战事平定后,我愿提万人之众围攻北地。若是我无法攻克,之后再由季子您亲自出马,您看这样如何?”

宰予一脸言真意切、大义凛然的模样,而季孙斯又不知道这小子的手上掌握着阳关的虎符。

一时之间,还真以为他是打算为季氏排忧解难。

季孙斯感动道:“鲁国的安定,现在都系于您一人之手了。我让肥那个不肖子拜您为师,现在看来,真是拜对了人啊!”

宰予笑着回道:“哪里,季子言重了。就算您为肥小君子挑选别的老师,他一样能够成就功业。或许您还不知道,今日我们之所以能够战胜阳虎,您的儿子肥可是出了大力的。”

“喔?此话怎讲?”

说到这里,宰予干脆把季孙肥召集季氏流亡在外的家臣,并策反公山不狃,劝降上军的种种事迹一股脑全告诉了季孙斯。

叙述的过程中,除了凸出季孙肥少年果决的形象,也将他本人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隐去不谈。

毕竟这说到底是季氏的家务事,如果告诉季孙斯,这一切都是由他操办谋划,季孙斯虽然依然会感恩,但总归心里会留下宰予伸手太长的疙瘩。

而宰予之所以要这么做,也有两个目的。

第一,是告诉季孙斯,他的儿子季孙肥是个有能力、有胆识、有孝心的三有少年。

另外,再通过这些事例,旁敲侧击地说明:季孙肥现在已经在季氏家臣和上军中颇具影响力,从而帮助他巩固继承人的地位。

第二,则是告诉季孙斯,等叛乱平息后不要忘记给公山不狃兑现季氏家宰的职位。

毕竟,之前他为了让公山不狃背叛阳虎,可是恩威并施。

现在,威已经实实在在的压在了公山不狃的脑袋上。

如果恩不能兑现,以公山不狃的暴脾气,记恨他都算是轻的。

公山不狃再怎么说,也是鲁国地界上有一号的人物。

阳虎这一倒台,公山不狃就成了季氏家臣中实力最强者。

宰予以后还想和他合作呢。

如果现在把关系闹僵了,回头还怎么让公山不狃跟随他高举周礼的大旗?

换而言之,公山不狃要是做了季氏的家宰,而季孙肥的继承人位置又能彻底坐稳的话。

那我不就等于掌控了半个季氏吗?

而短短的这段时间里,季孙斯暂时还体会不到宰予的弦外之音,他还在为儿子的进步欣慰不已。

“先前我想要把肥送到您那里接受教育,家臣之中还有不少人反对我的做法,认为您虽然是位纵横沙场的名将、出使四方的策士,但却未必能当好肥的老师。

然而,肥在您的身边才不过半月的时间,就已经能够懂得申明大义,不惜性命的保护长辈与亲族。难道还有什么人比您更适合做他的老师吗?”

宰予闻言只是笑着摇头道:“肥的贤德又哪里是我教导出来的呢?

我听说,患有直胸的人不能让他俯身,生来驼背的人不能让他仰头,僬侥部族的小种人不能让他举重物,矮子不能让他攀高,瞎子不能让他看东西,哑巴不能让他说话,聋子不能让他听音,糊涂人不能让他出主意。

本质好而又有贤良的人教导,就可以期待他有所成就。

如果本质邪恶,教育他也听不进去,纵然有伊尹和周公来当他的老师,又怎么能使他为善呢?

以前,太任怀孕时身体没有变化,如厕时,在厕所里生下文王,没有受到任何痛苦。

文王不让母亲增添忧虑,无需保傅多操心思,未让师长感到烦扰,事奉父亲不让他生气,对两个弟弟虢仲和虢叔很友爱,对两个儿子管叔与蔡叔很慈惠,为自己的妻子太姒做出榜样,与同宗的兄弟也很亲近。

诗上说: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为自己的妻子做出表率,进而及于兄弟,以此来治理家庭和国家。

这说的就是文王的贤德啊!

等到文王即位之后,他的态度愈发恭敬,言辞愈发谨慎。

遇到国家大事,必定要咨询掌管山泽的八虞,与虢仲、虢叔两兄弟商量,听取闳夭、南宫的意见,咨访蔡公、原公、辛甲、尹佚四位太史,再加上有周公、邵公、毕公和荣公的帮助,从而让神明安宁,使万民安乐。

像是文王这样的人,又哪里是仅仅依靠教诲就能教导出来的呢?

从前您认为肥难堪大用,只不过是忽视了他身上好的本质,而看到了他身上不好的一面罢了。

如果说我对于您的儿子有什么功劳,那大概不是我教导了他,而是我发现了他身上良善的一面,并鼓励他将其发扬光大吧?”

季孙斯听到这里,不免赞叹道。

“从前我曾陪同国君听您的老师孔子谈论君子的标准,孔夫子说: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君子不因为一个人的言语说得好而推举他,也不因为一个人有缺点而废弃他好的言论。

您虽然一直不愿承认自己身为君子的事实,但却一直在践行着君子的行为啊!”

季孙斯在这儿一顿鼓吹,但现在的宰予可不是从前那个初出茅庐的愣头青了。

晏子和蘧伯玉都夸奖过他,季孙斯摆在这两位面前,显然已经有些不够看了。

宰予轻松自如的应付了几句,说话的工夫,二人已经来到了叔孙氏的宅邸前。

被甲士簇拥着的公敛处父见到宰予来了,赶忙上来拜见。

“宰子……季子,您怎么也来了?您不是应该在园圃中避难吗?”

季孙斯听到问话,只是打着哈哈:“国家有难,我又岂能独自偷生呢?”

而叔孙氏的家司马公南则是急的直接来到宰予面前拜见。

“宰子,还请您快快上前解决我家主君吧。”

宰予也知道事态紧急,因此也不废话,直接迈步走入宅院。

刚进门,他便被滚滚黑烟呛得连声咳嗽。

一抬眼,便看见前方的冲天火光中,站着位满脸黢黑,浑身是血,一手提剑,一手举盾,恍若修罗的男子。

男人见到宰予,直接激动地大喊一声:“宰子!”

宰予被他吓了一跳:“你是何人?”

“是我,叔孙辄啊!”

宰予按着腰间的佩剑慢步走了上去,直到贴近了,才艰难的辨认出了他的五官轮廓。

“子轼啊!你怎么变成这样了?”

叔孙辄也不知是疼的还是绝望的,堂堂大丈夫竟然当众嚎啕道。

“宰子,今日之请,非我本愿。奈何鲁无君子,国中上下,能守信义者,唯您一人而已。今日将您请来,实属无奈之举,还请您不要怪罪。”

宰予道:“子轼何处此言呀?”

叔孙辄道:“宰子素来自称儒者,我听说,在儒者的心目中,金玉并不值得宝贵,忠信才值得宝贵。

即使把许多金银财宝赠送给他,即使用声色犬马去引诱他,他也不会见利而忘义。即使用人数众多来威协他,用武器来恐吓他,他宁愿去死也不会改变节操。

正因如此,我今日才特地将您请来作证,如果您能够与我盟誓,我当立即释放家兄。”

叔孙州仇此时失血过多,身体止不住的哆嗦,他嗓音发颤道。

“一切有劳宰子了。待盟誓结束后,叔孙氏定将对您有所报偿。”

他指着摆在地上盛放着牲畜血液的陶盆说道:“一切都已经替您准备好了,盟书也已经书写完毕,现在就等您确认了。”

宰予看叔孙州仇一副就快要不行了的样子,不敢怠慢,赶忙三步做两步走上前去,拾起狼毫笔蘸一点血浆,在竹简的左下角署上了姓名。

之后他又将手中竹简展开,对向叔孙辄,待他确认后,便又竖起手指遥指苍天咒誓道。

“凡与我盟,无害于辄。有渝此盟,明神殛之,其敢有违,俾受百央,及而玄孙,无有老幼。”

(凡是参与盟誓的,不得加害叔孙辄。违背盟约,就要受到神的诛杀,违背盟约,就要遭受百种祸殃,直到玄孙后辈,不论老幼)

叔孙辄听到宰予的誓辞,狠厉的望向站在他身后的公南与公敛处父等人。

“你们也要一并起誓!”

叔孙辄一发话,作为叔孙氏家臣的公南当即附和起誓,季孙斯倒也不在乎这些,但公敛处父却有些不情不愿。

叔孙辄见状,不由将利剑架在了兄长的脖颈上,厉声逼问道:“公敛阳!你莫不是又想耍诈?”

众人皆转眼望向公敛处父,在众人的注视下,他也只得顺从了叔孙辄的要求。

“凡与我盟……”

直到公敛处父念完最后一句誓词,叔孙辄这才终于松开了兄长的脖子,将他推向对面。

公南则赶忙上前搀扶住了脚步虚浮的叔孙州仇。

趁着这会儿,叔孙辄还不忘冲着宰予拱手致歉道:“昔日的恩情还未报答,没想到,今日却又欠了您一桩。”

还不等宰予回答,谁知就在这时,公敛处父忽然大喝一声。

“叔孙子已然无恙,放箭射死贼人叔孙辄!”

此话一出,众人齐声喊道:“不可!”

而叔孙辄则呛朗一声拔出刚刚收起的利剑,又惊又怒叫骂道:“公敛阳,你想背叛誓言?你难道不怕受到诅咒吗?”

公敛处父冷声道:“盟誓,是君子参与的事务。与你这般小人何干?从前纣王命令巫师日夜不停的诅咒武王的军队,然而依旧无法改写牧野战败的结局。

你这贼人,依附阳虎,挟持兄长,意欲弑君,如此大罪,岂是三两句话的盟誓就能抵消的!”

公敛处父今日憋了一天的气,先是想杀季孙斯,结果被孟孙何忌否决。

后是想要激怒叔孙辄,借他之手除掉叔孙州仇。

结果这两招都未能成功。

现在如果再不能杀掉叔孙辄,那他之前命令射击叔孙州仇的事情就没办法解释。

他被叔孙州仇记恨倒还在其次,如果因此而使得叔孙氏与孟氏交恶,那公敛处父觉得自己的罪过可就大了。

可在场这么多人,地位比他高的多不胜数,也轮不到他来说话。

季孙斯劝道:“公敛子,都已经做过盟誓了,就不宜改悔了吧?”

叔孙州仇也脸色发白的喘着粗气道:“我实在是不愿意背负上弑杀弟弟的恶名啊!”

“可……”公敛处父假意道:“如果不杀掉叔孙辄,那么,跟随阳虎作乱的几个匪首,就等于没有几个受到惩治的,如此一来,今后还如何向国人申明正义,治理国家呢?”

宰予见他还不放弃,于是便开口道。

“从前,齐国派人向我国索要传世之宝岑鼎。先君庄公舍不得,却又怕得罪强横无礼的齐国,就打算以一假鼎冒充。

但齐人说:‘齐国人不相信你们,只相信以真诚正直闻名天下的柳下惠。如果他说这个鼎是真的,齐国人才放心。’

庄公于是只好派人求柳下惠。柳下惠说:‘信誉是臣下一生的珍宝,如果说假话,那就是臣下自毁珍宝。以毁珍宝为代价来保住你的珍宝,这样的事怎么干?’

庄公无奈,于是只得以真鼎送往齐国。

由此可见,信誉才是天下间最为珍贵的宝物。现在,公敛子为了图一时之快,而舍弃信誉,却自以为这样做能够为百姓立信,并借此治理国家。

这就好比本想往南方走,却驾着车往北走。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这样的做法难道不是很滑稽吗?”

------题外话------

遇见月票的那一天,我的整个星河都亮了

——节选自《宰予日记》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