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尊师孔仲尼 > 第一百九十一章 菟裘良政(4K)

尊师孔仲尼 第一百九十一章 菟裘良政(4K)

作者:役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31: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今天一大早,宰予便召开了菟裘邑的高层扩大会议。

说是扩大会议,其实是给自己脸上贴金。

因为本次会议的参会人员,也就那几个人。

不过虽然人数不多,但这可全都是精华,集合了菟裘政、法、军、教、商的一把手。

详细说呢,就是菟裘四天王:邑宰冉求、邑司马申枨、邑司寇高柴、邑司徒孔鲤,再加上商界代表子贡。

至于子贡为什么有资格参与菟裘邑的高层会议,自然是因为他已经‘同流合污’,成为了由宰予钦点菟裘御用商人。

宰予更是屡次在公开场合表达了‘子贡是我兄弟,有我一天就有他一天’的论述。

而由于菟裘集中发展手工业的施政策略,子贡手中掌握的权柄甚至还在申枨、高柴等人之上,与邑宰冉求不相上下。

虽然子贡从始至终都没有正式承认他服务于菟裘大夫宰予,不过菟裘的百姓俨然已经将他视作宰氏的家宰。

甚至有人猜测,宰予一直没有任命家宰,是不是就为了把这个位置给子贡留着呢?

但对这种猜测,宰予只能表示你们真是想多了。

他之所以没有任命家宰,只不过是因为他的封地太小。

手底下就一个菟裘邑,还非得分出个邑宰、家宰,实在没必要。

不过就算今后他打算任命家宰,大概率也是让冉求顶上。

冉求虽然看起来不显山不露水的,性格还有些怯懦,但孔门政事科第一岂是浪得虚名?

这小子在另一条时间线上,为季氏做了几十年的家宰,足以见得其施政能力。

而子贡,这小子的技能点主要加在了经商和嘴炮上。

让他治国倒也不是不能干,甚至他还曾先后在鲁卫两国摄相事。

但这小子说话口无遮拦,既喜欢宣扬别人的长处,也不隐瞒别人的过失,所以容易招人嫉恨,在鲁国和卫国都没干多长时间。

而且宰予看《史记》时,看到里面说子贡:常相鲁卫,家累千金。

这两句话单独看,都没什么问题。

但连在一起,就让宰予起疑心了。

相鲁卫就相鲁卫,后面紧跟着一句家累千金是什么意思?

这小子**了?

所以说,与其让子贡接受不正风气的考验,不如让他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

况且,子贡自己也挺满意目前工作的。

他现在明面上是商人,背地里却是菟裘情报系统的一号人物。

随着菟裘产业的不断发展,隶属于菟裘的商旅越来越多,他们的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广。

而这些人去往各地经商的同时,也在宰予的授意下逐步建立专属于菟裘的情报网络。

由这些商旅带回的情报,甚至要比鲁国公室那里得到的消息更值得琢磨。

因为公室和三桓的情报基本是源自上层交流,这种情报的优点是简短精准,缺点是信息匮乏。

而商旅们带来的消息则是源于下层,这种情报的缺点是繁杂琐碎,但它的优点却同样是上层消息源无法比拟的。

那就是这一类信息基本涉及到目标国家的方方面面,从普通民众的衣食住行,到商品价格的涨跌,再到当地的风土人情,甚至于今年的流行服饰,女子最近的妆容变化,宰予全都能打听出来。

最近最值得注意的一桩情报是由卫国商队带回来的。

他们说卫侯最近忙里偷闲,和弥子瑕去桃园里游玩。

弥子瑕看到桃子白里透红、可口诱人,于是就摘下桃子尝了一口。

估计他是觉得桃子挺甜的,于是就把吃了一半的桃子递给了卫侯,想和他分享。

卫侯见了,忍不住感动道:你忍着馋劲,把可口的蜜桃让给我吃,这真是爱我啊!

宰予听说了这件事后,第一反应是,你们这帮小子是不是拿假消息在愚弄我?

于是他便连夜去到图书馆查询,结果不查还好,这一查直接查到个断袖分桃的典故。

顺带着还简略的了解了卫侯与弥子瑕复杂的情史。

他从前只知道弥子瑕天下闻名的贤大夫,素来享有‘智足治千乘,信足以守之’的贤名。

他先是在晋国受到重用,受封为邬大夫,当年鲁国上卿叔孙婼出使晋国被囚禁,还是弥子瑕帮忙说情才得到释放。

之后,他还曾与赵鞅等人一起前往成周,帮助周王室平定了王子朝之乱。

后来他又离开晋国到了卫国,得到卫侯的偏爱,被任命为渠牟大夫。

宰予以前只是单纯的以为,弥子瑕能得到卫侯的宠爱是因为他贤能。

但是,没想到啊!

没想到!

这老小子居然还走后门,搞裙带关系!

但让宰予想不通的是,弥子瑕明明可以靠本事混饭吃的,为什么要靠脸呢?

为此,宰予又向菟裘情报头子,同时也是卫人的子贡,反复确认了这一消息。

子贡的回答很简单:弥子瑕与卫侯的关系,应该不能归为简单的利益交换,也许是爱情,又或者是羁绊。

宰予听完大受震撼,立刻重赏了带回这一情报的卫国商队。

并指示他们,以后对于这种花边新闻,一定要大力深挖。

而子贡对宰予这种给他加大工作量的行为提出了抗议。

因为这些情报的分类工作,都是由他带人完成的。

来自各国的庞杂信息已经把他弄得烦不胜烦,偏偏宰予还要大力深挖没有价值的花边新闻,这不是胡闹吗?

子贡在今早的会议上直接当场开喷,对宰予直言道。

“你天天搜集这些无用情报有什么用?难道知道了卫侯和弥子瑕之间的秘闻,就能把菟裘建设好了吗?”

宰予对此表示:“子贡,这不是你所知道的。报纸的销量,可全都靠这些玩意儿撑着呢!

再说了,这种花边新闻多了以后,回头还可以出个合订本,你想想,这些东西能卖多少钱?”

子贡闻言,当即向宰予低头认错,随后立马询问了合订本的具体发行时间。

不过子贡的疑惑是压下来了,但冉求那边又不乐意了。

他向宰予抗议说:“菟裘的财政状况,能够维持日常行政支出就已经很困难了。

现在还要额外在情报上再支出一大笔,实在是不堪重负啊!

如果是什么有价值的情报,像是各地商品价格涨跌这种,给钱也就认了。

可现在就连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得付钱,是不是过分了点?”

宰予对此同样有着自己的一套说法:“当年齐桓公想要求取贤人的帮助。

可是过了一年,也没见一个贤人来拜访。

这时,东野有个乡下人拿着九九算法来求见齐桓公。

齐桓公气的都乐了,说:‘你凭九九算法这种简单的东西,怎么有资格来见我?’

乡人回答说:‘我不是仅凭九九算法来见你,我听说君王设庭僚来接待士人,已经一年了还是没有士人来。

士人不来的原因,是因为君王是天下贤明的国君,天下的士人﹐都认为自己不如君王,所以不敢来。

至于九九算法,它确实是一种微薄肤浅的算法技能,但如果君王依然重视它的话,那些超过九九算法技能也就会被呈现到您的面前了。’

泰山不推让细小的土石,所以才能变得巍峨高大。

江海不拒绝细小的流水,所以才能成就万里长河。

《诗》上说: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古人说过,要向割草打柴的樵夫清教。

这说的就是不应以道理或消息的价值的大小去分辨它的价值,只有多方听取意见才能得到真正广博的道理。

不为小的情报付费,又怎么获得真正有价值的情报呢?

我之所以要不论消息价值一律给予奖赏,也正是这个原因啊!”

冉求听完泪流满面,他表示:“子我,虽然你说的都对,但咱们菟裘的财政窟窿怎么填?”

宰予也能体谅冉求的难处,于是立刻开口道:“菟裘铁器一年的专营权……”

谁知宰予话还没说完,子贡立马开口强调了端木氏产业与菟裘发展的关联性,并和宰予商讨了继续深化合作的可能性。

简而言之一句话:他端木赐可以加钱,什么时候签盟誓协议?

而在整理完了情报工作的进展后,就是邑司马申枨的述职报告了。

这段时间里,菟裘的常备守军已经正式从五十人扩编为了三百人。

而因为近来菟裘的人口增长,新加入菟裘的乡野之民填上了劳动力缺口。

所以这三百人都可以进行半脱产的军事化训练。

之前库存的武器装备也陆续装配到了他们的手中,虽然新招入的兵员的披甲率只有不到三分之一,但因为木匠工坊的存在,这些人已经至少可以做到人人配盾。

而申枨最近这段时间给士卒们布置的主要训练科目就是进山围猎、收集大型兽皮,为制作镶嵌铁甲收集原材料。

至于为什么是选择镶嵌甲,而不是铁甲,也是出于现实意义的考量。

因为铁甲的防御虽然高,但这东西对工艺的要求也很高,造起来费时费力还费人。

宰予之前就测试过,他手底下的这些人,能够穿着铁甲强行军的,只有申枨和纪胜这二位猛人。

其他人携带全套武器装备、扛着几十斤的铠甲跑个三五百米就累得直翻白眼了。

所以说,与其装备铁甲,倒不如打点铁片,拿去给皮匠做嵌甲。

这样一来省时省力,二来也不耽误行军。

毕竟宰予的手下目前只有三辆战车。

也就是说,除了少数人上人车兵以外,其他的全都是步兵马鹿。

而宰予没有购入战车,倒也不是他抠门,而是他感觉战车马上就要退版本了。

与其花重金打造战车,不如直接买点马弄骑兵实在。

只可惜齐国即将大兵压境,留给宰予的时间不多了。

鲁国也不是什么上佳的养马地,真正的好马还是得从晋国的赵氏进口。

就算从赵氏买到了马,骑兵的训练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不是这种种因素制约,宰予高低得整个骑兵连出来。

申枨做完了报告,下面就是高柴与孔鲤的报告了。

高柴这段时间主要还是在推进菟裘的立法工作,他为了修法还特意跑了趟曲阜,去找夫子和几位师兄请教上古的典故。

正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作为一名实际上的矮子,行动上的巨人,高柴终于找到了陪审团的立法依据。

这个依据来自上古的圣王葛天氏与无怀氏。

当高柴把这份报告呈交到宰予面前时,宰予都看愣了。

因为这俩圣王实在是过于古早。

古早到什么程度呢?

根据传说,葛天氏是太昊(伏羲)的先祖。

对于宰予来说,太昊就已经够早的了,毕竟那可是公元前四千年的人物。

而葛天氏活跃的年代比太昊还早两千年,是在公元前六千年左右呼风唤雨的人物。

根据儒者们世代相传的说法,葛天氏最大的功绩是发明了‘乐舞’,那会儿的乐舞就是大家牵着牛尾巴一边奏乐一边起舞。

就这么一个简单的活动,葛天氏生生谱写了八个曲子,属实是大音乐家了。

而无怀氏与葛天氏比起来,相对年轻一些,这位活跃于公元前五千年左右的年代。

无怀氏也没什么特别大的成绩,也就是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

简而言之,这位就是有记载的,第一位在泰山封禅的君王吧。

如果说还有其他什么成绩,那就是担任了伏羲氏的第一位帝王吧。

高柴搬出这两位重量级嘉宾,陪审团的立法工作立刻得到了菟裘邑高层的一致通过。

毕竟谁都没胆量去和这两位叫板,这可都是祖宗的祖宗,三皇五帝在他们的面前都是小辈。

三皇五帝的刺都没人敢挑,更别提这二位了。

高柴的工作进展顺利,而新任邑司徒孔鲤则有生以来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人情冷暖。

今天的会,他是被绑着参加的。

孔鲤刚到菟裘就被告知了这里的生育政策。

在惊骇之余,孔鲤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弃官而逃。

但宰予对此早有准备。

他还没跑出菟裘呢,就被申枨当场抓获。

孔鲤还想挣扎,但当他看到父亲的来信后,这小子的眼里终于失去了光。

丈夫年过三十而不婚娶,刑之,此良政矣。

——孔子

------题外话------

别人的月票得到的再多,也不能代替自己票仓的空虚。

——节选自《宰予日记》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