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尊师孔仲尼 > 第一百四十六章 敢抽我的税?(3200字)

尊师孔仲尼 第一百四十六章 敢抽我的税?(3200字)

作者:役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31: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眼见着临淄越来越近,棹手们的干劲也越来越足了,他们整齐划一的挥动着船桨,大翼如同离弦之箭般飞速向临淄驶去。

棹手们一边划着船,嘴中还一边高唱着越地的民谣。

只不过今日的曲子不像前几日那般复杂,而是换了一首简单的。

“候人兮猗!候人兮猗!”

宰予听到他们唱歌,不由又向身边的范蠡发问:“这唱的又是什么?”

范蠡只是苦笑着摇头:“这帮家伙,是在向我讨要赏赐呢。”

宰予愣道:“您是如何知道他们在向您讨赏的呢?”

范蠡道:“这是因为,他们唱的乃是《候人歌》啊!”

“这里面有什么讲究吗?”

范蠡回道。

“当初大禹求娶涂山氏后,只向帝尧告了几天婚假,之后便又去治水了。

后来他治水时再次路过涂山,于是涂山氏想要与他相见,但又觉得害羞,就作了这首《候人歌》。

之后,又让出嫁时一同陪她嫁给大禹的姐妹们,站在涂山之阳的山坡上,向他放声歌唱。

所谓候人兮猗,意思就是:我在等着你啊!

涂山氏作《候人歌》,是委婉的表达自己对于丈夫的思念。

这群小子唱《候人歌》,同样也是委婉的表达这一趟随我北上辛苦,家中的妻儿肯定无比思念他们。”

宰予听了哈哈笑道:“少伯,看来这一次你不赏他们也不行了。”

“谁说不是呢。”

范蠡笑着站起身,冲着棹手们喊道。

“你们妻儿的愁绪我已经感受到了,等到使命完成返回越国后,我自会去大王面前为你们请赏,让你们能够好好地补偿她们的!”

棹手们闻言,无不是大笑着欢呼,划船的劲头也比往常大了许多。

子贡则还在回想《候人歌》的由来,他惊叹道。

“我之前一直以为媵婚是周公立下的规矩,没想到早在大禹的时代,就已经有了姐妹陪嫁的习俗。”

宰予则不甚在意道。

“岂止是大禹时,虞舜娶妻时,不也是一同迎娶娥皇与女英两姐妹吗?

从前夫子就说过:商继承了夏的礼仪制度,因此,其中所减少和所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

周又继承商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和所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

如果将来有继承周的,哪怕是一百世以后的情况,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

由此可见,一切风俗、礼仪、制度都有其源流,怎么可能凭空诞生呢?”

子贡听了,恍然大悟道:“怪不得夫子之前曾经哀叹过,说:

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它的后代杞国保留下来的史料很少,不足以证明我的话。

殷朝的礼,我也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保留下来的史料同样很少,也不足以证明我的话。

这都是由于文字资料和熟悉夏礼、殷礼的人不足的缘故。

如果足够的话,我就可以得到证明了。

现在看来,果真如此啊!”

周礼中的媵婚,同样是同姓不婚。

除此之外,还要求诸侯向他国求娶‘嫡夫人’时,其它两个女方同姓国应当主动派出公室女,与‘嫡夫人’一起出嫁,这两个同姓国公室女就称为‘媵夫人’。

而无论是嫡夫人还是媵夫人,她们出嫁时姪娣作为陪嫁。

姪就是兄长女儿,即夫人侄女,娣就是夫人的妹妹。

因此一个诸侯娶妻,会同时娶九名女子,之后永不再娶。

之前夫子在讲周礼中的媵婚时,曾经给他们解释过,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遵循周礼中亲亲尊尊的原则。

夫人有了侄女和妹妹的陪伴,那么三人中无论哪一方有了孩子,都会互相感到高兴,对孩子视同己出,使得她们可以荣辱与共、不相嫉妒。

而且无论三人中哪一方不幸病亡,其他两人都会尽心尽力抚养对方的孩子,确保孩子能够顺利成人。

而之所以要设立嫡夫人和媵夫人,则是为了制衡诸侯宫闱中的各方势力,强行将后宫划分为三个小团体,防止任意一国的势力在后宫中做大。

至于诸侯之后永不再娶的规定,则是为了让陪嫁的姪娣也能得到受宠的机会,防止她们滋生不满的情绪,进而维护亲亲和谐的周礼大义。

当然了,夫子讲周礼从来都是捡好听的说,坏的方面要么不去提及,又或者直接不教授。

宰予当初听媵婚这课的时候,就觉得夫子实在是把周公想的太完美了。

这媵婚制度,虽然看起来是让诸侯宫闱和谐,但实际上,还不是为了防止两国结亲后走的太近,进而威胁到周天子的统治地位吗?

人家两国本来娶妻娶得好好地,你非要往后宫再塞两个女方同姓之国的媵夫人,还不是想把后宫的水搅浑,让嫡夫人和媵夫人为了儿子互相斗起来吗?

嫡夫人和媵夫人都有自己的小团体,还有娘家人作为后盾支持,一旦等到要立新君的时候,互相结仇简直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三位夫人都是公室女子,背景雄厚,她们为了儿子能当上国君,使出的手段可不止寻常宫斗剧下下毒、玩弄点心机那么简单。

夫人们那可真是一言不合就回娘家向国君老爹哭诉,要老爹为她们主持公道。

而但凡有点实力的老爹,哪个不想扶女儿和外孙子上位呢?

一个国家立新君,三个国家跟着在后面操心。

文明一点的给女婿施加外交压力,野蛮一点的,为了女儿和外孙子的未来,直接出兵干涉立储。

所以说,周公这招可真是食铁兽叫外卖——笋(损)到家。

他宰予能看清楚这件事的本质,天下的聪明人自然也能看透。

至于夫子,他老人家多半是看透不说透。

因为夫子一直想要回到周公那个礼乐通行的古代治世,所以让诸侯们弱一点,维护天子的地位与权威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不过周公的这个损招,也就只有在周天子得势的西周时期才能推行。

诸侯们打又打不过天子,还不得捏着鼻子认了。

而等到了周天子支棱不起来的春秋,诸侯们自然纷纷狂起来了。

现如今的天下,哪个国君娶妻还讲究媵不媵的,爱怎么娶怎么娶,想娶几个娶几个。

至于天子管不管这事?

我们这些诸侯的军力足够设立三军六军,天子他有几个军?

而夫子面对这个情况,也只能是干瞪眼。

宰予不由得想起上周的《仁报》刊载的头版头条。

《郑军强攻洛邑,天子巡狩姑莸》

这标题看起来平平无奇,但主要是为了照顾天子的颜面和夫子的心情。

什么天子巡狩,那就是仓皇出逃。

郑国人的攻势也是够勐的,把周天子一顿收拾,揍得他完全找不着北。

半年的时间,成周领土大半落入郑国手中。

不过晋国人总算是做点人事了,晋国大夫阎没已经率军进入成周,并在胥靡筑城防御。

YY

有晋国的帮助,相信周天子在姑莸也巡狩不了多久了,最多再有三两个月,天子就又能回到他忠诚的洛邑,继续去歌舞升平了。

不过被郑国勐揍了这一顿后,周天子的家底估计是一点都不剩了。

至于夫子嘛,他老人家真是南望王师又一年,王师就剩一个连。

这个月的《仁报》稿件宰予已经审过了,夫子在个人专栏里揪着郑国一顿疯狂输出,怒斥郑国,说郑国自从子产去世之后礼乐不存、仁义不行。

而专栏里最精彩的部分,无外乎夫子对于郑国执政卿驷歂的freestyle。

夫子一条条的罗列了驷歂接任执政卿后的种种罪证,将他与前任执政子产与子太叔进行比较,把驷歂批的是一文不值。

因为其中的内容过于精彩,也符合目前鲁国亲晋敌郑的外交政策,所以宰予一看到夫子的这篇专栏,就知道本期《仁报》必定大卖。

之前,他还特意叮嘱造纸工坊的工匠们加印再版。

果不其然,临出发前的时候,公宫那边就派人提前订购了一大批的本期《仁报》。

听颜回那边透露的消息说,阳虎建议国君将本期《仁报》下发到鲁国各邑,并张贴于城门前的醒目位置,用来宣传郑国的不仁之举,让国人都了解郑国的可恨之处。

宰予正在思索着这些事呢,等回过神来,发现大翼已经靠岸了。

他正准备起身下船,突然看见渡口前围拢过来十几个全副武装的齐国甲士。

他们手持青铜戈大喊道:“所有人,先别下船,待我们检查完所有货物后,你们才能下来!”

宰予以前从未碰见过这种情况,不由扭头望向范蠡与子贡,问道。

“这是干什么呢?”

范蠡笑着说道:“看来您以前不曾经商啊,这是齐国日常的关津检查。为的是防止商贾偷运违禁货品,也是为了防止敌国冒充商贾发动奇袭。”

“检查?”

宰予饶有兴致的望着那些登上甲板的齐国甲士和关津小吏。

甲士守在大翼周围负责维护秩序,而小吏则下到船舱,开始挨个检查货品。

这一趟范蠡他们带的货品主要是越地出产的锡矿和丝绸织物,而宰予和子贡登船时,也带了一箱工坊印刷的书籍。

小吏在挨个检查完毕,确认没有发现什么不妥之处后,很快就返回甲板汇报。

“一切正常。”

领头的甲士听完汇报后,开口问道:“你们这里哪个是管事的?”

范蠡连忙笑着施礼:“有什么事,您对我说就行。”

甲士闻言,点头道:“老规矩,按照我国关税之法,所有货物逢百抽一,你们留下足额的货物用于缴纳关税,之后就可以卸货了。”

------题外话------

投票,是一种品质,一种精神,更是一个读者的灵魂。

——节选自《宰予日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