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1977大时代 > 第646章 优越感没有了,你考复旦哪个系?

方宁陷入了回忆中,她缓缓说道:

“我还记得那大冬天肉是凉的,可我觉得手心发烫,你们不知道,那好不容易见到一次肉,捧在手里感觉像是捧着一块金子。”

“我现在都还记得,那块肉不大,肥多瘦少,皮上还带着几根黑毛,可在我眼里,它那会儿就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

其实她这话在场不少人都还是能够感同身受的,插队时候能够分肉,那简直就是像是过年似的。

二姐笑了一下后说道:

“那天回到知青点,我们几个女知青围在一起,商量着怎么吃手里的肉,有人提议炖土豆,有人提议包饺子,最后大家一致决定:炖土豆。”

“虽然已经吃烦了,但是土豆是现成的,直接从地窖里挖出来,洗洗就能用。”

“肉切成很小很小,和土豆一起炖,有油水就是不一样,不怕你们笑话,我吃了那么久土豆,第一次闻到它的香味。”

“和猪肉一起炖,很快香味就飘了出来。”

“那顿饭,我们吃得格外慢。每一口肉都要在嘴里嚼很久,舍不得咽下去。”

“我们几个人围坐在炕上,端着碗,谁也不说话,只顾着低头吃,碗里的汤喝完了,还用窝头把碗底擦得干干净净。”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回到了家里,坐在家里的餐桌前,面前摆着一大盘红烧肉,我夹起一块,放进嘴里,却怎么也嚼不烂,然后就醒了……”

听到这话后,老爹方振华突然感觉自己气消了一大半。

自己家二闺女也是受过苦的啊。

好不容易回来过几天舒坦日子,自己和她生个什么气?

而这话说完后,二姐方宁也回过神来。

她摇摇头说道:

“嗐,喝了一口酒,这话就多了!”

说罢又夹起一筷子粉蒸排骨,轻轻咬下一口,首先感受到的是外层米粉的软糯,入口即化,带着微微的颗粒感,米香瞬间在口腔中散开。

紧接着咬到鲜嫩的排骨肉,肉质软嫩多汁,轻轻一抿,肉就从骨头上脱落下来,每一丝肉纤维都吸饱了香料的味道,咸香中带着微微的麻辣,恰到好处地刺激着味蕾。

骨头也被炸得酥脆,轻轻一咬,便能咬碎,骨髓的香味也随之散发出来,为这道菜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风味。

她咂咂嘴一脸意犹未尽,说道:

“不过说实话,老三这菜做的真是太香了。”

“我一直都以为,我记忆里那顿饭应该是最香的,结果今天这顿饭,直接让我刷新了认知。”

说罢她好奇的对着方言问道:

“你到底是放什么东西了?”

方言这会儿正在吃饺子,他说道:

“中药啊,一些香辛料也是中药,要是选道地产区的,比一般食堂里用的都还香,做出来的菜当然就香了。”

方言就喜欢从药房里面捡各种香料,不管是同仁堂还是协和中药房,里面都是道地产区的,用起来做菜味道也是格外的好。

方宁点点头,随后又好奇的问道:

“对了,你这中医道到底是跟谁学的?”

方宁想着方言能够这么厉害,跟着学习中医师父应该也非常的厉害吧?

听到二姐的问题,方言略微思考了一下,才回答道:

“只要愿意教我的人,我都会向他们学习,只要我能看到的中医书,我都会去认真读,反正只要是中医知识,不管是人教的还是书本上的,我都来者不拒。”

方言这个回答很显然让方宁很意外。

不过仔细一想,又觉得在情理之中。

这种像是海绵一样,什么都会吸收的学习态度,需要一个非常强大的大脑来处理各种知识。

同时还需要一个强健的身体保持旺盛的精力,来支撑这一切。

方宁她认为自己脑子非常好用,但是只要开始高强度学习的时候,身体就会出现异常状态,就比如高考之前那段时间他疯狂学习,身体就开始出问题,然后导致了她住院。

然后她立马想到,方言成为高考状元的事儿。

如果方言是用这种态度来学习的话,那他获得那样的成绩,好像也并不是特别的稀奇了。

而之所以方言能够保持精力来学习,那么肯定和生活环境有关系。

看着眼前这一桌的丰盛菜肴就可以知道,方言他们平时吃的肯定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如果自己能够个隔上几天吃上一些油水……

方宁她突然觉得自己如果在同样的生活状态下,应该也可以达到方言的成就。

毕竟都是一个妈生出来的。

而且自己从小就比老三要厉害的多,他能够做到的,自己按照道理来说也应该可以做到,甚至比他做得更好。

这个念头在她脑海里一闪而过,随后两人又继续聊了起来。

聊方言回来后经历的事情,聊那些墙上的奖状,还有锦旗到底都有什么故事。

聊完过后又聊到了小老弟和大姐,聊起了他们在乡下插队的事儿,聊起他们的感情故事,聊起他们回到京城后发生的一切。

方宁发现后面大姐和小老弟回城后,一切开始因为方言而改变了,如果按照他们之前的人生规划,是完全不可能有现在的状态的。

小老弟成了畅销书的作家,并且现在还考上了北京大学中文系。

大姐虽然没有成为名人,但是她也考上北大法律系,并且丈夫也因为方言的关系,成功进入了公安系统成为了一名技术警察。

甚至于大姐家的两个孩子都因为方言的关系,人生发生了改变。

老三像是一个伯乐,发现了身边所有人的优点,并且帮助他们将其放大,然后走上了成功。

只有自己坚持着没有回到京城,然后在这会儿发现,自己的成果好像对比其他人并没有拉开差距。

一直以来她都是一个比较特立独行的人,在兄弟姊妹里有一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

现在这种优越感现在不仅没有了,甚至感觉被反超了。

之前只盯着方言,现在才发现大姐和小弟也同样的优秀。

这下给方宁整沉默了。

她突然感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话具象化了。

一顿饭吃到八点还没吃完,大姐夫就回来了。

大姐先让他和方宁打了个招呼,然后就又去厨房给他把饭菜端了过来,这下子一家人算是凑齐了。

接着大姐夫吃饭,方言他们喝酒聊天,二姐方宁是越聊越心惊。

她甚至忍不住得从心里,冒出了后悔没有早点回来的想法。

想了一下,如果自己也能之前那会儿回来,会不会因为方言现在的关系网已经变得不一样了?

想到这里她就感觉自己当初坚持的一些事儿,看起来就有些可笑了,于是赶忙晃了晃脑袋。

对着一旁小老弟问道:

“不喝酒了,老四有茶吗?我醒醒酒!”

这时候在一旁的朱霖接过话茬说道:

“有茶,二姐想喝哪种?”

方宁对茶叶也没研究,摇摇头说道:

“随便,只要是茶就行,我不挑的。”

然后还不忘了对着朱霖感谢:

“谢谢弟妹,辛苦你了!”

朱霖说着就去给她泡茶去了,方言这时候看出来二姐喝的有点高,其实也没喝多少,不过看她的样子已经有些喝不下去了。

这时候之前大多数时候都在沉默的老爹突然开口问道:

“对了,方宁,你报考复旦大学,你报的什么专业?”

方宁心里咯噔一下,酒一下都醒了大半。

知道这个问题今天肯定是躲不掉的,老爹当时在电报里问了她许多次,她都含糊其词没有回答,现在总算是面对面,必须要把这事儿给说清楚。

她装作随意的夹起一个饺子塞进了嘴里,一边咀嚼一边含糊的说道:

“国际政治专业。”

听到这话后,作为教育界的老爹立马就想起了关于这个系的一些相关的东西。

而方言老丈人更是有复旦的朋友,所以听到后直接就解释道:

“复旦大学的国际政治专业是1964年开设的,当年二月份根据上级批示,复旦大学正式将政治学系改为国际政治系。”

“那时候成为国内最早成立的三个国际政治系之一,另外两所学校是北大和人大。”

丈母娘傅照君说道:

“那说起来还是挺不错的一个专业啊!?”

老丈人朱教授还是比较客观的,他点点头说道:

“是挺不错的,一般出来通常进外交外事部门或者涉外部门,还有一些就是做国际新闻媒体行业,或者直接留校做教育科研领域,智库的一些教授也是从这些人里面选拔。”

这话说完后,方宁感觉现场的气氛都轻松了不少。

至少老三家的老丈人和丈母娘还在帮自己说话。

不过这时候老爹方振华突然说道:

“咱们首都的北大和人大也有这个专业,那你选复旦是为什么?”

方宁张了张嘴没有说出话来。

方振华不愧是搞教育的,问出来的问题一针见血,直接给方宁整的不知道怎么回答了。

憋了好几秒,方宁终于开口讲道:

“我喜欢的人在那所学校。”

听到二姐这话,方言下意识揉了揉鼻子。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回答。

但是……他不信。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晚点还有加更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