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农家乐 > 156双喜临门

重生农家乐 156双喜临门

作者:桃花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1:36: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三月初六李氏六十大寿,花甲之年对老人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家里人也会很重视,有条件的人家都要办桌酒席庆祝,儿女亲戚近邻的也都会来祝贺。不过家境不同,庆祝的方式和规模大小也有所不同,柳家虽然比秦家殷实些,却也不会太过铺张,不过是自己家庆祝一下罢了。

头两天老柳头就让陈氏几个开始准备着,鸡鸭鱼肉的都备好,免得到时候不够。头天夜里闺女们就来了,省得第二天来的时候晚了。

柳氏带着秀娴晌午到的,两人带了自己家做的寿桃,搋(音踹)得硬硬的白面,用寿桃模子压出来的,一个七八两重。寿桃一面是光面,一面印着南极仙翁的雕刻图案,那光秃秃的大脑袋跟寿桃形状很像,看得极是喜庆。另外还给李氏做了一双鞋,黑棉布面,在鞋头上绣了五福捧寿的纹样,柳氏的针线活那是没得说,陈氏几个看了好久,李氏也乐得合不拢嘴。

大姨是她小儿子牵着驴送来的,到老柳家的时候也天擦黑了,她家条件好带了不少贺寿的东西。除了正常的寿桃寿面之类的,另外还有给李氏做了鞋和一套衣裳。

柳大姨针线活一般,这些也都是她领着媳妇和女儿做的,自然没有妹妹做的好。她跟李氏笑,“娘,把二妹给你做的针线拿来我们瞧瞧。”

柳氏嗔她:“大姐,以前天天在一块做针线,有什么好看的,不过是那样罢了。”

柳大姨打趣她,“这不是你们分家了嘛,肯定不比从前,我得好好瞧瞧。”分家之前,柳氏别说给娘做鞋了,做条包帕都要被张氏念叨,也就在新媳妇那两年还做过的,后来鲜少了。

李氏就把那双鞋拿出来,柳大姨接过去,啧啧赞道:“哎呀,这么好的针线活,可比以前又厉害了。你前些年给俺婆婆做的鞋,她到现在还念叨说好呢。”

柳氏笑道:“大娘要是喜欢,我回头给她做。”

李氏见状就说:“这双拿去给她穿吧,反正我也还有。”这么复杂的绣花,闺女绣着怪累的,自己除非是过年过节的,否则可不舍得穿。

柳大姨忙拒绝:“娘,这是给你做寿的,你送人算什么。”说着又拽了拽柳氏,“秀芹的针线活肯定跟你像。”

柳氏会意,就拉了拉李氏,三人去外面说话,免得被丫头们听见。

秀芹看她们出去,脸颊一下子就红了,低着头摆弄大姨带来的礼物。秀容往外看了看,就问秀瑶:“姥娘她们出去说什么呢,还背着我们?”

秀瑶这几天听姥娘和姥爷嘀咕呢,也知道些事情,她笑声笑语:“估计说大姨家姐姐的亲事吧。”她怕秀芹害羞,故意说大姨家,其实大姨家那个姐姐已经订了亲,只等着来年出嫁呢。

李氏几个去了外面,在前院找到了老柳头,然后把商量好的说给柳氏和柳大姨听,问道:“如何?”

柳大姨笑得朗朗的:“哎呀娘,要不说咱们娘们好呢,我早就想着呢,本来早就能过来的,这不是惦记着秀芹的事儿。我让俺婆婆去串了串门儿,打听了几家,她也说白家疃老白家呢。俺婆婆已经跟俺村里的大娘通了气,让她跟要好的媒人也通通气,要是老白家打听女儿家,就介绍介绍咱们秀芹呢。”

老柳头嗨嗨笑:“还是大嫚儿爱张罗事,先替我们想着了。”

李氏白了他一眼,“她都做奶奶的人了,你还大嫚儿大嫚儿的。”

柳大姨笑道:“娘,没啥,在爹眼里,俺不都是闺女嘛。”

大家都笑起来,柳氏看天色不早了就问道:“他小姨怎么还不来?”

柳大姨白了她一眼:“人家小夫妻,哪里像咱们这样,肯定明儿一起来。”

李氏也道:“有婆婆的人了,不能那么自在。”

第二日一大早,包括秦大福在内的亲戚们也陆续来了,有李氏娘家的侄子还有外甥们,除此之外,柳姓本家的也来贺寿,送上贺礼。本该放鞭炮了,结果柳絮还没来,李氏几个就有点着急,又不能表现出来。

又等了半个时辰,该开席了,李氏对大舅道:“放鞭吧,别等了,这么多亲戚呢。”

大舅只好去了,柳飞正要点火的时候,就看孙大成赶着驴车小跑过来。柳飞忙上前帮着挽了驴,卸车,柳升把车上的篓子搬下来,上面还有些其他的东西,都是孙大成带的贺礼。

秀瑶几个也在那里看放鞭呢,见到孙大成,没看到柳絮,秀瑶诧异地问他:“小姨夫,俺小姨呢?”

孙大成笑得格外灿烂,“走,家去说。”

一堆人簇拥着他去了后院,他给李氏老柳头问好,然后就解释柳絮的事情。原来柳絮已经有了身孕,她自己没留意,前两天有点操劳了,昨天要出门的身后结果有点不舒服,看了大夫说是有两个月身孕了,胎气有点不稳,让卧床休息。

虽然她很想来,可身体不允许,加上婆婆一听她胎气不稳,吓得如临大敌,不许她随便下炕,她也不好拗着只能在家里躺着,让孙大成一个人过来给娘祝寿。

为了表示歉意,柳絮婆婆还给准备了好些贺礼,算是给李氏赔不是,没让闺女回来给她过六十大寿。

李氏听完了,拍着胸口嘘气:“吓死我了,这个孩子真是不懂事,这么大的事都不注意,幸亏是发现得早。亲家也太客气了,不能太惯着孩子。”

孙大成按耐着狂喜,生怕人家说自己不稳重,抿着嘴乐:“娘,你放心吧,没事。”

大家松了口气,又高兴起来,老柳头敲着烟袋锅子,“咱们这算是双喜临门,得好好庆祝庆祝,走吧,开席了,别让人家都等着。”

前院摆了两大桌子,是招待男客的,后院两桌子专门招待女客和孩子。

任先生知道李氏过寿,倒是给秦扬一个时辰的假,让他晌午回来磕头吃饭。

磨坊那边姚氏、柳升几个不用负责招待客人的照顾着,等柳起几个得了空就去换班让他们回来吃饭。热热闹闹地庆祝了一天,太阳西斜的时候,路远的亲戚们开始陆续告辞。李氏和陈氏又忙着给人回礼,客人们来祝寿,带了贺礼来,他们不能都收下,要回一部分回去。有的带了两斤肉的,做饭的时候吃了一斤,那一块就让人带回去,还有人家里孩子多的就把点心让他们带回去。

客人们告辞的时候照例要推让许久——客人想留下所有贺礼,主人想让他们带回去,就这样推让来推让去,看得秀瑶也是冷汗哒哒的,真像打架。

而柳氏这里,因为已经分了家,自由了很多,家里现在没多少事,秦大福就让媳妇多住两天,他自己回去。柳氏因为要商量秀芹的亲事,自然是要住的,不过家里也不能没有会做饭的,她就让秀容和秀娴回去给爹和哥哥们做饭。李氏把孙大成送来的麻鸭蛋给他们装上一小篮子,让他们拿回去家腌着吃,又把客人们带来的鱼、肉没吃完的也让他们带些回去,给没来的秦业和秦显吃。

柳大姨自然也住下,好好跟娘家人亲近亲近,第二天还去参观参观新磨坊什么的。

秀瑶却想去看看小姨,她跟姥娘和娘商量,柳氏不同意:“你小姨现在身体不舒服呢,你去也不能招待你。”

秀瑶却道:“娘,小姨肯定想我们,她不能来,说不定多难受呢,不如我去看看她,顺便给她讲讲咱们给姥娘过寿的事儿,她肯定乐意听。”

孙大成听了欢喜道:“去吧去吧,你小姨想你呢。”

李氏一听就同意了,对柳氏道:“她小姨跟瑶瑶最好了,让她去看看,也好陪她小姨解解闷。”

柳氏原本就是怕秀瑶去给人家添麻烦,见娘和孙大成那么说,她自然是同意的,又叮嘱了秀瑶两句,就让她跟着孙大成去。

李氏收拾了几个寿桃和几扎寿面,让秀瑶捎去给柳絮,算是沾沾过寿的喜庆。

孙大成赶着驴车,一路上给秀瑶讲着四外村的光景,不知不觉地就到了岔口村。孙大成赶着驴车一路家去,他爹正带着小伙计在杂货铺子里忙活,见他和秀瑶回来,笑着上前招呼。

秀瑶忙上前行礼问好,然后跟着孙大成家去。

孙家的杂货铺子和住宅连在一起,前面是铺子后面是住宅,后面住宅也是两进院落。如今孙大成和柳絮住后面,老两口住前院,家里还雇了一个厨娘。

秀瑶和孙大成一路进了柳絮的院子,一进门孙大成让秀瑶藏起来,他喊:“你们猜谁来了。”

孙嬷嬷赶紧出来看,柳絮也坐起来趴窗口往外看,却只看他一个人,孙嬷嬷啐道:“你这个熊孩子,都要做爹了还猴儿似的。”

柳絮却看到了海棠花旁一角衣裳,她笑微微地招手,“瑶瑶,瑶瑶你快进来。”

秀瑶笑嘻嘻地跑进来,先给孙氏行礼,“嬷嬷好。”

孙氏笑嘻嘻的很和善:“你小姨呀念叨你半天呢,快来炕上坐。”

秀瑶脱鞋上炕,孙氏拿了瓜子花生还有写糖果过来给她吃,“都是咱们自己铺子里的,随便吃。”

秀瑶道了谢,象征性地吃了几个,然后跟柳絮聊天说话,告诉她姥娘过寿的情景。柳絮因为自己不能去,心里正遗憾呢,听秀瑶说得那么详细,谁来了谁带了什么东西谁家有什么新鲜事,听得倍感亲切。

孙氏也知道她们感情好就去前面给老头子帮忙,让她们两人聊体己话。

孙大成悄悄地跟母亲道:“娘,你帮我收拾一下西间呗,给瑶瑶拿两床新被子。”

孙氏扑哧一笑,“傻小子,收拾了西间当然你去睡,让瑶瑶和你媳妇睡东间。”

孙大成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挠了挠头,傻笑一下,知道柳絮有了身孕,他高兴坏了,昨夜一夜没睡,天蒙蒙亮了才闭了闭眼。起来还被娘好好说了一通,怪他没有好好照顾柳絮,又让他稳重点,去了丈母娘家别跟个傻小子似的傻乐傻乐的。所以他去老柳家报信的时候,都是强忍着,免得被人时候轻浮不稳重,难当大事。

现在回了家,他又有点忍不住了,听娘说让他和柳絮分房,他有点发愣呢。明白过来就赶紧撒娇:“娘,我会注意的,我不想跟柳絮分房。”

孙氏轻斥道:“你这个孩子说什么呢,等过了这几个月份。”

孙大成看娘误会了,赶紧摆手道:“娘,你,你误会了,我不是,不是那个意思。”

孙氏也有点尴尬,捶了他一拳:“行了,反正你这么大了,自己知道就行。”说着就去帮着收拾西间,重新抱了两床被子出来,新被子给秀瑶拿过去盖。

秀瑶跟柳絮说了一会儿话,就让她休息,她想上前面的铺子里去看看。柳絮道:“你别去,有什么好看的,明天再看也不迟。我给你看好东西呢。”说着就要起来。

秀瑶唬得赶紧按着她,“小姨,你得躺着。”

柳絮嗔道:“你别跟他们一样大惊小怪,哪里有那么吓人。要是一直这么躺着,那不得闷死人呀,我又不出门就在屋子里呢。”她起了身,领着秀瑶去西厢。

一进门,秀瑶就看西厢摆着一架织布机,应该是小姨从前那台,只是看着又不那么像,有了改动。她上前仔细一看,惊喜道:“小姨,你做了花楼机”

这台织布机很明显是能够提花的那种了,比起从前三姥爷帮她改的能提六综的,现在改成了至少能提八综,还可以根据需要来调整。

之前柳絮的织布机也能织斜纹等简单的花纹,但是她刚研究明白又赶上出嫁的事情,所以就那么搁下了。出嫁之后又忙着管理家务,织布的事情也就暂时搁置了。不过她却没有忘记赶紧织布机,按照秀瑶当时画下来的图样,一点点地摸索,请人改装,就成了这样一台织布机了。

柳絮眼睛亮晶晶的,“我花了好多心思才弄好的呢,本来想这次去送给你呢。”

秀瑶一听要送给她,惊喜地看着小姨,“小姨,送给我?”

柳絮笑道:“是呀,要不我现在也不需要织布,我弄干嘛,怪费劲的。”

秀瑶心里感动无比,突然又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小姨是不是忙活这个东西,太花心思所以才费神太过导致胎气不稳呢?

她感动又歉疚,“小姨,你对我真好。”

柳絮拍拍她的胳膊,“那不是应当的吗?你对我也好啊。”

秀瑶笑了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柳絮继续给她展示,“这花楼机还没完工呢,反正我就是瞎捉摸,能不能用得好还没试呢,回头找几个人来给你试试,要是合适了就让人做起来。”

秀瑶上机试了试,她人小不是那么方便,而且一个人再厉害,其实也就能同时控制六片综片,如果综片太多,就要踏板多。如果踏板太多的话,人的两只脚也就不能那么自如的控制,所以织布的时候提花花型就受限制。

如今将踏板和上面的花楼结合起来,一个人在下面织布,一个人负责在上面提拉,甚至还可以两个三个,这等于就是引进了织锦的一些复杂工艺。这才是真正的花楼提花机,不过制作起来又复杂得很,除非有详细的制作说明书或者去锦缎织坊偷师学艺,单纯想象是不可能做到的。

但是柳絮这架织机也没有真正的花楼机那么复杂,毕竟不是织锦那样的高档布料,棉布的纹饰还是以简洁为主,上面的花楼就没有那么复杂,操作起来也方便得很。

秀瑶扑在上面研究了半晌,“小姨,我看我们不如就这样,弄个多综多蹑织布机好了,像书上说的那种花楼机上面得有花楼,还要有人坐在上面配合提花,只怕不是那么方便。”束综提花机是织锦工艺的最高成就了,一般的棉纺织业根本没有用过,而且那么复杂的工艺,棉纺织也没有必要全盘照搬。

这里就牵扯到一个销售的问题,能够穿得起复杂提花花型衣物的人,自然是达官贵人。而达官贵人正式场合的衣服,绝对是丝绸锦缎多。棉织品多半是用作常服或者是家常睡衣、铺盖等用途,若是提花太过繁复,又失去了它面料特性的本意,而普通人,更加不会花那么多钱去买这样昂贵的棉织品了。

所以秀瑶觉得这台织布机,不需要太复杂,只要能织一些简单又实用的花型就好,这样销路会好得多。

柳絮听她说完,笑道:“我也是这个意思,所以上面的花楼就没有真的去做,而是额外定做了一些综片,有需要就加上去。反正这台织布机也能织出来简单的缎纹,可比平日里的布看着漂亮多了,真的跟缎子似的呢,滑滑的,光光的,就是纹样简单一些。”

缎纹布布面平滑细腻,富有光泽,比平纹布和斜纹布成本也贵,能织出来的团也丰富,花鸟鱼虫、几何纹样,都能再现出来。

摆弄了一会儿,秀瑶记挂着小姨的身体,她直起腰来对柳絮道:“小姨,咱快点去东间吧,别让我小姨夫和嬷嬷看见,他们该说你了。”

柳絮虽然不怕孙大成,可对于婆婆还是有点怕的,倒不是怕婆婆训斥,而是怕她大惊小怪、呼天抢地的样子,那大嗓门简直要把屋顶都掀了。柳絮也心有余悸,所以还是赶紧跟着秀瑶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