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农家乐 > 155小羊挨打

重生农家乐 155小羊挨打

作者:桃花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1:36: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秀瑶和姥爷去了磨坊,大哥二哥正帮着大舅他们忙活,自从增加了买卖的生意,这些天磨坊里更忙活。柳飞都请了假来帮忙,他和秦显帮忙算账记账。柳飞因为本来读书的目的就为了识字记账的,所以任先生根本不强迫他,家里忙就让他去帮忙,家里空了就让他来读书,非常自由。

磨坊有人打理,老柳头就能空出手来。他和秀瑶去看那片猪圈,秀瑶拿着她的炭笔,还拿了一块木板专门垫着写字画图用。

那片大棚虽然没有盖好,但是猪圈坑已经挖好了,也有了墙基,只等着后加工。

秀瑶看了看,将草图画下来,“姥爷,这猪圈咱们改改,免得以后打扫圈栏不方便。”如果像家里那样是个四方的大坑,等圈肥满了就要用铁锨往外撅粪。墙上有个方孔,平时用土坯垒着,往外扔粪的时候就拿开,然后一锨一锨地往外扔粪。

家里一年就养一茬猪无所谓,空闲的时候打扫圈栏,可这里要专门养猪,不可能把猪都赶出去花半天的时间来仍粪。而且那样打扫圈栏格外吃力,又臭又脏的。

老柳头问她如何改。

秀瑶想了想,“咱们一共是三间圈栏,都可以建得宽敞点,到时候一间可以养十头猪。这么多猪一天能造好多粪肥呢。我们把圈坑底下弄成一边高一边低的,上面搭上石板,到时候猪尿和猪粪就能流下去。”

老柳头一下子就领悟了,他笑道:“咱们把圈坑挖到墙外,在那里也挖个坑,然后直接堆肥沤肥,这样可省事了。”

秀瑶笑眯眯地夸他:“姥爷,你太厉害了,都猜到了。”

老柳头嗨嗨笑着夸回去:“还是咱们瑶瑶聪明,想出这样的好法子。这样一来猪圈里干干净净的,还好打扫,后面的猪粪也好掏,不用那么麻烦。”

想着俩人自己夸自己,秀瑶就哈哈直乐,“猪还不容易生病呢。”

老柳头看了看,这里好几亩地,隔着磨坊也有些距离的,“应该不至于熏到磨坊那里吧。”沤肥的时候不臭,往地里运送的时候可臭呢,不过干粪又好一些。

“姥爷,离着好远呢,中间有一片地瓜地,磨坊那里还有条小河,到时候咱们还得把磨坊外面也挖条小河,把水引到这边来。这样喂猪、沤肥就更方便了。”

老柳头点点头,“是个好办法。这一次秧地瓜,咱们就能直接引水过来,用水车把水车到地里来,浇堆的时候就不用挑水了。”

这样可省了不少力气呢,秀瑶也很是欢喜。

她又设计猪圈的其他部分,按照秀瑶的设计,一座猪圈三分之一覆顶,像屋顶那样,然后三分之二是露天的。在一边盖上带顶棚的圈栏,中间用矮墙隔开,就是两座猪圈。这样,这一片地可以盖四座猪圈,以后如果猪多了就再去对面盖另外四座。

而除了圈坑和家里养猪的方式不同,圈墙也是有区别的。

家里的猪圈为了挡住人的视线――有人家也是在里面上厕所的,圈墙都高高的,或者直接和牲口棚连在一起,可以节省空间,牲口棚的厩肥也能直接扔到圈里去。

而现在的猪圈墙,秀瑶只让垒了一猪高的矮墙,然后每隔半丈垒一根石柱子,此处露天不用覆顶,只在柱子和柱子间搭木梁。

秀瑶是出于多方面配合的考虑,这片架子到时候可以种菜,像葫芦、丝瓜、瓠子、吊方瓜等,需要爬高吊果实的蔬菜,恰好能利用起来。

而除了能和蔬菜搭配合理利用资源,蔬菜也能在夏天给猪猪们遮挡强烈的阳光,吃不掉的菜也可以拿来喂猪。

等到了秋天,蔬菜摘光,藤蔓铺在梁架上,就成了天然的支撑。上面铺上厚厚的稻草苫子,可以给猪猪们保暖,促进猪猪们生长发育,减少疾病。

需要通风的时候就把草苫子打开一片,下雨下雪,十分寒冷的时候就都盖起来,绝对方便。

老柳头听得也是两眼放光,恨不得立刻就把猪棚搭好,然后把猪猪们送到这里来享受享受。

三月初二那天,七姥爷就送来四只小猪,剩下的八只说好等姥爷家的猪圈修好了再送过去。

秦业让柳飞赶着驴车去送他们,老柳头道:“我看就再住两天吧,你姥娘过六十岁大寿,到时候你大姨小姨他们都来,你爹娘也得过来,一起回去也行。”

秦业却觉得家里不能有人,再说还得看树苗呢,自己已经来了将近十天了,不能再待下去。他笑道:“让二显和瑶瑶住下,姥娘,我给你磕头,等你做寿我就不能来了,得家去看树苗,不能没有人。”

李氏知道秦业懂事,她道:“大业是个好孩子,家里是得看着点,姥娘就不留你,叫小飞去送你。”

秦业对秦显道:“二显,你住下,等爹娘来了再一起回去。”

要是以前,秦显巴不得能住下,不过这次他却很懂事,“大哥,到时候爹娘都来,家里没有人也不行,我和你一起家去,让小妹儿多住两天好了。”

秀瑶听见忍不住看了他一眼,二哥真的变了好多,来了这些天一门心思去磨坊帮忙,现在竟然要主动家去,可见二哥是变好了,知道为大家着想的,她心里也很是感动。

李氏看他们兄弟感情好,也高兴得很,就不强留,让柳飞赶着驴车去送他们。等傍晚柳飞回转的时候,同来的还有秀芹和秀容,柳氏说两闺女也挺累的,让她们来姥娘家住两天散散心。

李氏却知道秀气大了,已经十六岁,是说亲的年纪。女儿这是让秀芹来熟悉一下,想就近给她说门亲,而秀芹向来害羞,不大出门,就让秀容陪着她过来。

知道女儿的心思,李氏自然也高兴,外孙女要说亲,她也紧着张罗,夜里她做针线和老柳头掰着指头数算着谁家的小子合适。

老柳头问她:“有没有上门提亲的?”

李氏停了手里的活儿,“你也知道他们家那情况,上门主动提的,家里条件都还不如大业家呢,秀芹那性子不比秀娴,过去了就是遭罪的。当媳妇和当闺女又不一样,她娘可不舍得。指定是都推辞了,只是家境大好的,人家也要找门当户对的,又嫌弃秦家穷,就这么拖着。倒还是咱们上心给孩子留意留意。”

老柳头嗯了一声,吧嗒了两口烟袋,“要是这样的话,白家疃老白家的儿子倒是不错。”

李氏想了想,“那个老头儿家?他儿子不是去年说亲了?”

老柳头笑道:“那是他二儿子,他三儿子今年也十八了,比咱们秀芹大两岁,也该说亲的年纪了。”

李氏点点头,“要是他家倒不错。虽然不是什么大富人家,可家境不错,比咱们还好点。白老头和咱们关系也不错,你说合说合,只怕也能成。”

老柳头又摇头,“这个事儿不能我来说,得另外找人。”

李氏将针线放回笸箩里,挑了灯线,“你为什么不能说?”

老柳头笑道:“你想呀,我主动说,那不是掉了咱们秀芹的架?回头让人跟他一提,他自己动心了,到时候会来看,看中了自然就好说了。”

李氏捶着他,嗔笑他;“你这个老人精儿,就是会算计,那你找谁说?”

老柳头故作神秘:“你捶我,我不说了,困觉。”

李氏急着揪他的耳朵,“你个老头子,快点说,要不我睡不着觉。”

老柳头哎呀哎呀地道:“你轻点,轻点,我说还不行嘛。”

另外一间屋里,秀瑶姐妹三个加上秦扬,正亲亲秘密地说话。秀容让秦扬把学堂里的新鲜事儿说给她们听,秀芹也静静地听着。

秀容问他:“小羊儿,你们学堂有没有那种很有钱的少爷?”

秦扬道:“有呀,任家的就是少爷,还有两个书僮呢。”

秀容又道:“是那种看起来非常干净高贵,让人觉得自己不敢靠近的人吗?”

秦扬疑惑道:“那是什么人?任家少爷挺和气的,不难靠近。”

秀容叹了口气,寻思道:那就不是了,这么说那个顾宁还真是少见的呢,她问秀瑶:“瑶瑶,你后来见过那位宁少爷吗?”

秀瑶则满脑子都是她的自垦田和猪大棚,根本没有留意他们聊什么,听三姐说什么宁少爷,她道:“他说给我弄什么番麦种子,结果也没弄到,再就没联系,听柳青说回济南府了。”

秀容就不说话了。

三月三,过神仙,相传是西王母生日,大人们给小孩子讲故事,说只要去郊外踏青,就能看到神仙们下凡聚会,度化修仙的生灵们,甚至能听见狐狸说话,看到野兔化人形。那时候只要祈福,百分百地灵验。所以,三月三这天,又成了当地人约定成俗的踏青日。

三月三也是秦扬的生日,一大早李氏就给他擀了一碗细细长长的长寿面,里面一只荷包蛋。秀瑶秀容秀芹三个也有份,跟着秦扬沾光。

昨夜跟姐姐们聊天睡得晚了,秦扬早晨就起得有点晚,又因为姥娘做了好吃的面条,吃得吸吸溜溜的有点忘了时间。

秀瑶提醒他,“小羊儿,你要迟到了,赶紧走吧。”

秦扬一边吃面条,含糊道:“我还没吃完呢。”

秀瑶笑他:“来,我给你吃,你快走吧,迟到了先生打手板。”

秦扬不肯,因为姥娘说生日吃长寿面,一辈子长寿可以找八个媳妇,秀瑶一直觉得冷汗哒哒的,不知道长寿和找八个媳妇有什么关系,反正秦扬是媳妇迷了心窍了,认定自己要八个媳妇的。

秦扬吃完了面,背起书箱来就跑,以前还能让柳飞带他,现在柳飞不天天去学堂,他就没了依靠,只能自己督促自己。

李氏看秦扬跑得急,大声叮嘱:“慢点,慢点,别摔了。”

老柳头也去外面折了柳条回来,今年节气晚,还得有十来天才清明,所以柳枝上只有酥嫩的小柳芽。老柳头把柳条在屋里四处抽了抽,然后就插在了堂屋那只插鸡毛掸子的耸肩梅瓶里。

他对秀瑶几个道:“三月三,茅芽尖,你们几个丫头,去玩玩吧,拔茅芽吃。”

茅芽其实就是白茅草抽出来的嫩穗,被嫩绿的叶子包着,略微鼓起里,这时候摘下来可以拔开外皮吃里面的白白的穗。那穗其实就是白茅的花,过些日子长出来,就白飘飘地一片了。

一大早柳红木就跑过来找柳飞玩,气喘吁吁的,额头冒出了晶莹的汗珠。他看到秀瑶几个出来的时候,脸颊立刻红了一下,赶紧笑,“我们去拔茅芽吧。”

李氏就让秀瑶姐妹三个也跟着去玩一会儿,等晌天再回来吃饭。秀容兴致勃勃,东瞧西看,一个劲地让柳红木去给她拔那些大的茅芽。秀芹却很拘谨,出了门玩不开,眼睛也不敢乱看,使劲揪着自己手里的帕子,似乎生怕那帕子飞了一样。尤其是有青年拿眼睛偷偷地看她,秀芹的脸就更红了。她十六岁的年纪,身材窈窕,皮肤细嫩,正含苞待放,鲜葱一样的水灵。虽然穿着朴素的衣裙,可在野外酥嫩的草色间犹如一朵迎春花一样美丽动人,自然能引得同样年轻萌动的青年欣赏。

还没晌天秀芹就受不了了,拉着秀瑶不顾秀容的反对和哀求回了姥娘家。

李氏知道了笑道:“真是个害羞的丫头,好不容易不用做活儿也不知道散散心,歇歇精神。”

孩子们出去玩,大人还要干活,老柳头又找了人盖圈棚,把家里原本攒了好盖房子的木头也拿来当了木梁。为了防腐烂,还去三爷爷家买了桐油刷了,这样更结实,防蛀虫防雨防霉。

而如今多了一项生意,磨坊里照旧忙忙碌碌,连柳飞都忙得穿花蝶一样的不得空闲。

晚上秦扬回来,秀瑶发现他有点沉默,一只手缩在袖子里,半边身子都微微发抖。

秀瑶一边帮他接过书箱,问他:“我们摘了很多茅芽,你要不要吃呀。”小孩子们拔了茅芽都是整整齐齐地一把把地用茅草捆起来,另外还有茅芽根,洗得白白的,吃起来甘甜。秀瑶摸出一把来递给他,秦扬却没拿,秀瑶就往他手里塞,“小样儿的,你还害羞了?”

一碰到秦扬的手,他嘶地吸了口气,手下意识地往后躲了躲。

秀瑶眉头一皱,抢过他的手来一看,手心竟然高高的肿起来几道,红红的,还有点发紫,看得她都觉得疼。秦扬小手木木地摊着,不敢用力握,看秀瑶心疼的神情,他却又笑起来,“姐姐,我不疼的。”

秀瑶忍着眼泪佯装生气:“是不是淘气了?”

秦扬摇头,“我没有淘气,是早上去晚了,先生说我迟到不守时,君子不守时就是不信诺,不值得人家信任,所以他打我让我记住。”

秀瑶笑得泪花隐现,“那你记住了?”

秦扬点点头,郑重其事地道:“我记住了。”

秀瑶给他挽了挽袖子,“不能藏着,晾晾好得快。”

秀芹和秀容出来看见,都惊讶地叫起来,秀芹心疼得直给他吹:“这是怎么弄的?”

秀容笑起来,“肯定是被先生打手板。”

秦扬有点不好意思,“大姐,不疼了。”

秀芹有些不乐意,她抱怨:“你们先生也真是,打孩子打得这么狠,要是错了说了两句就好,干嘛真打呀。”

秀瑶忙解释:“大姐,这也是先生对咱小羊儿好。”

秀芹却不解,“都打这样了还对咱好呢?”

秀瑶问秦扬:“你先生是总打人吗?”

秦扬摇头,“好几个人背书总错,也不完成功课,先生也不打。”

秀瑶就劝秀芹,“大姐,你看吧,这是先生对咱们小羊儿重视呢。没有要求的孩子,他就不那么严厉,反正人家读书就是混个日子,他也就不难为他们。可咱们小羊儿可不是去玩的呢。”

秀芹也懂了,虽然有点转不过弯来,但是也能接受,她忍不住笑道:“这么说嬷嬷打我们也是对我们好了。”

秀容嗤道:“大姐,这能一样吗?人家先生是望着小羊儿学好,出人头地。嬷嬷那是疼我们吃喝,自己不自在就打孩子玩儿呢。”

秀瑶也笑起来,“不过有一样算是因祸得福的。因为总打,起码我们都不是很笨,家里的活计也都能学上手,总比那些横针不拈竖线不动的人要好。”有些女孩子小时候在家里惯得很,这个不学那个不做,爹娘也生怕她累着。可长大嫁人以后,公婆不会那么心疼媳妇,你不会做,就要被呵斥,连带着娘家人也要被轻视,指责为不会教女。除非家里的经济地位和权势到了一定程度,否则还是学点本事的好。

李氏几个也很快就知道秦扬被打的事情,李氏也抱怨:“先生也真是,咱们扬扬还过生日呢。”

大家又说笑一番,李氏才道:“我也知道是为咱们好,这不是心疼嘛。瑶瑶,你和你小飞哥去地里剜点婆婆丁回来。”

秀容忙问干啥,李氏道:“婆婆丁败火,你看扬扬被打得手肿成那样,剜点婆婆丁熬水给他洗洗再喝点,省得上火厉害。”

秀瑶几个就忙去了,回来又煮水给秦扬忙活。秦扬原本还觉得有点委屈,看一家人为他那么忙活,都那么心疼他,他心里又舒服起来,也就不觉得委屈了,只是暗下决心,以后再也不让先生打,真的是太丢人。

尤其是小正正都瞪着大眼瞧着他,一脸的同情,真是让他受不了。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黑豆浆有益身心的地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