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281章 名扬香港与准备就绪

6月1日,明报再次推出了一篇文章:【齐心协力,共抗旱灾】

文章的标题,只是一个很煽情的几个字,下方则是一副整个香港的地图,但背景确实一片黄色。

翻开一页之后,则是一篇关于香港旱灾的文章,也对香港如今的旱灾做了一份非常描述的介绍。

时间背景从1959年开始,亚热带副高气压开始逐步控制华南及华中地区,导致来自于太平洋的台风,被副热带高压逼向了日本海方向,从而导致了这几年,华南地区在夏天下的雨水非常少。

虽然秋冬春一切正常,可少了最强的夏天雨季,就导致了严重的旱灾,内地自己都不够用了,自然也无法供给足够的水给香港。

从而就导致了今天香港的局面.

而最后,则是重点介绍了长兴慈善基金会、以及它背后的长兴航运公司,在为了运水,筹集大量资金,要么购买可能会亏损的二手船只,要么就是在很多地方修建蓄水池

虽然整篇文章没有提“杨文东”三个字,但其中的夸赞之意,却能够让任何人看出,这背后之人,简直就是大英雄了。

而长兴集团是谁的,整个香港稍微有点关注媒体的人,谁不知道?

香港中环一间大厦内:

霍营东看完报纸后,笑说道:‘丁生,今天的明报,你看了吗?’

“明报?没看,怎么了?金镛又在批判港府了?”丁克坚下意识的问道。

'这次倒不是。'霍营东笑说道:“他是在夸赞一个人,虽然没提那个人的名字,但是这简直就是吹上天了。”

“谁?”丁克坚好奇问道。

霍营东笑说道:“杨文东。”

“杨文东?”丁克坚惊讶问道:‘是因为前两天东方日报上说的蓄水基站事情?’

作为华润在香港的代表,丁克坚基本上每天都会看香港的报纸,对于香港发生的事情,自然也有所了解。

东方日报与港华日报,都是日销过万的报纸,他基本上每天都会过目的,也自然就知道了前两天东方日报与港华日报重点播报的内容。

“对。”霍营东点点头,说道:“你看看内容。”

说完便将报纸递了过去,丁克坚接过报纸,看了会说道:“虽然有点夸张,但杨生所做之事,的确是一件大功德了;

这要是在古代,能够为旱灾百姓提供大量淡水,足够立功德碑了。”

“是啊,旱灾这样严重,我能够想到的也就是捐点钱。”霍营东摇摇头说道:“但杨文东不一样,他从前到后都在布置。

从初期的买船运水,到现在的建储水基站,显然就是投入大资本、大精力做这件事了。”

“不错。”丁克坚也赞同说道:“而且他这样做的风险极大,如果突然台风给内地南部送去大量雨水,那他的这些投入,可都是血本无归了。

就是不知道,他是如何确定,旱灾会一直持续的,这么大风险的事,也敢做。”

霍营东皱眉说道:“或许不是因为他不知道风险,而是他宁可冒着无法预测的风险,却还要坚持做这一件事。”

丁克坚有些动容,问道:“你的意思是,他是宁可自己亏损,也要保证香港的普通人在遇到旱灾时,不至于受到重大影响?”

“这也只是我的猜测。”霍营东补充说道:“但我也想不到其他可能性了,运水这个生意其实我提醒过他,赚不到什么钱的;

一个是因为港府不可能给高利润,二个就是真到了那个时候,一个华人借机赚大钱,会很伤名气,舆论压力下也只能降价。

但是他还是这么做了,而且还越做越厉害,我前几天收到消息,长兴船运开始在国际上放出消息,还要大规模收购旧船。”

“原来如此,他收购旧船也是为了保证运水?”丁克坚顿时豁然开朗:“难怪很多人都不理解杨文东明明不差钱,跟银行关系也不错,却总是喜欢买旧船。”

霍营东点点头:“对,因为只有旧船才能快速交易,然后用来运水。”

丁克坚缓缓说道:“现在这一切都明白了,他花钱买那么多旧船,顶着十年后大批量报废的麻烦,就是为了帮助香港几十万乃至百万市民解决旱灾问题。

真是大义凛然啊。”

霍营东笑说道:‘这可是好事啊,这样一个有能力的人,却是心怀普通人,他应该是香港开埠以来的第一人了。’

“嗯。”丁克坚又说道:“杨生的事迹我准备上报上去了,就算内地这边现在做不了什么,但让他们知道香港有这样的一位大商人,我想领导也会很高兴的。”

“也行。”霍营东笑了笑说道:“我准备捐一笔大的给他的长兴基金,这些钱,在我的手中,就算要做慈善,也只能随机给人了,帮不了几个真正需要的。

可在杨文东的手中明显不一样,他是以商业思维来做慈善,尽最大程度帮助穷人,肯定会有着更好的效果,也能帮助更多的人。”

丁克坚顿时有些为难,道:“霍生,我华润,恐怕就没这个能力了。”

“理解。”霍营东点点头,他也知道现在华润的难处。

尖沙咀北部的一处小山之中,无数木制房屋立在这里,也就是香港的贫民窟:寮屋。

“我要喝水,哇~~~”一名约四岁左右的男童,嘶哑的声音哭着,此刻,他的嘴唇已经干裂,还露出了几条血迹。

嘴巴一动,就让男孩痛的嘴皮抽搐。

“儿啊,别哭了,你越哭越渴啊。”母亲也很是无力的抱着孩子,安慰道:“你老豆已经去打水了,很快就会有水喝了。”

“昨天你也是这么说的。”男孩委屈的哭着,可眼中却没什么眼泪,疼的眼睛直眨:“外面就有水,我喝一口。”

“不行,外面的水是脏的,只能用来洗衣服。”母亲连忙阻止,解释道:“你要是喝了拉肚子,那就更危险了,听到没有?”

最后一句是用吼的,小男孩被吓了一跳,只能木讷的点点头,他不理解为什么外面有水却不让他喝。

“再等等吧。”母亲再次无力的说道。

她也不想吼自己的儿子,可如果儿子真的喝了脏水,再拉肚子脱水,是真的可能会丧命的。

就在此时,门外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声,她立刻以期待的眼神看着门口,希望自己的男人能带点淡水回来,不要跟昨天一样两手空空。

门外出现了熟悉的身影,而他的手上,还拿着一个小型的红色圆桶。

“阿英,我找到淡水了。”来人也带着一丝激动的声音。

这几天,他们全家都快没水喝了,实在是太痛苦了。

“水,水,水。”男童立刻跳了起来,冲向父亲。

“水不多,你慢点喝。”父亲连忙说道:“阿英,准备烧水,这生水不能多喝,现在每个人喝一点解渴。”

实在是太渴了,在回来的路上,他也喝了一点,正常来说,喝一点生水的问题应该不大。

只要后续还继续有水,那就算拉肚子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好。”阿英立刻起身,准备着火炉,同时问道:“你哪来的这干净的水?还有这水桶是怎么回事?”

“这就要感谢便利贴大王了。”男子带着感激说道:“今天早上我碰到一个人,他告诉我便利贴大王在差不多3里路之外,安排了卡车发免费淡水。

我就跑过去了,等了一个多小时,才等了这么点水,这塑料桶也是他们卖给我们的,比市场价还要便宜,装了水之后还能把盖子封死,这样水不会在路上泼了。”

“这点的确不多,不能多拿一点吗?”女子问道。

她知道有些贪心,但这点水的确是不能用很长时间的,她也担心很快就没水了。

男子摇头道:“每次只能领这么一点,所有人都一样,不过是可以循环排队的,听其他人说是因为卡车里的水也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个人发很多,那样的话,后面的人就都没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女子惊喜说道:“那我们只要继续排队,以后至少就不用担心没水喝了?”

“对,而且不仅如此。”男子开心道:“听说杨生还准备在香港很多地方建储水站点,一旦完成,里面的水会是卡车的百倍,到时候,每个人都可以领到更多的淡水了。”

“真的,那可太好了。”女子激动说道:“这样我们再也不用担心没水喝了,我得为杨生祈福,祝他一辈子平平安安,寿比南山了。”

“嗯。”男子又道:“你先烧好开水,再祈福吧,我还要再去排队,现在知道这件事的人越来越多了,咱得做好最坏打算,万一排队一天才能领到水,那家里储备越多越好。”

“行,那你就去吧。”女子点点头说道。

“阿妈,我还要喝水~”男孩再次大叫。

这次,他的说话力气明显大多了。

“羊角山下有大善人在发免费的水,大家快去啊,去晚了可能就没了。”

一处村落之内,一个老头,带着铜锣,边敲边喊,顿时引起了村里所有人的关注。

“老李头,说的是真的?”

“哪个大善人啊?”

“.”

不少人七嘴八舌的问了起来,老李头大声解释道:“是便利贴大王杨文东,他安排了卡车在羊角山下发水,所有人去都是可以免费领水的。”

“便利贴大王?那赶紧去,婆娘看好家。”

“我也去了。”

不一会功夫,刚刚的人就全都没了。

只剩下老李头,笑了笑,继续敲锣大喊:“大伙快去领水啊?再不去没了,大家带好扇子,排队的时候太热了”

“好一个善行天下。”

北角一间大型工厂内,带着黑框眼镜的李嘉成,看完报纸后,惊叹说道。

旁边的表妹庄玥明也道:“是啊,这样的大善事,足以让杨文东成为香港最知名的华人了,现在各家报纸都在报道这件事了,连英文报纸都一样,很多鬼佬都对他有好感了。”

“这一招的确厉害。”李嘉成点点头说道:“做这种事,没人会没有好感。

可惜,想做成这样的事,靠想法是没用的,得有足够的实力才行,整个香港,估计也就怡和、太古或者杨文东这样的极少数,才能够把这件事做好了。”

庄玥明笑说道:“如果你有他的实力,你会做这件事吗?”

李嘉成想了想说道:“或许我也会捐点钱,只是从这些事看来,杨文东也是用心的,而不是只捐钱。”

庄玥明道:“对,一般的有钱人,只是想作秀捐点钱就行了,才懒的在这种事上花费时间精力,杨文东显然不一样了。”

李嘉成道:“或许他也是为了名~”

庄玥明回道:“这不是他应该得到的吗?”

“.”李嘉成一是语塞,点点头说道:“算是吧。”

“君子论迹不论心。”庄玥明又道:“再说,我觉得杨文东肯定是用心了。”

“嗯。”李嘉成想了想道:“我们没有杨文东那个财力,不过我们也可以在自己工厂内多买点淡水给工人,你觉得怎么样?”

“可以啊,他们方便一点,干活更勤快一点。”庄玥明同意道:“小善也是善,如果每个企业家能够照顾好自己的工人,那香港的旱灾也会好很多了。”

“好,我明天就去研究一下。”李嘉成笑说道。

观塘的一处空旷场所,三辆卡车聚在一起,周围也有着大量正在排队的人群。

几辆小轿车也开到了附近,不过还是保留了一些距离。

车门打开,杨文东从里面走了出来,炽热的空气,立刻让他顿时感觉到一阵不舒服。

“东哥,现在是中午了,温度比较高。”林浩宇走过来说道:“要不你还是待在车里吧?”

杨文东摇摇头:“这点热算什么,当年我们不都是这样过来的,比起现在眼前排队的人,我们当年至少还是有水喝的。”

58年那会,杨文东几人白手起家的阶段,也是天天这样风里来雨里去,夏天一样要到处跑,只不过那个时候不缺水,至少没那么难受;

不然如果是62年或者63年创业,那大概率就成不了了,缺水,会导致活动能力大幅度下降。

林浩宇也道:“是啊,还好58年那会有水。”

杨文东看了看天上,万里无云,唯独一个太阳悬挂当空,这样的天气,就算采取人工降雨也行不通,大地之上,土地已经干裂,只有少数杂草还在艰难的存活着。

“现在平均一天一个点有多少人来取水?”杨文东又问道。

林浩宇回答道:“现在一天下来,至少一千人来取水,很多人还是来循环排队取水;

之前我们的限额是每人3L,后来因为调来了更多的卡车与水,现在上涨到5L了;

不过这中间的损耗非常大,因为排队时间太长,加上太阳这么热,我们也怕出事,所以排队的人,我们也是要给水喝的,还不能少。”

“这也不算损耗,他们在这里喝饱了,那回家也能将领的水给家人,是好事。”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是的,很多人排队的时候,就是想喝个饱,然后回去省着点。”林浩宇又道:“东哥,等未来我们建好了储水站点,我觉得应该在排队的地方上面建遮阳的东西,一层塑料板也好。

不然太晒了,一个是排队的人难受,二个就是他们会消耗更多的汗水,我们就要给他们补水,三个就是就算有水,也有可能出现人中暑的情况。”

“好,这个没问题。”杨文东自然同意,又道:“不仅仅是遮阳的,还要在遮阳层上面安装工业电风扇,保证下面一直有风,能够驱散热量,这样更能节省水,大伙还舒服一点。”

大夏天,人在没有风的情况下,出汗是极快的,这对于本身就缺水的旱灾,就是雪上加霜,更不要说,搞这种领水活动也需要避免人员出事。

而电风扇价格也不贵,至于消耗的那点电,不值得一提。

林浩宇笑道:“那就太好了。”

杨文东又问道:“储水站点与自来水公司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

林浩宇道:“他们已经开始规划路线了,我这边也已经根据他们的要求,从日本下单钢管了,半个月后钢管就会到港,到时候就会立刻开始铺设管路。

储水站点这边,我们已经与港府协商好了,直接以工业用地的价性质,0.5元一尺买下10处总面积为12万尺的地皮,都靠近寮屋片区,施工也已经准备开始了,最耗费时间的就是水池的多层防水工艺。”

“嗯。”杨文东道:“那两个月后能全部完工吗?”

林浩宇承诺道:“肯定可以,我立军令状,而且我会尽快催促各方,越早完成越好。”

“行,那这样的话,我们针对寮屋片区,能做的也都做了。”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他也只是个人,从运水、储水、发放,能做的也是有限的,能保证这么多人的基本生存用水,也就差不多了,

至于想洗澡什么的,那就没办法了,这种事,就只能靠自己努力赚钱,才能搬出去寮屋,然后享受自己的生活。

这也是长兴实业存在的目的之一,但这就需要时间了,以及整个社会财富的提升。

林浩宇说道:“东哥你做的够多了,要不然,寮屋里面这么多人,日子可难过了。”

“其实最好的办法,还是没有寮屋。”杨文东淡笑说道:“每个人都能住进砖房,有电有自来水,那才是最好的啊。”

PS: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