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282章 生意与慈善并行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第282章 生意与慈善并行

作者:水下野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感觉还真的有可能。”林浩宇想了想说道:“东哥你的公司都快招聘了一万寮屋的人了,还有其他公司,这两年,香港的工业发展很快,而且地产也需要人。”

长兴实业的员工,已经超过1.5万了,再加上很多供应商的员工,总人数三万也差不多了,这其中差不多有一万都是照顾寮屋群体而特意招聘的。

杨文东笑说道:“你倒是挺关注这一块的啊?香港寮屋的人数,的确越来越少了,希望哪一天能够真的消失吧。”

其实就算没有杨文东,等到了70年代,寮屋的大部分群体也会消失,根本原因是经济变的更好,太多的工作岗位也需要人,加上城镇化扩张,寮屋里的年轻人也就逐步的出去了。

当然,大部分即使出去了,还是过的苦日子,只是因为整体经济的提升,变的比以前好多了。

前世网络上宣传的香港“笼居”,也是一种穷苦人的写照,但实际上来说,至少有电有风扇、也有防蚊虫措施,也不至于吃不饱肚子,要比寮屋强太多了。

林浩宇道:“关注过一些,以前灭鼠公司主要就是招聘寮屋的人,跟他们聊过;

就是有个新问题,现在香港又多了很多难民,这些人的日子,比我们曾经寮屋过的还要惨。”

“我知道,我也送了一些食物与水过去了,其他的,我也做不了很多了。”杨文东点点头说道:“以后长兴慈善基金会那边,也可以专门买点食物送过去。”

做慈善,资金力量总是有限的,所以杨文东的第一原则是保护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等这个问题解决了,再考虑教育、环保、医疗什么的。

“好。”林浩宇答应说道。

杨文东又道:“那就回去吧,跟这边负责人说一下,注意安全问题,不要让这里排队的人中暑了,这里离医院远,万一不小心,还可能出人命。”

林浩宇又道:“前几天就安排人喇叭宣传要每个人带扇子了。”

“行。”杨文东说完后,也就上了汽车。

随后汽车启动,返回了市区,。

香港旱灾还会持续一年多,64年才稍微缓解,直到65年东江水前来,才算彻底解决问题。

他会花费一些时间精力在这些事上,不过不会一直只做这件事,毕竟事情安排下去了,那手下去做就行了,有问题再说。

而旱灾虽然是天灾,可普通人过的这么苦,就是经济问题了,只有经济发展好了,那所有人才能脱贫,不然无论是官方还是个人大资本,都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回到长兴大厦之后,杨文东叫来了负责地产业务的郑志杰。

“老郑。”杨文东与他皆坐下后,说道:“长兴蓄水基站这个事,你知道了吧?”

郑志杰笑说道:“当然知道,这几天各家报纸都是在大规模报道,想不知道都难啊。”

如今旱灾已经成为了香港社会的一个大难题,就算是富裕的港岛区域,都受到了影响,自来水也是经常会断掉,或者水压非常小。

当然,富豪群体肯定影响不大,现如今很多别墅都开始购买大型蓄水桶,然后存水,甚至有的还继续用游泳池,不过毕竟是少数。

在这种情况下,杨文东的各种操作,被媒体一曝光之后立刻被推入神坛,从前期的购置货轮买水,到九龙各地建蓄水站点,完全就是奔着解决旱灾问题的方向去的。

不仅仅是自家媒体,其他多家也是一样,连同自来水公司也连连出来表态,会快速完成管道铺设.

“这个热度的确是超过我的意料之外了。”杨文东笑了笑。

原本也只是想造势逼着自来水公司不要摸鱼,想不到各家媒体都在疯狂的报道,可能本身“旱灾”与“供水”两个词,就已经是热点新闻了。

郑志杰说道:“杨生,这些宣传并不夸张,您本身就是实至名归了。”

“名气大了,也算是有负担了。”杨文东摇摇头,随后道:“原本我是想在寮屋片区附近建一些水站就够了,但现在借着这个机会,我倒是想做的更大一点了。”

郑志杰问道:“杨生的意思是在其他地方也建储水站点?”

“对。”杨文东点点头道:“我准备在九龙多个城镇附近、以及港岛部分地区,建这样的类似站点。”

香港缺水严重的时候,基本上各个地方都缺水,可不仅仅是寮屋。

郑志杰想了想说道:“杨生,先不说港府同不同意,这样做的话,我们的成本投入会非常高的,还有水也会是问题,

供应十个站点,以我们长兴航运的船只数量问题不大,但要是几十个乃至上百个,那就很麻烦了。”

“这不用担心。”杨文东顿了顿说道:“郑玉华那边准备收几艘比较破旧的大型油轮,5万吨级别的,这个运水能力,要强的多,几艘就能顶上我现在手中的20艘。”

“二手油轮?可这样的话,旱灾过后,很难接运油生意吧?”郑志杰对航运虽然不精通,但也有所了解。

敢用二手油轮运油的,都是豪赌了。

杨文东笑了笑说道:“这一点我当然知道,买的就是几艘非常旧的油轮,以近乎废铁价格买的,我买回来就是准备运水的,水运完了再送去报废;

这个交易只能说比不上其他货轮赚钱,但绝对不会亏的,小赚罢了,运水也是有一点小利润的。”

“那这样倒是不错。”郑志杰点点头,又道:“可即使这样,水的费用也是一笔巨款。”

杨文东摇摇头说道:“在寮屋片区的水,我是准备免费供应的,但其他城镇或者港岛,那是要收费的。”

“收费?”郑志杰连忙提醒道:“杨生,这自来水是港府专营的,外人是没资格收费的。”

“我知道。”杨文东说道:“所以我准备与自来水公司合作,他们可以收费,我从中赚点物业费;而且这个钱会全部进入长兴慈善基金会,我不拿分毫。

这样一来,从明面上这件事就是慈善,赚来的钱,也是可以再投入买水的,不然我这边一直贴钱,根本就不可能持久。”

做慈善的最高手段,并不是无限制的捐钱,而是做善事的同时,还能有回报,然后以这个回报,再继续投入。

港岛或者九龙城镇的人,基本上也都是有钱人,花点钱买水,然后这个钱再投入买水或者帮助更穷苦之人。

就如同前世内地一些大学的助学贷款,先帮助贫困大学生上学,等他们毕业之后再工作还钱,附带低息,这样就能形成一个循环,让钱不断流动,从而不停地造福新学生。

郑志杰道:‘这就得与自来水公司好好商量了,或者您这边与港督定下来?’

“这件小事就不打扰港督了。”杨文东摇摇头,说道:“长兴慈善基金会那边才刚刚成立,经验还不足,这件事就由你来负责,这过程中买入的地皮,也是归你的地产公司。”

港督何等身份,就算如今与自己关系不错,那也不可能什么小事都去找他;

能让手下以正常商业手段完成、或者走政府申请流程的事情,还是走正规流程的好。

“好的。”郑志杰答应说道。

杨文东又道:“这件事,囤地也只是顺带,最核心的还是解决地方供水问题。”

“明白。”郑志杰点点头道:“其实这些地皮也会是工业地皮,利润也未必会有多大。”

“恩。”杨文东笑了笑。

工业地皮如果想开发商业,是需要补交“工转商”的费用的,因此很多人看来意义不大。

但实际上,先占了一个地方才是最重要的,地方是自己的了,那以后才有机会“转”。

作为穿越者,完全可以在地产危机或者牛市刚刚升起的阶段进行“工转商”,等几年后再开发,也能赚的盆满钵满了。

当然,这些也都是顺便为之,自己的核心,还是做供水,真想要赚钱,方法多了去了。

旁边的林浩宇问道:“东哥,我们这么做,那话语权就在自来水公司了,那为什么还要我们做,自来水公司到时候不也一样会再城镇供水吗?”

“你错了。”杨文东摇摇头,说道:“一个政府,他固然会关注民生,但有些东西比民生更重要,比如经济?”

“经济比民生重要?”林浩宇有些不理解:“民生都没了,还哪来的经济?”

杨文东回道:“我这里的重要性,不是说砍掉一个哪个损失更大,如果二存一,那肯定是民生重要,民生是一切经济的根基;

但如果只是部分损失呢?比如说港府需要面临经济大跌,和让部分民众缺水但渴不死,你觉得港府会怎么选?”

“这”林浩宇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这时,郑志杰说道:“会选后者保经济,人只要不渴死,慢慢用一点点水吊着,那事情过了之后也就过了,甚至人自己以后都可能忘记这件事;

但经济如果暴跌,那影响是长期的,而且经济暴跌也会影响失业、财政收入等等,问题会无限复杂化,还不如让部分人一直渴着,反正本身也是天灾,不死人就行了。”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对,这就是当权者看事情的角度,而且老郑已经够客气了,还没说政府官员的功绩。”

“是的。”郑志杰也说道:“后人评价一个官员,只会看他在经济上的一些功绩,在任期间经济增长多少等等;

这种大型旱灾,就算处理不好,也不会多少人记得的。”

林浩宇道:“原来是这么回事,我倒是没想那么多了。”

杨文东又道:“港府考虑问题的角度或许跟我们不一样,也不能说错,毕竟如果因为缺水导致发电厂减产、工厂停工,那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社会问题,整个社会损失会更大。

所以我也不会干扰港府的做事方式,我这边做我自己的,只是因为没有卖水权,所以只能与自来水公司合作;

以后我们这边,只管老百姓的用水就行了,工商业层面的,我们的船够多的话,也可以帮助港府运输一点水,但核心还是我们自己的目的。”

“好的。”二人答应说道。

PS: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