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254章 传媒渠道的扩张与海事学院开业

“好的,杨生,不管我们的主打方向是什么,内容始终还是重中之重。”秦志业同意说道。

报纸可以有很多题材,不同的方向,但核心永远都是内容,哪怕是那种很多人都做的题材,但内容做的好一样会有成绩。

只不过在别人的赛道内,很难竞争的过,毕竟能够成功多年的其他报社,肯定也是很有实力的。

“嗯……”杨文东点点头,又说道:“除了内容,广告方面也要重视,初期不要有很多广告,这样会影响阅读感。

不过可以重点投入香港的各种招聘广告,这几年来很多人从外面涌入香港,加上香港的工业与地产发展的挺快的,这方面的需求肯定很高,我估计会有很多人会专门为了找工作而买报纸,这也是一个需求。”

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个人找工作或者大公司发布招聘要求,是只能通过报纸的,或者电视台与广播,但现在的香港显然只能主要依赖前者。

甚至可以说,招聘广告是报纸的主要收入之一,虽说东方日报想尽量错位竞争,可赚钱的方式,是只能硬抢其他同行的生意了。

“好的,我明白。”秦志业点点头说道:“不过我们还是新报纸,这个业务还没有开启,等以后我准备在专门的位置做招聘。

这几天的东方日报,也只有长兴船运的海事学院的招聘广告,还是与杨生船王文章的内容放在一起,不是很影响观感。”

“嗯,行。”杨文东点点头。

葵涌的船坞还没有建好,但一个简单的海事学院自然已经完工了。

招生也就成为了目前需要准备的事情了,只是港华日报不太适合,因为这是高端路线报纸,买这些报纸的人基本上都是有稳定工作的,大概率是看不上海上岗位的。

而刚刚推出的东方日报就比较适合了,因此这個业务也就交给它了。

当然,电台的客户遍布各个群体,也适合招生,可电台乃至电视,都不是为文字记录,大部分人就算听到了,想再仔细听听就可能已经结束了,它的广告更适合消费品或者香港内部的服务业,而不是招生这种需要好好研究的广告。

秦志业又说道:“杨生,后面几天的内容,就是正常报纸了,到时候,我再根据销量数据,来定制东方日报的推广策略。”

“行,内容与营销并进。”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营销,是任何公司必须要有的,除非产品真的很牛逼或者行政垄断性企业,不然不可能离开营销。

……

随后的几天,东方日报开始了正常的销售,不过没有了第一天吸引人的标题,销量下降了一些。

可还是在1万出头,根本原因就是内容本身就不错,加上价格也不贵,算是最便宜的报纸了。

港岛湾仔:

星系日报总部,胡仙皱眉说道:“这几天,这个东方日报的销量都超过1万份了?这刚刚发的报纸,怎么会销量这么高?

老吴,你调查清楚原因没有?”

老吴连忙说道:“胡总,我调查过了,这东方日报的内容,非常贴近民生,里面有大篇故事,我看了都觉得很有趣,应该是采访了很多普通市民后得到的。

第二就是它们的价格太便宜了,3毛钱一份,这种价格在香港也就是一些非常垃圾的报纸,可东方日报的质量又还不错,无论是内容还是纸质印刷,都不低于我们星系日报。

第三就是东方日报直接给报亭销售人员一些回扣,这些报亭老板也自然乐意推广东方日报。”

“低价高质量,这怎么赚钱?”胡现有些不解的问道。

作业业内人,自然知道这个行业的利润情况。

老吴则说道:“目前还不清楚,东方日报未来广告的数量情况,按照它的定价来看,估计会接大量的广告,来增加营收。

以它们的价格与质量,广告就算多一点应该也是能接受的。”

“我最担心的反而是他们也会正常的广告数量。”胡仙皱眉说道:“以之前港华日报的风格,他们的新报纸,应该还是会一样,广告方面控制的很好。”

老吴分析道:“那除非他们只想赚微小利润甚至不要利润。

不过以杨文东的财力,这也是有可能的。”

“是啊,我就担心这个。”胡仙点点头说道:“如果只是一个有钱人来做报纸,我根本不怕,因为他们做不好,光靠砸钱也不可能长久。

但杨文东不仅有钱,似乎也懂报纸行业的市场,如果他不为盈利,那我们以后的日子就难过了,特别是我们的报纸定位还是差不多的。”

“这似乎的确挺无解的。”老吴有些皱眉:“他也没有玩什么太狠的降价,其他报社也不好说什么。

最关键的是,他们跟我们一样,是真的在专心做内容,主打的就是社会平民小事,很多内容写的很真实、很有趣,很吸引人。”

“那我们能不能也写这方面的内容?”胡仙反问道。

报纸行业,只要不抄袭别人的内容就行,做同样题材的,再正常不过了,不是每家报社都能创新的,大部分都是跟风。

老吴说道:“可以试试,只是这东方日报已经投入了很大力量进去了,我们想追赶可不容易。”

“先试试再说吧。”胡仙有些忧愁,道:“这报社行业进入这样一个大资本,还真是让人头疼。”

报社的宣传力量,被很多大资本看中,曾经也有大财团想要收购星系日报,不过被拒绝了,而这些财团本身是不会进入这个领域的,因为真不是有钱就能做好的。

但当一个既有资本又有能力的人进入后,那就让其他对手难受了。

老吴安慰说道:“胡总不用太担忧,这香港报纸那么多,他就是销量再好,对我们的影响也不大的,香港百万市民,大部分人爱好也都是不一样的。

我倒是觉得,这东方日报并不是再抢我们或者其他报社的市场,而是自己单独的新市场,因为喜欢它这种的内容的,以前估计也不会买多少报纸;而有点钱的人,估计也不会在意多花三毛钱买一份内容不一样、质量还不错的报纸。”

胡仙笑了笑说道:“你这么说倒是有点道理,不过也就是安慰自己了,我们报社有七八种报纸,你以为等东方日报这一刊成功了,就不会推出其他报纸了?”

“这,倒也是。”老吴也没办法了,只能说道:“那的确就只能尽最大努力了,要么错开方向经营,要么就跟在他后面,写同类型但不一样的内容。”

“嗯,那就一起试试吧。”胡仙说道:“反正我们也有几份不同报纸,选一个走类似路线,能多一点客户也好,其他的正常经营,主抓内容质量。”

“是,胡总。”老吴连忙答应说道。

一款报纸在前几天就达到了日销过万的水平,且似乎有稳定下来的趋势,这在香港报业的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出现过。

不少同行也开始研究东方日报成功的原因,也发现了正是低价、高质量、优质内容三点的结合,可他们却没办法破解。

优质内容倒好说,每一种都不太一样,能够让消费者喜欢就行了,多投入一点资金,任何领域也都是能成功的;

但低价高质量就难了,除非舍弃之前的暴利,不然是很难做到的。

文汇报的总部:

这是一家香港公认,偏向内地的报纸。

“廖生,这是最近东方日报的销量,基本上稳定在1万以上了。”一名中年男子走了过来说道。

廖姓男子笑说道:“哈哈,这个杨文东可真是厉害啊,感觉做什么行业都能成功,连报纸都行。”

中年男子点点头说道:‘是啊,真的是做什么都成功了,他们在德辅道开业的家乐福超市,我去看过了,体验还真不错,就怕它普及之后,会对我们国货商店形成冲击啊。’

廖姓男子摇摇头说道:“这也没什么关系,内地在乎的是货物能够进入香港赚外汇,这家乐福就算再厉害,不还是得从华润进货吗?”

“这倒也是。”中年男子想了想,又问道:“那这东方日报看起来也要成为香港的重要报纸之一了,加上杨文东这几年的影响力,我们要不要去试探一下他是左还是右?”

廖姓男子说道:“不用,你没发现吗?这杨文东这几年一直很出名,但他似乎没在报纸上发表过任何自己的意见吧?”

“好像是的。”中年男子回忆说道:“不仅仅是左右问题,连正常的意见都没有。”

“所以这样的人要么就是很谨慎,要么就是不懂ZZ。”廖姓男子说道:“我估计他应该是前者。”

中年男子点点头说道:“应该是的,这么年轻就这么谨慎,倒是真的少见啊。”

“他的生意主要是出口,所以偏右是正常的。”廖姓男子又说道:“但他什么都不表态,但也有可能是偏左了。”

中年男子道:“你这不等于没说吗?”

“哈哈。”廖姓男子笑说道:“其实这个无所谓的,你看杨文东的所作所为,都是在帮香港的穷人,这样的人,能够不右就不错了。”

“倒也是。”中年男子想了想说道:“他一直这样中立,倒也不错了。”

东方日报的成功,让香港的报业以及部分人士再一次沸腾了。?

1月15日,港华大厦内:

杨文东再次来到这里,秦志业与张辉两个传媒公司的负责人,自然也是亲自来迎接。

“杨生,早。”二人在门口见到杨文东后,都是礼貌说道。

“来,给你们带了一些茶叶,华润集团送给我的,我也送一点给你们。”杨文东从后备箱亲自拿出两盒纸盒装的铁罐茶叶,交给了二人。

虽然长兴集团的主业并非贸易,可这么大规模的工厂,接近2万名员工,加上供应商的,每天对很多物资的需求就是天量的。

华润作为香港最大的物资供应商,加上可能也是想与香港富豪处理好关系,因此对于大客户,也是经常送礼的,茶叶就是最适合的,很多人爱茶,但又很难买到内地优质的茶叶。

“多谢杨生。”张、秦二人收下后谢道。

“走吧,上去。”杨文东又说道。

几人上楼之后,杨文东直接问道:“东方日报这两天的销量是多少?”

“昨天已经突破1.3万份了。”秦志业笑着说道:“从数据上来看,销量从第二天下跌至正常水平,之后就是一直在上升;

从我们内部访问购买用户的反馈来看,大部分购买者对我们报纸的内容还是很满意的,也很乐意下次再购买;

就是有个问题,现在的报亭,大部分都是在港岛或者九龙半岛那边经济较发达的地方,而我们潜在客户最多的地方,却是那些非经济核心区域。”

“伱说的很对。”杨文东点点头:“虽然港岛或者九龙繁华区之外的人经济能力不算多好,但这两年也已经比5年前好多了,这些人里面是有部分人能够消费的起的。”

秦志业又说道:“所以我想,如果能够在香港这些地方能够多很多报亭,那对我们报纸的销量是有好处的。”

“你的意思是我们自己投资报亭?”杨文东问道。

“这个恐怕不太行。”秦志业摇头说道:“虽然香港没有这方面的法律,但香港的几家大报社,也没有主动操控,据说在30年代就曾经有多家报社为了垄断报亭而动用hei帮势力大打出手。

后来港府协调,不知道达成了什么协议,都不再参与报亭建设,港府也将报亭的发放作为社会救济所用。”

“原来还有这样的故事。”杨文东也觉得有点道理。

正常的大报社,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不可能不想着要控制报亭,这是资本发展必然。

如同长兴实业在产业规模大了后,就会向前端发展制作部分原材料,后端的渠道比较难发展,但也可以通过投资沃尔玛这种未来超市来实现。

秦志业说道:“港府的牌照是只给当地人发私人牌照,条件比较苛刻,我们亲自参与进去根本就不划算;

不过,如果我们找到一些合适港府要求的人,鼓励他们去申请牌照,成功了之后,虽说不至于只跟我们合作,但肯定是有利于我们东方日报在这些地方销售的。”

“那行,可以按正常利息借款给他们。”杨文东自然同意:“以后他们的报亭,优先推广我们的报纸就行了。”

虽然不是直接投资,可这样也算是传媒渠道的扩张了。

“好的。”秦志业欣喜答应下来,随后又道:“对了,杨生,我们之前的报纸上,有着海事学院的广告,这段时间,我们报社就已经收到不少这方面的咨询电话了,看来效果还是挺不错的。”

“海事学院?”杨文东点点头,说道:“行,我知道了,正好,那个学院也算建成了,我也要去看看了。”

第二天,杨文东一早就来到了位于醉酒湾的海事学院。

“杨生,你可来的真早啊。”

刚刚下车,杨文东就看到了包玉冈从学校门口走了过来。

杨文东也笑说道:“约好了时间,我自然要准时了,包生来的更早啊?”

“也没多早,早了十分钟吧。”包玉冈说道:“这海事学院马上就要开业了,我是有些激动的睡不着觉啊。”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包生,事业这东西,我们固然要重视,可是也不要太影响我们自己的生活了。”

“哈哈,我也知道,只是有时候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情。”包玉冈笑了笑说道。

“那包生,请进吧。”杨文东也没多说,这种事,提一下就行了。

很多人都是把工作看的最重要,老板也就算了,但很多牛马也是一样,然后被裁了才知道自己的曾经是多么的搞笑.

“好。”包玉冈笑说道:“一起吧。”

随后二人一起进入了学院内部,此刻在一个空旷的场地内,差不多一百多人,分成四个方队,站在外面。

“这算是军训?”杨文东好奇问道。

虽然投资了海事学院,但这一块的管理还是包玉冈的人负责的,这毕竟是他的提议,加上他前世的成功,杨文东自然也不会跟他抢这种学院的管理权。

PS: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