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255章 船坞初成与塑料袋出来了

“算不上军训,但也是体能训练。”包玉冈解释说道:“这想当海员,可不仅仅是需要了解海洋的相关知识,体能好也是必须的;

后面还会有游泳训练、眩晕训练,只有这些都合格了,才能去正式学习怎么当一个海员。”

“那现在他们还没入学?”杨文东又问道。

包玉冈道:“对,不过这些训练正常人都能通过,除非那种吃不了苦的,这样的人早点被淘汰也好,不然以后当了海员又吃不了苦,那就是浪费大家的时间了。”

“还是包生考虑的周到。”杨文东夸赞说道。

“哈哈,杨生过奖了,稍微有点海事经验的人,其实都能想到。”包玉冈又说道:“还得是杨生的报纸宣传,才能让我们学院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招来这么多学员了。

先恭喜杨生的事业,又是更进一步了啊,能将报纸做起来,对很多生意,都是有帮助的。”

“多谢。”杨文东笑了笑。

这时,一名约50岁的男子走了过来,说道:“包生、杨生。”

包玉冈介绍说道:“杨生,这位是我们海事学院的殷院长,他也是我曾经最信任的船长了,不过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再远航了,我就请他来教学了。”

“你好,殷院长。”杨文东也是礼貌说道。

殷院长说道:“杨生,您是第一次来这里,我来给您介绍一下吧?”

“好。”杨文东自然同意。

随后,殷院长便带着几人,在学院内转了一圈,这里有两栋教学楼、一栋宿舍楼、一个巨型游泳池还有一个小型的图书馆。

殷院长又说道:“杨生,这里也只是让学员进行理论学习的地方,实践的话,还是得上船才行,到时候,很多学员还是得去您的船坞以及修船长的。”

“可以,你们与那边的人商量好就行。”杨文东点点头,又问道:“那学员多长时间能毕业?”

殷院长回道:“如果是普通的船员,学习2-3个月就可以去船上实习了,维修人员需要去修船厂实习一段时间才能出海;

而要是高学历的人,要培养成航海方面的人才,就需要半年到一年时间了。”

“时间倒是不长。”杨文东点点头。

包玉冈笑说道:“2個月时间,其实已经能够学习不少知识了,现在正常的海员培养,基本上也就是一些航运公司,挑选身体好的人,直接上船,只能学一些简单的工作。

我们这能够提前多学习是最佳的培养人才的方法,系统性的教授知识,比起让新人自己去学,两个月能比的上两年了。”

“嗯,明白,一般老师傅并不愿意带新人的。”杨文东也明白这个道理。

海员这种高薪职位,大家都是有自我保护意识的,教会了徒弟就饿死了师傅,这个道理谁都懂,只要会的人少,那他们就能保持高收入。

只是这显然不符合香港航海资本家的利益,更多的人才,才能带动香港航海业的发展,也就包玉冈才有这样的远识。

包玉冈说道:“对,其实这是很多行业存在的问题,杨生的产业很多,也需要考虑一下这方面的问题,不然想做大,人才就会成为一个掣肘。”

“哪那么容易啊。”杨文东摇摇头说道:“航海还好说一点,一个人很快就能学会,再差一点也能去船上干干杂活,这是有直接经济收益的;

而我旗下的产业,主要是工业,这个东西就复杂太多了,涉及到太多学科了,没办法系统性的普及。”

包玉冈点点头:“这倒也是,这就只能依靠正常的大学了,以杨生的身份地位,其实也是可以呼吁港府在这方面进行更大教育投资的。”

“是有这个打算了。”杨文东说道:“我先准备以奖学金的方式赞助一部分成绩优秀的穷人去上学,等他们毕业后再进入我的公司,就跟这海事学院的运营方式差不多。”

“这倒是个好方法,就是时间长了点。”包玉冈说道。

杨文东又道:“是啊,不过快的方法也有,我们公司内部也会成立专门的培训班,让平时表现好的人来学习专业知识,再加上实践,短期内就能有用。”

长兴实业在很早期就开始教最早的老员工识字,算是初期的培训班了。

而随着公司的扩大,加上自身的福利也较好,再招聘的人基本上都是识字甚至部分学历还不低的,而培训班也作为一个部门保留下来了,专门培养更深层次的知识。

比如数据统计、设备维护、质量分析、技术设计研发,甚至开车也算技能。

这也是任何大公司的常态,对内部员工有着长期的培训计划,不然公司发展也会受到影响,属于互惠互利的基本原则了。

包玉冈夸赞说道:“好方法,难怪长兴集团能够做到那么大了。”

“哈哈,包生以后的成就也不会低的。”杨文东又问道:“包生,之前说的投资的事,你考虑的怎么样了?”

包玉冈顿了顿,说道:“抱歉了,杨生,我环球航运准备接受汇丰入股了,所以不好再引入其他股东了。”

“这倒是个好消息了。”杨文东也没太在意,说道:“有了汇丰入股,那环球航运必然可以高速发展了。”

虽然想入股包玉冈的环球航运,但毕竟还是比不过沃尔玛这种级别的,能入股自然好,入不了,也没什么,有这个钱自己投资航运其实也一样。

在原先历史上,据说就是汇丰入股了环球航运,然后得到了全面的融资扶持,再加上包玉冈的努力,成就了十几年后的世界船王。

这一点,杨文东肯定是比不过汇丰的,人家银行可以贷款大量储户资金,他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包玉冈笑说道:“汇丰现在看好航运市场,杨生你现在的规模比我大,其实也可以考虑一下让汇丰入股,这样资金方面问题就不大了。”

“不一定行的通。”杨文东摇摇头说道:“汇丰看中你,估计是因为你的长租策略,以及你本人的能力,我这边,还是不一样的。”

虽然自己规模更大一点,但完全就是靠着资金撑起来的,汇丰虽然贷款给了自己,但那是因为自己长兴实业的巨大利润。

在汇丰眼里,自己这样的扩张行为估计早就被判定为高风险用户了,而求稳的银行,不太可能会投资自己。

实际上,如果不是知道未来的中东危机,以及未来20年航运基本上没什么大问题,那他也不会这样激进投资。

“也是。”包玉冈也没再说什么,每家公司的经营策略不一样,他也不会劝别人跟自己学,随后说道:“或许哪一天我环球航运会在香港上市,到时候,我可以引入杨生的投资。”

“好,这没问题。”杨文东又笑说道:“包生,虽然不能投资,不过以后我们还是可以多合作的。”

竞争对手不代表就是死敌,就算哪一天包玉冈在航运上超过自己,他也不会在意,反而只会佩服。

自己要做的行业太多了,如果视竞争对手为敌人,那可就真的很low了,也属于自找没趣,光明正大的竞争,哪怕输了,也得输的有风度。

香港的富豪很多,但是人品较好、能够在前世留下佳话的却不多,包玉冈也算其中之一。

甭管是不是为了名气而故意为之,但君子论迹不论心,岳不群如果一辈子装君子,那也是君子。

包玉冈笑说道:“好,杨生就是爽快,这附近有一家小饭店,味道不错,我们去吃一顿,如何?”

“行。”杨文东也不在意这些,他也是经常去小摊吃美食的。

来到附近的饭店,点了几个拿手菜后,包玉冈又说道:“杨生,按照我们之前的约定,这学院的学生,我们是平均分配的,对吧?”

“是啊,有什么问题?”杨文东问道。

包玉冈笑说道:“没什么问题,我是想,这一期或者后面几期,你可以多得一些学生;

伱刚刚买了那么多货轮,很多二手货轮应该快成交了吧,也是缺人的时候。”

“好,多谢,我就不客气了。”杨文东也很是爽快,别人给面子,他没理由矫情。

包玉冈又说道:“我以后是准备主买新船了,所以周期也会慢一点;等以后我这边缺人的时候,我就多要一点。”

“可以。”杨文东笑了笑,说道:“看来有了汇丰入股,包生可以尽情的大展拳脚了。”

“是啊。”包玉冈点点头:“只是有得必有失,以后什么投资,都得过问一下汇丰了,我本来想买一艘5万吨二手油轮的,桑德士就很反对,他要求我只能买新的。”

“油轮风险太高,要买还是买新船好,这件事我也支持汇丰。”杨文东说道。

他以后也会买油轮,这个轮船利润是最高的,可风险也大,一旦出现漏油,那真是能亏的倾家荡产了。

所以买新轮船就是最保险的,至少在保修期内,出了问题可以拉着船厂一起来承担责任

“嗯。”包玉冈道:“可能也是我太贪心了,那艘二手轮比较便宜。”

“再便宜也不能冒这个险,对我们来说不值得。”杨文东笑说道。

包玉冈同意道:“对,现在我们事业已成,的确没必要和刚刚创业的时候那样冒险了,反正像我们这样发展下去,也肯定会成为香港的顶级华人家族的。”

“家族?”杨文东突然想到了一点,不过还是没有多话。

以包玉冈的精明,不可能考虑不到家族未来之事,既然他不想,那外人也就不好干涉了。

午饭之后,包玉冈、杨文东又去旁边的船坞走了一趟。

此刻这里人声鼎沸,大量的机械设备在运行着。

包玉冈问道:“杨生,这船坞似乎差不多了,什么时候能够正式开工?”

杨文东回道:“差不多等到4月就可以了,我的人已经在加班加点了。”

“速度的确很快。”包玉冈点点头,又看到船坞两边,便问道:“这船坞两边也在动工,杨生不会是准备再建两个船坞吧?”

“暂时不会。”杨文东笑了笑说道:“主要是这个船坞建设,最大的时间投入就是地基与填海,所以我在旁边先将基础做好了,以后再建船坞,速度就能快多了。”

包玉冈笑说道:“杨生是对未来的香港航运,有着极大的信心啊。”

“当然,不然我也不会投资航运了。”杨文东又说道:“说不定未来,我还会再建第四第五个。”

当初买了可以建5个船坞的沿海土地,是因为港府只卖这么多。

因为官方的土地,是需要有投资目的的,不可能卖给你然后你不动工,因此即使有着一定的关系,也就多拿了周边土地,不至于说可以买下半个葵涌海湾。

不过也有其他方法弥补,长兴地产也在葵涌附近直接买下了不少旧地皮,以后用来投资地产或者建货仓,也都是可以的。

“那可就太好了。”包玉冈笑说道:“杨生可不要忘了给我的折扣。”

“没问题,你的船都来我这,我给你的折扣绝对最大。”杨文东答应说道。

未来千万吨级别的船王,估计光是维修业务都是非常惊人的,不过,到了那个时候,包玉冈大概率会自己自建船坞了。

这也是人之常情,换杨文东也会这么做。

“行。”包玉冈也没在意。

二人又看了一会后,便相互告辞各回各家了。

第二天早上,杨文东正常来到了长兴大厦。

刚还没坐热凳子,就看到魏泽涛与刘华宇一起出现在门口,其中魏泽涛的手上还有一个不小的纸箱子。

“进来。”杨文东好奇问道:“你们两个怎么一起来了?”

一个负责工业,一个负责超市,虽然也有一点业务往来,但基本上也是忽略不计了。

魏泽涛笑说道:‘杨生,湾湾那边做出聚乙烯的薄膜了,然后我们这边做出了第一批塑料袋。’

PS: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