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252章 爆火的东方日报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第252章 爆火的东方日报

作者:水下野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中环,渣打道:

天还没有完全亮,一辆人力三轮车从远处骑来,到了一家报亭旁边,大声叫道:“老柳,收报纸了。”

“来了。”报亭里走出了一老一少两人:“老王,今天来的够早的啊,才5点出头呢。”

“今天任务多,新开了一家报纸。”老王看向了年轻人,问道:“老柳,这是你儿子?”

“对,带儿子一起体验一下工作的辛苦,免的天天不想着学习。”老柳接着问道:“东方日报的报纸很多?”

作为报社老板,他们自然知晓一些提前的内幕消息,比如有什么新报纸会发布,特别是这次的东方日报,与他们还有切身利益关系。

老王点点头,随后下车,道:“是啊,你这边就分了100份报纸,野心真够大的,估计整个香港铺货两三万了.”

“差不多,来,一起搬。”老柳也上前帮忙,与儿子一起将今天的报纸全部搬了下来。

随后,送货的老王便离开去下一个报亭了。

老柳父子二人则是收拾着报纸。

小柳问道:“爹地,这些报纸怎么摆放?”

老柳说道:“所有报纸取几份放在报亭前面的台子上,然后卖掉了再从里面拿;

台子上的话,你看好了,我是根据最近一段时间的销量来拜访的,卖的越好,就放的越靠前。”

说完,老柳便开始在台子上逐个的放着报纸。

小柳看了会,好奇的问道:“彩色的报纸都放在前面,是因为卖的最好?”

“那倒不是。”老柳解释说道:“彩色报纸我们的提成最高,所以就放在最前面,不过一些黑白报纸如果销量非常好,那也是要放在最前面的。”

“那这一份东方日报?也是销量非常好的?”小柳指向前方的一份黑白报纸。

“不是,这是新报纸。”老柳又说道:‘这家报纸特殊一点,他背后的老板,会给我们一份报纸额外2分钱的提成,所以当然要放在好位置。’

“才2分啊?”小柳有些嫌弃。

“你个兔崽子,这一天下来说不定几块钱,你去外面赚我看看。”老柳有些气急,道:“就是换個位置能多赚1块钱也好啊,不赚白不赚。”

“哦哦,也对。”小柳点点头,又问道:“那如果卖的很差呢?”

“卖的差那给提成也不行。”老柳又说道:“不过可能性不大,这东方日报背后是港华日报,内容做的很好的。”

“港华日报?便利贴大王杨文东的?”小柳来了兴趣:“我可是非常崇拜他的。”

“那你就看看他的报纸吧。”老柳笑说道:“现在事情也差不多了。”

“好。”小柳连忙放下手中的活,拿起报纸就看了起来,这封面新闻就是:【最年轻船王的诞生】

“船王?”小柳顿时又来了兴趣,在香港,谁不喜欢有钱有势的船王啊。

随后他翻到第二页,看了一眼后,惊讶道:“这新船王也是杨文东?”

“什么?”老柳也走了过来,看到报纸上的内容后,惊讶说道:“自己吹捧自己?假的吧?全球级别的?”

“也不算吧?我看说最年轻,也没错啊,杨生可是跟我一样大啊。”小柳想了想说道。

“倒也是。”老柳也觉得有道理,随后说道:“你看看,同样年纪,人家什么水平,你什么水平?”

“跟伱一样大的,富豪更多……”小柳也只能低声抱怨道。

“准备干活吧,天快亮了。”老柳叹了口气说道。

过了会,天开始亮了。

一名年轻男子,来到报亭面前,扫视着今天的报纸:

“最年轻的船王?”年轻男子看到这份报纸的首页标题后,立刻来了兴趣。

随后又看向报纸的右上角,对着老板问道:“东方日报?在什么报纸啊,我好像没听过啊?”

“这是新出来的报纸。”报亭老板老柳笑说道:“很便宜的,3毛钱一份,里面内容还是不错的。”

“3毛?那倒是挺便宜的了。”年轻人拿起报纸,手摸了下,手感还不错。

现在普遍的报纸,都是3-5毛,一些高端的英文报纸或者彩色报纸,可能会卖到六七毛乃至更高。

随后,他也很爽快的给了3毛钱。

“好嘞。”老柳接过钱后,就任由年轻人自己拿了报纸,并说道:“这报纸其实就是港华日报推出的新报纸,里面的内容还不错。”

“港华日报?便利贴大王杨文东的?”年轻人顿了下问道。

他对于香港知名富豪还是比较崇拜的,特别是杨文东,白手起家,在寮屋那样的环境下,成功成为了香港最顶级的商人,这种经历,谁不崇拜?

再加上人家从来不忘本,发达之后,也是全力的给寮屋居民带来工作岗位,还经常性的做慈善帮助贫苦市民,这让他们这些底层人士,都有着天然的好感。

“对啊。”老柳说道:“这报纸上的船王,说的也是他,一次性购买了20多艘货轮,瞬间就变成香港的新华人船王之一了。”

“20多艘?”年轻人震惊了。

一艘船的价值,在香港是能抵得上一栋一般的大厦的,就算是中环的,估计也比不过一些超大型的货轮价值。

20多艘船,相当于20多栋大厦,而他这样的普通人,工作一辈子,都不可能在这样的地方,购买一个面积千尺的房子,而人家却是以栋为单位。

“哈哈,年轻人,努力点。”老柳笑说道:“说不定你也可以成为下一个杨文东了。”

年轻人摇摇头说道:“老板说笑了。”

老柳又说道:“那边有几个椅子,你不急的话,可以去那边坐一会。”

“好,多谢。”年轻人说完后,便走向了侧边的椅子。

现在比较早,还没什么人来这里,他也就打开报纸的第二页,认真看着这一篇关于新船王的文章。

过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感慨说道:“真厉害,20多艘万吨轮船,虽然有很多是二手的,但搭配上自己的船坞,也没什么太大问题了。”

这篇文章,详细的描述了杨文东在航海市场的布局及优势,包括各种不同的船只、葵涌在建的船坞、培养新人的海事学院、大量自家的业务订单等等。

文字简洁明了,任何识字的人看完后,就能大概知晓这家香港的新船运公司。

“海事学院?”年轻人过了片刻后回过神来,又翻开报纸,看到一个小方框内的描述:

【任何识得常见汉字及基本英文的30岁以下男子,皆可以报名,可培养游泳、海上天气知识、船舶相关知识;

有高学历者,可培养成为船上高级技工或管理人员,工资500-1000不等,补贴另算。】

“这工资还真不低了。”年轻人有点心动了。

他的学历不算低,在中环这边当个普通文员,一个月300左右,比很多普通人自然要强多了,可自己的苦自己知道,就这样继续下去,恐怕一辈子也别想在香港买一个好一点的房子。

可其他工作岗位他又做不了,现在看来,这个海事学院倒是可以,只要经过3-6个月的学习,就可以去海上锻炼,也就有了更高收入了。

苦是肯定比现在要苦多了,但收入翻倍甚至翻三四倍,再苦也是值得的。

“晚上回去跟家人商量一下。”年轻人心中下定了决心。

其他地方的报亭,也在发生着同样的事情。

很多人来报亭买报纸,立刻就被“新船王”三个字给吸引住了,加上报纸便宜,便相继买了报纸。

看了之后,才注意到原来还有“最年轻”三个字,不过这也算是一个很不错的大新闻了。

“杨生真是太厉害了,做实业那么厉害,做地产业厉害,现在做航运,也能成为船王啊。”

“是啊,他才20几岁啊,以后肯定能够成为香港的顶级豪门啊。”

“对,估计会达到何东那样的地位。”

“肯定可以。”

“唉,要是能够嫁给他多好,做小也行啊”

“你别臭美了,去做通房丫鬟人家还不一定要呢?”

“哈哈哈哈~~~~”

香港金钟,金山船运的董事长办公室内:

董浩云看完手中报纸后说道:“好大的手笔啊,一次性买了24艘船,长兴航运的规模,要立刻扩大3倍了。”

“是的,父亲。”董建成说道:“最近我们金山的不少海员、甚至船长,都有被挖走的,就是长兴航运所为。”

“走的很多吗?”董浩云皱眉,虽然几个人不重要,可如果走的多了,那影响就很大了。

董建成回答说道:“不算少,但还不至于会影响很大,这长兴航运应该是全香港挖人,英资那边也没放过,听说还有去湾湾那边,估计也是不想得罪某一家了。”

“他又不可能在意这个。”董浩云笑了笑,说道:“不过这样也好,不在意不代表非要去得罪人。”

“是的,而且这杨文东还与包玉冈一起合资,建了一个海事学院。”董建成又说道:“这海事学院是用来.”

董浩云摆手说道:“不用介绍了,我知道,包玉冈曾经找过我,但是我没答应。

我们招人就行了,或者内部稍微培养一些新人,搞个学院太麻烦了,难不成还跟其他国家一样,搞个航海方面的大学?”

如果只是教人怎么操作货船,或者如何操作货船里面的一个职位,那是很简单的。

可他知道,包玉冈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大量的全方面航海人才,这就很耗费精力了。

“我觉得这个想法是真不错。”董建成则说道:“真要是成了,那香港就真的不会缺航海方面的人才了。”

“哪那么容易。”董浩云顿了顿,说道:“就算真成了,那我们也可以去挖人,就跟今天他杨文东挖我的人一样?对吧?”

“这倒也是。”董建成也是无话可说了。

挖人当然是合法的,就算有什么特殊协议,也就是赔钱的问题。

不过人家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你再怎么挖,肯定也是比不了别人自己能够从中获取的人才数量的.

董浩云又看了下手中报纸,说道:“虽然这长兴航运,加起来还不到50万吨,但这报纸说的不错,太年轻了,跟你差不多大,白手起家就有了今天的规模。

如果再这样发展下去,超过我们也是迟早的事。”

董建成想了想,说道:“爹地,这杨文东虽然在其他领域也很有成就,但他进军航运,还是绝对依赖银行的,这次他能一次性买这么多船,就是依靠汇丰。

现在有很多小道消息,说汇丰信贷部的桑德士,会担任下一任大班,而他的执政策略就是与华资交好、同时也愿意投资航运,我想,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来发展自己。”

“嗯,可以,你说的很对。”董浩云点点头,说道:“那找个时间,我得去拜访一下这桑德士了。

正好我又准备去日本下订几艘5-10万吨级别的油轮了,也需要银行的支持。”

汇丰的大班虽然本身没钱,但确实香港财富的掌控者之一,从经济层面上,能够不惧汇丰的,恐怕就只有怡和了。

其他人,哪怕是之前的何东,也得礼让三分。

董建成笑说道:“那就希望爹地能够顺利了。”

“新的船王啊,便利贴大王实在是太厉害了!“

“是啊,我记得之前不是说杨生是地产大亨吗?怎么又变成船王了?”

“这叫多元化,你看看怡和,人家几百种业务,杨生也才几种啊。”

“杨生能比的过怡和?怡和市值接近20个亿呢?”

“现在比不过不代表以后比不过啊,你看看杨生才创业几年啊,怡和都100多年了!”

“这些都不重要,你们看这个,杨生推出的海事学院在招生呢,就算只认识一点字,也能去报名,以后在船上当个清洁工,一个月也有三四百呢。”

“真的~”

杨文东的大名,再一次上了新闻,如今这个名字,似乎已经成了很多香港年轻人的偶像,只要有他名字的,基本上都可能会引发热销。

也成为了香港社会,很多人的话题。

大家都崇拜、也敬佩,特别是长兴实业的工厂,给着太多的人工作机会了。

当天晚上:

港华大厦内,杨文东打了一个哈欠,随后看着电视。

只是,丽的电视台的节目太无聊了,无聊到让他想睡觉。

“很困吗?要不要喝杯咖啡?”白玉姗在旁边问道。

“不用,等东方日报的销量出来了,我就去睡觉了,现在喝了等会可能睡不着了。”杨文东摇摇头说道。

今天是东方日报第一天上市,他这个老板,也就待在这边,等待最终的销量数据了。

白玉姗笑说道:“看来你真的很重视传媒啊。”

“当然,虽然它赚不了多少,但重要程度是非常高的。”杨文东说道:“再个,它也可以帮助其他产业发展,特别是地产或者超市这些行业。”

虽说香港市场不大,但地产确实很强大的,至于其他服务业,如果能够做到垄断水平,也很不错的;

更重要的是,在香港获得一个小的基石,外加运营这个行业的经验,以后也有机会进入其他市场。

“嗯。”白玉姗点点头,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只是传媒这个行业想做好,也是很难的。

“咚咚咚~”就在此时,门口敲门声音响起,杨文东抬头一看,是秦志业,于是招呼道:“进来吧。”

秦志业走进来后,招呼说道:“杨生、白小姐,今天的东方日报销量已经出来了,一共是卖了2.6万份。”

“2.6万份?”杨文东反问道:“我记得香港最高销量的报纸是4.3万份吧?”

“对,那也是一天的最高记录。”秦志业笑说道:“我们这是新报纸,能够达到2.6万,已经算是非常好的成绩了。”

PS: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