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250章 长兴大厦开业与船队大扩张

在白家一直待在傍晚,所有人都相处的还算不错。

同时,杨文东也答应给了白家一些装修生意上的业务,不过具体怎么合作,还是得详细谈的,只要没有原则性问题,那基本上就可以。

1月5日,港岛中环,德辅道:

“啪啪啪啪啪啪~~~~~”一阵鞭炮声音,在长兴大厦的正门前方响起。

杨文东、苏依依、白玉姗、魏泽涛、郑志杰、秦志业等公司的高层,聚在一起,其中还有数人拿着相机,拍着现场的照片。

等到鞭炮放完,杨文东笑说道:“大家一起上楼吧,长兴大厦内部,给各位都准备了独立的办公室,以后需要的时候,可以来这里办公。”

今天是长兴大厦开业的日子,这里未来会是集团的总部,因此就将所有业务的负责人以及分公司的重要人物给召集过来了。

这时,张辉靠近了过来,说道:“杨生,有些小报的记者也来了,要不要招待一下?”

“小报记者?”杨文东想了想说道:“可以让他们去会客室休息会,但采访拍照什么的就算了吧。”

跟之前的长兴商场开业不一样,这次长兴大厦就没请外人参与,因为前者是商场,对外营业,而后者,就是自家的写字楼。

这种纯粹的写字楼开业,媒体一般不会很关注,除非是地王级别的大厦。

香港市民一般也不会在意,传媒行业没什么内容报道的时候,在报纸非重要位置提一句就好了。

这件事也已经让港华日报准备公布就行了。

“好的。”张辉点点头笑说道:“他们的本意是想采访您的。”

“采访我?让他们走正常流程吧!”杨文东淡笑说道。

虽然如今他的名字已经在香港社会广为人知,他也不会拒绝采访,但也绝对不是什么小报社就可以的。

“好。”张辉答应道。

……

众人跟随着郑志杰进入了长兴大厦的内部,在收购这栋大厦后,后续装修业务也都是由他负责的。

总栋大厦为25层,最高层自然是老板杨文东的办公处,另外几个业务的负责人,也同样在这一层,方便各种业务的处理效率。

下面两层,则是集团总部办公室的所在,这个部门不参与创造价值,而是专门协调、监督、审查各个分公司。

“这个办公室的面积还真大啊。”白玉姗来到杨文东的办公室后,惊讶的说道:“比汇丰大班的办公室还要大。”

杨文东笑说道:“2000多尺的面积,当然大。”

都来到中环中心区域了,他自然要给自己一個大面积的办公室,还附带着休息区、内部会议室、卫生洗浴间、睡觉休息的房间等等。

夸张点来说,如果自己是个工作狂人,那完全是可以一直住在这里的。

苏依依抱着小孩,好奇问道:“玉姗?你去过汇丰大班的办公室?”

“去过,不过可不是去见大班,我可没这个级别。”白玉姗笑说道:“有一次我的上司忘了资料,电话让我送了过去,也就那一次才进了大班的办公室。”

“你们大班快退休了吧?”杨文东突然问道。

白玉姗点点头说道:“是啊,盖伊大班曾经说过要准备退休了,他已经在汇丰大班这个位置上工作接近十年了,按照汇丰的规则,差不多要退了。”

“那下一任大班是谁?定下来了没?”杨文东问道。

他自然知道是桑德士,不过自己这个蝴蝶效应,可能会造成香港这边不小的影响。

白玉姗回道:“据说很有可能是桑德士先生,但这种事,也只是传言,还没有完全定下来之前,我们这些小角色是不知道的。”

“我感觉应该是他。”杨文东笑了笑。

汇丰在60年之前,基本上都是主打一个跟英资洋行合作,华资这边,除非是何东家族、利家这样的家族,不然是没资格与汇丰进行合作的;

甚至普通华人想来汇丰存钱,都被设置了一道道的门槛限制。

唯独桑德士,却非常重视与华人的合作,可能也是因为他看出,那几家被他们英资银行看不起的华资银行恒生、东亚、廖创兴等等,都是靠着华人而崛起的。

因此,在担当信贷部主管的时候,桑德士就多次推动与华资的合作,而在他当上汇丰新大班后,更是全力推动与华资的合作,包括地产与航运。

白玉姗笑说道:“要是这样的话,对我们来说也算是一件好事了。”

“嗯。”杨文东点点头,说道:“正好后面两天我准备去一趟汇丰,也顺便拜访一下桑德士了。”

这对杨文东来说,也算是一件好事了,一个愿意与华人合作的汇丰银行,只要自己抓住机会,那做地产与航运也绝对会事半功倍。

“好啊,那我带你过去。”白玉姗嬉笑说道。

第三天,杨文东带着长兴航运的郑玉华,来到了汇丰银行的总部,见到了桑德士。

“桑德士先生,你好。”杨文东握手笑道:“听说您要高升了。”

“哈哈哈,杨生的消息可真是灵通。”桑德士说道:“请坐。”

几人坐下后,寒暄了会,杨文东直入主题,道:“桑德士先生,我在日本订购了5艘新型DC267货轮,总价为720万美元;

日本当地的银行会提供一半的贷款,我这边会支付100万美元,其他的260万美元,我想从汇丰贷款。”

“杨生一次性购买5艘,倒是大手笔了。”桑德士笑了笑说道:“听说你还要购买大量二手货轮,站在商业伙伴的角度上,我有点好奇,你这扩张速度是不是太快了点?”

杨文东摇摇头说道:“我非常看好航运市场,现在全球在美国的推动下,很多国家也开始逐步下调贸易壁垒,未来的航运需求必然会越来越高;

而各种货轮、油轮的建造速度却是跟不上的,所以很长时间内,航运都是不会亏的,而我既然看好,那当然得大手笔投入了。”

就算没有67年的中东危机,未来十年的航运市场都是非常不错的生意,本质原因就是全球贸易化的开端;

特别是等到70年代后,货柜改革会大幅度降低海运成本,但损伤的主要是码头搬运生意,船只行业反而会大赚,直到80年代初期,全球造的船实在是太多了,供过于求,才导致了船灾的爆发。

“杨生的观点与包生倒是很像,我也非常看好未来的航运市场。”桑德士顿了顿,又说道:“只是,杨生,你自己只投入了百万美元,其他都用贷款,是不是风险太大了?”

杨文东则说道:“只要后面船造出来,赚取的资金,肯定是能超过利息的,我也带来了未来的运营计划,这几艘船,会租给日本的几家航运公司,你可以看看。”

说完,郑玉华便将资料递了过去,说道:“桑德士先生,请看。”

“好。”桑德士接过资料,看了会说道:“看起来没什么问题,如果是长租约的话,那就基本上没什么风险了。”

杨文东则说道:“包生的长租约的确是个不错的方法,不过,暂时不适合我这边。”

这个不好多解释,也没必要,包玉冈这种方法,目前很多船王都不接受,生怕等到未来航运价格再暴涨,一旦长租约了,就赚不到块钱了。

短视是短视了点,但这就是常态现实。

“理解。”桑德士也没有多问,后说道:“只要杨生肯以个人名义担保,我汇丰可以放款。”

汇丰作为香港的准央行,对于香港内部的很多经济数据是很清楚的,长兴实业的出口数据,非常可怕,去年几乎要破亿了。

而今年又有了观塘的万人产业园,加上其他地方并没有减少产能,那今年破亿甚至更高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再加上这些产业虽然算不上超级暴利,但比起香港普通工厂要强多了,桑德士自然知晓杨文东的偿还能力。

“好,没问题。”杨文东答应后,又说道:“桑德士先生,伱也知道我还要准备购买大量的二手货轮,如果我也担保的话,能不能也从汇丰抵押获得贷款?”

虽然自己是可以单独拿出这笔资金的,长兴实业经营数年,账户里还是有着不少资金的。

可做生意的第一原则,就是能用别人的钱就要用别人的钱,这样不仅仅是降低风险,还能保证自己的资金充足;

自己账户里的资金,是自家企业最后的保障,除非混到前世苹果那种钱多到没处花的级别,不然就应该这样经营。

“你们要买多少艘二手货船?总价格多少?”桑德士又问道。

杨文东说道:“总共19艘货轮,价格估计在550万美元左右。”

“倒也不算很多。”桑德士想了想问道:“价格这样便宜,那船的质量估计就不算很好了。

杨生,一般来说,只有资金比较匮乏的人做航运才会喜欢二手轮。”

“我知道。”杨文东解释说道:“等我的团队建的更完善后,必然会继续购买新轮的。”

60年代是造船技术发展的高速时期,船只也开始快速变大,之前万吨算不小的了,香港50年代的船王,很多还是用的几千吨的货轮。

而到了几年后,5万乃至10万吨的货轮、油轮都开始批量出海。

本质原因是大船的效率比小船高多了,能够节省差不多一半的燃油、几倍的时间,当然受到航运业的爱好。

等自己通过这次扩张后,培养足够的管理团队,外加船坞那边增加足够的保养资源,也会准备采购更大的轮船了。

“行,我作为银行,也不好过多干涉你们企业的自由。”桑德士点点头说道:“杨生的这个申请,我也可以同意,但只能贷款一半资金,利息方面也会高一点;”

“好,一半也可以,利息可以商量。”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二手旧船,本身就很难抵押的,如同前世的二手车,想去正规大银行抵押也是很难的。

桑德士又说道:“另外,这件事也不是我一个人说的算的,还需要我们银行内部讨论一下才行。”

“明白。”杨文东笑了笑,其实说到这基本上就已经算是定下来了。

汇丰的大班,是有绝对权力的,如同历史上,汇丰将和黄股票以极低的价格卖给李嘉成,都没通知同样是汇丰股东的怡和与太古。

最后更是略施小计,让这两人在决定出售和黄股票的董事会上迟到,然后就算二人期权了,这种玩法,在正常的企业是不可能出现的。

当然,现在的桑德士还没有正式担任汇丰大班,不过也差不多了。

“那就祝我们合作愉快了。”桑德士也算心情不错,就这么一会功夫就谈下了几千万的生意了。

而他对航运市场有着信心,所以才推动汇丰开始参与航运市场,同时,杨文东的多个产业,加上其个人能力也非常强,贷款给他,基本上也是没什么风险的。

“合作愉快。”杨文东也是握手说道。

有了汇丰的支持,那自己未来在航运业的发展,必然会更加顺利。

这是两边皆互惠的合作了。

寒暄一会后,杨文东想请桑德士吃一顿中饭,只是可惜他约了政府的人,也就只能再换个日期了。

出了汇丰大门后,郑玉华说道:“杨生,只要汇丰这边给了纸质的正式文件,那我这边,就可以同时与日本造船厂及欧洲那几家航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了。”

“嗯,可以。”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在过年之前,将这两件事定下来,也算是不错了;

接下来,尽快培养团队,该挖人就挖人,自己培养也行,或者通过与包玉冈合作的海事学院,等我们的团队足够后,我还是要买船的。”

航运市场,跟规模也有关系,规模越大,也一样能够降低成本,反正后面接近20年都是暴利时代。

“好的。”郑玉华也知道老板的野心,随后又说道:“杨生,市场上之前就传出我们要大规模买船的消息,现在基本上要签约了;

跟我们交易的对象、或者汇丰,都会公开这件事的。”

“无所谓了。”杨文东此时也不稀罕保持低调了,说道:“正好东方日报那边准备出刊了,这个倒是可以成为一个头条新闻了。”

经过半个多月的准备,东方日报,也做完了所有的前期准备,待发报了。

“这离港华大厦也不算很远。”郑玉华说道:“我去跟秦志业商量一下。”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行,一起去吧,我要要去了解一下。”

PS: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