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249章 电子产业的投资与拜访白家

“荣耀,honor!”王志群回味了下,说道:“的确不错,这个名字放在华语与英文这种都不差,甚至欧洲的那些小语种中也很好。”

“我已经安排律师注册全球品牌商标了。”杨文东说道:“接下来,就是看你的了,尽快将初期的团队给定下来。”

王志群又道:“好的,明年春节是2月4号,我会尽快在15号之前从美国公司离职,入职手续我可以办好,但我还需要再美国待一段时间。

一个就是寻找合适的团队,第二就是寻找合适的晶体管设备,美国那边应该有不少生产商,想要将产线从美国移走,或者卖掉。”

“晶体管生产线?”杨文东想了想,说道:“你去重点调查一下仙童半导体,这家公司据说在寻求将产线迁移出美国。”

“仙童半导体?好,这家公司在美国的名气,可大了。”王志群点点头说道。

“另外.”杨文东又问道:“你帮我查一下这家公司内部所有员工的情况,特别那些高技术人员的资料。”

“可以。”王志群不解问道:“杨生您是想挖这些人?恐怕有点难度。”

“不是要挖他们,我有其他用途。”杨文东没多解释,说道:“先查一下具体信息再说吧。”

仙童半导体,是美国电子行业的黄埔军校,未来的很多科技巨头,都是这家公司的员工出去后创业而成立的。

最出名的,莫过于英特尔了。

这种电子高科技公司,等它出名之后,想投资的可能性几乎是0,但初期其规模还小的时候,成功率就高多了,如同沃尔玛。

不过不一样的是,毕竟是高科技企业,哪怕早期成功投资了,等英特尔这样的企业做大做强后,还是不会让一个华人持有巨额股份的。

但无论怎么样,先有机会投资了再说,等以后减少部分股份就行,哪怕是早期出售,也是能赚很多倍的。

这也算自己对电子产业最早的投资意向了。

王志群也没有多问,答应说道:“好的,我会去调查一下。”

再闲聊一会后,几人一起吃了一顿午饭,王志群便告辞离开了。

魏泽涛笑说道:“杨生,王生的资历在美国也是有着很多人脉的,有他加盟,肯定能够在短期内,将荣耀电子的框架给搭建起来。”

“嗯,最重要的还是晶体管要做出来。”杨文东点点头说道:“有了自己的晶体管,那以后做很多电子产品,就方便多了。”

虽然电子产品的核心零部件并非只有晶体管,但却也是最重要的,这是电子产业的基础。

就如同前世的芯片,内地早期纵然有着规模很大的市场以及很多电子产品的生产线,可芯片却需要进口,这就导致了最重要的手机产业,一半以上的利润,都被高通等几家芯片公司给赚走了。

甚至,高通还动不动就对国内部分手机工厂减少供应,造成人为的产能紧张,完全就是供应商骑到了客户头上,可人家就是有这个实力。

“杨生说的对。”魏泽涛笑说道。

“好了,电子产品的事情不急这一会,等年后再商讨吧。”杨文东又问道:“今年年终给员工的年货,都准备好了没?”

“准备好了。”魏泽涛说道:“不管是尖沙咀还是观塘这边的工人,不分工作时间,只要在职的,都能拿到我们的年货。

分别是一桶油、一袋米、5斤咸肉,全部放在这边的冷库里了,会在过年之前发给工人,让所有人都能过個好年。”

“那这边供应商的员工呢?”杨文东又问道。

在长兴产业园里的,可不仅仅是长兴实业的,也有自己供应商的工厂。

魏泽涛回道:“他们的工人也都有,我这边发话了,那几位老板自然也同意了,相比于这点花费,他们的利润可就大多了;

真要是这点都舍不得,我这边就得考虑跟他们长期合作的问题了。”

“嗯,好。”杨文东点点头:“让工人们都过个好年,等明年产能全部提上来了,一起将质量与产能做好,这样一来,长兴实业的利润大涨,我这边做很多事情也方便多了。”

如今,他的产业已经很多,其中地产与航运规模也都不小了,但实际上还是处于初期阶段,本身没有足够的盈利能力,或者说,即使能盈利,也很难再短时间内,平摊掉初期投资的巨大成本。

自始至终,能够为整个长兴集团带来巨大利润的,就一直是长兴实业,哪怕未来的荣耀电子,在早期的盈利能力恐怕也不会有多强。

之前受限于产业链内供应企业的分散、管理不便以及产能问题,所以长兴实业即使有订单,也没有扩张太快,而现在的万人产业园,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理论上,到了明年,长兴实业的盈利水平必然会大幅度增加,这将更有利于长兴集团在地产及航运市场上的扩张。

“明白。”魏泽涛说道。

他也知晓自己老板的策略,除了真心是对员工好,另外一个方面也是考虑到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特别是自家公司的产品,走的是偏高端路线,又主打出口,对质量的要求特别高,这就需要全体员工参与,才能尽最大程度,避免残次品流入到客户手中。

而想做到这一点,就得需要员工都积极的参与质量监控中,包括生产线的员工,而想做到这样,自然得是真心为公司考虑才行。

当然,对于每个发现问题的员工,公司也是有奖赏的。

从心灵到物质,该有的都有。

时间很快就到了1962年1月。

1月2日,青山道,志乐别墅:

一辆奔驰轿车顺着小道,在保安的指引下,开了进去。

车上:杨文东一边开车一边说道:“玉姗,你家这小区还真不错,比我之前在尖沙咀住的要好多了。”

当初很早买的那几套别墅,杨家自然是不住在那边了,不过还是留给了赵立明与林浩宇,当做是对创业元老的奖励了。

白玉姗笑说道:“当然啊,这毕竟是港岛,有钱人多,各种不同的别墅区有很多,九龙那边,也就是最近才发展起来的。”

杨文东道:“也是,不过尖沙咀那边的经济,可是越来越好了,说不定哪一天就能达到港岛这边部分地方的水平了。”

“真的?”白玉姗有些好奇,随后道:“因为你的工厂吗?我听说尖沙咀那边的税收,去年比前年增加了三成,都是因为长兴实业的功劳?”

“哈哈,没那么夸张。”杨文东笑了笑,说道:“可能有两成是因为长兴实业吧,剩下一层,也是因为尖沙咀本身经济发展就很快。”

长兴实业在尖沙咀的工厂,规模虽然比不上观塘的万人产业园,但也是有四五千千人级别的,便利贴、粘鼠板等都是在尖沙咀生产的。

只是因为最核心的材料纸张全部是进口的,所以对周边产业的影响,不如塑料产品大,但对经济的影响,也仍然是极强的。

“我感觉你这是在故意炫耀。”白玉姗过了会说道:“往右走,16号是我家。”

“看到了。”杨文东方向盘轻微右转,车身摆正后,便看到了另外一个“白玉姗”,已经在一栋别墅之外等候了。

汽车停好,杨文东走出来后,白玉洁上前笑说道:“欢迎‘便利贴大王’光临寒舍。”

杨文东笑说道:“你这要是寒舍,那香港就没有好的房子了。”

白玉洁说道:“那不至于,你的半山别墅,不比我们家的要强多了。”

杨文东笑了笑说道:“半山别墅,香港没多少的,伱要是喜欢,也可以去玩几天。”

白玉洁说道:“那可好了,我也要有空去看看了。”

“行。”杨文东自然无所谓,半山别墅,是真的不缺空房子的。

白玉洁又说道:“走吧,我们进去。”

“嗯。”杨文东答应后,又从后备箱拿出了一些礼品,都是一些营养高的补物。

香港有钱人之间的送礼,都流行这些东西,特别是富裕家庭之间,毕竟,普通价值高的俗物,没什么意义。

来到院子内,一名中年男子,身边带着一名年龄差不多的中年妇女,还有一位则是大着肚子的年轻女子,约30岁左右,应该就是白玉姗所说的“二娘”了。

白玉姗介绍道:“东哥,这是我父亲、母亲,还有云姨。”

“白叔好,林婶好。”杨文东笑着招呼道,他已经知道白玉姗姐妹的父亲叫白启文,母亲叫林玉梅。

至于那个云姨,他就是礼貌性的点点头了。

白启文笑说道:“哈哈,我就叫你阿东吧,来来来,进去坐。”

林玉梅也笑着将礼物收下,随后道:“来就来么,还带什么礼物啊。”

“意思一下。”杨文东笑说道:“一些补身体的。”

随后,几人也都进去房屋内部,白家姐妹也是带着杨文东在屋内转了一圈。

“你们两一个房间?”杨文东惊讶问道。

白玉洁道:“对啊,我们从小是一起睡的,那时候家里不算很有钱的,后来家里生意好了,有空房间了,不过我们还是习惯睡在一起。”

“哦。”杨文东也没再说什么。

女孩子在这方面就是占着优势,比如逛街的两个女的可以手牵手,不开心或者开心的时候还能拥抱在一起。

要是换成男的,那就太辣眼睛了

过后,自然就是正常的家宴以及正常的闲聊。

白家的伙食不错,有着一位专门的厨师烧菜,加上不断地客气,让杨文东肚子吃的老饱了。

再之后,还是继续闲聊,就是换了一个位置,白家别墅三楼的阳台之上,这里的上方有着一间太阳暖房,上面全是玻璃冬天太阳晒进来厚,非常的舒服。

几个女的在另外一边不知道聊着什么,另一边,则是白启文与杨文东,二人一边吃着草莓,一边闲聊,也就聊到了地产这个共同话题。

“白叔为何不投资地产?”杨文东有些好奇问道:“这做装修,可能辛苦一年,还比不上买些物业等升值呢。”

白启文点点头说道:“是啊,跟你说个笑话,我这边为了做装修生意,负责住宅业务的部门,会在每个小区里买一套小房子,然后以业主的身份去拜访其他业主,再谈生意合作,这样成功的可能性更高。

然后这几年我才发现,在这个小区接到的装修业务,总共赚的钱,可能还不如这套房子升值赚的多。”

“是啊,有点离谱,但现实就是这样。”杨文东说道。

香港的地产市场涨幅,这几年比起80-90年代也差不了多少,之所以在前世不出名,那是因为这个时代的华资都处于积累阶段,也没什么大事发生。

很多小人物,也是一样靠着地产发家致富;

当然,66年的时候破产的也是不计其数,熬过去的少数,在未来成就才更高。

白启文又说道:“我其实也参与一点了,这两年我用在装修赚的钱,在港岛买了一些商铺,就是资金不够多,就买了十几间。”

杨文东想了想说道:“其实可以考虑去尖沙咀、观塘这些地方,虽然比不上港岛,但那里发展还不久,增幅潜力比港岛要大。”

一个地方经济发展之后,市区自然会地产增值,但本身基数高,增长率还是比不过之前比较差的郊区的。

“嗯,倒是可以考虑。”白启文点点头说道:“不过装修我还是要做的,这是事业,我手下也是有百个兄弟跟着我吃饭的。”

“这是当然。”杨文东笑说道:“都是一起打天下的,怎么着也是要照顾的。”

香港的富豪,后期很多人靠着地产发家了,但之前的事业,除非不得已,不然都继续做着,就是为了养之前的员工,连李嘉成都是如此。

杨文东自然也会一样,就算未来香港工业大转移,他不可能还继续养着几万人,但肯定也会想办法为大部分人再就业出点力的。

PS:求月票。

今天还有一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