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240章 购置专利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第240章 购置专利

作者:水下野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1962年11月11日,湾湾:

“魏先生,你好。”王永庆亲自来到了工厂门口,迎接来自香港的贵客兼公司大股东的代表人。

魏泽涛上前握手说道:“王先生,你好。”

“里面请,正好魏先生可以看看我们的新工厂。”王永庆礼貌说道。

“好的。”魏泽涛自然同意。

虽然来这里有重要事情,可也不差这一会功夫,看一下自己老板投资的工厂也是有必要的。

随后,王永庆带着魏泽涛,在塑料粒子生产车间转了一圈,魏泽涛倒是也借机了解了下塑料的生产过程。

塑料的生产需要大量的化学原材料外加石油炼制后的衍生品,搬去没有相关产业链的香港生产,还需要运输那么多种危险的化学元素,那还不如将生产基地留在湾湾,然后自己直接将安全无毒的塑料粒子运去香港。

工厂转完之后,二人来到了前方行政楼的办公室,王永庆亲自给魏泽涛泡着茶,说道:‘魏先生,请用茶。’

“多谢。”魏泽涛回道。

王永庆放下茶杯,道:“魏先生,有一件事希望你能转告杨先生,福懋将要改名为台塑集团。”

“改名?”魏泽涛想了想说道:“是指T、W塑料集团的意思?”

王永庆点点头说道:“对,现在福懋是湾湾唯一的大型塑料供应商了,上面那边的意思,让我改一下名字,我觉得也合适,之前的福懋两个字,也不适合品牌推广。”

“好的,杨先生那边我会告知,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魏泽涛答应说道。

“那就好。”王永庆又问:“那魏先生这次来我这里,就是为了产能提升的事?”

香港那边的塑料原材料需求量,的确是远超过了之前他的估计,刚刚建好的新工厂,又不够用了,这可是好事,但又要扩产,就又需要资金了。

当然,之前知道也不一定有用,没有足够的市场需求证据,银行也肯定不会全力支援。

“对。”魏泽涛点点头说道:“长兴贸易那边,已经跟香港很多塑料玩具及家用品生产商协商好了,签订了未来的供货订单;

加上我们长兴实业本身的需求量,你这边还是需要再扩张的,至于资金这一块,我和杨生商量了下,我们会借一笔钱给福懋.也就是台塑。

至于需要多少,那就得再协商了。”

“真的?你们直接借钱?”王永庆有些惊讶了,原本以为只会是一起再去向银行贷款。

魏泽涛说道:“对,长兴实业直接借一笔资金给台塑,现在最重要的是立刻建厂,满足香港那边的需求。

不然从银行贷款的话,涉及几十万美元的资金,审批最快可能都需要一两个月,太慢了。”

如今长兴实业的观塘产业园已经快要完成,且准备逐步拉升产能,那最重要的原材料塑料粒子,是不能缺的。

特别是整个产业园,也不只长兴实业一家,还会有其他很多塑胶产业的同行,这可是自己集团意图控制香港塑料粒子供应的一步大旗,而产能的核心,就是湾湾这边的生产基地了。

“明白,我对香港那边的情况也有所了解。”王永庆说道:“既然这样的话,我立刻安排人去日本查看更大型的设备生产线;

湾湾这边的地皮就比较简单了,我也可以立刻就去向政府申请一块免费地皮。”

“哈哈,好。”

魏泽涛笑了笑,说道:“在湾湾建工厂是真的方便啊,地皮免费,这在香港是做梦也不敢这样做的。”

“地方不一样,政策也不一样,这没什么好比的。”王永庆说道:“香港的面积本身就少,大部分还是山地,少数平地还得建城市,又要发展工业,自然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

“是啊。”魏泽涛也明白其中缘由。

王永庆又说道:“不过,等多少年后,如果香港的经济发展的更好,那长兴集团现在很多工厂所在地,可就是寸土寸金了,这就是我这边比不了的了。”

“王生也对地产感兴趣?”魏泽涛反问道。

“当然感兴趣,只不过我没怎么投资罢了。”王永庆回道:“其实不管是地产、还是工业,我们与你们,其实不过是在走西方国家曾经走过的路罢了。

就是我这边的政府,它们给免费工业地,也是给的离市区很远的郊区的,因为他们也知道以后湾湾可能会走一样的路线。”

魏泽涛点点头说道:“也对。”

王永庆又说道:“很久之前,我就开始研究西方的各种商业发展历史,也是因为我研究的够多,才敢判定塑料产业会是未来湾湾乃至周边国家必须得产业,然后我就全部投入进去了。”

“厉害。”魏泽涛竖起大拇指,道:“难怪王生能够如此成功了,你要是在香港的话,也能得到一个【塑料大王】的实业家称呼了。”

“跟杨先生的便利贴大王是一個级别?”王永庆颇有兴趣的问道。

魏泽涛点点头:“对,香港还有其他很多实业大王,不过规模就不一样了,杨生的成就如今是最高的。”

“那是,杨生的成就,要不是我亲眼看到,我都不敢相信了。”王永庆感慨说道:“这才几年时间,就有了今天的成绩了,实在是太厉害了。”

“是啊。”魏泽涛是真心的赶到骄傲,能够跟随这样的商业强者,那也是自己作为职业经理人的最强荣誉了。

王永庆喝了一杯清茶,又问道:‘魏先生,除了新扩产能的事情,还有其他吩咐?’

“对,还有一件事。”魏泽涛问道:“你知不知道聚乙烯?”

“当然知道,这东西很常用。”王永庆也是聪明人,随后反问:“伱们是想做聚乙烯?”

魏泽涛摇头:“不是我们做,而是我们希望你能够做这种产品,能不能做到?”

王永庆想了想,说道:“没做过,我得去研究一下,这个东西我记得专利已经过期了,也就是说只要我有设备就是可以做的;

但生产还需要考虑市场、技术等问题。”

“市场问题应该不大。”魏泽涛说道:“我们这边应该会有不低的采购量,而且聚乙烯也是很常见的工业品,在湾湾、香港乃至亚洲都很大的市场。”

“嗯,这个我知道。”杨文东点点头,又问:“那你们要聚乙烯做什么?”

魏泽涛摇头说道:“这是商业机密,暂时还不说。”

现在还不能确认有没有聚乙烯塑料袋的专利被注册,那这件事就算是长兴实业内部,知道的人也不超过五指之数。

“嗯,那我也去查一下资料。”王永庆也没介意魏泽涛的保密,这本身也很正常。

“好的,那就辛苦王生了。”魏泽涛笑着说道:“关于下面合作的问题,我今天带来的人,也会很快与你们进行协商的,杨生的意思,是尽快达成合作,然后建新工厂。”

“没问题。”王永庆点点头:“聚乙烯的问题,我也会尽快查清楚。”

在湾湾待了几天后,魏泽涛再次返回香港,同时,他也从张伟达张律师口中,知道了自己想知道的事情。

11月16日,魏泽涛赶到了杨文东的办公室,先是将湾湾那边的事情汇报了一遍。

“行,尽快投资。”杨文东说道:“这次要投资的大规模一点,产能最好翻个几倍,哪怕超过香港的需求,也是可以让王永庆卖到其他地方的,我看好他绝对有那个能力。”

未来的亚洲塑料大王王永庆,几乎垄断了半个亚洲的塑料供应,在市场营销方面的水平,肯定也是一流的;

特别是越早期,亚洲这种地方就越缺便宜的塑料,欧美国家可是利用工业剪刀差,在拼命的收割发展中国家。

而这个时代,能够崛起的本地企业,其实都是采用着以低价来取代海外进口或者海外品牌本土生产的产品,从而发家的。

比如前世内地的家电、汽车行业,都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好的,我会尽快与王永庆协商好。”魏泽涛又道:“杨生,聚乙烯塑料袋也有消息了,瑞典的一家公司,注册了不少塑料袋的专利。”

“瑞典公司?”杨文东听完后,顿时觉得可惜,这个专利要是在自己手中,就算发不了大财,但也能带动大量就业了,随后问道:“不少专利是什么意思?”

魏泽涛回答说道:“杨生,塑料袋这个专利,不是创意型专利,因为袋子这种东西,是没办法注册专利的,除非外形尺寸专利,但这种专利没意义,换个尺寸就绕过去了。

而这家瑞典公司Celloplast注册成专利的,也就是材料,某种材料做成的袋子,才是专利。

根据张律师的资料,瑞典这家公司在50年代就开始研究更轻质更廉价的袋子,但研究了几年,才算有了成果,但似乎也不是很完美,他们已经注册了至少10种不同材料做成的塑料袋,核心都是聚乙烯,但成分据说不一样。”

“看来难度挺高的啊。”杨文东也有些明白过来,自己是真的低估了塑料袋的难度了。

魏泽涛说道:“对,这家瑞典公司想做出质量非常好的塑料袋,就是一直做不到完美的,所以到现在也没怎么推出市场。”

“有点意思了。”杨文东想了想,说道:“这样,你派人去那边沟通下,看看对方公司的规模,看看能不能接受我们的投资;

或者,我们实地考察一下他们的几种不同塑料袋,或许可以商量买下那些他们已经注册的专利。”

追求完美是好事,但太过于追求,反而不符合商业价值。

杨文东也不需要前世的那种最佳的塑料袋,先有了再说,而且亚洲这边的环境,对于便利的袋子,要求肯定远比不上欧美人。

只要比现在的篮子或纸袋子强,那就有了推出的商业价值了,先进入这个行业,然后在慢慢优化升级即可。

魏泽涛说道:“好的,我这就准备派人去。”

长兴集团如今已经是香港最大的华人集团之一,内部自然也有着大量会英语的人才,甚至可能去过欧洲乃至瑞典留学的人才都有。

一周后:

杨文东带着苏依依再次来到了观塘产业园,如今,除了便利贴与粘鼠板,所有关于塑料有关的产业,都将转移至这里。

因此,观塘也将会成为长兴实业工厂的新总部。

而虽说便利贴更重要,但对于内部来说,它已经是成熟稳定的产品,短期内也不需要太花费精力,只需要保证产能就足够了。

塑料制品品种繁多、技术要求更高、质量也更容易出问题,所以也成为了未来长兴实业关注的重点。

进入办公室后,魏泽涛就赶了过来,同时手上还拿着几个袋子。

“杨生、杨夫人。”魏泽涛招呼后,说道:“杨生,这是我们同事小李在瑞典Celloplast公司拿到的塑料袋,您请过目。”

老板非常重视的事情,他们自然会全力以赴,联系到瑞典公司后,就立刻先花点钱拿到样品,然后空运寄了回来。

“这么快就能拿到人家公司的产品了?”杨文东接过来后,又问道:“这东西不是还没有推出市场吗?”

魏泽涛解释说道:“并不是,他们公司其实也是在公司附近有发放,估计也是前期的市场考察,得到反馈后,可能还需要改进优化材料。

只是瑞典人可能更喜欢用纸袋子,所以也就没有大规模推出。”

“嗯”杨文东摸着手上的几种塑料袋。

第一感觉就是手感太差了,有的太软了,有的太硬了。

魏泽涛接着说道:“这些塑料袋,软的容易撕破,挂点重的东西一样承受不住;

硬的质量倒是没多大问题,能够承重,可非常铬手,我试过了,很疼。”

杨文东问道:“这种硬的,应该不只是聚乙烯做的吧?”

魏泽涛道:“是的,聚乙烯就跟蜡一样,很软,在工业中,也是用来做密封、绝缘材料用的多,真的纯粹用聚乙烯来做袋子,那比您手中最软的还要软;

Celloplast公司也是一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研究聚乙烯和其他材料组合在一起,想研究出最合适的袋子材料,但几年下来也没找到最完美的材料成分。”

“合成材料,这难度的确很大。”杨文东点点头。

如果真的那么容易,他也不相信,人类最需要使用的袋子,全球那么多亿人,会没人想到将塑料做成薄袋子,毕竟薄膜早就有了。

就是现有资料,这家Celloplast公司几年前就想做塑料袋子了,也想到了聚乙烯,但仍然没做出完美产品。

前世很多非常常见、常见到普通的东西,里面就可能蕴含着无数人无数年的辛苦,才研究出来的成果;也就是因为大规模生产,才降低到普通人都可以随意使用的成本。

魏泽涛又说道:“杨生,欧美人比较挑剔,他们可能会嫌弃这个比较硬的塑料袋,但我想亚洲这边会好很多。”

“我也这么想的。”杨文东点点头,挑出手中一个较硬的塑料袋:“这种应该就行了,你让那个小李,跟Celloplast公司沟通下,看看能不能买下这种材料的专利。”

PS: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