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239章 小人物的日常与未来新规划

随后,柏立基便上前进入了几间宿舍查看。

这里的结构是上下床的模式,一间宿舍一边一个一边两个,同时配备了6个柜子,一人一个。

床位中间,还有一排桌子,最上方,则还有一個吊扇。

外部还有一个阳台,有着自来水池,可供人梳洗衣服或者取水,也有空间晒衣服。

“虽然简陋,但的确比香港很多人住的要强多了。”柏立基在一间宿舍里看了一圈后,说道:“如果香港寮屋的人,能够都住进这样的环境,那也是不错的。

港府这两年在劏房投资上花费数百万港元,却没有你这宿舍建的好,我去看过几次,那里很是混乱。”

“这其实并不好相比。”杨文东解释说道:“在劏房居住的人,他们有家庭有孩子,需要省钱自己做饭,就必然需要更多的生活物资。

而我们工厂,是全部包吃的,也有开水提供,加上没有孩子,那对于居住的地方,就没什么太多要求,只需要有张床、有柜子放衣服就够了。

其他洗漱、卫生需求,我们都有额外的配套措施,这就可以省去很多日常的烦恼。”

家庭的东西之所以多,就是因为所有的需求都需要放在房子里,也是为了省钱。

而长兴的工厂是统一化提供生活物资及需求的,如同前世的大学宿舍。

“有道理。”柏立基点点头说道:“那杨生的意思是,港府的劏房如果能批量的提供食物、开水,就可以解决很多麻烦了?”

“理论上可行。”杨文东说道:“可这就需要持续的投入了,且我这边食物免费,开水供应也是不以盈利为目的。

劏房那边,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如果食物与开水收费太贵,最终普通人还是会自己在家做吃的。”

“也是,本来就都是最贫穷的群体了。”柏立基说道:“看来,只有持续的发展工业,才能帮助这些人了。”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对,是这个道理,未来,长兴实业还会继续努力,争取能够招聘更多的人。”

这一年多来,整个长兴集团的核心发展都在地产、传媒、航运等几个产业,实业工厂这一块,虽然也在大规模投资,比如自己所在的万人产业园。

但在推出新产品方面,却表现平平,也就长兴实业内部的团队,开发出了几款小的厨具商品。

市场还行,对比一般的企业也可以了,但在长兴实业内部,就是九牛一毛了。

之所以杨文东这位穿越者没有再提供更多的创意,一个根本问题就是产能以及管理能力跟不上。

便利贴、拉杆箱外加粘钩,这些主要产品的产能及管理管理能力跟不上的情况下,杨文东也不敢再大规模推出新爆款产品。

包括之前既定的玩具产业,在魔方之后也没有再进行进一步推动,而是先利用魔方的特性,来自己发展,顺便帮着长兴实业逐渐完善玩具产业的海外渠道建设。

“真的。”柏立基听完后很是开心,说道:“如果杨生能够再多建两个这样的万人产业园,那我想很多人就都会有工作了。”

一个万人产业园,直接 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可能高达五六万人,那加上他们的家人,至少就是十几人可以稳定下来了。

这对港府来说,可是一件天大的好事,还能带动大量的税收。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港督先生放心,我绝对会全力以赴。”

“好,如果你能够再建一个这样的产业园。”柏立基顿了顿说道:“我可以再给你批一块更便宜的地皮,不过前提是合适的位置,不能在地产经济较好的地区。”

“明白。”杨文东点点头。

其实估计也是因为港府看到了一个万人产业园对于附近经济的帮助,实在是太大了,光是观塘附近的土地价值,就能让港府在竞拍中多赚不少。

不过,这本身也是一举多得的投资,也只有这样,才能快速发展,拉着所有人,在一条船上狂奔。

柏立基又说道:“不过,我应该会在64年离任,不知道你能不能来得及了。”

“应该可以。”杨文东想了想说道:“我会全力以赴。”

香港港督最多任职10年,如果历史不变,那下一任就是戴麟趾总督了,这位总督,在任期其实也还不错。

在84年之前,大英也是真的想好好经营香港这颗亚洲的东方明珠的,派来的总督也都算很有能力与责任心的。

麦理浩更是赶上了英国决定清理香港黑帮及贪腐的时代,然后名气变成最高了……

“哈哈,好。”柏立基笑说道。

他其实也知道,还有两年时间,能够留给他的功绩已经不多了。

杨文东又说道:“总督先生,现在已经快中午了,不如,我们去附近酒店就餐,如何?”

“可以,不过不要太豪华的,普通的就行。”柏立基说道。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没问题。”

……

午饭之后,港督也就离开了。

杨文东也回到了长兴产业园前面一栋8层高的行政办公楼内,在这里的最高层,有一间属于他的办公室。

在这里,向南可以看到约2公里之外的维多利亚海港,以及更远一点的港岛上的建筑。

向北可以看到整个工业园区,从8楼向下看去,可以看到不少人在各个内部马路上行走,这还只是少数因为需要外出行走的部分人。

更大的一部分,已经在庞大的工业楼内工作,成为整个长兴实业集团的一部分,在为长兴集团获取利润的同时,他们每个人,也会有着自己的回报……

看了许久,杨文东突然回过神来:自己来香港快4年了,如今最大的成就并不是身价亿万、有着9栋港岛大厦、又或者10艘大型货轮,这些不过就是类似银行卡的数字罢了;

最大的成就以及骄傲,就是为香港的经济带来巨大的引擎,让上万乃至数万人有了工作,摆脱了最基本的贫困,或许,也能改变这些人未来孩子的命运……

……

“叮叮叮叮叮叮~~”

傍晚5点,随着大量铃铛的响起,长兴产业园内,多个车间内的组装工人,都相继放下了自己手中的工作,起身离开。

“阿龙,走,吃饭了。”一名年轻人对着身边同事兼朋友说道。

阿龙看着周围的人群,问道:“阿伟,怎么有的人起来了,有的人没有啊?”

“吃饭是分开的啊。”阿伟说道:“我们长兴工厂这么多人,一起去吃饭,吃饭的地方还不得挤死啊?”

“也对。”阿龙也觉得有道理,随后起身,跟随着自己兄弟阿伟,一起顺着人流走向朝前走去。

路上,阿伟说道:“阿龙,待会跟着我,不要跟中午一样,大惊小怪的了。”

“好。”阿龙似乎有些不好意思,摸了摸后脑勺,道:“抱歉啊,今天第一次来上班,见到中午的伙食太好了,有点控制不住自己了。”

“正常,很多人都这样。”阿伟又说道:“不过大部分都是女孩子才表现成你那样。”

阿龙尴尬说道:“我也是好久没吃肉了,更别说那么大的鸡腿了。”

阿伟笑了笑,说道:“傍晚的伙食更好。”

“真的?”

“当然。”

阿伟又说道:“不过伙食最好的还是夜里那一顿,有油炒饭,肉也多一点。

你以后如果认识跟我一样,从尖沙咀过来的工人,问一下就知道,那边好多人,因为吃的太多了,结果人越来越胖,胖到被公司勒令减肥了。”

“减肥?真的?”阿龙有些不可置信,这个词离他们这群之前饥一顿饱一顿的寮屋居民,是何等的遥远啊。

阿伟点点头:“是的,本来公司还没怎么在意我们胖还是瘦的,只要我们不浪费粮食就行了。

结果尖沙咀那边有一些老员工,天天红烧肉汤泡饭,吃的自己进医院了;

听说查出来了什么病,就是因为吃太多造成的,然后整个长兴公司都开始限制工人的体重了。”

“那我得少吃点了。”阿龙连忙拘谨说道:“可不能因为胖了就失去工作了,那我孩子可就惨了。”

“不至于,别那么担心。”阿伟笑了笑说道:“除非你非常胖,不然不会有什么事的,你不要天天吃到自己肚子撑就行;

每个人吃太多,其实也是一种粮食浪费,适当就行了,我们大老板在这方面可不小气的。”

“嗯,我知道,还有包子能让我们带回去。”阿龙感激说道:“我孩子以后,可就天天能吃到免费包子了。”

“好了,赶紧进去排队,不然要等好久了。”阿伟催促说道。

二人一阵小跑进入食堂,这里的窗口足有超过30个,每个人的伙食都是一样的,没的挑,里面的人将菜打在塑料盘上,饭则是员工自己去打。

二人等了十分钟,才轮到自己,阿龙看到菜后,惊喜说道:“阿龙,晚上吃红烧肉唉,还有大肥肉。”

“伱是好久没吃肥肉了吧?”阿伟则说道:“你要是吃多了,就不喜欢吃了。”

“还有这事?”阿龙有些奇怪:“那等会我们换,我的瘦肉给你,你的肥肉给我。”

“行。”阿伟自然是求之不得,他之前就在尖沙咀那边的长兴实业工作一年多了,还真不缺肉食

拿好菜之后,二人去侧边一排圆筒里面打饭,阿伟再次提醒道:“自己打要控制点,别跟中午一样吃不掉,浪费粮食会惩罚的很严重的。”

“嗯。”阿龙更尴尬了,中午他就是打饭打的太多了,结果吃不下去。

这可就让自己兄弟吓了一跳,后来二人一起努力才算吃完了。

他也才知道,在长兴实业浪费粮食直接罚一天工资,连续三次的话,可能连工作都没了。

随后,二人找了个位置,畅快的吃完饭,然后离开,因为来吃饭的人太多了,一波接一波。

回车间的路上,阿龙手里拿着包好的包子,说道:“这以后,真的不缺吃的了。”

“当然。”阿伟笑说道:“在我们这上班,可不是不缺吃的,而是每天吃的都不差的,而且每三个月,还会发米油的,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便利贴大王杨生,可真是大好人啊。”阿龙感慨道:“我以前去过几家工厂上班,能给一点吃的就不错了,很多还是让我们自己带饭菜。”

“所以杨生才能发大财啊。”阿伟回道:“我们以前工厂,很多人,可都是拜菩萨保佑杨生长命百岁、成为香港首富啊。”

“嗯,我也得去拜个菩萨了。”阿龙想了想说道。

11月9日:

观塘长兴产业园,2500名首批员工,开始了正式的开工,而之前,不过是部分工人前来适应、或者测试一下设备、工厂设施等等。

从上方望去,三个大门口,呼啦啦的都是一群人,这还不包括,住在工厂宿舍里的上千人。

整个工厂,也开始第一天的正式生产,产能也会逐步提高。

“杨生,按照我们的计划,半个月后,这边的拉杆箱产能,将会达到1天5000产能,一个月后将会翻倍。”

魏泽涛带着杨文东在生产组装车间转了一圈后,说道:“等后续熟练工足够了,还会再分流,进一步提高拉杆箱的产能。”

“好,货仓准备的足够吗?”杨文东问道。

魏泽涛回道:“我们在长兴产业园附近买下了3间货仓,另外还自己单独购买了地皮,又建了6间,足够我们的中转了。

我反而担心长兴航运那边,能不能跟得上。”

“放心,郑玉华也有准备的,可能最近就会有几艘二手货轮可以到手了。”杨文东淡笑说道。

除了在日本购买新船,二手货轮可没有放弃,哪怕是非常旧的,油耗高一点也无所谓,自己这边需要运拉杆箱,再过一两年,也可以用来拉淡水。

“那就好。”魏泽涛说道:“既然这方面没什么问题的话,我明天就去一趟湾湾,跟王永庆王生碰个面,当面交谈一下;

一个是您要求的关于聚乙烯的事情,第二就是他那边塑料产能的问题,我看目前香港塑料玩具市场有着大爆发的趋势。

虽然这些工厂都是小企业,可加起来对塑料的需求量,还是要比我们要大多了,福懋的产能,还是需要大幅度增加的。”

“嗯,好,去吧。”杨文东点点头:“关于玩具,我们也需要准备一下我们自己玩具的发展了。”

“好的。”魏泽涛答应说道。

早年长兴实业可是准备重点发展玩具产业的,当初的魔方,老板本人可是花费不少精力去投入的。

只是后来粘钩与拉杆箱似乎更容易打开市场,导致长兴实业出现了严重的产能不足,然后也就暂缓了推出新玩具的计划,而是只在香港生产魔方,然后不断的与国外经销商进行合作,同时不断的增加经销商。

到了今天,长兴实业的手中,也已经有了不少国外玩具经销商的联系方式,加上现在观塘产业园建成了,产能也不会问题。

那也就到了可以进军玩具甚至其他产业的时机了。

PS: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